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从释意理论角度看张璐口译质量

    从释意理论角度看张璐口译质量

    时间:2020-04-05 05:14:0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以达尼卡·塞莱丝柯维奇为代表的释意理论是一种系统性的口译理论框架,该理论对会议口译理论与实践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中基于释意理论的三大环节,结合2014年3月13日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张璐进行口译时的译文,主要考察“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这个环节,以便评估释意理论对口译实践的影响并总结恰当的口译策略。

    关键词:释意理论;口译;口译质量

    口译是指用一种语言(目的语)把另外一种语言(源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准确地表达出来的一种口头翻译形式,以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语言交际工具。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世界各国也迫切的希望了解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最新动态。尤其在每年三月份“两会”期间,我国历任总理答中外记者问受到全球广泛关注,其内容涉及外交及政治等方面。负责会议口译的人员必须忠实准确地表述发言人的观点及态度。因此,历次会议口译员的表现也极具研究性。

    本文根据对会议口译研究影响深远的释意理论,以李克强总理2014年3月13日的答中外记者问为例进行分析,旨在阐释释意理论如何指导口译活动,从而分析口译策略。

    一、释意理论的发展及内容

    达尼卡·塞莱丝柯维奇曾为戴高乐等国家元首担任过口译员,口译实践经验丰富,是释意理论派的创始人。1968年她发表了《国际会议译员——言语与交际问题》,该著作的发表标志着释意理论的诞生,也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她说:“进行口译,永远不要忘记其目的是传达意思,永远不要过分迁就原文短语结构和短句字词,不要按照原文字词和结构去翻译,因为字词结构只是些符号,这些符号指明了道路,却不是道路本身。”(达尼卡·塞莱丝柯维奇1992:4-27) 口译员在分析并整理源语语言后应刻意地去除源语的外在形态或语言结构等形式上的束缚,仅抽取源语的信息,就其信息内涵重新组成译语。口译绝非只是单纯地把原语转码成译语的行为。释意理论是建立在对口译实践的观察和分析基础上的,其出发点和角度同当时的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完全不同,其研究对象不再停留在语言层次,而是解剖口译的意义传递现象。用达尼卡·塞莱丝柯维奇自己的话讲,释意理论应该叫交际与释意理论,它首先是 “一种口译理论”。

    释意理论认为翻译应经历三个环节:理解原文、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用另一种语言表达理解了的内容和情感。理解原文是前提。许均教授认为:“译者无法使用两种语言间的现成等值语进行口译,也无法滔滔不绝地讲出对应词或对应的表达方式。但从理论上讲,理解的前提是语言知识、主题知识、百科知识和交际环境等。理解是整体的活动,包括理解语言知识、认知补充、调动语言知识、确定交际环境等方面。”(许均,2001:271)。其次,释意派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翻译过程中,即“理解和表达的过程”,还存在着一个意义产生的重要环节—“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该学派的翻译理论核心就是“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译员对原语的记忆呈现一种非语言形式,即摆脱了具体语言形式束缚,记住了理解的整体内容,产生了意义,这就是脱离原语语言形式的表现(Lederer,2001:11)。这个环节是一个意义整合的过程,要求口译员抓住文章或讲话的思想。最后,重新表达这个环节可以用译文的“忠实”标准来衡量。翻译的忠实性体现为忠实于原语讲话者、译语语言、译语听众(刘和平,2001:87)。这就要求译文基于前两个环节,用目的语准确地流畅地表达原语信息内容,且能体现发言人的情感与讲话风格。因此,经过这三个步骤,口译员给出的译入语必须符合两项标准,完整地表达原语语句的意思,并使听者准确地接收信息。

    二、案例分析—张璐的口译质量

    下面以2014年3月13日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现场口译为例,运用释意理论的三个步骤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

    例1:李克强: 早在60年前,中国和一些周边国家,就共同倡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四邻周边有时候难免有磕磕碰碰的情况,但是只要我们相互尊重、管控分歧、互利互惠,碰出的应该是和谐的声音,而不是刺耳的噪音。

    例2:李克强:去年,中央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先手棋。

    例1,李总理现场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回答的十分口语化。作为中方口译员,张璐充分理解了原文,从“磕磕碰碰”这种贴近生活的用词中抽取原语的意义,摆脱汉语的束缚,翻译成“run into problems of one kind or another”,用简单易懂的英语表达将李总理的意思表述出来。例2,张璐不拘泥于原文,将“先手棋”译成“top priority”,用词准确,给出了恰当的翻译。这两个例子均考虑到听众的文化背景,运用了语义解释的口译策略,使译文信息准确无误,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思路清晰,表达简单明了。

    例3:李克强:结果企业找政府的少了,地方跑北京的少了。

    这句话中的“地方跑北京的少了”,用了“地方”和“北京”两个地点词代替了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译员就需理解深层意思,从而将缺失的部分在译文中补充完整。这里张璐运用了信息补充的口译策略,对原文中隐含的信息进行了补充说明,将“地方”译为“local government”,“北京”译为“central government”,并将“跑”字在此句中的意思表达的恰当得体。

    例4:李克强:这也表明简政放权是激发市场活力、调动社会创造力的利器,是减少权力寻租、铲除腐败的釜底抽薪之策。

    这句话中涉及到了中国成语的翻译。“釜底抽薪”是一个带有典故的中国成语词,张璐巧妙地使用了语义解释,将成语的内涵恰当地翻译为“the fundamental solution”,以便于西方记者能够迅速地捕捉李总理回答的内容。

    例5:李克强:我们要全面深化改革,但是也要抓牵牛鼻子的改革,在重点领域要有所突破。

    这一段话中有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词“牵牛鼻子”。首先要理解它在汉语语境中的含义。中国有句俗话,牵牛要牵牛鼻子,比喻抓住人的要害。张璐将其翻译成“stay focused on key reform”,让听众容易理解,易于接受。本段中其他句子的口译也很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拘泥于汉语语言外壳,表达符合英语习惯,语言地道。张璐在口译的时候考虑到了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不同,考虑到了不同文化的交际效果,而这也正是释意派所倡导的。

    例5:李克强:今年要着重继续做三件事,就是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

    张璐:This year, we have three major tasks. Namely, we need to meet people’s basic living needs. We need to provide a last resort for people to fall back on in case of special difficulty. And we need to promote social fairness.

    此处采用了语义解释及结构重组的口译策略,详细地解释了“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口译员在听的同时迅速启动相关的认知知识和主题知识,经过整合、加工给出恰当准确的表述。根据需要,译文变成了四个句子,采用了总分结构,明确地表明了“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并列地位。

    三、结语

    以上分析表明,释意理论对口译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理解原文”和“脱离原语语言形式”要求的是口译员对于原语内容、观点、态度以及讲话人情感色彩的把握。“表达阶段”则是要求口译员的表达忠实于原语讲话者以及符合译语听众的认知能力及文化背景。张璐的口译正是以应用此理论为基础,结合口译策略,使译文既达到了忠实于原文的要求,又实现了语篇交际功能。综上所述,口译员运用释意派理论指导口译实践活动,并灵活运用口译策略,有助于顺利完成口译工作。

    参考文献:

    [1]达尼卡-塞莱丝柯维奇. 口笔译概论[M]. 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2.

    [2]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M]. 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1.

    [3]Lederer M.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 刘和平,译.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4]刘和平.口译技巧—思维科学与口译推理教学法[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1.

    作者简介:

    杨静(1986~ ),女,汉,山西省代县,燕京理工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话语分析及翻译方向。张义(1987-),女,安徽省芜湖,燕京理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二语习得及翻译方向。

    相关热词搜索:口译角度看理论质量张璐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