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一曲惊心动魄佚神荡志的优美乐章】优美的乐章

    【一曲惊心动魄佚神荡志的优美乐章】优美的乐章

    时间:2019-02-11 05:43:09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奏鸣曲式是一种大型曲式,它的结构由“呈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三大段依序组成,通常开始有一个引子或者序奏,结束有尾声。《边城》二十一章就是一个完整的奏鸣曲式。小说的一至三章为曲式的序奏部分,四、五章为呈示部分,六至十一章为展开部分,十二至十九章为再现部分,最后的二十、二十一章为曲式的尾声。如许,沈从文实现了对作品音乐性的艺术追求。
      关键词:《边城》 结构 奏鸣曲式 序奏 呈示部 展开部 再现部 尾声
      
      引子
      
      沈从文在与张兆和的通信中说:“十余年来我即和你提到音乐对我施行的教育极离奇,你明白,你理解。”①音乐不仅多次给沈从文的人生带来神奇的施救力量,而且对他创作的谋篇布局致以特别的影响。他曾在多种场合和各种通信中表白过音乐对他作品结构、组织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字受绘画中颜色影响过大,受音乐中组织影响过深”,“且似乎对于一个乐章过程有相当了解,因此大部分故事,总是当成一个曲子去写的,是从一个音乐的组成上,得到启示来完成的。有些故事写得还深刻感人,就因为我把它当成一个曲子去完成”②,“而自书本上,我从佛道诸经中,得到一种新的启示,即故事中的排比设计与乐曲相会通处。尤其是关于重叠、连续、交错,湍流奔赴与一泓静止,而一切教导都融化于事件‘叙述’和‘发展’两者中”③,“我不懂音乐,倒常常想用音乐表现这种境界。正因为这种境界,似乎用文字颜色以及一切坚硬的物质材器通通不易保存。如知和声作曲,必可制成比写作十倍深刻完整动人乐章”④。
      
      正论
      
      “奏鸣曲式”(Sonata form)是一种大型曲式,是奏鸣曲主要乐章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它包含几个不同主题的呈示、发展和再现以及特定的调性布局。它的结构由“呈示部”、“展开部”与“再现部”三大段依序组成。第一部分是呈示部,有两个主题――正主题(第一主题、主部)、副主题(第二主题、副部),这两个主题往往是对比冲突的。比如,正主题是冲突性的、戏剧性的,副主题可以是抒情性的、歌唱性的。也有的奏鸣曲里面,这两个主题是对比并置、相辅相成的,都是歌唱性的。第二部分是展开部,也称自由幻想部。就是把呈示部的主题进行不断地分裂、模进,在配器、节奏、力度和调性各个方面进行对比和展开。结构上则以材料的片断性和终止的隐蔽为特征,使乐思以新的方式不断展开,甚至造成尖锐的矛盾冲突,最后是引向第三部分的过渡。第三部分称为再现部。这时主部仍在原调上再现,并通过连接段,使副部在主调上出现,以取得再现部的调性统一。奏鸣曲式通常开始有一个引子或者序奏,结束有尾声。这样的曲式常常表现宏大的构思,反映深刻的哲理,当然也有非常强烈的抒情性和描写性。
      沈从文解放后曾表述过:“事实上在写《边城》和《龙朱》时……我自己却以为有音乐旋律在其中,还自以为即很好的乐章!可是很少有搞音乐的内行认可。”⑤仅就艺术结构而言,《边城》就很好地体现了音乐式的结构特征――可谓奏鸣曲式艺术结构的典范之作。
      在音乐作品中,所谓旋律,是按照一定的高低、长短和强弱关系组成的音的线条,是塑造音乐形象、表现音乐内容的最主要的手段。一部音乐作品,无论其结构多么复杂,主旋律必须是鲜明的、清晰的,通过耳朵而直击心灵的,而其他的旋律,不论是变奏还是各种展开,都是为了使音乐在丰富多彩中凸显主旋律。⑥清晰、明了、优美的主旋律,对一部音乐而言极为重要。把握了主旋律就掌握了一首乐曲的灵魂,一首乐曲的象征、标志。⑦
      《边城》恰似一部奏鸣曲式,它的人物关系、情节安排、结构进程都是复杂的,可小说始终有一条清晰的主旋律,即傩送和翠翠的爱情纠葛,这是《边城》情节的核心、灵魂。围绕着这个核心,作品奏响了一支湘西乡村小儿女的婚姻爱情曲。
      人们说,音乐和文学存在相容相通的地方,即它们存在的方式都是以时间为单位。听音乐要一个小节一个小节的仔细听,读《边城》也要一页一页的仔细去看。
      《边城》共二十一章近十万字,这二十一章就是一个完整的奏鸣曲式。小说的一至三章都为边地小城茶峒的地物风貌、风俗民情、人物人性的巡览介绍,它的节奏是徐缓悠长的,可谓奏鸣曲式的引子或者序奏部分。第四章、第五章才开始进入正题――讲故事,它们可谓是呈示部分。这两章包含了两个主题:正主题(第一主题)即为第四章已萌芽的二老傩送与翠翠的爱情,副主题(第二主题)为第五章通过老船夫之口隐约提议的大老天保与翠翠的婚事。这两个主题为对比冲突关系。
      从主题动机的最初呈现到主题动机的发展过程中,音乐会通过扩展、压缩、再现、变化性再现、移调、转调、模进、和声、复调等各种变化发展的手法来表现主题。⑧作为一个终生酷爱西方古典音乐的作家,沈从文很懂得将音乐的表现原理调入到他的创作中。
      《边城》的六至十一章为奏鸣曲式的展开部分,也即自由幻想部分。在这部分里,小说把呈示部的两个主题进行不断地分裂、模进,并在配器、节奏、力度和调性各个方面进行对比和展开。首先,第七章率先展开副主题――天保翠翠的爱情婚姻,天保借过溪的机会,“这心直口快的青年人”当面向老船夫表达了对翠翠的爱慕。接着,第九章展开正主题――傩送和翠翠的情爱,一个送回酒葫芦的机会使傩送与老船夫有了一番意味深长的对话,并使翠翠同傩送有了第二次的面对面。渡船上,翠翠“斜睨”和“自负”的神态及傩送主动当面邀请翠翠爷俩“一同到我家里去看船”的表述,使正主题进一步发展。紧接着,主题有所分裂,像音乐和弦在调性上离调(离调和弦指的是和弦中除了自然音,还有其他变化音的和弦,这类和弦不一定不协和,因为有变化音阶,所以,听起来就有一种“离调”的感觉。在歌曲中使用它,可以令人耳目一新),作品第十章突地掺进团总女儿携“磨坊”嫁妆加入傩送与翠翠的情爱竞争,情节一转也一新。同时,抓住端午节人多嘴杂、热闹的特点,第十章还巧妙地通过旁人之口,使翠翠偶然听到了“二老喜欢一个撑渡船的”,从而正主题有了第二次发展。而且,第十章开首利用老船夫端午节“看水碾子”的时机,看碾坊之人――杨马兵受大老之托,开宗明义地向老船夫提出大老与翠翠的婚事,及第十一章船总顺顺派媒人携点心到碧溪 正式为天保与翠翠的婚事进行提婚,使副主题也得到了第二次展开。
      通过展开部分的充分伸展,使《边城》这部奏鸣曲式的乐思以新的方式不断发展,甚至造成尖锐的矛盾冲突,它的情感线也有了多条,作品真正具有了复调、和声及交响乐效果。
      一部音乐音响作品的展现就是一个乐音的不断呈现、生长又不断消失的过程,前一个乐音刚呈现就被后一个乐音所否定了,就是在同一个乐音的持续过程中,前面的声音刚呈现出随即就被后面的声音否定了,音乐音响作品的存在,实质上就是乐音的不断呈现、消失和不断地被后继的乐音否定的动力性的展现过程,一旦这种动力性消失了,音乐的展现过程也就停止了,音乐音响作品的实际存在形式也就随之消亡了。⑨酷爱交响乐的沈从文,懂得该如何去驾驭作品。十二章至十九章随即进入乐章的再现部。这时主部仍在傩送翠翠这对湘西乡村小儿女婚姻爱情的原调上再现,并通过连接段――第十二章傩送与天保当面锣对面鼓的直言心事,即都喜欢翠翠,使副部――天保对翠翠的情爱竞争也在主调上出现。并且,十二章以兄弟俩商议的走车路方式――共同到碧溪 对岸的高崖上唱歌求爱,公平竞争,使主部与副部取得了再现部的调性统一。
      沈从文是编故事的行家里手,他还会去追求情节的曲折变化。音乐要变奏了,调式由堂皇明亮的E大调转为悲痛忧郁的f小调,作品风格由舒缓欢快迅速转向急速沉郁。十五章天保自认“走车路”对歌求爱失败,抑郁之下驾船下河在茨滩淹坏;十六、十七章傩送认为老船夫“做作”、“为人弯弯曲曲,不利索,大老是他弄死的”⑩,从而造成“误会”;十八章老船夫为翠翠的事来找二老父子,“二老父子方面皆明白他的意思,但那个死去的人,却用一个凄凉的印象,镶嵌到父子心中,两人便对于老船夫的意思,俨然全不明白似的,一同把日子打发下去”{11};十八章末段至十九章开首老船夫与翠翠对傩送及他家中长年过渡的谦让,导致傩送“有一点愤愤不平,有一点儿气恼”,“想起他的哥哥,便把这件事曲解了”{12};十九章末段船总顺顺“不愿意间接把第一个儿子弄死的女孩子,又来作第二个儿子的媳妇”,由此傩送“同他爸爸吵了一阵”{13},赌气下了桃源。这一连串的事件暴风骤雨般的接连发生,如音乐中的快板,像白居易笔下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急切琵琶声,把读者引向一个急速沉郁的音乐境界。
      “和声音乐的整个音调方面,即和声音调,恰恰就是协调的和不协调的(噪音)声音的矛盾、对比、交流、运动,这些声音在这里是作为程度上或大或小的和声组合而出现的”{14}。《边城》的再现部在各种人物关系的矛盾、对比、交流、运动中使情节“势能”极度蕴积。
      最后的二十、二十一两章为乐曲的尾声,也为“势能”的释放期。二十章交代老船夫出于对孙女翠翠未来幸福的极度关爱,因受到替团总女儿保媒的中寨人的恶意误导,受到船总顺顺的冷遇,终于承受不住这一系列的打击,在一个雷雨夜溘然长逝。二十一章交代老船夫入土为安后,船总顺顺愿意“把翠翠接到他家中去,作为二老的媳妇”{15},可翠翠只愿在杨马兵的陪伴下,在渡口静静地等待傩送的归来。至此,故事悄然收尾。而圣桑早就说过:“音乐起于词尽之处”,小说的结尾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16},在词尽之处又响起另一支无尽的音乐,令人深思。
      音乐家们说,音乐音响正是通过节拍、节奏、乐句、乐段、和声、织体、速度等的有规律的重复运动,正因为通过这种周期性的音响运动,音乐艺术才获得了和谐统一的形式。从宏观的总体结构上看,音乐可以通过ABA三部曲式或者ABACA五部回旋曲式的乐段对比性重复,来达到音乐音响结构形式在发展中的统一,音乐还可以通过乐段之间速度的快慢快的对比性重复,通过结构性的调性的对比性重复等等,使听者在听觉上获得音乐音响的形式统一感和稳定感。《边城》这部力作正是通过段与段、节与节的迭进配合、酝酿谐振,从而构成一个回环往复的ABACA五部回旋奏鸣曲式。对此,沈从文颇有自信,“凡此种种,如由莫扎克用音符排组,自然即可望在人间成一惊心动魄佚神荡志乐章”{17}。
      按音乐的理论,从微观的局部结构上看,音乐的周期性强弱交替的节拍运动是音乐音响基本律动的基础,它为音乐的主题、动机、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的生成,提供了一个既有一定制约性的框架又有一定的自由度的空间。{18}《边城》在节与节之间的那种强弱、徐急、轻重及欢快沉郁二者中的自由切换,也为作品搭建起了一个既有一定制约性的结构框架又有一定的自由度的文学空间。
      英国作曲家沃恩•威廉斯的《南极的斯科特》有五个乐章,第一乐章的女高音和合唱队此起彼伏犹如天籁之音,隐隐约约地缥缈着,伴随着梦魇般的风声器,仿佛进入一种阆苑仙境,让人产生咫尺天涯的心境和苍茫宇宙交织的幻景。低音提琴衬托着渐渐高扬的木管最后加入的竖琴和弦乐,如雾如织,那种清澈柔软的音质,那种如梦如幻的气质,那种如海浪一般铺天盖地涌来的高贵品质,你会立刻感到那是属于威廉斯独有的。
      第三乐章开始纤弱的长笛和加弱音器的法国号,命悬一线般,细致入微,又有些阴森森的感觉,但管风琴出现后,心境忧郁之中带有一种大自然飘曳而来的敬畏,最后回归于悠扬的弹拨乐中荡漾起的加弱音器的法国号上。
      用它来衬和《边城》的节奏,也许会有某些相通之处吧。
      
      ①沈从文:《19490920北平•致张兆和》,见《沈从文全集》19卷, 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②沈从文:《19520123内江•致沈虎雏》,见《沈从文全集》19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05页。
      ③沈从文:《关于西南漆器及其他》,见《沈从文全集》2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5页。
      ④{17}沈从文:《烛虚》,见《沈从文全集》12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4-25页,第26页。
      ⑤沈从文:《19720630北京•致张兆和》,见《沈从文全集》23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85页。
      ⑥⑦李岚清:《音乐 艺术 人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66页,第67页。
      ⑧⑨{18}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第45页,第46页,第41页。
      ⑩{11}{12}{13}{15}{16}《边城》,见《沈从文全集》8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34页,第136页,第139页,第143页,第151页,第152页。
      {14}[波兰]卓菲娅•丽莎:《论音乐的特殊性》,于润洋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107页。
      
      基金项目:本课题系重庆市教委科研项目“乌江流域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SK004
      作者:肖太云,文学硕士,长江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辑:赵红玉E-mail:zhaohongyu69@126.com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热词搜索:一曲乐章惊心动魄优美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