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麻烦先生 [“管先生”的麻烦生活]

    麻烦先生 [“管先生”的麻烦生活]

    时间:2019-02-21 05:36:32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他不是记者,却比记者还忙,整天挟着公文包早出晚归,奔波采访;他不是城管,却比城管还牛,专管老百姓的闹心事儿。一时间,这位铁路退休老人成了四川广元一道独特的风景,当地群众亲切地叫他“王记者”,媒体热情地称他“管先生”。
      
      扶弱济困管闲事
      
      “上面要我管,群众喊我管,不管咋得行嘛?”炎炎夏日里,有好心人让“管先生”休息一下,他就扯起大嗓门回应,那气势完全不像是位古稀老人。
      “管先生”69岁,早年从成都铁路局广元路段退休,便开始采写有关民生的“豆腐块”文章。虽然仅有小学文化,字也写得偏偏倒倒,但凭着不服输的那股劲儿,他很快掌握了写作技巧,先后成为中国法制网、《人民权力报》、《广元日报》等媒体的通讯员,发表稿件百余篇。
      “管先生”最爱管“闲事儿”,小到路灯不亮、阀门漏水,大到生活无着、天灾人祸,他都要去采访报道,然后督促催办,甚至亲自去帮忙。
      2003年2月4日,一场大火将广元利州区工农镇亮垭村的杨明秀家烧了个精光。杨明秀和84岁的老母亲瘫坐在废墟旁,急得号啕大哭:“天啊!这个家完了,我该咋办啊?”“管先生”风风火火地赶到现场,安慰杨明秀:“莫急、莫哭,我们大伙儿来帮你。”他掏出100元钱递给杨明秀,让她带老母亲去吃点东西。后来,他写了一篇《大火烧光六间房,八旬农妇盼救助》,除了投给当地媒体外,还紧急送往广元市人大、市信访办、市民政局。接连几天,“管先生”马不停蹄地为杨明秀建房一事奔走,先找广元市重工局领导要了一吨水泥,动员某公司老板捐了一车红砖,又缠着南河大桥工地老总赞助了数十张预制板,还找利州区林业局批了4方木材。他将“化缘”得来的建筑材料拉到亮垭村,累得满头大汗。房屋修建完工后,杨明秀拉着“管先生”的手,泣不成声地说:“王记者,你真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啊!”
      2004年8月14日,17岁的甘肃女孩杨彩梅赴广元求学,不幸被火车撞成重伤,永远地失去了左臂和左腿。“管先生”赶到医院看望昏迷中的杨彩梅,女孩父亲杨占学“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含泪哀求:“王记者,救救我女儿吧!”“管先生”赶紧扶起这位老实巴交的中年男人,斩钉截铁地说:“你放心,这件事我管定了。”
      “管先生”撰写了《职中女生血溅车轮》等文章,先后发表在《甘肃工人报》、《广元日报》等媒体,又代杨彩梅写了《紧急泣血求救书》向社会散发。他还四处奔走,动员学校、机关、企业、个体户等献爱心,筹得4万多元善款。
      数月后,经过“管先生”协调,杨彩梅住进了广元铁路医院,免费进行康复治疗。后来,杨彩梅回到家乡安装假肢,重新站了起来,还贷款在兰州开了家商店。“5・12”汶川大地震后,杨彩梅得知广元受灾严重,还给“管先生”发来短信,叮嘱他多保重。
      
      仗义执言管烦事
      
      “你成天到处写稿子,到处找麻烦、送温暖,究竟图啥?”笔者问忙忙碌碌的“管先生”。
      “帮助别人是幸福,也是快乐,这样的人生才充实。如果要说图啥?就图老有所为呗。”“管先生”不假思索地回答说。
      “可有些事不是你管得了,也不该你管啊?人家会问你,一个退休老头凭什么管这些事儿啊?”
      “就凭这个。”“管先生”翻出一摞红本本,上面有一大堆头衔:市创卫义务监督员、市人大制度宣传员、减轻企业负担监督员、城建义务监督员、市公交公司义务监督员、城区市场义务监督员、市工委指导员……“总不能白吃干饭,占着茅坑不拉屎吧!”他嘿嘿一笑,理直气壮地说。
      “管先生”敢作敢为,经常仗义执言,他可以一纸诉状将当地媒体告上法庭,可以在大街上检查公车迎亲队伍,可以毫不客气地斥责上班打牌的机关工作人员。有人叫他“王疯子,”也有人喊他“搅屎棒”,但他依然我行我素。
      2005年10月8日上午,广元市人大门口突然响起了鞭炮声,江苏民工彭安秋、郭正兵送来了一面“执法为民,讨回工钱”的锦旗,感激涕零地说:“如果不是市人大过问,王记者努力,我们的血汗钱就石沉大海了。”
      原来,早在1994年8月,彭安秋等4人来到广元剑阁县某汽车修理厂打工,两年后老板张某拖欠他们工资8500元。彭安秋多次催收,毫无结果,只好一纸诉讼将老板告上法庭。虽然赢了官司,却只拿到6000元。追要剩余的2500元,张老板借口效益不好,干脆藏起了猫猫。转眼10年过去了,彭安秋等人仍然未能讨回2500元钱,又气又急,写了一份《谁帮我们讨回血汗钱》的情况反映书,连同当年的法院判决一起送到广元市人大、市政法委。这时,有人给彭安秋出主意,让他去找“管先生”。
      “管先生”风风火火地找到广元市政法委领导:“赵书记,江苏民工讨不到打工钱,政法委该不该管?”赵书记看了判决书,当即作出批示:剑阁县政法委督办。“管先生”主动请缨前往剑阁督促协调。
      这时,有人劝“管先生”:“人家都不管,你去管,这不是没事找事吗?”“你都一大把年纪了,图那些虚名干啥?”“管先生”毫不理会,挟着人造革旧包就走了。
      当时,正值隆冬,天空中飘起了雪花。“管先生”晕车,一路呕吐。他拿着领导批示找到剑阁县法院院长,催促其尽快落实。剑阁县法院召集双方调解,张某当场兑现了拖欠10年的工钱。彭安秋等人笑了,“管先生”也乐了。
      2003年12月的一天,志愿军老兵岳志均找到“管先生”,声泪俱下地诉说他家房子要垮了,全家无处栖身,再三央求“管先生”出面管一管,说完一下子跪倒在地。
      “管先生”连忙扶起岳志均,说:“老人家,莫哭,有事你请讲。”岳志均断断续续地讲清楚了事情的原委。
      岳志均老人家住南河接官亭社区,曾参加过上甘岭战役。2003年3月,利州管委会修建排洪沟,将他房屋堡坎基础挖空,引起山体滑坡,造成他家墙体多处开裂,成了危房。事后,老人找过包工头、管委会,甚至给有关领导下跪,虽然有关方面也到现场勘察,提出了补偿方案,但补偿标准过低,老人没同意。
      “管先生”来到岳志均家,这是一栋砖混结构的3层楼房,约420平方米。一、二楼之间的楼梯下端有一条巨大的裂缝,拉裂了墙壁,墙壁周围布满了大小数十条缝隙,最宽的有10多厘米,屋内水泥板裂成不规则的块状。70多岁的岳志均有家难回,只得住进临时搭建的窝棚,一住就是两年。
      “管先生”先后跑了几次,撰写了《房屋毁损盼解决》等稿件发表,又制作了图文并茂的材料呈送有关部门,同时建议老人通过法律维权,最终引起了利州区政府的重视。
      2004年10月,岳志均与利州管委会对簿公堂,最终经法院调解,由管委会一次性补助其搬迁费10万元。
      然而,一个月过去了,老人还是没有拿到钱,只好又拿着调解书来向“管先生”求助。“管先生”拿着调解书跑到广元市法院,找到院长,高声嚷道:“领导,官司打赢了,拿不到钱咋办?”院长看了调解书,说:“莫闹,这事我晓得。”提笔在调解书上写下一行字:“请区法院抓紧落实,及时办理,立即送达当事人。”“管先生”大喜:“院长,我替岳志均一家谢谢您了!”
      当天下午,“管先生”和利州区法院的两名干警、一名律师给岳志均家送来了10万元现金。岳志均老人激动不已,泪流满面地说:“感谢法院、感谢王记者,如果不是你们伸出援手,我们全家不晓得还要在窝棚里住好久哦!”
      几天后,“管先生”写了一篇《民告官,老汉获赔10万元》的稿件,发表在《人民权力报》上。
      
      为民请愿管难事
      
      “管先生”有个温馨和睦的家庭,老伴勤劳贤惠,有3个孝顺的儿子和3个聪明伶俐的孙女。按照常理,他该在家带带孙女、种种花草、陪陪老伴,颐养天年。可他整天早出晚归,忙得不亦乐乎。他说:“我这人天生闲不住,如果不干点事,心里憋得慌,空落落的。”
      说起丈夫,老伴侯少蓉充满了怜爱和无奈,“老头子快70岁了,成天疯疯癫癫到处跑,我真怕他会倒在路上!那年大雪,他硬要去朝天区临溪乡采访火灾,结果病了一年多,差点把老命搭上。前天又跑到太公镇去管村民被打的事情,天不亮就出门了,晚上10点才回家,脚都磨肿了,回来痛得呻吟了大半夜。我叫他不要跑了,那么多事你管得了、管得完吗?他就是不听,越是难办的事,他越是要管,还经常拿钱扶贫。真拿他莫办法!”
      这么多年来,“管先生”在当地已小有名气,很多老百姓遇到难事,都找上门来寻求帮助。
      2010年2月,利州区大石镇高坡村的文碧云一行10人,跑了几十里路来到广元,费尽周折找到“管先生”的住处,向他反映高坡村不通公路一事,那里的村民世代受穷,学生上学无路,天干无水可吃。他们恳求“管先生”为高坡村的22户村民请愿。
      眼看春节将至,“管先生”立即联络中国法制网、《广元广播电视报》记者一同前往高坡村。看到村民住房破烂不堪,60多岁的大娘还在背水,尤其是险峻陡峭的黑风口隔开了村子与外界的联系,“管先生”难过得直掉眼泪:“老区人民太艰难了。”
      2月10日下午,“管先生”向广元市委书记信箱建言,恳请政府帮助高坡村人圆梦。没想到,此事立即得到市委支持,市委领导做出批示:“请利州区委给予帮助。”过了13天,利州区委又传来喜讯,大石镇已于2月21日召开了高坡村村民大会,决定该段公路由镇上负责机械和爆炸物品等相关费用,村民自主投工修建。镇里还成立了修路领导小组,工程将尽快开工。
      2010年大年初二,“管先生”顾不上休息,把广元市委书记的批示送到大石镇。春节刚过,他又到利州交通局联系炸药及大型机械,到水务局联系修建高坡村电灌站,协调供电局安装变压器解决抽水用电,还动员个体老板赞助了一批石棉瓦搭工棚。他两次前往高坡村,没喝村民一口水,有人请他吃饭,他也谢绝了,说:“老百姓那么苦,我咋忍心吃他们的饭呢。”
      3月下旬,“管先生”再次来到高坡村,看到的是热火朝天的修路场面。乡亲们不分老幼,有的在山崖钻炮眼,有的清运石碴。“轰隆隆”的爆炸声不时在山间响起,腾起一股股浓烟。整条公路修建工程投入480万元,计划半年完工。与此同时,5000多米的PE管已运至工地,高坡村人背水喝将永远成为历史。
      “管先生”管闲事出了名,广元电视台还摄制了专题片《王开邦为民办实事》,节目在省市电视台播出后,许多观众都挺纳闷:咋是王开邦呢?怎么不是“管先生”呢?观众不知道,“管先生”的真名就是王开邦。
      (压题图:“管先生”王开邦正在写采访稿)
      (责编 王 容)

    相关热词搜索:麻烦生活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