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美国华人文学]阿里文学网

    [美国华人文学]阿里文学网

    时间:2019-02-13 05:32:4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在美国有许多少数民族,也有用少数民族母语文字写作的。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金获得者辛格(H.B.Singer)是从波兰移民来的犹太裔作家,他的写作不是用英文,而是用他的祖裔文字――犹太古文(Yiddish)。从这个例子来看,文学和艺术上的创作不一定划分国家界线,而是各种人类文化的精神表现。同样,在美国也有许多华裔作者,他们虽然过着安适的物质生活,可是在他们的心灵深处,却继续用祖裔文字来呼唤呐喊。由于某种原则上的问题,他们不曾企图在台湾发表他们的著作,虽然这是比较容易的路子,因为在最近三十年来美国与台湾有外交关系。这些作者多在香港,或是在美国的华人刊物上发表他们的作品。在美国的华人刊物多属时事论坛性的,偏重文艺的却几乎没有。出版一个文学刊物的必然性因此产生了。
      在美国的华裔知识分子多专业于科技,从事文化工作的占少数,这是由于文字修养方面的问题,在美国从事文化工作需得精通英语与英国文学,对艺术有兴趣的人也必须稍微熟悉西方文化的发展。对文艺极有兴趣,而仍旧忘不了祖裔文字的人们便创办了一个文艺刊物《秋水》。由于需在香港印刷,校对稿也需来回寄送,时间上的拖延,使《秋水》一年仅只能出版两三期。
      在美国也有用英文写作的华裔人士,但是他们多半是前几代便生长在美国,对中国的认识甚是隔阂,对中国的感情也比较淡漠。在美国仍旧用中文写作的作者,几乎都是对祖国文化有深厚感情的,并且也确信祖国的故有文化有继续维持下去的价值。另一方面,他们对西方文化也抱有浓厚的兴趣,不停地阅读新出版的文艺书刊。
      美国社会的特点是人们都极其忙碌地追求物质生活,这种情况不能不影响到文艺的发展,许多文艺基金均是大的企业公司作为逃税的一种方式,因此名闻全球的纽约歌剧团、交响乐队、芭蕾舞剧团,每年的经费都得靠企业公司提供,如果对它们交纳所得税有利,他们便大量捐助,否则就减少捐助。政府虽然也有少数拨款援助,但大部分基金仍来自美国工商界。当然,也有极少数企业家是热心支助文艺发展的。笔者之所以要指出这种背景,意在于指出创办一个中文的文化性刊物是完全不合乎一个极端商业性质的社会的。可是,就是在这样的困难条件下,当纽约歌剧团一旦陷于经济困难时,它仍然会不顾实际困难而继续练唱排戏,不放弃它的生存方针。在同样精神的鼓舞下,中文刊物也坚持奋斗下去,这表现了人类对文化的渴望和追求自古至今基本上是永存不朽的。
      如果笔者不曾有在英国康桥的一年,《秋水》也许不会问世。在英国康桥闭门修学的环境中,笔者开始写作,先后在香港的杂志上发表过一些作品,回到美国以后便和几个兴趣相同的老朋友计划在美国创办一个杂志。我们原来的意思是办一个学术性的综合性杂志,可是写稿的朋友都是对文学有兴趣的,对其他方面有兴趣的也不爱写稿,我们又不愿意办谈论时事政治的杂志,结果《秋水》这个杂志便越来越偏重文史方面。
      在印刷方面,由于余英时教授的介绍,我们找到香港的友联印刷公司,这个公司给予我们不少帮助,各方面都为我们尽力。如果没有余英时教授的指导,《秋水》也难于问世。余英时教授虽然没有亲身参与写稿、看稿,但是由于他的精神上的鼓励,笔者也就鼓起勇气来创办这个刊物。
      余英时教授虽然先后执教于哈佛和耶鲁大学历史系,但他是典型的中国文人,他对文学、历史两方面都很有造诣和成就。他的历史论文,红楼梦的评论文章等都是杰出的汉文作品,他的著作基地主要是在美国。
      唐德刚是另一位典型的中国传统文人,他在历史、文学两方面的成就都很可观,他的著作《胡适杂忆》是一部如行云流水的散文集子。他的文章富有智慧的诙谐,讽刺里面又夹入仁慈的同情,读之令人兴味盎然。他的散文著作有深度,因为他有历史修养,文内自含有不同角度的综合观点。譬如他在《胡适杂忆》中写道:“那是五十年代的初期,也是纽约地区中国知识分子最感窒息的时代。当年名震一时的党、政、军、学各界要人,十字街头,随处可见。”“干脆当难民,就在纽约定居吧。但是长安之居,谈何容易!加以当时排华之律未全除,种族歧视犹健在。那些挂冠部长,解甲将军,退职学人,到此际才了解本身原来力难缚鸡,在资本主义的社会里,谋生乏术。”唐德刚的《胡适杂忆》不仅是忆胡适,也是对五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在纽约生活的极好记载。
      另外一位与《秋水》诞生有密切关系的学者文人是普林士顿大学的中国文学教授高友工。《秋水》的英文名字是李绍兰起的,代表我们同时感受中西文化的交流。笔者苦于将此名翻译成适当的汉文,便在电话中与高友工谈论此事。高友工顿时智急的对我说:“不必直译,可以意译。你记得庄子的《秋水篇》吗?里面有一句‘秋水时至,百川灌河’。”笔者听了惊喜拍案,《秋水》这名字便诞生了。高友工是一位用美学观点研究文学的学者,可惜他不大用中文写作。
      在《秋水》中常出现的两位诗人,其中一位是心笛,她是五十年代来美国的,在大学时代,她写了不少诗。有人曾经称她为“新诗前途的象征”。她的诗清颖如早春,字句内全是诗境的形象,至今她的诗都含有青春的单纯。譬如她在五十年代所写的《贝壳》就是这样的:
      
      来自海底的深处
      却沉默无言
      褪了色的光彩
      诉说着当年
      浪涛冲淡的歧路上
      流露着强坚
      在砂粒闪烁的梦幻里
      带我走近了海边
      
      她最近写的一首《谁不》却有这些字句:
      
      谁
      不寂寞
      告诉我
      有谁
      不寂寞
      大树
      小草
      山岗
      日
      月
      星
      海洋
      谁不
      寂寞
      
      这首可属新诗形式,却有些新诗形式的危机,我想这危机是每一个读者都会感觉到的。心笛最近可能受了台湾新诗潮的影响,形式便越来越象贝壳本身,诗意便越来越空洞。或者她的新诗代表美国极端物质社会的空虚感。
      秦松是活跃港、台、美国刊物的诗人,最近因为他的“左派诗人”名声也不能在台湾发表作品了。他的诗充满纽约市的污尘和车马声,有时也有抒情诗出现。他的诗主要是有社会背景的诉说呐喊,关于他的诗,笔者曾在香港的《海洋文艺》上有过详细的评论。此处不妨从他的《黑色纽约》一诗摘引几句以为例:
      
      冒然踢出一脚
      猛然推出一掌
      如咽不下的乳酪文明
      
      李绍兰是《秋水》的发起人之一,她的文章多介绍和评论西方英美文学。她的文笔简洁和具有提要性质。她的长处在于她的观点正确,常持“平心而论”的态度。她的短处在于她的篇幅,由于生活上的忙碌,她不能作长文。
      渝是写妇女问题论文的作者,经过笔者的再三鼓励,她重新用中文写作,这对她来说是一个突破的步骤,在用中文写作中,她又再次的与中国接触了。我们希望在美国有更多的华裔作者能向她学习。
      笔者除了经常写些文学评论和散文,在香港和美国杂志刊物上发表外,正在从事一部长篇小说《竹林引幻》的写作。这是一部历史幻想小说,是由于笔者读到竹林七贤的历史而引起之灵感。魏晋之交风和药酒之习使笔者想起美国六十年代兴起的“嬉皮士”文化。“嬉皮士”(Hippis)是一种逃避,也是一种反抗正统社会的文化。笔者在《竹林引幻》的序中曾有这一段话:
      
      六、七十年代,欧美社会经过一个“文化革命”,青年们由于越战问题而引起对“成年社会”失望而作反抗。他们采取的反抗方式如不是积极的示威和破坏性极端行为,便是吸毒,过着披发褛衣的流浪生活;对社会传统,他们故作愤世嫉俗的言行。虽然他们之间,有些是一窝蜂的追随者,但多数是纯良智志高洁的青年。
      这西方的“文化革命”与魏晋时期的文化思潮有极相似的地方。魏晋时,儒学的衰退,功用文学变为个人自然的形式文学。六、七十年代也是西方形式艺术的全盛时期;在文学、美术、音乐、电影、舞蹈上都强烈的反映这艺术哲学。魏晋时代因为政治社会上的紊乱与人命的危险,文士们故意装聋卖哑,寄托酒醉人生。这也是老庄哲学复活的时代,他们均“精老庄,通周易”,清谈玄学风靡一时。这与西方六、七十年代吸取易经,和其他东方宗教哲学的风气相似。魏晋名士们多讲养生阴阳,寄情山水,炼丹求寒食散之方;这又类似西方青年食毒和群居郊野乡旷。
      
      除了《秋水》外,纽约出版的《华侨日报》上的海洋副刊也有不少著作出现,秦松,木令耆,夏云,楚红,伊犁也不时有作品登载。楚红是写华侨生活的小说作家和散文作家。她最近的著作《为谁辛苦?为谁愁?》是一部描写纽约华侨血汗生活的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女主角是缝衣厂的缝衣女工,男主角是在馆子里作事的男工,这在美国唐人街几乎是带有普遍性的男女职业。他们早晚忙碌地工作,在社会上受人歧视和受人欺侮,由于他们不熟谙英语和美国的复杂社会组织,只有困守唐人街过着牛马的劳工生活,可是他们在香港的亲戚却不时来信索钱,误认美国满地是黄金。楚红是富有社会意识的作者,她的作品描写社会上的许多矛盾冲突。她工作在唐人街范围之内,因此她描写她最熟悉的社会故事。
      纽约也有《新士》杂志,每月出版,陈宪中是发起社长。登载秦松、荣维、菊孙、木令耆的作品。这杂志是综合性质的,主要是政治论坛,文艺在其次。可是就因为它的政治论坛能吸引人而销路甚广。《秋水》多靠订户订阅,其中以美国各大学东方图书馆,如哈佛,耶鲁,普林士顿,加州大学,芝加哥大学,史丹佛大学及美国国会图书馆等为主要订户。
      在上述一些杂志和在香港《海洋文艺》上发表过作品的作者之中也有李黎和伊犁。李黎写散文、诗,文笔流畅。她的诗《守护天使》中有“当月升灯灭星渐沉”和“长夜有千眼的网”等句。她最近在《海洋文艺》发表的散文《大漠》是一篇旅游新疆的记叙,她将大沙漠的情调用活泼的笔法点亮了。伊犁已将她的十五篇小说汇集成书,名为《泥土》,多是描写在美国泥土上的故事,如《博士开餐馆》,《感恩节聚餐》等。她的小说是她对美国社会各阶层的观感,笔式近乎散文,甚为优柔。
      这篇拙作只是提及笔者比较熟悉的作品或作者,因此不免会遗漏不少其他笔者所不知悉的作者,这是笔者感到极其遗憾的。美国如同中国一样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大国,从事写作的作者也分散在四方,拙作的范围仅限于在美国的用中文写作的作者,并且是将他们的作品发表在美国刊物上的。至于身居美国而在台湾发表作品的作者则不在本文介绍范围之内,因为他们已进入台湾作家之列了。
      在美国的华人作者虽然用中文写作,但在文字表现上却流露出他们受过西方文化的薰陶,他们的观点感受也不能避免他们所生活的美国社会的影响。他们描写的人物事物也大多属于美国社会。美国华人文学前景如何,它将会维持多久,这还是一个疑问。但是,只要美国不停的有从亚洲移居美国的华人,便继续会有华人文学。在不能完全放弃母系文化以前,在美国用中文写作的作者便成为美国少数民族的文学工作者。
      
      于美国波士顿
      
      编者附记:本文作者是美籍华人,在美主编中文刊物《秋水》。

    相关热词搜索:美国华人文学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