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文化不曾断裂,绝非中华一家!:文化断裂

    文化不曾断裂,绝非中华一家!:文化断裂

    时间:2019-02-06 05:38:2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余秋雨先生是2008年诸多文艺比赛中的主要评委,且几乎每次都借点评之机散布一种“妙论”: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惟一连续发展下来的文化。余先生虽然“文革”中就是《学习与批判》的笔杆子,改革开放后也写了不少东西,但总体看来硬伤较多。《文史知识》2008年第9期两次提到一个哲学命题:汉文化是“人类社会惟一未曾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文化是古代世界五大文明系统中惟一连续发展下来的文明,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历史也是连续发展下来的”(20页,30页)。核心期刊出现常识性的硬伤,白纸黑字,笔者确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闻一多在其名文《文学的历史动向》开篇即云:“人类在进化的途程中蹒跚了多少万年,忽然这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四个古老民族――中国、印度、以色列(即希伯来)和希腊――都差不多同时猛抬头,迈开大步。约当纪元前一千年左右,在这四个国度里,人们都唱起歌来,并将他们的歌记录在文字里,给流传到后代。在中国,《诗三百》里最古部分――《周颂》和《大雅》,印度的《黎俱吠陀》(Rig-Vida),《旧约》里最早的《希伯来诗篇》,希腊的《伊利亚特》(Iliat)和《奥特赛》(Odyssey)――都约略同时产生。再过几百年,在四处思想都觉醒了,跟着是比较可靠的历史记载的出现。从此,四个文化在悠久的年代里,起先是沿着各自的路线,分途发展,不相闻问,然后,慢慢地随着文化势力的扩张,一个个地胳臂碰上了胳臂,于是吃惊,点头,招手,交谈,日子久了,也就交换了观念思想与习惯。”〔1〕这是先贤失误还是“大师”无知?以笔者知识所及,“连续发展下来的文明”不仅不是“惟一”,仅从类型上分就至少是“惟五”“唯六”,若以个体计算只能说是“唯n”。
      “唯一”,中国文化。其特点是帝国庞大,强邻也不是太强。数千年来不论政权如何更迭,基本还是汉族人的天下;少数民族全国性政权只有元、清两个朝代。蒙古人因执政还不到一百年,虽然没有被汉文化完全征服,但成吉思汗深受汉文化的影响,元朝文化的主流也是汉文化。
      “唯二”,印度文化。其四周无强邻的特点与中国相仿,文明比中国更早;但没有记录历史的传统,与外来文化的猛烈碰撞两次都是打个平手。八世纪初阿拉伯人入侵印度的信德地区,不久即被击退。十一世纪初伽色尼王国的马哈茂德又入侵。十二世纪初古尔王国控制了北印度,1206年吉尔的驻印度总督顾特卜-乌-丁・艾伯克自立为苏丹,开始了长达三百余年的德里苏丹时期。这一时期形成中央集权的穆斯林政治体系引进了伊斯兰文化。十四世纪南印度出现两个强国:穆斯林统治的巴赫马尼王国(1347-1527)和印度教徒统治的维查耶那加尔王国(1336-1646)。1529年巴伯尔率军占领德里建立莫卧尔帝国(1526-1761),其最杰出的皇帝之一奥朗则布推行极端的伊斯兰教政策。他死后帝国解体,这时信奉印度教的马拉特人迅速崛起,成为左右莫卧儿帝国的势力。伊斯兰文明对人类文明有过重大贡献,文明史也是比较久的。但“印度文化传统居世界最古老最深厚之列”〔2〕。穆斯林对印度数百年的统治最直接的后果是,印度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发生猛烈碰撞!政权的更迭绝不是文化传统的改换;伊斯兰文化只停留在穆斯林们居住的印度东北部和西北部,印度腹心地带有的只是暂时的逗留,从来没有站稳过脚跟。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二战后的1947年,印度独立时分裂成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就是基于这个现实。两种文明碰撞到最后打了个平手,谁也没能征服对方。
      十七世纪英、荷、法、丹麦等国先后建立了东印度公司,其中英国于1757年在普拉赛战役打败印度军队,1818年英国已经控制了恒河中下游地区和印度南部地区。最后印度成了英国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直到印度独立。对于印度来说,英国文化虽不算古老,却非常先进;二者碰撞了数百年,最后还是谁都不能战胜对方,可见印度文化传统是“居世界最古老最深厚”的,从未中断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通常所说的阿拉伯数字其实是印度人的发明,印度国旗上的“法轮”是十二世纪阿育王设计的,当今计算机时代,印度文字区是世界五大文字区之一。
      “唯三”,以色列(即犹太)文化。其特点是古老、弱小而又多灾多难,但其文化传统不仅延续下来从未中断过,而且它的一个“分支”具有极大的国际影响,这可能是典型的“喧宾夺主”。
      “大约在公元前十九或十八世纪,希伯来第一代族长亚伯拉罕带领部族从两河流域的吾珥经哈兰迁至巴勒斯坦居住”〔3〕。公元前586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征服巴勒斯坦后,将大批臣民掳往巴比伦,造成著名的“巴比伦之囚”事件。后来埃及、罗马帝国也都如法炮制过。公元70年和135年犹太人两次起义均被罗马人残酷镇压,从此开始了长达一千多年的流亡史。135年犹太人被逐出耶路撒冷后,巴勒斯坦尚有若干据点作为犹太文化中心;五世纪时巴比伦地区形成的一个犹太聚集中心,代替了巴勒斯坦的犹太中心。六世纪以后由于同基督教的矛盾,到处都驱逐犹太人。伊斯兰教兴起后,阿拉伯人也大举驱逐犹太人,他们大部分在西班牙、毛里塔尼亚等国定居。加洛林王朝的法国也接受犹太人定居。公元700年以后先是西班牙宣布奴役犹太人,后是法国发生火烧犹太人的事件,英国在十一世纪和十三世纪两次驱逐或屠杀犹太人。十字军东征时犹太人再次成为屠杀对象。1492年西班牙、葡萄牙驱逐犹太人,被驱者多数进入德国和意大利。欧洲宗教改革时期基督教本身陷入教义纷争,犹太人虽获得暂时的安宁喘息机会,但他们在各地仍然遭受歧视,不受公众欢迎;每逢社会动荡例如经济危机时,他们首先是被冲击对象和替罪羔羊。但是犹太教有极强的凝聚力。最典型的例证是“巴比伦囚虏”们,他们在巴比伦的生活本来比在巴勒斯坦要好些,但一批“宗教狂热份子”在以斯拉、尼希米等人的带领下又分批返回巴勒斯坦,经过不懈地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重建了犹太会堂等宗教设施,恢复了正常生活包括宗教活动。在一千多年的流亡时期里,各地犹太人和犹太教的关系也大抵如此,犹太文化始终是垂而不死,似断而又未断。
      十七、十八世纪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犹太人的地位和政治待遇有所改善。十八、十九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犹太人的境遇又进一步得到改善:例如十九世纪中叶在英国的犹太人可以当选为国会议员。以后各国犹太人复国的民族意识逐渐加强,1897年在瑞士巴塞尔召开了犹太复国大会,会上成立了“犹太复国组织”。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犹太文化在传统的基础上有了飞速的发展。
      但是,若仅以此说明犹太文化绵延不断,那就大错特错了。基督教是犹太教的一个异端派别,基督教文化是犹太文化的一支。理由是耶稣本人是犹太人;基督教的圣经分为两部:《旧约》和《新约》,《旧约》是犹太教圣经,基督教承认它,并根据它“另立新约”的训导自编了《新约》。《新约》对《旧约》有两点修改,《旧约》说上帝是以色列人的上帝,只护佑以色列人,而《新约》则说上帝是全人类的上帝,他庇护全人类;《旧约》说对敌人要以血还血,以牙还牙,《新约》则说对人要爱,甚至要爱你的敌人,别人要你的外衣,你应该连内衣也脱给他。犹太教说基督教是叛徒,基督教则说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犹太《圣经》即《旧约》教导另立的“新约”。文学上在希腊化时期,“古老的犹太文坛再现新容,新生的基督教文学异葩争妍,两只美丽的新凤凰从死灭的灰烬中振翮飞出……”〔4〕基督教不论在哪里,也不论它本土化到什么程度,其主流仍然是基督教文化,而它的母文化则是犹太文化。
      “唯四”,希腊文化。其特点是弱小而又强大,希腊本土是地球上民主制度最早的发祥地。古希腊文化一般从克里特文化和迈锡尼文化开始算。克里特“到了公元前三千年,石器换上了金属器,其间经过黄铜石器时代、黄铜青铜时代等中间阶段”〔5〕。在以后约一千八百年里史称“米诺斯时期”(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然后进入“荷马时代”。
      古希腊位于爱琴海和克里特海周围地区,多山。古希腊人大多生活在被山丘分割而成的群山环拱却有出海之路的小片土地上,另一些则居住在“池塘跳蛙”似的大陆附近的小岛上。后来每一小片的人群都形成了一个“城邦国家”。这种地理基础决定他们的生活方式是军事上谁也无力实行统一,政治上互不干涉内政,经济上对外交往频繁,文化上虽然发展很不平衡却都是统一的希腊文化。所以古希腊不是“希腊国”,而称“希腊世界”。当争夺运粮道路或强敌入侵时,希腊世界各城邦就必须(而且曾经)组成时紧时松或此紧彼松的联盟。这时如文化“强国”雅典、军事“强国”斯巴达虽然有很大的影响,却不是高居于众城邦之上的太上皇;对重大事务的表决也只有一票的权力。这个从野蛮时期到文明时期最早的民主制度,必然迫使所有城邦国家的政治制度皆必须如法炮制。这是人类社会最早的民主制度。希腊世界每个城邦都很弱小,加起来也不是很大,因为海洋占了他们势力范围的绝大部分。但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将希腊世界置于他的统治之下后,又挥师向东征服了巴比伦、波斯帝国,进入印度西部。这虽不是历史上的第一次,却是非常著名的一次长征,所以说他们是“弱小而又强大”。
      文化上亦然。亚历山大死后虽然帝国旋即分裂,但分裂后的几个帝国都继续保持希腊文化传统。后来虽然军事上希腊世界被罗马帝国征服,但不久文化上罗马人又被希腊文化征服;其征服的彻底程度堪称史无前例,例如许多罗马人包括凯撒在内皆称自己的祖先是希腊的××神。希腊文化在本土继续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后来虽然军事上希腊被征服过,但外来文化不论多么强大,传统文化却很少改变,何谈“中断”?至今人们熟知的希腊文化除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外,奥林匹克运动会则有更高的知名度,至今“言必称希腊”的人仍然为数不少。
      那么文明延续至今的文化是否只有这四家呢?如果从“对近世文明影响最大最深”的角度看也许是这样,若不提这些,单从中断与否或是否“延续至今”上看,恐怕问题就多了。这里只稍加叙述。
      “唯五”,罗马文化。不知为什么,过去老大哥对罗马文化一直持贬低的态度,我国学术界也奉此为圭臬。这不仅与恩格斯的论断悖逆,也与事实不符。罗马帝国虽然灭亡了,但罗马文化仍然以某种形式流传至今。如拉丁字母(表),“亦称罗马字母(表),为世界上最广泛应用的字母文字体系,是英语、欧洲和欧洲人聚居区大部分语言的字母表”〔6〕。伏尔泰曾说:“罗马人与时俱进,把一切被征服的野蛮人教化了,最终变成西方的立法者。”罗马天主教传统上用拉丁语作为正式语言和礼拜仪式用语言。医学和其他一些科技的某些书面语言传统上也是使用拉丁语。文学上许多新开拓一直流传至今,如西塞罗的《论老年》,最早的流浪汉小说《萨蒂里孔》,最早的报纸雏形――罗马元老院会议的公报《每日公报》,其他如最早的文艺思潮,最早的流浪斗争……所以爱伦・坡曾说:“光荣属于希腊,辉煌属于罗马。”属于这个类型的还有波斯文化。波斯帝国已经灭亡两千多年,当今伊朗人的宗教信仰改变了,宗教文化与自然生活条件无关的部分是改变了,而与生活条件关系密切的文化传统却没有改变,如伊朗的巴列维王朝曾恢复使用波斯纪年。
      “唯六”,蒙古文化。蒙古人的草原文化一直延续下来从未中断过,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非草原文化短时期的入侵虽有过多次,但它们从来没有站住脚,也不可能站住脚。除诸多的草原国家、草原民族属此系列外,属于这个类型的还有山地文化。如果不把高山炸成平原,山地文化也不可能发生断裂。
      笔者愚钝,实在想象不到前述有关国家的学者、作家听到中国学者自诩“惟一”后,心里是什么滋味!
      
      注释:
      〔1〕转引自朱维之:《圣经文学十二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6页。
      〔2〕《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九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129页。
      〔3〕梁工主编:《圣经百科辞典》,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246页。
      〔4〕梁工、赵复兴:《凤凰的再生――希腊化时期的犹太文学研究・题记》,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苏)塞尔盖格夫著,缪灵珠译:《古希腊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68~69页。
      〔6〕《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第五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第12页。

    相关热词搜索:中华断裂文化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