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初中历史教学也要讲创新_初中历史作业布置创新

    初中历史教学也要讲创新_初中历史作业布置创新

    时间:2019-02-20 05:35:3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创新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笔者认为,通过教师创造性地“教”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这是一条基本的途径。具体落实到教学,我的做法是:
      
      一.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
      
      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体现的基本理念之一,它也是创新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情绪积极的情感对学生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如果创设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就会让学生原本具有的欲望以极其自然且又最佳的形状发挥出来。如果学生充满不安全感、生怕说错话,担心被扣帽子、被讥笑、被训斥,那么学生就不能畅开胸怀,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就可能极大地妨碍学生的独立思考,妨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深入交流、探讨,也谈不上创新,甚至会使学生产生反感,从而封闭自己的心灵。因此,创设一个和谐、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就是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教师要使学生敢于创新,就应尊重、关心、支持、赏识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并努力消除学生的恐惧感。总之,只有创设和谐、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才会积极“质疑”,敢于创新,乐于创新。
      
      二.通过多种方式、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由多种能力构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空中楼阁,没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和经验作为依托就谈不上创新。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求知。教师在授课中,要创设一些问题情境,调动学生自主参与。其次,教师要逐步放手,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更重要的是要使学法渗透到教法之中。在唤起学生“质疑、思疑、追疑、释疑”中教会学生掌握历史思维方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疑点,巧妙运用设疑技巧,适时地点拨学生发现疑点,激发其思维兴趣,培养其质疑的习惯。经过反复训练,养成习惯,就使学生由不会学到会学,由教师指导学习到独立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第三,针对初中学生求知欲强,独立性高,且具备一定的思辩能力,加上本校考试压力相对较小,支配课时相对自由的条件,按自己的思路挖掘丰富、全面的史实,采用学生为主体的多种教学方式,为每个同学提供成功的机会,让成功的愉悦转化为创造的原动力。如社会调查,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辨论,撰写历史小论文等来激活学生的学习,让他们每每有所新发现来证实自己能力,从而更加自信。教师要善于捕捉来自学生思维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不失时机地将其延伸为思维的过程,拓展为创造能力。比如,在分析唐朝繁荣原因的小论文里,有一个学生分析道,隋唐时期,由于科举制的创立、学校制度的完备,使这时的人口素质得到提高,特别是官吏素质的提高,使这一时期政府的管理水平提高,是促进唐朝繁荣的原因之一。这说明同学们通过独立思考,学以致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这也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总之,创新教育是时代和历史赋予给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任。创新教育必须遵循“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达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两者有机统一。”历史教师必须当好学习指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逐渐自主营造创新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观察历史、认识历史的观点、态度,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联通:251900山东省无棣县车镇乡中学)

    相关热词搜索:也要历史教学初中创新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