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管理层收购的定价]

    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管理层收购的定价]

    时间:2019-01-29 05:30:1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管理层收购(MBO)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模式。采用MBO可以减少收购成本,提高效率。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MBO中国有资产通常低估,这主要由于转让价格过低,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因此定价问题是国企改革的关键。本文采用博弈的方法来确定管理层收购价格。
      一、管理层收购定价的方式
      管理层收购(MBO)是管理者通过融资购买本公司股份,改变所有者、控制权和资产结构,重组本公司并获得收益的行为。它是近期国企改革的主要方式。我国主要以净资产为基础,制定的价格以企业的历史价值为依据,往往低于真实价值。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一)现金流折现法
      现金流量折现法能克服净资产定价法的不足。LalC・Chugh等人(1990)分析了MBO后公司股价在英国股票市场的变化,证明股市对MBO的反映是积极的,这说明MBO能创造价值,因而定价应考虑未来潜在价值。现金流折现法以折现率对未来现金流贴现确定资本化价值, 反映了公司产生现金流量的能力和未来的获利能力,是企业价值的一种动态的评价方法。企业的价值P=∑■+■ CFt是企业在t期产生的现金流,M是企业的净残值。
      (二)调整现值法
      现金流折现法虽能较好的反映企业的潜在价值,但r通常是企业固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Gabriel Hawaii和Claude Viallet(1999)认为MBO后管理者会迅速偿还贷款,降低负债率,即公司的r不会保持不变。采用调整现值法,企业价值等于权益价值加上负债利息产生的税金节约额,避免了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保持不变的缺陷。
      (三)市盈率法
      根据每股市价乘以市盈率来确定MBO的资产价格。每股市价是买卖双方定价的基准,通常8~10倍市盈率是一个公道的价格1,市盈率法在市场化程度较高,具有完善的竞价机制的欧美国家普遍采用。市盈率法能够体现企业的市场价值,但是在股价高估、低估时具有局限性,同时市盈率的确定也具有主观性。
      (四)净资产法
      这是我国通常采用的方法。国资企发[1997] 32 号文件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股东行使股权时, 转让价格不得低于每股净资产。”每股净资产成为衡量国有资产是否流失的标准, 也是MBO定价底线。因此,转让价格往往在净资产基础上折让。净资产是公司在某一时点上的实际价值,是财产的账面记录。它反映了企业的历史价值,但无法真实的反映企业的潜在价值。2
      除此之外,还有采用清算价值法、账面价值凋整法、重置成本法等
      二、博弈下的MBO定价
      (一)假设:
      1、考虑两个主体,政府和企业管理者
      2、政府和管理者均有2种选择:政府可出售或不出售,管理者可选择收购和不收购。
      3、考虑一次谈判
      (二)收购对主体产生的影响:
      1、政府:收购前,企业归国家所有,政府获得所有收益。收购后,政府不再拥有企业但可获得一笔收购款,同时政府每年从企业的利润中获得一笔税收。
      2、管理者:收购前,担任企业的管理者,每年从企业中获得一笔收入,收购后,成为企业的所有者,享有企业的税后利润。
      (三)变量的确定:
      1、收购的价格(P):P=C(1+g)(1+r)T,C为企业的净资产,r为市场利率,T为企业存续的时间,g是企业净资产的溢价率。
      2、收购前后收益的变化:
      1)政府:收购前的收益(?仔2)为企业的利润和企业上缴的税收,假定企业只按利润缴税。?仔2=■M(1+q)■1+t其中,M为企业初始利润,q为企业不收购下企业利润的增长率,t为政府的税率。收购后的收益(?仔1)为收购时企业支付给政府的价格和今后企业上缴的税收。?仔1=■M(1+Q)■t+P 其中Q为收购后企业利润的增长率(Q>q).
       2)管理者:收购前的收益(y2=∑S(1+q)i)为企业定期支付的年薪S,它是利润的函数,随着利润的增长而增加。收购后,管理者成为企业的所有者,享有企业的利润。所以收购后的收益(y1=∑M(1+Q)■(1-t)-P1 )为税后收益减去收购时支付给政府的价格。
      (四)博弈过程:
      
      分析:对政府而言,出售的条件是:?仔1?荑?仔2 ;对管理者而言,出售的条件是:y1?荑y2。由此,收购得以实现,(下转73页)
      (上接71页)则价格P要满足:
      {■M(1+t)i(1+t)-■M(1+Q)■t }/(1+r)rc -1?荛 {∑M(1+Q)■(1-t) -∑S(1+q)i}/(1+r)rc
      上式只有Q和q 是不确定的,即溢价率完全取决于收购前后的利润率。若g过低政府拒绝出售,若g 过高管理层拒绝收购。只有g达到一定幅度,政府才有动力将企业卖给管理层。
      三、我国国企改革中管理层收购定价的建议
      (一)注重企业的潜在价值。以净资产为基础进行定价不能说明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因此可综合各种方法并实时进行调整。(二)公开竞价。信息公开,增大私下交易成本,减少私下交易,避免资产流失。也可采用拍卖或竞标的方式,发现合理的转让价格。(三)考虑管理层的贡献。在我国缺乏激励机制,公司管理层对公司的贡献未能在薪酬中体现,在MBO实施中巨大的支付差异造成管理者价值不公平。然而,管理层的贡献对企业的价值有增值作用。应当看做一项无形资产。
      
      注释:
      ①邹德英,《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的定价问题分析》,金融观察,2003年5月。
      ②李晓玲,《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定价机制缺陷》,财经,2006年12月。
      
      参考文献:
      [1]曹麒麟.我国管理层收购定价问题探讨[G].经济体制改革,2003.
      [2]方明.管理层收购的理论与方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4.
      [3]胡杰武.股权风云[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4]任自力.管理层收购MBO的法律困境与出路[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5]Lowenstein,Louis. No more cozy management buyou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86.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管理层国有企业改革定价收购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