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李吉林:孕就情境教育的人格探源

    李吉林:孕就情境教育的人格探源

    时间:2020-04-06 05:17:3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李吉林创立情境教育,除了时代、社会的因素外,自有其人格渊源。苦难童年造就的坚强与勤奋,名师的指教与自己不断的学习,对儿童的挚爱所产生的智慧,感恩情愫激发的不竭动力,是她创立情境教育最值得关注,给予广大教师启迪最深远的人格因素。

    关键词:李吉林 情境教育 人格渊源

    2006年春,八卷本300余万字的《李吉林文集》问世,“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我国原创的教育思想流派的出现和成熟”(顾明远语)。李吉林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她创立的情境教育实践范式和理论体系中。情境,“时代的话语”(朱小蔓语)。世界范围内,无论认知心理学,抑或人类学领域,都在不约而同地关注“情境学习”“情境认知”。李吉林的意义,不仅在于她让我们在与世界尖峰教育论坛的对话中有了足可自豪的话语权——她扎根中国传统文化,从古代文论、诗论“意境说”中汲取营养,从而使她的教育思想体现出对东方本土文化的坚守与光大,还在于她的教师草根化研究为无数教师的专业成长树立了榜样,更在于她的探索,从出发点到归宿,都是为了儿童。“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正是在对儿童、对自己终身从事的事业的爱中,在对小学语文、小学教育日益加深的感悟中,在一心让孩子发展得早一点、好一点、全面一点、充分一点的强烈愿望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李吉林.我,長大的儿童[J].人民教育,2003(17):41。让儿童的学习成为当下校园生活里的快乐,“情境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柳斌语),这才是李吉林情境教育最大的意义所在。

    李吉林无疑是一个奇迹。探索造就这一奇迹的种种缘由,是十分有意义的。诚然,李吉林创立情境教育,有着诸多历史的、社会的、时代的因素。改革开放为李吉林创设了一个大展身手的教育舞台,“近代第一城”——教育之乡南通厚重的教育文化为情境教育长成参天大树提供了肥沃的教育土壤。但不能不说,李吉林本身的性格、气质、情怀对她的建树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探究李吉林情境教育之所以终成正果的人格渊源,对于教师扎根实践土壤,创立富有个性的“教师教育学”,应该是可以起到启迪作用的。

    源之一:贫寒家境,苦难童年,“母亲教给我穷孩子的自尊、坚强和勤奋”

    有时候,贫穷和苦难正如磨刀石,经过砥砺的人生常常会有所建树。李吉林正是如此。

    她生于20世纪30年代,是家中唯一的女儿,在她之前的4个孩子全都夭折了。用她父亲李霞成的话说,李吉林是“天赐的女儿”。然而,天却没有赐给李吉林童年幸福。她5岁那年,做手工匠的父亲就因病去世。从此,母亲李庄淑在清贫艰难的家境中苦苦撑持,还供李吉林上学。李庄淑是旧社会难得的读到初中的女性。坚强而知书识礼的母亲,深知读书对女儿成长的意义。她用羸弱的肩膀扛起这个不幸家庭的全部生活,还用她的文化见识教育幼小的李吉林。在旧社会,孤儿寡母的艰难处境是可想而知的,但李庄淑始终抱着自立自强的人生态度,从不向厄运低头,从不因苦难沉沦。“人穷,志不能短”“天无绝人之路”“腰板挺直了做人”“念书就要取第一”……母亲的这些教诲,一直留在李吉林的记忆中。而使她终生难忘的,更是母亲言传以外的身教——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母亲挺直腰板,用勤劳的双手拼命干活,换回母女俩的全部生活。

    坚强和勤劳这最最重要的两种美德,是母亲留给李吉林最宝贵的人格礼物。在那些惶恐不安的日子里,李吉林常常默诵这样三句话来激励自己“警惕女人的脆弱和碌碌无为”:普希金的“心憧憬着未来”,高尔基的“我从小就是在和周围的环境不断斗争中长大的”,毛泽东的“人是应该有点精神的”。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正因为如此,就在改革春风初兴之际,不少人还惊魂未定或者感慨喟叹,李吉林却已整装出发,沿着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之路毅然前行。她用她的坚强和勤奋,一走就是40多年。这一点,用鲁洁的话来说,“在今天这样一种很浮躁的空气底下,做到是很难的”。40年中,有过多少困难、阻力、冷嘲热讽、无情打击,但李吉林终能坚强面对;40年中,不但工作日排得满满,很多休息天、节假日也被她用来工作。天道酬勤,她成果最为丰硕的阶段,是花甲过后。勤奋耕耘,玉汝于成,收获垂青,在她的人格因子中早已注定。

    李吉林的坚韧和勤奋再一次告诉我们: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莫不是在自己奋斗的领域,以超乎常人的坚持,付出比常人多出十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劳动,方才成就一番事业的。从孟子“天降大任”的那一番震烁千古的著名议论,到李白“铁杵磨针”的传说故事,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若要成功,世上既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也没有天上掉馅饼的运气。只有在自己的园地里耕耘不辍,才能有成功的收获。

    源之二:名师教诲,自学不倦,“在小学里读大学”

    李吉林毕业于通州女子师范学校,这是由清末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创办的中国第一所女子师范,后来并入南通师范学校。张謇当年为学校亲自题写校训:坚苦自立,忠实不欺。李吉林用她的实践把这校训刻写在心田上。当时通州女师的师资可谓群星璀璨。国学大师姜亮夫、徐益修、朱东润等均执教于斯。理科教师有许多是留洋归来的学者。师资力量之雄厚,校风学风之敦醇,使通州女师当时在域中声名远播。李吉林在这所学校打下的扎实的知识基础,锻就的从教能力,以及养成的良师人格,均为她日后的造诣准备了充分的条件。李吉林的字大气、潇洒,这得益于她的语文老师——通州城里颇有名气的国文教师史友兰先生。“女师,教我做人,育我师德。”四十多年后李吉林回忆自己的母校,这样抒发对母校的无比热爱之情。

    通州女师毕业时,李吉林的选择决定了她以后的人生。那时正逢国家高等教育第一个大发展期,从师范毕业的学生可以直接报考大学。按李吉林门门功课均为5分的优异成绩,她考上大学应该不成问题。但贫穷的家境,年迈的母亲,都需要她赶快工作挣钱,撑持家庭。李吉林放弃了对她具有极大吸引力的大学,走进了小学。

    正因为李吉林心中始终有一个难圆大学梦的遗憾,所以她时时感到自己学问的不足。她决心“在小学里读大学”,坚持刻苦地自学。

    她买书读,借书读,抄书读,如饥似渴地读书。有一次,《江苏教育》的记者储继芳到南通开会,随身带了一本数万字的小册子《儿童心理学》。李吉林一看到这本书,就丢不下了。但储继芳第二天就要回南京,李吉林便连夜赶抄这本书。抄到半夜,突然腹痛难忍,李吉林只好把熟睡的女儿叫醒,叫女儿接着抄。就这样,母女的“接力”抄书大功告成时,天已大亮。

    李吉林读书之多令人惊叹。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振有在“李吉林教育思想研讨会暨《李吉林文集》首发式”上这样说:“她学会了‘放弃’,学会了‘做减法’,谢绝了一次次邀请和疗养,利用相对集中的空余时间读书。每天黎明即起,她背唐诗、宋词,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涅、泰戈尔;晚上,她读鲁迅、茅盾、莎士比亚,契诃夫、托尔斯泰、果戈里、车尔尼雪夫斯基;她读心理学、教育学、美学,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都尽力去读。她学习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学习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特别是潜心钻研了刘勰的《文心雕龙》、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这哪里是一个小学教师的读书生活,简直是一位大学者、大理论家的读书生活。”

    李吉林永远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学术新成果,那种学习的自觉和热情让她仿佛永远生活在青年时代。20世纪80年代初,美学还处于从禁区雷池到破冰解冻的小心翼翼之时,李吉林已经在自己的教学领域中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与美育的结合。其间,李吉林除了向吴功正、周溶泉、徐应佩等学者请教,甚至还向笔者这样的晚辈求教美学的问题。1980年夏,去北京读美学研究生的原南通市教育局的许明,应邀回家乡做美学报告。李吉林闻讯后,不仅许明的报告她每个场子都赶,还专门到许明家登门求教。她说:“当然我不能以听代读,书还是要读的,那时的《美学》杂志以不定期的形式出版,我都设法借来读。后来我陆续借了一些相关的书籍,贪婪地读着。”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25。

    20世纪80年代,李吉林首先引起了上海高校学者们的注意。其间,杜殿坤、刘佛年与李吉林交往最多。李吉林常常登门求教,虚心倾听。刘佛年还差点收李吉林当自己的研究生,只是因为学历和年龄的限制终未如愿。此后,李吉林利用开会、课题论证、出差访问等种种机会,向国内教学论、课程论、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美学、教育技术学、脑科学、思维科学等多领域的专家讨教,涉及学科之广泛,求教专家之众多,几乎无人能与之比肩。

    李吉林从教50多年,始终没有离开过教师岗位。她痴迷于小學教育,钟情于教育事业,始终坚守讲台,全身心沉浸于教育教学之中。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第一轮实验的5年,她和她班上的学生实实在在地“做”实验。情境学拼音、情境识字、情境阅读、情境作文,在前无古人的“处女地”里勤奋耕耘。这期间,光补充的阅读选文,就有近百万字的量!几十年前实验班学生的作业、观察日记,班级每一次练习、测试的原始资料,李吉林都一本本保管得好好的。这为她后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实证资料。李吉林向实践学习,时时事事都做有心人。

    虚心求进,澄怀观道。李吉林在“小学里读大学”,读得艰辛,却独有心得,读出了她的教育成就,读出了她的情境人生。她多次获得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优秀图书一等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想要拿其中一个一等奖,便不知要付出多大的努力,而李吉林却屡有斩获,只要了解她学习的刻苦、学习的持之以恒,为了学习她放弃了多少,对于这些成绩的取得便一点不觉得奇怪了。

    源之三:挚爱儿童,萌生智慧,“爱会产生智慧”,“我,长大的儿童”

    1998年12月,李吉林获得“王丹萍”教育奖励基金。如何用这笔奖金?李吉林从自己苦难而坚强的童年联想到当下的特困学生。她用这笔奖金为学校100个特困生每人订购了一年的《百家作文指导》杂志。在捐赠大会上,她满怀深情地向孩子们讲述她的童年,勉励他们自强自尊。

    李吉林对儿童的挚爱,经由教育的感悟,从感性走向了理性。她动情又深刻地说:“从生命高度看儿童,首先是看到生命的珍贵,而儿童的生命由于它的娇嫩,就更需要人们去珍爱,去呵护。我们还应看到儿童生命的丰富多彩。儿童绝不仅仅是一个认知体,他们的小脑袋里充满着神奇的幻想、想象,他们的情感丰富,他们是‘情感的王子’。他们活泼好动,浑身仿佛有使不完的劲。他们有着穷根究底的好奇和探索欲望,有着对明天的憧憬和祝愿。我们的学校教育能不能满足他们如此丰富的生命需求,能不能关切地眷顾他们生命的每一声热切的呼喊?”②李吉林.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8,49。

    李吉林对儿童的挚爱还源自她对儿童的敬畏,对儿童发展可能的极大尊重。她说:“我们绝不可以低估儿童的潜力,在儿童时期,充分开掘他们的潜力,使之从沉睡状态走向苏醒,使可能的力量变成现实的力量,是教育的任务。”“儿童,在我的心目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我常常情不自禁地用儿童的眼睛去看,用儿童的心去体会,自己如同‘长大的儿童’。当我走进了儿童的世界,觉得自己也仿佛和儿童一样,渴望去接受那么多自己还不熟悉的、新鲜的、充满了吸引力的事物;觉得自己也和儿童一样,喜欢在纯真的天地里无拘无束,纵情驰骋自己的想象,去幻想人世间的奇迹;甚至盼望着自己再重新长大,童心永远憧憬着未来,和千万老师一起用情感与智慧让儿童快快长大,幸福成长。”②

    李吉林对儿童的爱不是站在高高的云端里,用施舍的态度来给予的,而是爱儿童所爱,憎儿童所憎,乐儿童所乐,忧儿童所忧,她与儿童融为一体。她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正是从儿童出发,觉得“当时那种单调的、抽象的、符号的学习和记忆,从形式到内容显然是让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为了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上学真有意思’‘语文课真有趣’,我开始了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探索”。详见“李吉林教育思想研讨会暨《李吉林文集》首发式”上的报告《28年趟出一条小路》。她在那本著名的《情境教育的诗篇》的结尾处直率地表露:“一句话即可概括全书,那就是‘一切为了儿童’。”

    李吉林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儿童人生的“彼岸”,同时也是为了“此岸”;教育带给儿童幸福,其意义不仅在未来,同时也在当下。她满怀感情同时又无比深刻地告诉人们:“教育是明天的事业,这是千真万确的,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教育也是今天的需要。我们的孩子,每日走进学校,参与教学过程,从他们的内心讲,不仅仅是为明天的辉煌做好准备,而且也是今天的童年精神生活的需要……教学活动从更高境界来说,同样应该是童年生活的享受,让学生享受到人生最初阶段的属于儿童的欢乐。”李吉林.一个值得倡导的教学原则:美感性[J].人民教育,1998(4):37。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李吉林对儿童的挚爱,不仅仅出于情,也出于理;不仅仅源自单纯的人道主义,也源自对教育真谛的深刻认识,对人的全面发展、人向自身本质回归等马克思主义“人学”基本观点的深刻认识。正因为如此,李吉林在爱儿童的过程中不断生成着教育的智慧。她站在儿童学习的立场上,因为不满意枯燥的符号化操演,而萌生了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的智慧;因为不满足单纯的教室学习,而萌生了野外情境课程开发的智慧;因为不满足单纯在语文学科搞情境教学,而萌生了各学科都参与情境教学实验以及主题性大单元活动的智慧,进而从情境教学发展为情境教育。她说:“爱会产生智慧,爱与智慧改变人生。”从李吉林对儿童教育的爱与智慧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迪:我们对儿童的爱与亲情之爱、友情之爱、爱情之爱是不同的,我们的爱是教育人的爱,是对儿童生命不断从自然走向社会,从必然走向自由付出我们教育劳动的爱,是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也是为了每个儿童个体当下以及未来幸福的爱。

    源之四:永懷感恩,倍加珍惜,“我非常感谢我们的时代”

    李吉林是一个常怀感恩的人。

    她感恩于她的母亲,感恩于许多关注培养她的长者、领导,特别是原江苏省教育厅厅长吴天石。在李吉林的成长道路上,吴天石可以说是第一个发现她、培养她的“伯乐”。“文革”中李吉林受到吴天石的牵连,但她从不怨悔,并且把她的感恩诉诸笔端,写出催人泪下的纪念文字,更是用矢志不渝的教改探索,告慰吴天石在天之灵。

    她感恩于给予她理论营养和关心支持的专家,她甚至与许多大学者从对共同事业的关注发展成私谊笃厚的好朋友。杜殿坤是给予李吉林理论指导最多的专家,他两次为李吉林的著作写序。有一次,他向李吉林介绍“场论”,李吉林“感悟到在课堂上创设的情境在师生情感的交融中这种‘有我之境’实际上就是一种‘场’”③李吉林.李吉林与情境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0,54。。后来,建构情境教育的基本原理时,李吉林就把“心理场整合”作为一块理论基石。1996年12月,在由中央教科所和江苏省教委联合举办的“全国‘情境教学——情境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李吉林在报告实验情况时,满怀感激之情提到杜殿坤对她的指导和帮助,说着说着,热泪不禁夺眶而出,听众莫不动容。李吉林这样说:“我要让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知道杜殿坤老师,除了他的译作,还有他曾为一个第一线老师进行的,现在在全国形成广泛影响的教育流派留下的奠基的一笔。”③

    李吉林更感恩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正是改革开放,使李吉林能够扬眉吐气地弄潮于教海。她怀着虔诚的感激与珍惜之情写道:“尤其是在祖国改革开放后的20多年里,时代的热浪,不断地撞击着我的心扉,使许多新的思想在胸中生成。我非常感谢我们的时代。”李吉林.情境教育的诗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30。

    1980年冬,李吉林到日本考察,她在日记里写道:“看到日本的物质文明,我是多么急切地希望我的学生快快长成栋梁之才,去建设自己的祖国。”“为什么我爱学生,因为我深爱自己的祖国。对学生的爱,归根结底源于对祖国的情。因为对祖国的深情,使我想到祖国美好的明天是靠我们的学生去建设的。”这样一种充满时代精神和赤子之心的情愫,饱含着李吉林对祖国终于跨入改革开放年代的真挚感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奋发进取的不竭动力。

    感恩必然孕育爱的情愫。

    李吉林其实不只是热爱儿童。当然,在她的大爱里,最最让她牵挂的,还是儿童。正是在对泯灭儿童学习好奇心和积极性的传统教学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强烈不满与永不妥协的战斗中,她才开始走上情境教学改革之路。在她30年的研究、探索、奋斗中,有着许多挚爱儿童的动人故事。她对儿童的爱发自肺腑,甚至让她与儿童融为一体,使她成为“长大的儿童”。

    她强烈地热爱着她的教师事业。她本可以成为运动健儿,可以成为文艺明星,可以成为行政官员,但她却“只做自己最喜欢做的小学教师”。执着于自己的事业,是每个行业里成就大器的专家必备的条件,而李吉林的执着,不仅仅来自认识理性,还来自她的情感倾向,来自她的爱。

    李吉林热爱大自然,源自她的童年情结。“穷孩子总是喜欢田野的”,李吉林在深情回忆她的童年时,眼中满含着她对大自然的感恩,“河流、山坡,散发着泥土气息的野花野菜,大自然慷慨地把这一切赠予所有的孩子,不分贵贱贫富,这一切都不用钱买”。在《情境教育的诗篇》以及李吉林的许多散文中,都能读到她对大自然的眷恋。幼小的李吉林常和小伙伴们一起提着小篮子去田野里挖野菜,玩“花仙子”的游戏。“春的田野是属于油菜花的,也是属于穷孩子的,这儿是我们的自由天地。”“童年早已逝去,然而油菜花儿,连同‘百花仙子’‘野花小仙’,犹如最美的神话,留在我的记忆里。”这是李吉林在她的散文《油菜花又黄了》中满怀深情的抒发。当李吉林带领孩子们去野外观察、游玩,在大自然的课堂里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她像孩童似的,兴奋、欣喜、忘我投入,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她对自己童年的真诚铭记和深情回望。

    熟悉李吉林的人都知道,她还是一个无比热爱生活的人。她在生活里寻找、发现、创造、享用着快乐和情趣。她会在家中的小院里,和班上学生一起,种下花籽,期待它发芽、长大、开花;她会和孙女一起,唱儿歌,打篮球,去野外踏青。对美好事物怀有不可遏制的挚爱的李吉林,给学生这样两句赠言:“美美地想,乐乐地做。”这是她自己的工作态度,也是她情境人生的真实写照。

    一个常怀感恩的人,就是一个常思回报的人,她会用自己的不懈追求和终有建树,来回报自己的亲人、挚友、长者、恩师,来回报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和家园,来回报伟大的人民与壮丽的时代。愿每个教师,每个劳动者,都能像李吉林那样,常怀感恩,常思回报,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严清,在教学、研究、行政几方面都曾有转换行走。编著有《中小学德育工艺论稿》《我们相会语文》等。)

    相关热词搜索:探源情境人格教育李吉林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