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乡村的沉沦 沉沦乡村

    乡村的沉沦 沉沦乡村

    时间:2019-02-09 05:36:5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清明回乡下老家,到家后总觉得家里像是少了什么东西。后来终于明白,家里原先那条狗不见了。问母亲,母亲轻描淡写地说:“卖给屠狗卖肉的赵二了。”至于原因,母亲的解释是“不卖迟早也会被人偷去”。据母亲说,村里的狗都卖得差不多了。晚上果然感觉到,以往让沉寂的乡村夜晚偶尔焕发一点活力的狗吠稀稀拉拉,近似于无。
      我一直坚信,对待比我们人类弱小的生物的态度,反映一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和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记得幼小时,固然是吃不饱,穿不暖,但有动物,狗啊猫的,相依相伴。与动物相依相伴的经历成为苦寒岁月里和煦、温暖的阳光。
      回乡的第二天,狗的问题已经很难让我再纠结。卖狗算什么!现在的乡村,稍微能让人兴奋的话题是卖孩子,严格点说就是“生孩子卖”。相距不到一里的邻村,我一个远房表弟刚把自己出生未满月的女儿“出手”,价格是三万,目前正准备用这笔钱翻修房子;一少时玩伴生了一个女儿后,因病恐不能再生育,正有意从当地一户人家买一个“儿子”,正在讨价还价中。
      弱小的生物其实也包括人类的孩子。对孩子的态度不仅反映一个人的生命态度,甚至可视为一个人的道德底线,而这样的道德底线无疑正在溃败。老百姓被逼得“卖儿卖女”常被用来描述旧社会的“反动”与“黑暗”。元人张养浩《哀流民操》诗言:“一女易斗粟,一儿钱数文……甚至不得将,割爱委路尘。”但我们是无法对这种在历史动荡年代“不得将”(不得已)的“鬻儿卖女”行为进行谴责的,因为留下来也无非是饿死;而如今的中国乡村纵然破败,却并无衣食之虞,“鬻儿卖女”已俨然是提高生活质量的致富“捷径”,可叹!
      《三毛流浪记》中有所谓“孝子公司”,“主营”替人“打幡”、“哭灵”,但那自然是张乐平老人的艺术夸张。不料这样的“孝子公司”在当下乡村竟成现实。于是,乡下的那些有一副好嗓子的人有了“用武之地”,而且收入不菲。他们替孝子哭,替孝女哭,替姑爷哭,替媳妇哭……根据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远近,价码亦不同。这回回乡正赶上一户人家死了人,响器班于大树上架起高音喇叭,开始唱“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姐在南园摘石榴,哪一个讨债鬼隔墙打砖头”,等不及天黑,表演内容往往渐趋猥亵,不堪入目。中间不时穿插的便是“买”来的哭声,这种哭声像是哭,又像是唱,围着品鉴的不仅有不相干的乡人,也有花了钱表了孝心的孝子、孝女、姑爷、媳妇等等。
      什么都可以用来卖,包括亲生骨肉;什么都可以用钱来买,包括孝心和眼泪。更可怕的是乡人对这些行为的慨然接纳与包容。千百年来,传统乡村的道德纠责机制维持着乡村社会的公序良俗,如今,这样的道德纠责机制已然颓败。
      回乡三天,不断有乡人对我表达这样的意思:你在外面认识的人多,看能不能找找关系把我们村的地也卖掉?土地,那可是祖祖辈辈的立身之本啊!而乡人说来轻描淡写,毫不觉得有什么惋惜与留恋。相反,邻村把土地卖给了一外地老板办养猪场,这让他们羡慕不已。那规模庞大的养猪场我见过。有风的日子,二三里外都能闻到猪的屎尿的恶臭。
      说得大一点,乡村是我们整个民族精神的后方;说得小一点,对于我们这些在城市飘零的“乡下人”,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村一直是我们精神的后方,泥土一样的淳朴与坚韧是我们对抗都市浮嚣的精神之源。如今,作为我们精神后方的乡村已然沉沦,甚或正在消失。
      前日和我一位小学老师通电话,方知我曾就读的“村小”已不复存在,原址成为一家板材厂的加工车间。以“整合教育资源”的名义,全乡的“村小”已取缔殆尽。多少年来,散布乡村的“村小”的红旗于绿树掩映间飘扬,一直是我心目中乡村活力的象征;童稚的读书声如山间清泉,荡涤着俗世的尘垢,更代表了乡村的未来。如今,这些也只好到梦中去拾取了!
      “现代化”的承诺,果真如此美好,值得我们付出如许的牺牲去换取吗?
      【原载2011年6月5日《羊城
      晚报・世相》】
      题图/鹊巢鸠占/库斯托夫

    相关热词搜索:沉沦乡村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