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蔷薇叶子 蔷薇叶子(之十一)

    蔷薇叶子 蔷薇叶子(之十一)

    时间:2019-01-28 17:42:5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幸福不是口香糖   标题这句话,是从王蒙的一句旧话套下来的。大约上世纪80年代,有一支流行歌曲,唱道:“爱情啊……爱情”,“爱情啊……爱情”,反复多遍,作者该是词穷了吧,王蒙小说里调侃说,好像把爱情当口香糖嚼了。大意如此,当时并没想到20多年后会加以引用,没有逐字记扎实。
      一年一年,或一阵一阵,流行词不断“适时”改换。有关国家大事,形势大好的词儿,“盛世”已让位给“幸福”。你看吧,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网络,不但上了新闻,大小标题,还上了署名(实名或笔名)文章,以至社论,以及媒体和路边大幅广告……不但有幸福,还有幸福感,成为民意调查的项目,又引入课堂成为学习讨论的课题。但我却忽发奇想:幸福不是口香糖,嚼来嚼去,岂不变成咬文嚼字了?
      静下心想想,真要咬文嚼字,怕是写厚厚一大本书,也未必能一下说明白。幸福不幸福,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你在这里高谈阔论,大念幸福经时,你是自居为幸福中人吧?你在启发人们的幸福感,你知道人们的“不幸福感”是从哪里来的?你知道多少民间疾苦――人们的不幸?不懂得什么叫不幸,侈谈什么幸福!
      中国人古往今来多少世代都祈福,盼望“五福临门”。人各不同,人群也一样,他们心目中的幸福,因人、因地、因时而各异其趣。但绝不只是能吃上饭这一条。俗谚说,“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有福之人之所以“不用忙”,不仅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是他们不但占有优厚的物质资源,还占有各种有利机会,以致侵占别人的各项权利成为可能。“无福之人”在机会不均等,自身权利遭到侵犯,而为衣食甚至最起码的生存条件奔走时,是深知这一区别的。不是有这样一个“典故”吗,有福之人在吃香喝辣、赏雪吟诗,说什么“大雪纷纷落地,此是皇家瑞气。再下三天不多”的时候,门外的乞丐续上末句:“放你娘的狗屁!”
      遭受非法强拆的农户,跟官商勾结、暴力占地的受益者和他们豢养的打手们,能有同样的幸福观吗?后者为满足“幸福感”之所欲,不正是建筑在前者不幸上的吗?贪官污吏们以升官发财为幸福,不正是建立在无权者的不幸乃至灾难之上的吗?
      60多年前,我们在“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的口号下,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斗争的时候,我们是要结束蒋政权独裁统治,结束中国人民的不幸处境,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独立、富强的新中国,这是我们在严冬向往的春天。那时我们唱着一支题为《唱出一个春天来》的歌。这是诗意的浪漫。春天岂是“唱”出来的,乃是无数人的血汗生命换来的。革命时期如此,和平时期亦然,特别是中间有十年浩劫“横亘”,追求幸福,举步维艰,幸福岂是像嚼口香糖那样嚼出来的?
      上世纪50年代,我们认定“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以苏联式的“幸福”为我们寻找幸福的样板。大约1953年,斯大林死后不久,此间出版了苏联作家巴甫连科的长篇小说《幸福》。其特点,不同于别家小说的,就是其中出现了斯大林的形象。小说命名“幸福”,可能寓意与此相关。这个巴甫连科,还是电影《宣誓》的编剧,极写列宁死后斯大林为众望所归,他在列宁灵前宣誓,成了列宁唯一继承人。就是这样一个为斯大林个人迷信推波助澜不遗余力的作家,后来被揭出极其丑恶的经历:他在斯大林时代是作家群中“告密者”之最!
      斯大林喜欢听人歌颂阿谀。电影《库班哥萨克》是他晚年屡看不厌的影片之一,因为片中把民生凋敝的集体农庄美化为人间天堂,天天盛宴,夜夜笙歌!而这部片子到我国译配华语对白后,改了片名,直接叫做《幸福的生活》!这是当时国内绝大多数干部群众的一般认识水平。直到后来发现努力“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反使我们离幸福越来越远,落空了――向往幸福的读者和观众,就这样被苏联小说和电影中的幸福示范给忽悠了。这才想起了对待任何事情,尤其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高层决策者务须冷静,普通公民也要理性。
      可悲的“35岁现象”
      从北京西城区检察院传出的消息,近几年,贪污犯罪的大案,多集中在35岁左右的青年干部身上。“35岁现象”逐渐增多,甚至超过了“59岁现象”。
      如果此说属实,就是说,不是由于中老年贪官更成熟也更隐蔽,才突显了青年贪官,那么,这一现象让我从心底感到悲哀。我原来是希望中国的事情会一代比一代好起来的。我们从年轻时笃信“干部决定一切”,年青一代干部中,新的贪官在成长,如果也是“后来居上”,可叫我们怎么好呢?
      我在1982年五十初度的时候,朋友祝贺我的生日,我却写了一首《生日祝福》,献给那一年诞生的孩子――“无邪的婴儿/大地的新客/在二十一世纪的清早/将满十八岁的公民”,“一九八二年诞生的 /一千万中国孩子/请看我高举起双手/迎接并祝福你们!”1982那年出生的孩子在世纪之交正满18岁,今天,新的世纪又过了11个年头,他们已经将近30岁了。在“80后”之后还有“90后”,以大体上每年千万的数字涌现,连同35岁左右的“70后”,其中一定数量的年轻人已经作为新的血液注入公务员的队伍。然则其中的贪污犯罪者也将按比例冒头吗?
      前些时看到过一条反腐新闻,告诉我们一个新的动向:腐败已经向副处级以下的官员扩展,越来越多级别不高的基层贪官,却犯下涉案金额越来越大的贪污受贿案件。这一说法如果属实,就是说,并非因为县团处级以上干部的腐败更有恃无恐不受追究,才使基层官员的贪腐相对突出的话,可与年轻一代贪官跟上来的情况一并考察。
      这种现象标志着,作为整个社会起主导作用的干部层即官场,其腐败面日益扩大、深入。官风影响世风,官风如不好,必然污染腐蚀整个社会,时间愈长,危害愈烈。基层干部即小官生活在贪污腐败贿赂成风的环境,“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耳濡目染,上行下效,“入境随俗”,同流合污了。年轻干部在某些“老同志”、“老首长”的“言教”、“身教”,甚至是“扶上马,送一程”的带动之下,亲眼目睹优汰劣胜,他们所受的教育本来就没给他们独立人格的定力,加上贪污受贿的成本很低,坚守清廉所需付出的代价反而很大,那么,几年下来,不学样才怪!
      顾炎武提倡“匹夫有责”论的时候,曾经把“亡国”和“亡天下”区别开来,他的意思是说,“国”(一个朝代的政权)之存亡,不过是一家之事,只有“天下”之存亡,才是关系到百姓的大事。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提出我们要警惕全社会的腐烂和败坏。从官场的“35岁现象”和贪腐向基层低级别扩展,让人很担忧“亡天下”的危机苗头已现,再不去遏制,麻烦可就大了!
      话是从“35岁现象”说起的,我深感可悲,不仅可悲而且可怕!
      【傅树清/图】

    相关热词搜索:蔷薇叶子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