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圆月”下的忧伤:圆月下你来依我

    “圆月”下的忧伤:圆月下你来依我

    时间:2019-02-11 05:27:4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关键词:朱自清 散文 圆月 淡雅   摘 要:把国学研究作为自己人生选择的朱自清,在散文创作上充分汲取了中国诗词的丰富营养,在月亮意象的描写上,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征:淡,阴,忧。这是朱自清对无奈现实的诗意虚拟和暂时超越现实之后所获得的心理慰藉,是他内心忧伤、愁闷、矛盾、期待等情感搏斗所特别需要并与之相契合的,也是这种情感搏弈的具体呈现。
      
      朱自清先生的文学之路是从新诗走向散文的,他的散文总“能够满贮着那一种诗意”①。朱自清特别喜欢写月亮,在他的散文中,据不完全统计,描写月亮的文章有十三篇之多。朱自清是写月的高手、妙手、神手,在他的笔下,只需寥寥几笔,月之形象和意境就全出,表现出特别的神韵。
      
      一、月之淡
      
      在月亮意象的捕捉上,朱自清散文一般不写新月、残月,而喜欢描写“圆月”、“满月”、“皎月”等,但这些客观外在物都被他装上了“滤色镜”,“圆月”是“朦胧”的、“满月”是有“薄云”笼罩的、“皎月”却“瘦削”了,因而月光都是“淡淡”的,这就为他创造的意境定下了淡雅的基调,创造优美、平和、朦胧、恬静的淡月意境,给人以脱俗之感、清新之美。从描写方法看,朱自清往往采用烘云托月的方法,即对月亮的正面描写进行淡化处理,在稍作描写、有所交代之后,即转入淡月映照下各种景物如花、树、鸟、水等的描写,通过描写月下景物的色彩光影变化、纷呈的情态和耐人寻味的韵味,达到衬托、凸现月亮意象的目的。从修辞手法看,朱自清擅长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方法,而且常常比喻和拟人连用,写尽月亮的温柔、多情,令人倍感恬静、温馨和浪漫。
      成名作《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记叙和好友俞平伯在夏夜泛舟秦淮河的见闻感受,富有诗情画意,其中对“瘦削了两三分”的“皎月”描写,无疑是最精彩的段落。“那晚月儿已瘦削了两三分。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而月儿偶尔也从它们的交叉处偷偷窥看我们,大有小姑娘怕羞的样子。岸上另有几株不知名的老树,光光的立着;在月光里照起来,却又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这段如诗如画的文字,以拟人、比喻、衬托、联想等手法,着重描写了秦淮河上空皎月的神态和光影变化。头上的蓝天,水里的倒影,垂杨的柔枝,树下的月光,岸上的老树,作者由上而下,从近到远,有静有动,细腻地描写了秦淮河的景物因为瘦月而富有特别的情致和韵味:垂杨的影子是“淡淡的”“在水里摇曳”,相互缠着、挽着的柔枝似“美人的臂膊”、“月儿披着的发”,树缝处漏下的月光如同怕羞的小姑娘在偷窥,岸上光光立着的老树“俨然是精神矍铄的老人”,突出了“和河中的风味大异”的景致,创造了素雅、优美、温馨、活泼、缠绵的意境,令人愉悦、神往。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这是朱自清为同事马孟容先生赠给自己的一尺多宽的横幅所写的题画文章,文题也是画题。朱自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画作进行全面、准确又富有创造性的解读,创造了“月朦胧,鸟朦胧”的意境美。“纸右一圆月,淡淡的青光遍满纸上;月的纯净,柔软与平和,如一张睡美人的脸。”在淡淡的月光掩映下,嫩绿色的海棠叶仿佛掐得出水,花也正开得盛,“格外觉得娇娆”;“枝上歇着一对黑色的八哥,背着月光,向着帘里”,一只眼睛半睁半闭似留恋什么,一只别过脸缩着颈儿睡了。这意境,平和中见热情,静穆中现生机,朦胧中添情趣。
      《荷塘月色》侧重于各种景物在淡月里给人印象的精雕细刻,兼写月亮的形状、月光的动态,它的精深是对古典诗词的一次成功超越。“淡淡的”月光下,荷叶是“田田的”,荷花是“零星的”,荷香是“缕缕的”,夜风是“微微的”,青雾是“薄薄的”,朱自清将荷塘月色的景致描写得像一首美妙的小夜曲,轻柔、舒缓、深情、动人。
      
      二、月之阴
      
      梁启超在《自由书・惟心》一文中说:“境者,心造也。一切物境皆虚幻,惟心造之境为真实。……然则天下岂有物境哉!但有心境而已。”②如果我们仅仅就淡月意境来看待朱自清先生,那么他无疑就是一个朴实中见浪漫、平和中见热情、内心充满诗意和快乐的人。但这不是生活中真实的朱自清,他是一个“生性沈穆,不多说话”③的人,“他的性格是使人对于这些痛苦看不出的”④。 文如其人,朱自清在他的散文创作中着力营造淡月意境,正是为了阻绝读者对其内心深处那郁积着的浓重的忧伤、愁闷、矛盾的暗云的触摸和解读。但他在写月亮、写圆月的同时,又总不忘写月光下的阴影,或浓或淡,挥之不去。这种对月下阴影的钟情,不正是他心灵密码的不自觉泄露吗?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作者坐“七板子”来到大中桥外,除看见“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衬着蔚蓝的天,颇像荒江野渡光景”,还看到了“郁丛丛的,阴森森的,又似乎藏着无边的黑暗”。淡月下的“黑暗”,既是疏林投影的写实,更是作者内心情绪的真实记录。朱自清是从现实走进秦淮河的历史回忆的,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如同地底下炽热的岩浆左冲右突总要喷发而出,以此维持内心世界的暂时平衡。歌妓出乎他意料的出现,更极大地冲击了刚刚获得的短暂的审美愉悦,在他的心灵涂抹上厚厚的暗影。
      绘景如是,叙事写人也不例外。《冬天》中记叙作者十多年前的事,那是在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和朋友在西湖里坐小划子,觉得“那晚月色真好”,因为 “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这番描写既显示出冬之月的“特别”处,而湖上的山那“淡淡的影子”又特别切合他内心的需要,成为他心灵世界的一个平衡点。《怀魏握青君》中记叙作者“最不能忘的”,是魏君“动身前不多时的一个月夜”,听他诉说生平冒险的故事。“电灯灭后,月光照了满院,柏树森森地竦立着。屋内人都睡了;我们站在月光里,柏树旁,看着自己的影子。”借月表达的尽管是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但仍然不忘写月下影子,从中透露出淡淡的离别的感伤。
      不仅如此,朱自清还常常在写景叙事的同时发挥想象,邀月入文,虚写一笔,描写月光下景物的影子,从而突出景色的特点,使意境顿生,情趣盎然,内心的紧张也得以释放。如《南京》,作者在写游玄武湖时,回想起以前“可以从台城爬出去”,设想“若是月夜,两三个人,两三个零落的影子,歪歪斜斜地挪移下去,够多好”,反衬现在“得出寺,下山,绕着大弯儿出城”的不便和了无诗意。而玄武湖,“最宜于看月,一片空蒙,无边无界”,玄武湖可看处竟是“空蒙”的月色,这是朱自清心中的玄武湖。《蒙自杂记》写海关的景色,“在一个角落里有一条灌木林的甬道,夜里月光从叶缝里筛下来,该是顶有趣的”,因为月影,增加了景物的趣味,朱自清也就收获着短暂的愉悦。《潭柘寺戒坛寺》描写三株名松时,也不忘用月来衬托。“‘卧龙松’与‘抱塔松’同是偃仆的姿势,身躯奇伟,鳞甲苍然,有飞动之意。‘九龙松’老干槎丫,如张牙舞爪一般。若在月光底下,森森然的松影当更有可看。”作者笔下的月,是想象的,月下的影,是他内心所期待和必需的,足见月亮、月影在朱自清心中的特殊地位。
      这种特殊性,在其《欧游杂记》《伦敦杂记》这样相对来说显得轻松一些的游记文章中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如《莱茵河》,作者在写马恩斯与考勃伦兹两岸山上布满旧时的堡垒时,运用对比手法写月夜及月夜的萤火,“月夜,再加上几点儿萤火,一闪一闪的在寻觅荒草里的幽灵似的”,为游览古城堡增添了几分宁静和神秘。描写哥龙“高而灵巧”的大教堂,仍不忘用月亮作衬托:“这也是月光里看好。淡蓝的天干干净净的,只有两条尖尖的影子映在上面;像是人天仅有的通路,又像是人类祈祷的一双胳膊。森严肃穆,不说一字,抵得千言万语。”月又成了最好的衬托物和寄托物。其实这也不足为怪,在朱自清出国访学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尽管他暂时离开了纷纭的国内现实,也重新获得了来自陈竹隐的爱情的滋润,他可以活得较以前快乐一些,轻松一些,但这些游记是他回国之后陆陆续续写的,虽然写作的题材是异域的历史文化遗迹和风土人情,但他所处的环境和个人生活仍然没有根本改变,他心中的愁结怎能轻易解开?
      曹雪芹在《废艺斋集稿・岫里湖中琐艺》中说,“光之难以状写”,“非善观察于微末者,不能窥自然之奥妙也”⑤。应该说月光较之日光更难状写,朱自清通过月影来写月光和月色,是他的高明处,也是他善于观察的结果。但这种月光下的阴影,如果说因为月亮难写,通过写月影来写月光和月色,是出于艺术需要,毋宁说是朱自清潜意识中长期积累起来的巨大痛苦的投影和自我保护式的宣泄,借此获得些许轻松和安慰,达到某种新的平衡。这是有科学依据的。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月亮与人体健康和思想情感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有心脏病的人在满月和新月时比较痛苦且容易发作;比较多的人在满月和新月时睡不好觉和有紧张感;患大脑疾病的人在满月和新月时比通常容易发作,而精神病患者在这两个时间容易出事,等等。月亮对人的生理和精神变化产生这么大的影响的原因是,人体的八成是水,每个细胞具有微弱的电磁场,而月亮产生的强大的电磁力(相对于细胞来说),便会影响到人的激素、体液和兴奋神经的电解质的复杂平衡,由此引起了人的情绪和生理的相应变化。⑥
      
      三、月之忧
      
      朱自清是个有很浓重的忧郁气质的人,他有太多的矛盾和痛苦。诚如朱光潜在《敬悼朱佩弦先生》一文所说 ,朱自清“至性深情的背后也隐藏着一种深沉的忧郁”⑦。他自己在《论无话可说》中也说,“我觉得自己是一张枯叶,一张烂纸,在这个大时代里”,“我的颜色永远是灰的”⑧。因此,朱自清所创造的优美、平和、朦胧、恬静的淡月意境,是他暂时超越无奈现实之后的诗意虚拟,是他力图对自我进行否定和超越的不自觉期待。而对圆月下阴影的钟情,恰恰是其忧郁气质之所需和灰色人生的必然投影。淡月是朱自清的“白日梦”。
      月亮这个意象本身就具有使人情绪悲哀,并由此联想到寂寞、孤独等消极情绪的审美功能。尽管朱自清刻意描写淡月的意象特征,他在散文中所描写的月虽然是圆的、满的以及皎洁的,但明显缺少那种圆满、明朗的特质,以及那种由此而产生的欢悦、幸福之情,相反,其渲染的是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感伤的气氛。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淡月之下的景物往往最富灵性,最具诗意,其心灵也处于最为畅快、恬静的饱和状态,但这又意味着其情绪开始滑向感伤、低落的深渊。这种看似矛盾的行文方式和情感逻辑,恰好是朱自清内心忧伤、愁闷、矛盾、期待等情感搏斗所特别需要并与之相契合的,也是这种情感搏斗的生动呈现。
      从朱自清的一生来看,他是一个精神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人。不管是刚刚走出北大辗转南方从教的五年,还是在清华园度过的相对安定、平静的十多年,以及更为艰苦、历尽磨难的抗战期间的西南联大时期,朱自清都未能让自己那根绷紧的神经稍稍放松一下。朱自清通过描写圆月、描写圆月下的阴影,刻意营造恬静、朦胧的氛围,为自己紧张的精神求得暂时得以释放的空间,获得心灵的平衡。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朱自清对“瘦削了两三分”的月儿的描写,并不仅仅着眼于灯月交映的奇境和自己从中获得的心灵慰藉,面对“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发出了“这正是天之所以厚秦淮河,也正是天之所以厚我们了”的赞美和感喟之后,作者的情感之旅也就急速地向忧伤滑行。由于歌妓“仍在秦淮河里挣扎着”,使自己“遇着了难解的纠纷”,“受了道德律的压迫”,引起内心的困扰与冲突:想听歌却又不能听歌,想超越现实但又不能忘却现实,“瘦削了两三分”的月儿的不圆满,正好为作者从梦中回到现实做了暗示和铺垫。开头在“皎月方来的时候”出发,结尾处归舟时“清艳的夜色也为之减色”,“只有些月色冷清清的随着”,“心里产生了幻灭的情思”也就深厚自然地突现出来。原本想“领略那晃荡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结果只有独自品尝自己内心那打翻了五味瓶似的滋味。
      《“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在创造了“月朦胧,鸟朦胧”的意境之后,作者的笔却不由自主地来了个大逆转,连发五个疑问:“试想在圆月朦胧之夜,海棠是这样的妩媚而嫣润;枝头的好鸟为什么却双栖而各梦呢?在这夜深人静的当儿,那高踞着的一只八哥儿,又为何尽撑着眼皮儿不肯睡去呢?他到底等什么来着?舍不得那淡淡的月儿么?舍不得那疏疏的帘儿么?” 面对 “圆月朦胧之夜”,他“瞿然而惊”,从自己所创设的美好意境中发现了生活的阴影和残缺。残缺固然也是一种美,但那是从审美的意义上说的,作为人生,谁不追求完美? “朦胧的岂独月呢;岂独鸟呢?”言下之意,朦胧的岂不是还有人生?月已不再是客观之月,它已是人化的自然,融合了朱自清对人生的感叹和思索,他正急于寻找自己的人生道路。
      此时的朱自清,一方面为了家庭,为了生活,不得不背起“蜗牛的壳”,在浙江的温州、宁波和上虞等地的几所学校间奔走,尽可能的多兼点课。叶圣陶在《记佩弦来沪》一文中,借用周作人称徐玉诺“永远的旅人的颜色”来形容朱自清“慌忙的神气”⑨。一方面又渴望能够早日摆脱自己所厌恶的“黑白生涯”,实现继续深造的梦想。魏金枝在《杭州一师时代的朱自清先生》中说:“他常说起年轻轻不能再求深造的痛苦,甚至以为年轻轻的出来教书,也是一种抱憾。”⑩一九二四年十一月春晖中学闹学潮,匡互生、丰子恺、夏�尊等相继辞职,朱自清却因家累太重,无法离开,思想十分苦闷。一九二五年初,他多次给好友俞平伯写信,说“我颇想脱离教育界,在商务觅一事,不知如何”[11],“颇思入商务”,“实觉教育事业,徒受气而不能收实益,故颇倦之”[12]。南方时期的朱自清就这样矛盾着、斗争着。
      《荷塘月色》中的朱自清是在“满月的光里”走上清华园的荷花池赏荷的。在一般人看来,满月赏荷,该是最理想的状态和最富有诗情的,但对朱自清来说,淡月下的小煤屑路、荷塘以及荷塘四周的景致,都是“别具风味”、“恰是到了好处”、特别适合自己的。因为“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但毕竟作者又是怀着“颇不宁静”的情绪来观赏月下荷塘美景的,他在尽情受用美景的同时,心中或浓或淡地萦绕着的落寞、苦闷、矛盾心绪总是难以排遣,这就决定作者所获得的“宁静”是短暂而不稳定的。“热闹”属于“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江南采莲的胜景和趣事也“无福消受”。这是朱自清的清醒处,更是他的痛苦处。
      写作时间较《荷塘月色》晚了两个多月的《一封信》中有这样的自白:“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走路,说话,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还不能如意。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13]北京时期的朱自清就这样被莫可名状的痛苦情绪羁绊着。
      朱自清内心痛苦搏斗的历程,在《松堂游记》中得到了完整的呈现。文章所写的是作者与陈竹隐新婚不久之后和友人同游松堂的情景,本是利用“难得这三日的闲”好好放松、消遣的,但从他描写观月的过程来看,其实他的内心并没有从生活的压迫和紧张中解脱出来。你看:“晚饭后在廊下黑暗里等月亮”,但“月亮老不上”,等月不成,本应感到懊恼,想不到却转而赞美起黑暗来了,“黑暗也有黑暗的好处,松树的长影子阴森森的有点像鬼物拿土”,并进而想起郭沫若《夜步十里松原》诗,觉得“才够阴森森的味儿─―而且得独自一个人”。人是惧怕黑暗的,朱自清却从中发现了诗意。千呼万唤中,“月亮上来了,却又让云遮去了一半,老远的躲在树缝里,像个乡下姑娘,羞答答的”。最终“云越来越厚,由他罢,懒得去管了”。整个赏月过程,一波三折,从“黑暗”始,到“黑暗”终,“外面是连天漫地一片黑,海似的”。这不正是朱自清先生平凡却充满矛盾、痛苦、迷茫、无奈的内心斗争的真实写照?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作为诗人、散文家和学者的朱自清对苏东坡的人生喟叹不可能没有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只是由于自己忧郁的气质使他很难洒脱地面对复杂的社会和并不顺利的人生道路,因而“圆月”下的忧伤就成为朱自清散文的一个显性符号和情感表现的必然选择。
      (责任编辑:赵红玉)
      
      作者简介:周纪焕(1961- ),浙江衢州学院教育系中文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①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见《郁达夫文集》(16),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
      ②⑤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编:《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下),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415页-第416,第347页。
      ③ 王统照:《悼朱佩弦先生》,见 张守常编《最完整的人格――朱自清先生哀悼集》,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第16页。
      ④ 林庚:《悼佩弦先生》,见 张守常编《最完整的人格―朱自清先生哀悼集》,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第18页。
      ⑥ 许梅:《月亮与人生》,载《天文爱好者》,2000年第4期.
      ⑦ 朱光潜:《敬悼朱佩弦先生》,见《艺文杂谈》,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56页。
      ⑧[13] 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1)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8月第2版,第160页,第73页。
      ⑨ 卢今、 范桥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名人文库・ 叶圣陶散文》(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205页。
      ⑩ 张守常编:《最完整的人格――朱自清先生哀悼集》,北京出版社,1988年版,第219页。
      [11][12] 朱乔森编:《朱自清全集》(11)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30页,第134页。

    相关热词搜索:圆月忧伤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