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巴渝丰碑》大型图片展巡礼]巴渝

    [《巴渝丰碑》大型图片展巡礼]巴渝

    时间:2019-02-18 05:28:1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阳光灿烂的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中共重庆地方组织设立80周年的日子里,由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共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重庆市文化广电局、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承办的大型图片展览《巴渝丰碑》终于与广大观众见面了。《巴渝丰碑》大型图片展览,以翔实珍贵的历史图片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共重庆地方组织自1926年设立以来,团结带领重庆人民前仆后继、英勇牺牲,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政权;领导人民群众艰苦创业、艰辛探索,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率领巴渝儿女改革开放、开拓创新,取得经济社会发展辉煌成就的光辉历程。
      
      前仆后继的光辉历程
      
      重庆雄据两江,控扼西南,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巴渝丰碑》大型展览通过中共重庆地方党组织的建立及其早期活动、三大主力红军在重庆的光辉足迹、中共南方局的辉煌业绩与红岩精神、顽强奋起迎接解放四个单元,生动、全面地展示了重庆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特别是中共重庆地方组织的率领下,为了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为了重庆的解放,英勇斗争、前仆后继的光辉革命历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重庆接受五四新文化影响的先进分子汇聚在中国共产党旗帜下,开始了共产主义运动在重庆的实践。1921年下半年至1922年下半年,重庆迎来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热潮。推动这一热潮的,是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陈毅等革命先驱者。在此前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在重庆迅速展开,以赵世炎、邓希贤(邓小平)、聂荣臻等为代表的进步青年,远渡重洋,踏上了救国救民的历史征程。1922年10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正式建立,萧楚女受团中央委任先后三次关心、指导、改组重庆团地委。重庆团地委组织领导了澎湃而来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代党发展党员,筹备建立党的组织。
      1926年初,中共重庆支部成立。经中共中央批准,四川党组织的统一领导机关一一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设立,杨�公任书记,当时重庆有党员19人,有团员转为党员22人。中共重庆地方执行委员会与四川国民党左派一道,推动实现了四川国共合作,发起和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群众运动和军事斗争,重庆成为四川大革命运动的中心。特别是在中共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于同年11月成立的以杨�公任书记、朱德、刘伯承为委员的中共重庆地委军事委员会,组织发动了著名的顺泸起义,成为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独立掌握革命武装、举行武装起义的第一次重要尝试。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和组织参与者朱德、刘伯承、陈毅等后来转移南昌,成为八一起义的重要领导人、人民军队的缔造者、共和国元帅。
      1927年3月31日,“三.三一”惨案发生,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儿女杨�公、冉钧等壮烈牺牲。大革命失败后,面对反动军阀的疯狂屠杀,党迅速恢复组织,贯彻中央方针政策,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屡仆屡起,发动了数十次武装起义,进行土地革命,义无反顾地向封建军阀和土豪劣绅展开了英勇斗争。李蔚如、傅烈、周贡植、李鸣珂、穆青、刘愿庵等中国共产党人光荣牺牲。
      在土地革命的艰难岁月中,三大主力红军为实现战略转移和北上抗日,曾先后转战重庆境内。红二、六军团会师渝东南,拓展湘鄂川黔根据地,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红四方面军挺进城口,建设各级苏维埃政权,巩固和发展了川陕革命根据地;红一方面军一部挥师綦江,保卫了遵义会议胜利召开。三大主力红军在重庆留下战斗足迹,播下了革命火种。酉阳南腰界、城口、綦江石壕耸立着红军将士的丰碑,红军英雄们的光辉业绩和传奇故事,至今仍在巴渝大地传为美谈。
      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是中国的战时首都,是中共中央南方局所在地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重要政治舞台。在党中央领导下,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高举抗日民主的旗帜,坚定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中央路线方针政策,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把统一战线推向空前的广度和深度,为夺取抗战胜利,为新中国建立后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培育的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2002年5月,江泽民视察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时对红岩精神的科学内涵作出了总结,他指出:“风雨如磐的斗争岁月,培育了伟大的红岩精神。红岩精神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浩然革命正气和巨大人格力量。”
      抗战胜利后,中共重庆地方组织适应形势发展,开展民主运动,不断发展组织,壮大革命力量;发动武装斗争,配合人民解放战争。虽几经挫折,仍顽强奋起,革命英烈的浩然正气可歌可泣;黎明前夕,坚决贯彻“迎接解放,配合接管”方针,积极开展统战、策反工作和护厂、护校斗争,在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凯歌声中迎来重庆解放。
      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反动政府在溃逃前夕,对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实行集体大屠杀。监狱中、刑场上,以罗世文、江竹筠、陈然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面对酷刑和死亡大义凛然,以鲜血和生命保守了党的秘密,捍卫了党的尊严。据统计,牺牲者多达331人。
      特别应该提及的是,“11.27”之夜,脱险出狱的罗广斌,为了不辜负狱中同志的嘱托,在最短时间内,把狱中同志对党组织的临终寄语写入《重庆党组织破坏经过和狱中情形的报告》。这份报告以“狱中意见”的方式,对党提出了防止领导成员腐化;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不要理想主义,对组织也不要迷信;注意路线问题,不要从右跳到“左”;切勿轻视敌人;重视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和生活作风问题;严格进行整党整风;惩办叛徒、特务等重要意见。这些意见,充分体现出一群共产主义战士对党披肝沥胆、赤诚倾诉的真知灼见,是他们集体意志和智慧的结晶,是对加强党的建设的理性思考,是他们用生命与鲜血留给党的真诚嘱托。这就是有名的“狱中八条意见”。
      1949年11月30日,是重庆人民铭记不忘的日子。重庆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英勇斗争,流血牺牲,终于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迎来了重庆的解放,走上了建设新中国和新重庆的道路。
      
      在探索中建设社会主义
      
      《巴渝丰碑》大型图片展的第五单元名为“在探索中建设社会主义”,时限从1949年重庆解放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其间,中共重庆地方组织在党中央的领导下,牢记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思想,实现了从革命到执政的转变,大力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探索和总结执政经验和执政规律,带领巴 渝儿女以主人翁的姿态和前所未有的建设热情及创造精神,艰苦奋斗,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
      新中国成立后,重庆是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委员会、西南军区的所在地。以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西南局,团结带领西南各族人民坚定地、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邓小平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高超的领导才能,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为建国初期西南地区的解放、政权巩固、经济恢复和发展、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以及党的建设建立了不朽历史功勋。
      1950年7月1日,邓小平为中国共产党成立29周年给《新华日报》题词,告诫全党:“共产党员应该掌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克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统一战线中的关门主义,紧紧地联系群众,才能完成任务并使自己勇敢的前进。”小平同志的谆谆告诫,至今仍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要法宝。
      重庆解放后,中共重庆地方组织通过接管建政,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迅速恢复发展生产,改善了人民生活;涤荡污泥浊水,开创了社会新风:进行民主改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使“建设人民的生产的新重庆”成为重庆人民的共同追求和奋斗目标。
      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共重庆地方组织领导全市人民,在贯彻党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曲折过程中探索前进,创造了“一五计划”的辉煌;抓住“三线建设”生产力布局的机遇,初步奠定了重庆现代工业的经济基础,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成就。重钢工人黄荣昌积极钻研,革新技术,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7次受到毛主席接见。
      在长达十年的内乱中,重庆作为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成为饱受劫难的重灾区之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经受了严峻考验。1976年2月7日,重钢技术员白智清在市交电大楼贴出大字报《我爱我的祖国》,斥责少数野心家的劣迹,颂扬邓小平1975年大抓整顿工作的成效。在国民经济面临崩溃边缘的“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上,我们只有一句话: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热爱自己的祖国”,“祖国啊,但愿我这一腔热血,能为您浇红几朵杜鹃花”。表达了重庆人民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热切期盼和共同心声。
      
      自强不息开拓开放
      
      《巴渝丰碑》大型图片展览通过第六单元“在改革开放中开创新局面”和第七单元“直辖――揭开重庆历史新篇章”,形象地展示了在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中共重庆地方组织率领重庆人民在计划单列时期和在直辖以来三个文明建设中取得的伟大成就。展览生动地揭示了重庆是一座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城市和重庆人民心齐气顺、劲足风正的蓬勃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内乱结束后,中共重庆市委领导各级党组织迅速开展了拨乱反正,积极参加真理标准讨论,促进思想解放,平反冤假错案,形成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从1983年起,重庆率先在全国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中共重庆地方组织勇于探索,开拓创新。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齐头并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军工体制改革屡开先例;科技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推进,重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大大加快。
      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八届五次会议审议批准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定,重庆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直辖以来,在党中央的领导和全国人民支持下,中共重庆地方组织抓住直辖、三峡工程上马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以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为目标,办好中央交办的“四件大事”为重点,带领全市人民爬坡上坎,负重前行,实现了各项工作的良好开局;促进了三个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直辖以来,中共重庆地方组织始终把党的自身建设放在首位,广泛掀起了学习邓小平理论热潮,扎实开展了以“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深入推进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从重庆面临的特殊市情和担负的特殊任务出发,着力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开县麻柳乡党委积极探索执政为民的有效实现形式,总结出了“农村八步工作法”。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如张兰权、钱书远、芦振龙等模范人物,交通学院、渝中区太阳沟派出所等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典型。
      在三峡库区移民搬迁安置过程中,重庆在保证按期完成移民任务的前提下,通过移民开发、淹没企业迁建和对口支援,促进库区经济结构的调整。广大移民和移民干部体现出的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和开拓开放的创新精神,汇聚成伟大的三峡移民精神。为振兴重庆老工业基地,中共重庆市委确定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5444”工作思路,大力发展汽车摩托车产业、装备制造业、资源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四大支柱产业。为了加快农村发展,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我市已经圆满完成农村“五三六”扶贫攻坚计划。同时,中共重庆市委作出了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决定。为提高重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通过实施以三峡库区为重点的“青山绿水”工程和以主城区为重点的“山水园林城市”工程,并加快长江上游防护林、库区清理等工程建设、城市绿化和农村退耕还林,积极推进了城市水、大气、噪声等环境污染治理,巴渝大地重现碧水蓝天新气象。
      实施西部大开发,重庆采取每年“新开工一批、竣工一批、加快建设一批、前期策划一批”滚动推进的方式,抓紧基础设施重点项目的建设。“八小时重庆”交通工程和“半小时主城”道路畅通工程目标如期实现。
      在经济发展步伐明显加快的同时,市委把精神文明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全市围绕弘扬红岩精神、三峡移民精神、重庆人文精神,加强了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新建扩建一批文化体育场馆,三峡博物馆、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相继建成。2003年重庆被确定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地区后,市委加大力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整合优化了文化资源,加强了文化产业市场的培育和文化市场的管理。
      与此同时,全市民主法制建设正稳步推进,市委加强对人大、政协工作的领导,地方立法工作成绩突出,基本满足了直辖后依法治市的需要。普法教育和执法检查力度得到完善和加强。
      在重庆大解放、大建设、大发展的生动局面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敬老好儿女李淑娥一句“帮助别人我很快乐”,诠释了作为普通共产党员对为人民服务的朴实理解;“移民就是移爹娘”这句来自重庆三峡库区党员干部吴小川的肺腑之言,也是三峡库区干群关系的生动写照;“我不在乎生命的长短,只在乎生命的价值”是张兰权作为一名三峡库区普通党员干部的党性原则和价值观念。“有事找共产党员”,成为了在移民搬迁过程中最暖人心的话语。全市各级党员干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要求,始终坚持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敝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实践和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党旗增光添彩,成为人民群众心中不朽的丰碑。
      展望未来,任重道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信心百倍。中共重庆市委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143万党员和3100万巴渝儿女,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推进富民兴渝、构建和谐重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相关热词搜索:丰碑巡礼图片展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