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想象”――通往审美与人之存在的道路|审美想象

    “想象”――通往审美与人之存在的道路|审美想象

    时间:2019-01-29 05:30:3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现象学心理学的诞生使现代心理学研究到达了一个新起点,它“研究世界的存在”,确立了一门不同于自然科学的人文科学心理学。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萨特曾经对现象学、心理学问题进行过专题研究,而“想象”则是其存在主义哲学、美学的基石。本文从萨特对“意象”、“想象”的现象学心理学分析出发,着重梳理了萨特想象论美学与现象学、存在主义哲学和美与艺术的关系,揭示萨特怎样通过“想象”达到艺术审美和人的存在。
      
      一、现象学心理学――心理学的新起点
      
      胡塞尔(E.Husserl)于1900/1901年出版《逻辑研究》标志着现象学的诞生,现象学的诞生使所有科学有可能进行一次方法上的变革。现象学在审视心理学的基础上,对心理学的自然主义问题进行克服。它提出以现象学为理论基础,从生活世界出发,通过描述来获得心理的本质。这种克服的结果,在于确立了一门不同于自然科学的人文科学心理学。
      现象是指一种表象,绝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现象学心理学就是一门旨在研究思维和主观经验的学问,是一种内省形式。然而这种看法并非正确。现象学家认为刺激与反应不是关键,关键是客体与条件的意义。心理学应该研究事物对人的意义,现象学进一步界定了意识和思想。按照劳塔德(Lyotard)的观点,“我们到达了一个心理学的新起点,它不再是内在性,而是在主观与环境之间的意识”。
      胡塞尔在其生命的最后阶段开始研究现象学心理学,他接受了实验的方法作为现象学的方法,但是他依然排斥实验心理学的相关结论。但是,其对意义的发现对世界来讲仍然是极其重要的。
      萨特对想象的研究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对具体的想象活动的现象学分析,以及对想象性意识在人的存在中所起作用的存在主义式的把握。萨特对想像的研究结合了现象学和实验心理学的方法。首先,我们对具体的想象活动进行分析,也就是考察“意象”理论部分。
      
      二、萨特的“想像论美学”――用现象学心理学的方法考察“想像”
      
      (一)对“意象”的考察
      萨特考察“意象”问题是结合现象学与实验心理学来进行的。他首先运用现象学的方法进行本质描述;接着进一步对“意象”进行分类,把意象分为质料来自物质世界的意象,中间类型的意象,以及质料来自精神世界的意象,在分析这三种类型的意象时运用了想象变更的方法,通过一些具体的描述分析来进一步确定意象。而所有的这一切(对质料来自精神世界的意象的分析这一部分除外)都属于萨特所谓的“必然”部分。当进行到心理意象的分析时,萨特就引入了实验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及成果,因为,在这里,我们无法通过内省的办法来了解心理意象。萨特通过笛卡尔式的反思、现象学的直观确定了意象的四个特点:①、意象是一种意识,②、近似观察的现象,③、想象性意识假定其对象不存在,④、自发性。通过对意象的四个特点的阐述,知觉与想象的自发的区别得到了清楚的呈现:
      首先,萨特认为知觉与想象是两种迥然相异的意识行为。知觉与想象“并不是两种具有相似性质的基本的物理要素,而是涉及到不同的结合体的,它们所代表的是意识的两种基本的态度……这两种对象……只是作为极为不同的意识的相关物才能交替出现。”
      其次,知觉是观察,想象则是准观察。“知觉的对象不断地充实着意识;而想象的对象则不过是对它所具有的意识,它是受到这种意识所局限的:从想象中可以得知的不过就是已经知道的东西。”
      (二)对“想象”的考察
      考察“想象”也要注重现象学的方法。萨特在《影像论》中说到,前现象学的心理学讨论都未能在想象问题上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根本原因在于现代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从肯定在影像和实物之间的本质上的同一,滑到肯定在存在上的同一”。从而无法把想象和实物区别开来。关于想象的现象学的心理学研究就是“努力从影像的意向性结构获得一种直觉的观点”。在这里,现象学大师胡塞尔的“意向性”概念成为更新想象的观念。
      在现象学中,意向性是一切意识的本质结构。在意识和意识指向物之间存在一种“意向性关系”,但意识与物(意识对象)绝不是同一的存在,在意识中出现的都不是对象本身,所以不可轻率地将现象学的箴言“一切意识都是对某物的意识”,理解为“对象在意识之中”。 想象则是其现象学、心理学的重要问题,也是其存在主义哲学、美学的基石。
      
      三、考察“想象”的意义――从“想象”到艺术审美、人的存在
      
      胡塞尔对想象的重视,意在借想象与艺术提升现实,创造一个意义世界,以对抗工业文明的侵袭。胡塞尔在其生命的最后时间里开始研究现象学心理学,他接受了实验的方法作为现象学的方法,但是他依然排斥实验心理学的相关结论。
      胡塞尔的论述对海德格尔、萨特、马尔库塞等人的美学思想有着直接的影响。 萨特(《想象》、《想象心理学》)直接继承了老师对想象的分析,他认为,“想象这个词只能表示意识与对象的关系,换言之,它是指对象在意识中得以显现的某种方式。”因此,想象所展示出的对象都是不存在的,它是将对象设定为虚无。这与胡塞尔并无区别。
      另外,由于艺术是想象的产物,所以想象、艺术都应介入社会生活,介入战斗和社会革命,去争取并实现自由的理想。
      萨特的想象理论是其美学思想的核心。想象的世界是萨特所追求的自在与自为统一的世界,即美和艺术的世界。人应该立足现实,凭借其想象行动起来,争取更大的自由与更多的存在,这样才能实现自由的理想。
      
      参考文献:
      [1]Kvale,S.,1983,The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 Journal of 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14.
      [2][法]萨特.想象心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5][法]萨特.影象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8]叶秀山.思・实・诗[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作者简介:方琛,女,厦门大学中文系人文学院2008级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相关热词搜索:与人通往审美想象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