•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时空观念的策略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时空观念的策略

    时间:2020-03-23 05:10:0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本文以高中必修 I《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教学为例,论述将时空观念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贯彻落实到历史课堂教学中,提出宏观把握细微切入,于时空细节觅缘由;主线牵引历史进程,于时空纵横明主线;时空转换观照现实,于时空深处悟情怀等策略,通过知识的小切口、思维的大空间实现历史时空建构。

    【關键词】高中历史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  家国情怀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B-0137-03

    新颁布的 2017 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提出历史学科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大学科核心素养。其中,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时空观念就是要培养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能够运用各种时间术语描述过去,能够按照历史时间顺序和地理因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理解历史上的变迁、延续、发展、进步等的意义,并对史事作出合理的解释,进而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和分析”。本文以南宁市第四中学董莹莹老师在南宁市高中课程改革总结样本学校展示研讨活动中展示的研讨课为例,探索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本次课以人教版高一必修 I《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作为教学内容,老师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恰当的教学策略引领学生穿越历史的时空,回到历史的现场,探寻历史的奥秘与真谛,同时关注现实问题,实现了教育服务于国家、社会的育人价值,符合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

    一、宏观背景,细微切口—— 于时空细节觅缘由

    讲授一个历史事件都必然要从历史背景开始,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在特定时空下发生的原因,从宏观角度把握历史,但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常会简单地就教材知识讲背景,而教材的背景知识往往是比较宽泛的总结性描述,学生因此对事件的发生背景缺乏直观的感受。如何从细微的切口呈现宏大的背景,用细节的历史来说明宏观的问题呢?《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的开篇,老师用“Who is Marx?—— 从贵族女婿到无产阶级代言人”这一标题导入。这里要解决的问题其实就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但是老师没有直接进行直白的设计,而是以疑问句的方式带出了一个悬念,从学生虽然名字烂熟于心却对其并不真正了解的伟人的家庭出生和经历入手,通过材料及教师的解读向学生展示了一幅美好的画卷,这幅画卷描绘了一个家庭出生优越、努力向上、前途无量的年轻人可以预见的美好未来。这时,教师话锋一转,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样一个年轻人后来却离经叛道,创立马克思主义,成了无产阶级的代言人?”这个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接着向学生展示了一系列材料,把学生的思绪拉回到 19 世纪上半期的德国和欧洲,通过材料的解读,学生直观感受到了工业革命背景下欧洲各国资产阶级的剥削、工人的贫困、革命浪潮的兴起以及马克思对广大无产阶级命运的关注与同情。按照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要求,高中历史学业质量水平中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需要达到四个水平等级,其中第四个水平等级是“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解释”。在本内容教学中,教师把问题放到历史的时空当中,用塑造立体、饱满的细节人物形象的办法,帮助学生通过细微切口去触摸大历史的脉搏,于细节之处探寻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做出合理的解释。通过时空的穿梭,学生理解了马克思思想逐渐转变的原因,领悟到了为什么一个家庭背景很不错的年轻人为什么会成为无产阶级的代言人。这样的设计使遥远的历史变得不再是乏味无趣的,而是有血有肉地展现在学生眼前。

    所有影响历史进程的大事件的发生都是一个又一个小事件不断发生并交错影响、步步推进的结果,而学生现有的阅历和知识水平决定了他们很难从学术和理论的高度去准确把握历史事件的起因。“历史思维必须让学习者接触真相(材料),历史‘故事’不是讲出来的,而是用真相(材料)建构的”。客观丰富的历史细节材料、生动细腻的人物刻画能给学生提供亲切直观、富于意义的史料,使学生摆脱知识和思维的局限与束缚,激起学生探索研究的兴趣,带领学生回到历史的现场,通过蕴含生动历史细节、描述性而非结论性的史料引导学生经过分析、综合、比较的思维互动后,得出个人判断与历史结论,培养学生准确通达的历史时空观念,回到现场的历史思维特征。

    二、历史进程,主线牵引—— 于时空纵横明主线

    教材中本目的两个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以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巴黎公社。老师在教学设计中打破教材的束缚,用了“Where is Marxism?—— 从布鲁塞尔到北京”这样一个标题来带领学生从整个中外近代史的时空长河把握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它在全世界范围产生的影响。老师首先把学生带到 1845—1848 年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带领学生探寻《共产党宣言》是如何从酝酿到发表的,从相关史料引导学生总结出《共产党宣言》内容中的三个关键点:“人类社会发展的光明前途: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实现光明前途的方式: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无产阶级走向光明前途的力量:无产阶级政党。”从而使学生在求真求实的历史证据意识中理解了为什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部纲领性文件的重要性到底在哪里。接着老师用“一次悲壮的尝试”为标题,把学生的思绪拉到了 1871 年的巴黎,通过教材知识和史料的解读,带领学生去探究巴黎公社的“壮”与“悲”,去切身体会在 19 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无产阶级在马克思主义领导下是如何为争取平等的权利和美好的未来而顽强斗争,当时的客观历史条件及无产阶级自身的局限又是如何导致斗争失败的。至此,教材中的两个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已经得到解决。但是,老师此时打出了本目的第三个主题“一个不灭的标志”,把学生的视线带到了 1918—1919 年的中国,结合初中时学生已经学习过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带领学生回忆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把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来的相关史实,进而去探寻马克思主义为何能从欧洲传到中国,从西方传到东方,成为人类近现代发展进程中一盏永恒的明灯、一个不灭的标志。在教授历史事件的过程时,教师没有按照教材内容的编排照本宣科地展开,而是用了三个空间地点:布鲁塞尔、巴黎、北京,再通过时间顺序,教师把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传播以及影响以不同时空的切换让学生能俯瞰历史的全局,而不是只能体会其中散落的星星点点。历史的主线在老师的提升串联中变得清晰而明朗。

    “一般说来,教科书是教学内容的主体,但仅仅依据教科书来安排全部教学内容是不够的。教学内容广义上讲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应该获得的思想、观点,以及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总和”。如何用教材教历史,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这要求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整合选取,提炼出明确的教学主线。明确的教学主线在历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没有明确的教学主线,课程学习的线索就不凸显,课堂就缺乏清晰的脉络,教学过程必会形散神亦散。新课程标准中的学业水平等级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将某项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展的来龙去脉”。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及对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影响”通过纵横的几个重要史实加以贯穿,再结合地图的方位,在时空的转换中,这个教学主线一直牵引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思维过程,教学做到了形散神不散。学生于清晰的历史发展时空主线中感悟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三、时空转换,观照现实—— 于时空深处悟情怀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准确通达的历史时空观念、合乎逻辑的历史推理意识、求真求实的历史证据意识,更要有观照现实的历史价值引领。历史教学没有对现实的引领,就是一节没有“灵魂”的课,如一个人缺乏了脊梁的支撑,就不能顶天立地。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历史学习的能力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理解过去,解释现实,预测未来。在本课的最后环节,老师用了“Marx is back!”这样一个大气而震撼的主题把学生从历史拉回到了现实。教师通过史料向学生展示了当今世界发展遇到的种种现实问题,进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在解决这些现实问题中的价值所在,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发展进程中的现实意义。正如加拿大学者帕尼奇在《完全现代的马克思》一文中写道:“如果当下的危机已经证明了什么,那就是,马克思才是更伟大的现实主义者。”美国学者马特·伊格雷斯亚也说:“这是一个向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学习的时代,没有其他的时代能与之相比。”通过时空的转换,学生的视线回到了现实,用历史观照现实的价值得以实现。不少学生脑海中“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观念得到了及时纠正。“历史教育皆体现主流价值观和国家意志。”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中得到了有效落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不论是从国家意志的层面还是从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层面,引导学生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从历史时空的角度去理解马克思主义是历史教学所应达到的一个基本学习要求。而作为一项伟大的科学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传播及影响涉及许多较深奥的理论层面知识及较复杂的历史时空跨度,因此绝大多数老师在这节课的教授上很难把握,往往容易上成一节枯燥无味的历史理论课。而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了历史时空的作用,经过老师的重新诠释,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理论的诞生、传播过程以及对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影响在历史时空的转换中清晰可见,落地有声。

    这一教学案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已经是一线教师所共知的道理,但真正在课堂教学实施中,不少教师还是就教书而教书,缺少对新课标的领悟、对教材的挖掘与思考,更缺少对历史教育价值的思考。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新课标要求确立了本课的大主线与小切口,精选了教材相关知识并结合教师自己的课外阅读收获,把马克思主义诞生及影响这条主线放在大的时空背景之下,给学生从高处俯瞰历史的整个宏观时空。同时,老师又没有忘记发挥历史细节的作用,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出生、《共产党宣言》的内容、现实世界的危机及马克思主义的回归等历史小切口带领学生走进历史深处,探究历史的因缘,再把学生从历史带回现实,用历史照亮现实,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一节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对新课标的领悟和教材的挖掘,更需要教师在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基础上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真正领会与贯彻。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领悟,在领悟中提升,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转变。只有教师改变了,课堂才会改变,学生才能改变。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朱漢国.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释义[J].历史教学,2018(3)

    [3]盛群力,等.试论系统设计教学中的备课程序[J].教育研究,2001(5)

    [4]韩毓海.马克思的事业:从布鲁塞尔到北京[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5]克里斯蒂安·福克斯,文森特·莫斯可.马克思归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黄小娜,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历史学科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责编 江月阳)

    相关热词搜索:观念课堂教学中培养策略时空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