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青藏高原上的牦牛创新团队

    青藏高原上的牦牛创新团队

    时间:2020-03-27 05:23:4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原始品种,是牧区人民的重要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我国约有1400万头,占世界总数的92%,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1.57亿公顷的高寒草地。上世纪50年代末,以西南民族学院蔡立教授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几十年如一日,在海拔3000多米的高寒牧区对牦牛进行科学研究并进行牦牛产品科技开发,取得了举世嘱目的重大科技成果;1987年,西南民院在全国首家招收“牦牛遗传育种”方向研究生,为我国的牦牛研究培育新生代。20多年过去,这批学子为牦牛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5年不做科研的康巴汉子

    李键,男,藏族,1967年5月生于四川理县。现为西南民大青藏高原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96年,李键从西北农大获得“兽医产科学”博士学位,被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作为人才引进。“因为签了服务合同,却老是做不出成果,很有压力。这时国家从南非引进波尔山羊,这个世界公认最优秀肉用山羊,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它定为改良肉用山羊的终端杂交父本。我感觉自己一直做的胚胎移植有了生产上的价值。为什么?当时普通山羊每只三四百块,波尔山羊是2万多,我用几百块的羊生产2万多的羊,经济效益当然明显。那几年里,我们项目组在波尔山羊胚胎移植上取得突破,试验成功,省里高度重视,授予我们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随后,有企业与我们畜科院合作,成立公司,为山西、陕西等好几个省提供技术服务,做得红火,也挣了不少钱。”

    然而,身为公司总经理、研究所所长的李键却发现自己身心疲惫,越来越向往规律、平静的校园生活,希望能在母校西南民大谋得一个讲席。作为杰出校友之一,他很快被“引进”。恰逢学校“一体两翼”构想通过,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畜牧业高科技研发示范基地进入实施,他被任命为基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

    2008年,基地在红原县动工。以前成天研究卵子卵泡的李键,现在却要与学校基建、财务、人事、后勤,还有施工队和当地政府、百姓等等沟通协调,“又遇上汶川大地震,各方面更为艰难困苦,各种问题要协调。”通过不懈努力,基地第一期在2011年顺利完工。那时候,李键经常自己开车,在红原与成都之间奔波,山路崎岖,经常出现险情。某次,被罗布江村书记知道情况,心疼得狠训一顿,骂他不爱惜生命,山上的落石怎会长眼?立刻将自己的座驾拨给基地,还限令后勤部门3天内配备最好司机。李键说:“学校领导对基地建设这么重视,我这个常务副主任只有更拼命了。那几年里,我成天忙着救火,一会是土地证,一会是基建手续,一会是施工下雨,都是问题,哪有时间精力顾别的?基地建成时,我感慨万千:我对得起学校,却对不起自己和学生!原本我的特长是科研、做项目,为了基地,硬生生荒废了5年!相当于我从科研圈里消失了整整5年!这5年里,我的学生见我一面都不容易,我有没有误人子弟?我好歉疚。”

    基地一期建设完成后,国家民委高度赞赏,很快批准二期,提前审批通过第三期并加大资金扶持。李键也从基建中解放出来,重新回归科研队伍。2012年,作为首席专家,他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多学科专家,开展“青藏高原特色有机畜产品生产技术与产业模式”项目,总经费2182万元。项目在四川、西藏、青海、甘肃、云南等牧区建立核心示范区,研发创新社区牦牛、藏羊安全屠宰、特色乳肉传统制品技术,研制屠宰分割、干制、酱卤、熏制以及有机原味酸奶、安全酥油和特色干酪等系列产品,制定畜产品生产技术与质量标准,建立产品营销模式,为畜牧业的高效、和谐发展,牧民收入的稳定持续增长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培养和造就一批藏区专业技术人才和藏族专家,为藏区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把一生献给牦牛的哈尼人

    钟金城,男,1963年8月生于云南,哈尼族,博士,教授,青藏高原研究院副院长,动物遗传育种学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主任,西南民大牦牛研究中心主任、遗传学学科带头人,遗传学研究生点领衔导师。

    钟金城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不苟言笑。然而,三五分钟过去,他就出语惊人,惹得别人爆笑,他却沉静如山。“钟教授看起来很内向,却常常出其不意地吓你一跳。”据说,与恩师蔡立教授的宝贝女儿喜结良缘,就是他最让人吃惊的典故。

    蔡立先生是原西南民族学院畜牧系教授,世界牦牛研究开创者。他毕生从事牦牛资源调查与科研,在资源与杂交改良方面,建树颇多,特别是在杂交优势利用方面,和其他老师共同建立了用普通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改良牦牛的操作规程,提出“一代奶用,二代肉用”的终端杂交方式。此项技术被引上高山草原后,获得10万头杂种后代,大大提高了乳、肉生产性能,受到牦牛产区的欢迎,蔡教授因此被川西北牧民亲切称为“蔡牦牛”。这位大教授一直不支持女儿与单位同事谈恋爱,谁知钟金城经常到导师家探讨学术,竟和他女儿情投意合。蔡立教授知道后,却并没反对,大概因为钟老师是他的得意门生吧。

    钟老师娶得导师千金,学术上更为精进。先后主持完成了12项省级课题,参加了13项国家及省级课题。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出版了《牦牛遗传与育种》、《Yak Production in Central Asian Highlands》、《分子遗传学与动物育种》、《动物遗传学》等12部著作;在“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Virus Genes”、“Asian-Australas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s”、“Canad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遗传学报”、“生态学报”、“中国农业科学”、“畜牧兽医学报”、“遗传”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80余篇。主要创新性成果有:①在国内外首次开展了牦牛染色体高分辨G带的研究;②提出了犏牛雄性不育的多基因遗传不平衡学说;③证明了西藏黄牛起源于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一支原牛变种;④从DNA、染色体和蛋白质等多个层次上分析了牦牛遗传多样性;⑤论证了家、野牦牛杂交产生杂种优势的原因;⑥首次系统地研究了牦牛的100多个功能基因。

    聊起他的牦牛研究,钟老师十分谦逊, “在红原、若尔盖有推广,但面积不大。先说改良,牦牛本身的生长性能不高,跟其它牛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主要是挤奶,一般牦牛年产700KG奶,杂交犏牛第一代能达到3000KG;但自然界的生殖隔离,让杂种雄性不能繁殖,第二代不能挤奶,只能肉用淘汰。这两代不断循环,推广效果很好,老百姓很接受。在若尔盖,我们主要做牦牛品种间杂交,没有不育或生殖隔离,生长、繁殖速度都要快一些。我们跟老百姓交往中,还建议他们不同牦牛群间做种畜交换,不光是同村,还可以从邻村、邻县交换种畜,就会产生杂交优势,减轻衰退。另外,学校与地方合作,向牧民优惠提供种畜,比如龙日种畜场去年就向牧民提供700多头种牦牛。如果老百姓自养的三四十头、上百头牦牛近亲繁殖,产量只会越来越低。

    “再一个是牦牛遗传资源的保护。我国共有12个优良品种。甘孜的九龙牦牛,是学校老一辈科学家发现的,在世界上个体最大,公牛800KG多,母牛也有400KG多,但数量不多,全世界牦牛约1400万头,九龙牦牛只有5万头,当务之急就是保种,把这个稀有资源保护好,我们跟当地合作,制定了保种方法和措施。”钟老师最希望的,就是国家能针对青藏高原,制定出专门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把西藏、青海、四川等高原牧区统筹兼顾。

    从关注牦牛生产到畜牧生态的汉族专家

    文勇立,男,1959年4月生于四川省小金县,“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博士。现任西南民大青藏高原研究院副院长,“生态学”和“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生导师,兼任甘孜州、阿坝州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由于从小在藏族地区长大,文老师对青藏高原畜牧业情有独钟。1982年,他从西南民族大学“动物科学”专业本科毕业,回家乡阿坝州开始他的“高原畜牧业生产”研究。“我的工作侧重于牦牛的生产、生态、遗传育种,与生产结合得更紧密些。早期主要从事牦牛生产性能宏观研究,近20年来,力图将应用基础研究与牦牛生产、生态研究结合起来,走一条理论与实践研究并进的道路。先后主持了“提高牦牛主要经济性状生产力的生物学基础及分子机理研究”、“川西北草地退化放牧生态系统修复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等8项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Animal Biotechnology”、“Asian-Australasian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s”、“生态学报”、“畜牧兽医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或参编《九龙牦牛选育》《牦牛肉制品工艺学》《麦洼牦牛生态系统特征及发展研究》等著作8部;1995年,主持制定了《麦洼牦牛品种标准》地方标准;获省级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30多年的辛勤耕耘,文老师取得了可喜的成果:①通过对麦洼牦牛、九龙牦牛泌乳性能的长期系统监测,首次建立了我国两个著名牦牛品种生理及生态混合泌乳模型,为牦牛育种、泌乳生理和生产研究奠定了基础;②通过对我国草地型牦牛和高山型牦牛产肉性能及肉品质的系统分析,首次建立了牦牛肉色差变化时间序列模型,为牦牛品种选育、肉品研发提供了重要依据;③对牦牛繁殖生理的季节性节律分子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牦牛季节性生产优化调控理论,对于提高牦牛生产水平具有重要实践意义;④通过对金川多肋牦牛、野牦牛和我国12个牦牛地方品种的母系系统发生学研究,提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横断山脉地区,以及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地区是牦牛驯化起源地的学术观点,为我国牦牛遗传背景、遗传结构演化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增添了新的线索,对于青藏高原牧区牦牛引种及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⑤在金川牦牛多肋骨性状发生分子机制研究方面,获得重要突破,发现调控多肋性状的同源异构基因甲基化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牦牛,为加快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了重要途径。

    近年来,畜牧业与青藏高原生态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引起关注,载畜量过大,导致草原严重退化,以及植被盖度下降、地表裸露面积增大,进而引起水土流失,甚至沙尘暴。“我们怎样把牲畜数量降下来?牧民崇尚精神生活,但这些年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追求也在提高,我们到草地看到牧民骑摩托、打手机,帐篷里有电视,外面还有小汽车,你让他减畜,他能同意吗?所以,去年我提出‘减畜增效’,就是把青藏高原上的牦牛数量减少,效益要增加,这个效益包括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效益。现在高原上牦牛数量太大,食草量太大,而草原产草量越来越低,如果我们从畜牧科学角度设计一套生产模式,既把牦牛数量减少,又能提高整个畜牧业的生产水平,那畜牧业的效益就提高了。对此,去年在王永校长大力支持下,已经向科技部申报了专门课题。”文老师讲到这里,开心起来。

    “另外,我们也在探索,青藏高原上的畜牧生产系统已经不能养活那么多人,能不能一部分人继续放牧,另一部分分流到与畜牧业相关的产业,比如种草、畜产品加工等等?按照我的估算,青藏高原每年牧草缺口非常大,若尔盖县冬季缺草43 万吨,县里现在扩大人工种草面积,即使这样,10年后最多解决5.5万吨;整个青藏高原冬季(从11月或第二年1月到5月初),缺草1200到1300万吨,如此大的缺口,说明高原种草前景广阔。如果部分牧民能改行种草,既掌握了一门技术,又能赚钱,还能改善整个高原的生态环境,一举多得。”

    牦牛创新团队

    近10年来,我国成功举办4次国际牦牛会议,吸引近30个组织和国家的不同学科专家对牦牛科技发展的参与,牦牛技术发展已经不仅仅是畜牧学科的重点,而具有明显的国际性和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特点。

    同时,由于90%的牦牛生产经营者是藏族,牦牛技术的发展必将与藏族的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广大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牦牛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经济收入。今后牦牛技术的发展将依靠藏族牧民、经营者、科技人员的直接参与。

    因此,2012年,以李键为首席,钟金城、文勇立等10位科学家组建“牦牛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创新团队”,共同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服务。确实,以我们一路所见,有西南民大青藏高原研究院这个平台,有王永、李键等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加上地方政府的积极支持,当地牧民的热心配合,还有各企业的真诚合作,相信青藏高原的明天一定会更为美好!

    相关热词搜索:青藏高原牦牛团队创新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