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论唐代文言小说中的“梦境”描写】唐代文言短篇小说

    【论唐代文言小说中的“梦境”描写】唐代文言短篇小说

    时间:2019-02-04 05:34:5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唐代文言小说中出现了大量意象,其中有梦境、仙境、神仙、魂鬼、兽怪、灵精等,本文试图对唐代文言小说中的梦境进行分类研究,具体阐述各梦类型特征及内涵,并对其创作原因进行阐述。
      关键词:唐代文言小说;梦境内涵;创作原因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提到:“小说亦如诗,至唐代而一变,虽不离于搜奇记逸,然叙述宛转,文辞华艳,于六朝之粗陈梗概者较,演进之迹甚明,而尤显者乃在是时则始有意为小说。”唐代文言小说大量梦境描写便是此具体表现,其为唐文言小说巨大成就的表现之一。
      一、唐代文言小说梦境描写简述
      本文以《全唐五代小说》为参考,选取其中20篇有关梦境描写的作品进行研究。文章从梦境的描写方式的主要特征方面上对梦境进行分类、归纳,一共可以大致分为六类,如下表:
      (一)幻世梦
      幻世梦中主人公在入梦之后,经历宦海沉浮、人情变迁,虽有时间、岁月的巨大变化,仍没有脱离梦前所在的朝代。《枕中记》其写一落魄卢生遇道士吕翁得一枕,“生俯首就之”而入梦。梦中卢生金榜题名,娶得佳妻美眷,屡立奇功并入为贤相,卢生执政十余年,年逾八十而终。美梦终醒,卢生发现自己还卧于邸舍并有吕翁相伴,而“主人蒸黍未熟”。荣耀一生,实为黄粱一梦。《樱桃青衣》,讲范阳一卢子多年不第,梦中与一青衣女子成婚,后又从一个落魄书生直至御史大夫。“忽然梦觉,乃见著白衫,服饰如故。”卢子惘然感叹,看透世事,寻仙访道而去。卢子所梦犹如真正在世间发生过,似实乃幻。
      (二)异国梦
      主人公穿越到一个与现实不甚相同甚至陌生的环境中经历人生世事,在异国经历事情,这样的梦笔者称之为异国梦。《南柯太守传》描写奇特,讲淳于棼酒醉梦入大槐安国的故事。在新的国度里淳于棼与国王之女成为眷属,屡立功勋,任南柯太守三十年,荣耀至极。棼终梦醒,槐安国,乃蚂蚁洞,槐安国乃槐树最南端一枝。“生感南柯之浮虚,悟人世之倏忽”,遂顿悟。《张佐》中张佐听一叟讲述叟之前身薛君胄作战之事以及老叟前身薛君胄从小童耳中游的一段奇遇。《秦梦记》讲述沈亚之“昼梦入秦”的故事。《岑顺》一文与之相似,写岑顺梦见自己带兵作战沙场所向披靡,并立下战功受到封赏。
      (三)线索梦
      唐代文言小说中出现了许多有暗示意味的梦,其往往成为故事的线索,对全文有起始、推进或交待结局的作用,称之为线索梦。如《谢小娥传》中小娥梦父谓其曰:“杀我者,车中猴,门东草。”梦其夫谓其曰:“杀我者,禾中走,一日夫。”最后解梦,得知小娥仇人是申兰和申春,小娥为父与夫报仇。《东岩寺僧》写吕生之女“梦一物猪头人身摄去”,梦中被一僧索走,最后按指印标记找到僧所在地点。此梦在此交待女子如何被掳走,被营救的过程,在文中交待故事情节。《古镜记》中亦多次出现梦境,如“龙驹昨忽梦一人……谓龙驹:我即镜精也”,梦在文中交待宝镜之由来,并暗示宝镜终将离去,有助于情节发展。
      (四)二人同梦
      本文“二人同梦”实化自于唐人白行简《三梦记》“或两相通梦者”以及“盖所谓两相通梦者亦”之句。其梦为二人做相同的梦,最后所梦得以证实。《三梦记》第三梦写窦质和韦旬共宿潼关,窦梦在华岳祠遇一赵姓女巫,后来果然。而此女巫也梦此二人来祝神。《李捎云》写“其妻一夜梦捕捎云等辈十数人,以长索系之,连驱而去,号泣顾其妻别。捎云亦梦之,正相符会。”此为二人同梦之典型代表。
      (五)遇现梦
      此梦可以相互预见所发将发之事,或者遇到别人所梦,给人一种闯入他人梦中的假象,正如白行简所说“或彼梦有所往而此遇之者;或此有所为而彼梦之者”,称之为遇现梦。白行简《三梦记》第一梦,写刘生在回家途中“见十数人,其妻在座中语笑”,回家后其妻言“梦中与数十人游一寺”,其妻所梦与其所遇见完全一致。《独孤遐叔》、《张生》情节与之相似。第二梦中写作者游寺题诗,被其好友梦见,事实行动、日期完全吻合。《三梦记》最后附写张氏之女梦见自己被王公所招,预示命将不久,结果应验。《邢曹进》中邢曹进“目中飞矢”无法救治,梦中有一胡僧告知治病之法,后果遇此事。
      (六)异事梦
      鲁迅所说:“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此梦侧重以虚幻手法记载现实中所发生的异之事,此事往往以梦引领。如《李义》写义梦一老黑犬化为其已亡生母,后得知真相后母子才得以团聚。《薛伟》写薛伟得重病梦见自己变成一条鱼被钓上来,不吃此鱼后,薛伟的病才痊愈。《冥音录》写崔家之女梦其故去之姨托梦给她并传授琴艺,此至此琴技高明,惊绝一代。《赵旭》梦一青衣仙女,二人情投意合,最后赵旭没有听从仙女的忠告,把稀世珍品显示与外人,泄露秘密,致使仙女与之诀别。
      二、梦境内涵分析
      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二酉缀遗》中提到:“唐人乃作意好奇,假小说以寄笔端……”唐代文言小说中的梦境描写梦境描写实多,较好地体现了这方面。“梦的工作的第三个成就就是将思想变为视觉形象。”唐代文言小说梦境描写在文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作者寄予了其深深的内涵。
      (一)建功立业与人生体悟
      唐代文言小说中有看破世事、顿悟人生的结局,这些无疑从另外角度反映了唐代文言小说作者内心真实世界的某些方面。《枕中记》中的卢生的“黄粱一梦”,结尾“夫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尽知之矣”的感叹以及卢生的顿悟,是从另外方面反映对建功立业的向往与人生的体悟。《樱桃青衣》中卢子的平步青云、官场得意到醒悟后的寻仙访道也是对建功立业与体悟人生的一种反映。
      (二)向往佳人与爱情追求
      梦境中,与佳人女子的相遇、相知场面的大量出现反映了唐文言小说作者想象爱情的浪漫情怀。《枕中记》卢生娶得佳妻美眷;《樱桃青衣》卢子与“容色美丽,宛若神仙”的女子成婚;《南柯太守传》里淳于棼在新的国度里淳于棼与国王之女成为眷属;《异梦录》讲邢凤梦一美人与之交往,颇具一翻文人佳人风韵;《秦梦记》写沈亚之并与秦穆公之女结为连理;《赵旭》梦一青衣仙女,二人情投意合等梦境描写都与佳人爱情有关。这些作品无疑是对唐代文言小说作者向往佳妻美眷与追求爱情的反映。
      (三)才华显示与文人风雅
      唐人小说梦境中的诗词歌赋无疑是唐文人借小说梦境以表达才华的方式,梦只是展示风雅的一种载体。如沈亚之的《秦梦记》中有众多诗词,如“君王多感放东归,从此秦宫不复期”、“泪如雨,欲拟著辞不成语”等句;《异梦录》中有“连江起珠帐,择水葬金钗。满地红心草,三寸碧玉阶”等句,皆文采斐然。此无疑是唐代文言小说作者有意无意的才华与风雅的显示。
      三、梦境创作原因阐释
      唐代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唐代小说的繁盛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坚实的基础,科举制度的影响深入到文学各个领域,这些都间接为唐代文言小说梦境描写产生影响。除此之外,还有文学传统、宗教、世人心理因素影响着唐代文言小说梦境创作,接下来本文主要对此进行论述。
      (一)文学传统
      唐之前众多梦境描写为唐代文言小说中此类作品创作提供了题材典范,开辟并拓宽了唐代文言小说记梦作品的创作道路,为其以后创作之繁荣打下基础。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小雅・斯干》关于占梦的记述:“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为何?”《楚辞・招魂》中:“巫阳对曰:‘掌梦!上帝其(命)难从。’”这也是有关占梦的描写。《左传・成公二年》中有齐晋�之战,“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听从梦中人的建议,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六朝志怪小说中亦有许多记梦的作品,如干宝《搜神记》、刘义庆《焦湖庙祝》等。唐代文言小说梦境的描写与唐前众多梦境记述乃一脉相承并有所发展而来。
      (二)宗教影响
      唐代“安史之乱”后,各种社会矛盾暴露出来,人民饱受压迫和疾苦。唐代文言小说作者的美好愿望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实现,他们便寻之于梦境,寄托于宗教。先秦至唐代,文化思想一直受道教影响。佛教传入我国,唐代文人文化思想受佛教影响之大毋庸置疑。由于受宗教影响,唐代文人在其创作时不可避免的把此影响带入唐代文言小说中,梦境便受其影响。如《枕中记》中有:“夫宠辱之道,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尽知之矣”的顿悟,此与道家相通。《南柯太守传》中提及《观音经》,后有“生栖心道门,绝弃酒色。”《赵旭》有“其大抵如《抱朴子・内篇》”之句。佛教认为四大皆空、万物无常,寻求精神的超脱;道教讲究修炼养生,追求长生不老之术。佛、道思想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发展,它深深影响到文学创作领域。梦境实属虚幻,此与宗教的某些特质相吻合。梦境正是在宗教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下的现实人生。
      (三)世人心理
      梦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人类往往用神秘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一切,而在人类的年轻时代,在自然与生存面前所遇到的问题不能解决便会出现梦境,在梦境中任由意识随处游走,以实现不能实现之事。唐代文言小说也如此,如《枕中记》、《樱桃青衣》寄托了文人美好的人生、婚姻、政治理想。由于现实与理想往往存在差距,美好的理想不可得,文人便发挥其浪漫想象将理想寄托于梦。此为人类共通的心理,唐人的这种心理必然导致大量梦境描写的出现。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7月版
      [2]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二酉缀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
      [3]周振甫:《〈诗经〉译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
      [4]陆永品:《〈庄子〉通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5月版
      
      作者简介:
      纪金碧(1985-),男,河南项城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10级古代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

    相关热词搜索:文言唐代描写梦境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