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子夜》主人公吴荪甫的性格分析]吴荪甫的性格特征

    [《子夜》主人公吴荪甫的性格分析]吴荪甫的性格特征

    时间:2019-02-03 05:28:3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 吴荪甫是茅盾代表作《子夜》中主要的人物形象,在他身上有着多方面的复杂性格特征。本文基于对吴荪甫看似矛盾实则不相冲突的性格特征及行为表现的分析,总结出吴荪甫的中心性格特点是对于发展民族工业的追求和实现这一追求的迫切欲望以及与之相关的自我中心主义,并且就典型情节及其它人物陪衬对其性格特点作进一步分析。
      [关键词] 吴荪甫 性格 《子夜》 理想
      
      吴荪甫是茅盾名著《子夜》中塑造得相当成功的,很能代表作者艺术成就的一个主要人物。吴荪甫是19世纪30年代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可以看出作者在塑造该人物上是花了相当大的精力、倾注了极大的热情的,他身上有着历来既为人所称道的有胆识、有魄力、善经营之道、力挽民族工业于狂澜等特点,也有为人所诟病的封建性、刚愎自用、唯利是图、动摇懦弱、妥协性等缺陷。也正是由于其在三十年代中国特定的阶级斗争和社会关系下展现出来的复杂性格,才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丰富,值得人深入探讨研究。现从当代视角下对吴荪甫的人物性格作一分析。
      首先,不乏有研究者认为,吴荪甫的人物形象具有两面性,或者两重性,这主要体现在他“具有振兴民族工业的民族自尊心,雄心勃勃,精明强干,在吞食同行及镇压工人群众中表现得贪婪、凶狠、残暴, 在和帝国主义及其代理人的抗争中表现得软弱、妥协、投降”。关于两面性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给了如下解释:“一个人或一个事物同时存在的两种互相矛盾的性质或倾向。”吴荪甫对于发展民族工业的雄心和对于工人的剥削残酷,以及对和赵伯韬等人的抗争中表现出来的软弱性某种程度上而言并未构成两种相互矛盾的性质或倾向。发展民族工业,可以说是吴荪甫毕生所追求的事业和终极理想,而对于工人的剥削,则可以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之一,也是与其“资本家”身份的本质特征相吻合的。至于吴荪甫在后期性格的演变上开始变得软弱,变得胆怯,缺乏果断,“动辄想到保守,想到妥协”,则是由于环境使然,在书的后几章,他的几乎全副身家以及投注了极大精力和热情的益中公司面临破产的处境,他的努力也即将付诸东流,在与他一贯仇恨的买办资本家、帝国主义的掮客赵伯韬的斗争中已明显处于下风,此时的吴荪甫,如果还坚持此前一味的果断甚至武断,不瞻前顾后,诸多筹谋的话,也不符合常理了。吴荪甫的看似矛盾的举止,其实是适应情境的表现,是在特定环境之下表现出来的特定人格。
      同样,在吴荪甫身上进步性与封建性并存,也并非是由于其矛盾性,而是针对不同的人事,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之下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吴荪甫游历过欧美,对欧美的资本主义文明是熟悉而崇尚的,因而对身为封建地主的父亲、舅父又是蔑视、反感的。吴老太爷二十五年来不曾跨出他的书斋半步,将《太上感应篇》视作唯一的护身法宝,认为儿子投身民族工业,过豪华的资产阶级生活,是“离经叛道”的事,与儿子的僵持局面持续了长达十年之久。即使书中一开始写到吴老太爷来到上海,也是为避“土匪”,而非父子关系的缓和。吴老太爷身上根深蒂固的封建落后特征便与吴荪甫敢于拓新、开创实业的进步性形成鲜明对照。吴荪甫将精力投注于各种新事物,如办丝厂,做公债,与王和甫、孙吉人诸人合作开办新企业的银行等等,甚至在办理吴老太爷的丧事上,也没有一点封建礼教的味道,无一不说明了吴荪甫身上的凸显的对于新事物的追求,对旧事物的摒弃的特征。
      而吴荪甫身上的封建性,则突出表现在他在社会关系、家庭关系中的封建专制上。他刚愎自用,自恃为一家之主,不理解亲人的想法和感受,也从不尝试在别人的角度上替别人着想,只要稍有违逆自己的心意便端出一副威严的架子,例如对七弟阿萱摆弄一些新式玩意儿看不过眼便大加斥责,以致于阿萱在他面前不得不多加收敛,小心翼翼,唯恐行差踏错。在小说的结尾,他在等待公债市场斗争的最后结果之时,想到自己近来的威严破坏得不成样子,更是气得全身发抖,一心想着“重建以往的威权”,“在社会上,在家庭中,他必须仍旧是一个威严神圣的化身”。应当说,吴荪甫身上这种对于威严专制形象的强调,也是与其自身的性格特征相符合的。倘若吴荪甫一方面在事业上精明强干,果断无畏,另一方面又对待家人温柔细心,体贴入微,这必然也会使读者觉得别扭,吴荪甫在事业上的决断、不服输,反映到处理家庭关系上,便成了封建专制家长的化身。
      因此,笔者认为,在吴荪甫身上,之所以体现着如此复杂的性格特征,归根究底,核心在于他对于自己的事业的追求,或者说,他想要实现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能力的本质目标。“吴荪甫始终没有放弃发展民族工业的理想,并非只在于追逐利润的贪婪本性”。如果他仅仅只是在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他大可以像赵伯韬一样投靠帝国主义走买办资本家的道路。以他的魄力、才干和胆识,他所能获得的实利和达到的地位不会在赵伯韬之下,但是他恰恰选择了实业的道路并且矢志不渝,在小说的第二章写道,当民族资本工业在帝国主义和封建资本的夹缝中举步维艰,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吴荪甫也曾感叹“开什么厂!真是淘气!当初为什么不办银行?凭我这资本,这精神,办银行该不至于落在人家后面罢……”但是他随即又变得坚决,似乎是给自己打气一样说道:“我还是要干下去的!中国民族工业就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项了!丝业关系民族的前途尤大!”并且清楚地认识到政治同开办实业的关系:“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中国工业一定有希望的!”
      可以说,吴荪甫的几乎全部精力,都投入了到实现自己这种发展民族工业的理想中,他的绝大部分行为,也是为了这个目标服务的。在他的家乡双桥镇,他独立经营电力厂、米厂、油坊,花了三年多的心血,想把家乡建成“双桥王国”。在上海,他开办裕华丝厂,冀图振兴中国民族工业。他与孙吉人、王和甫合作开办益中信托公司,希望“增加烟囱的数目,扩大销售的市场”,甚至他剥削工人,延长工时,削减工资,任用新发现的青年才俊屠维岳镇压工人罢工,尽早使工厂开工,无一不是基于他的这一理想。“从精神状态上来看,吴荪甫确实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物,这种生命活力全部倾注在他的事业中”。
      但是,正是由于吴荪甫想要实现他的目标的欲望过于强烈,但现实又太过残酷,对手也过于强大,因此造成了吴荪甫作出一些错误的判断和选择,时时充溢着焦躁、狂暴的情绪,并且由前期的刚毅果敢、勇于斗争逐渐转为后期的怯懦犹豫,妥协软弱,摇摆不定。他从来都是相信自己的作为,自己独立做出决定并一以贯之。而当他所面临的情境开始与他预期的结果产生偏差的时候,他便不免陷入焦虑的状态,承受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带来的心灵折磨。“吴荪甫事业的曲折艰难、心情的焦躁沮丧、经常的绝望和不甘的挣扎成为全书几乎每一章的写作重点”。书中写道吴荪甫最多的面目表情便是狞笑和皱眉,最常见的神情是严肃、不耐烦、沉着脸,稍不注意就“变了脸色”,经常性的动作便是“踱起方步”,连笑容也总是淡淡的、微微的,脑中开始出现无数幻象,朝家人发火、“铁青着脸”等举动更是家常便饭。这些描写都说明了吴荪甫长期处于一种情绪的高度紧张状态之下,而当他的希望一次次破灭,他面临着与赵伯韬之间的勾心斗角,工人的罢工斗争带来的严重经济损失,战乱持续使自己尽心尽力所搞的信托公司面临亏本,家人的不理解等等多方压力和矛盾之时,他便做出了失去常态的事――奸污王妈。
      吴荪甫生不逢时,是勿庸置疑的结论。如果是在当今社会,吴荪甫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敢作敢为,常人难以望其项背的成功的企业家,但是在帝国主义剥削和无产阶级革命盛行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主义的中国,吴荪甫的悲剧,是时代的必然。然而其悲剧的结尾,却丝毫没有抹杀吴荪甫对于理想一直以来执着的追求所放射出的英雄般的光芒。作为吴荪甫性格中的主体部分及支配其绝大多数行为的动因,吴荪甫坚持走兴办民族工业的理念,为了实现自我价值所做出不懈追求的个性特点在《子夜》这一经典著作中自有其独特而耀眼的光彩。

    相关热词搜索:子夜主人公性格分析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