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恩亲情 > 中国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0-04-17 05:16:4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网络信息也在不断地推广与普及,各种网络文学也被改编成为影视剧呈现在大众的面前,并且反响也十分的热烈,例如今年夏天上映的由小说《蜜汁炖鱿鱼》改编的《亲爱的,热爱的》以及由《魔道祖师》改编的《陈情令》等,都可以算是比较成功的例子。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的成功除了小说IP自带的热度,与制片人以及制作团队的努力也是分不开的。本文主要从中国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的生产消费背景作品作为切入点,着重分析了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优化解决对策,希望可以为我国的影视剧改编行业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产消费;中国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

    中图分类号:J9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 (2019) 21-00-02

    目前,我国的影视行业逐渐将大部分视线都放到了网络文学领域,积极搜寻拥有一定热度以及改编可能的网络文学。前几年,《甄嬛传》《步步惊心》等影视剧的改编,可以说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步步惊心》甚至在周边日韩国家也拥有一定的热度,被韩国翻拍为《步步惊心:丽》,可见这些网改剧带来的影响力有多大。虽然网络文学影视剧的改编现如今十分火爆,但是对于它的研究却十分有限。本文主要从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生产背景下对中国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合理的优化对策。

    一、中国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的生产消费背景

    时下网络文学改编成为影视剧,就是网络文学再生产的结果。把网络文学改编成为影视剧,实现了从网络文学到影视剧,再到网络文学的再生产过程。由于媒介的载体不同,网络文学和其改编的影视剧作品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其在时间、空间和表现元素上都各不相同。但是,其实质是利用同一个底本进行不同的艺术形式创作。所以不管他怎样改变都是围绕一个底本来的,都是围绕这个底本进行一系列生产和再生产。就拿今年刚刚进入拍摄期的《余生请多指教》来说,自宣布开拍之际就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度,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主演阵容十分的强大,那就是今年夏天火爆全网的《亲爱的,热爱的》的主演杨紫与《陈情令》主演肖战。不少受众看了影视剧之后会搜索主演的相关信息,进而对改编剧进行详细了解,这就会造成产业链的生产到再生产。

    二、中国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的基本现状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科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网络的普及与推广也极大地促进了影视剧的制作,在这种条件与背景之下,影视剧行业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而对于网络改编剧来说,能否收获观众的认可是制作团队最为重要的关注点,因此需要制作团队与演员的共同努力,为自身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目前,影视改编剧存在着一种十分不良的现状,那就是作品参差不齐,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对观众传递十分不正的三观。在这种情况下,制片人要擦亮自己的双眼,积极寻找优秀的作品以及优秀的制作团队。选择的作品是否优秀并且符合大众的审美,主要还是看作品本身自带的热度,是否有相对客观的读者群体,这些都是制造人以及导演进行作品以及剧本选择的重要依据。但是仅仅靠这些是完全不够的。

    《陈情令》自宣布开拍以来,就受到了书迷粉的严重抵制,首先是主角造型与原著不符,其次是网传书本主线被大规模修改,完全的扭曲了原著的实际精神传递,网络上骂声一片。但是自2019年6月27日开播以来,豆瓣评分却从4.8一路飙升至8.0,截至8月28日,腾讯官方收视率也突破了52.8亿。而它之所以可以实现逆袭,主要原因就是完美地还原了书中的基本主线,以及主线所传递的精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原著中“除妖邪,立正法,大道永存”的思想也通过壮观的场景与细腻的布局充分的传递给了观众,不仅满足了原著粉的预期,还收获了大批的路人粉。这就表明,在进行影视剧改编的过程中,剧组可以抓住原著作品的精髓,不仅如此,还可以将其用动画呈现出来,而这也是我国的影视剧成功改编的一个例子。这也表明,面对现如今的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視剧,原著粉丝以及路人大多都是抱有并不认可的态度,并且伴随着许多的质疑与贬低,但是仍旧有许多优秀的制作团队可以顶住舆论的压力,为人们呈现一场又一场的视觉的盛宴。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的水平正在逐步提升,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在经历了许多年的探究与摸索的过程,网络文学的影视剧改编不但在数量方面有了极大的提升,并且翻拍的质量也在逐步地提升,尽管仍旧存在着相对比较多的不良的作品,但是整体看来还是相对比较可观的。由此也可以得知,未来还会有更多的作品会被翻拍成为影视剧,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翻拍的质量也会随之不断提高,并且也可以预见,其未来的市场将会是十分壮观的。

    三、中国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存在的问题

    (一)消解了文学的独立性

    网络文学的热门和网络文学影视剧的大受欢迎,让网络文学影视剧产业化和模板化。在产生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为网络文学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所以在面对这样一条通往成功道路的康庄大道,许多没有创作天赋的人借着对网络改编流程的熟悉,改编出了受人追捧的网络文学,并且还被改编成了影视剧,获得了巨大的利益。为了改编成影视剧而创作的网络文学,本身就将网络文学带入了歧途。这种导向的发展是有悖网络文学最初的定义和发展方向的。

    (二)小说情节冗长,难以全部改编

    虽说现在网络文学给影视剧制作提供许多可供选择的作品和题材,但是中国网络文学作品的字数大多为几百万,有点甚至高达上千万,这一现象的形成与网络文学作品的读者有很大关系。网络小说一般都是几百万字,但是改编的电视剧一般就是几十集而已,一百集的都很少见。这就造成网络文学字数过长,剧情太多。而电视剧就几十集不能把小说之中的剧情完全表达出来。

    (三)深受消费主义的影响

    网络文学的消费性十分的明显。不同于传统文学的高雅难懂,网络文学为了获取利益而进行了导向式的创作,审美意识更加地贴近人民的生活,用词造句也更加的通俗易懂,以浅显化和低俗化来迎合大众的消费意识,变成了大家更易理解的作品,人们也不需要去思考这篇文章到底想介绍些什么,从而大大降低了文学本身的审美观。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网络文学不能发挥出自己特有的创造优势,而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观,一步一步地走向消费主义的深渊。

    (四)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

    网络文学的改编,从本质上来说是受到了消费主义的严重影响。另外,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并且也逐渐由经济享受开始转变为精神享受。对于消费方面的欲望也更加趋向于娱乐与休闲。而网络文学利用一种相对比较幽默与自由的现象,突破性地转变了传统文学中的实际教化色彩与文化意义,并且也逐渐成为了人们在快节奏中的一种调味品,同时成为人们的津津乐道的话题。

    网络文学可以充分证明现代人的实际文学消费状况。网络文学也逐渐将自身的发展方向转变为更加迎合大众审美的方向,因此也正在逐渐的贴近人们的情感与生活。不仅如此,网络文学也拥有相对比较开放的包容性,因此也更加的适用于市场的实际需求。与相对传统的文学相比,网络文学具有一个相对比较明显的优势,那就是更加地贴近群众的生活,在用词造句方面也更加通俗易懂,擅长运用相对浅显以及通俗的特性来对大众的消费意识有针对性地进行迎合。它逐渐发展成为通俗易懂的文学,但是却潜移默化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观念。

    在这一环境背景之下,网络文学也不能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势态,只能为了大众的审美逐渐地走向消费主义。网络文学中仅存的文学性以及自由化也逐渐地转向娱乐化,甚至逐渐被同化为低俗化以及浅表化。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消费,但是有关消费与文化之间的相互交错却需要人们来审清题目。

    四、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优化策略

    (一)构建网络文学和影视剧交互的生产模式

    要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进步,需要构建两者交互生产的生产方式,交互意味着和传统的传播方式不同,除了一些原先就有的核心创作者之外。网络文学的受众也可以尽一分力,参与和影响影视剧的创作。对于网络文学改编成剧本时,创作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网友互动征集网友的意见,发挥网络文学网络二字的作用。交互式的创作能让作家、作品、受众和影视制作方更好地沟通交流。这种交互方式,既保留了网络文学的特点,又赢得了受众的喜爱,影视剧改编方也获得了收益,这是三方共赢的好办法。

    (二)选择短小剧本或采用分部改编形式

    即使制片方觉得几百万字以上的小说更有意义和价值的话,笔者认为也不应该像现在这样改编,应该采用分部的改编形式,尽量把原著之中该有的剧情很好地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这种分部改编形式的另一好处就是,如果上一部电视剧因为情节完整受到观众喜爱的话,那么观众就会非常期待下一部电视剧,这就为下一部剧奠定了良好的收视率基础。而且在下一部剧播出之前这部剧也会受到更多人的关注,這个方法可以让制片方获益匪浅。

    (三)搭建专业平台,完善创作机制

    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应该在改编艺术上加以创新,现今网络文学改编剧同质化现象,不仅仅是在内容上千篇一律,在改编的艺术形式上也是如此。例如,在盛行的古装剧之中,许多改编剧的色调是基本一样的。制作方根据观众的喜爱,选择观众喜欢的颜色作为背景色,如《花千骨》和《云中歌》一致采用了粉红色的色调,以同样的色调来赢得观众的喜爱是不长久的,会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之后,最终逐渐失去观众的喜爱,所以影视剧制作方在选择主题时,要尽量保证主题的不一样,不要一味地追逐潮流,购买同一种类型的小说版权。同时在改编过程之中,在满足观众的审美续期的同时,也要做出创新和改变,即使是同一种题材,也要做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构建和谐的消费语境

    在改编和制作的过程之中,既要保证对原著的高度还原,也要适当地进行创新。既要留住“原粉”,又要圈住“新粉”,但是也不能一味地去迎合大众。要处理好市场的导向性和文学的独立性,既要能反映大众的精神需求和满足受众的欣赏习惯,又要保证能对受众进行正向引导,提高受众的审美观,向他们传递正能量。这样我们就能在改编的基础上衍生出新的特色,让网络文学改编剧形成新的竞争力量。

    五、结语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历程可以说是相对比较长的,现如今,将大热小说改编成为影视剧已经成为影视剧行业的一个普遍现象,大热小说由于本身具备一定的粉丝群体,因此就算没有上映也可以提前获得关注热度。现如今网络文学改编的影视剧遍地都是,但是想获取成功,还是要找对出路。

    参考文献:

    [1]刘元华.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著作权保护的启示——以著作权法与合同法制度为视角[J/OL].出版广角,2019(13):41-43+66.

    [2]刘健,孟钦照.从受众接受心理解析网络文学的影视剧改编[J].名作欣赏,2018(33):23-26.

    [3]陶芳芳.探究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的路径[J].艺术科技,2017,30 (07):110-111.

    [4]王清.文本创新与传播拓展[D].湖南师范大学,2016.

    [5]冯云超.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的特征与途径[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3.

    [6]高凯.网络文学影视改编:沙里淘金的困境[N].文学报,2012.

    [7]高怡.从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看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新趋势[D].四川大学,2007.

    [8]郭平,郭婷.文学影视化——大众传媒时代文艺的嬗变[J].声屏世界,2009(07).

    [9]丁国旗.对网络文学的传播学思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 (02).

    [10]李红秀.网络文学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

    [11]杨汉瑜.论网络文学的民间性[J].科技信息.2006(09).

    [12]关娟.传播学视角下的网络文学[J].当代传播,2006(03).

    [13]杨保建.中国传统文学的基本特征与现代意义[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综合版),2004(04).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对策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