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陶瓷机械助佛山总部经济成型

    陶瓷机械助佛山总部经济成型

    时间:2020-03-18 05:19:1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佛山,中国1000多个建陶品牌的故乡,也是全球建筑陶瓷企业最密集产区。但佛山陶瓷产业取得飞跃发展的同时,长期的粗放发展却给这里带来了污染,并严重制约了陶瓷企业的拓展空间。在资源紧张、能源短缺、环境破坏等多重挑战下,佛山众多陶瓷企业开始外迁,业界也在思考陶瓷产业会不会被这个城市抛弃。

    2007年,佛山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我市陶瓷产业调整提升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了陶瓷产业转移的政策。随后,《佛山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佛山市陶瓷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导方案》、《佛山市陶瓷产业扶优扶强若干政策措施》等针对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系列文件,从佛山市委、市政府飞向了佛山市大大小小的陶瓷企业。

    佛山陶瓷产业经历了6年的转型升级阶段,从2007年到2013年,佛山累计关停转移了500多家中小陶瓷企业,年减少污水排放4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4000多吨,减少固废约50万吨。如今,佛山正着力打造“世界陶都”,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及陶瓷现代服务业,以园区经济为纽带实现产业升级。

    随着佛山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步伐,依靠陶瓷机械、总部经济等新型业态的确立,佛山的陶瓷产业的发展步调逐渐与这个城市相协调。佛山也通过加大环保力度,加大创新能力,带动了整个建陶行业向“微笑曲线”更高附加值的两端跃进。

    总部经济促进自主转型升级

    2007年,佛山陶瓷产业开始调整,佛山市政府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鼓励企业将企业总部、研发中心、检测中心、营销中心等留在佛山,支持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建设,力争将佛山打造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实现佛山陶瓷由传统产业向都市型、创新型、知识型产业转型跃升。这一年,陶瓷业界称之为佛山陶瓷“总部经济元年”。

    据了解,总部经济是大量企业将其总部活动,包括设计、研发、销售、品牌、金融等集中在特定城市,并通过税收效应、产业集聚效应、产业关联效应、消费效应、就业效应和社会资本效应等,对城市经济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对佛山陶瓷产业的总部经济发展来讲,一方面要留住本地陶瓷企业的总部,另一方面吸引国内外陶瓷企业在佛山建立决策、营销、服务和研发设计中心。

    2007年,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在南庄镇开始建设,成为中国第一个以陶瓷产业为主体的专业总部基地。如今的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可以看到林木环绕、风格别致的企业总部大楼林立。相关人员介绍说,目前已经有RAK、东鹏、嘉俊、新泰和、博德、格仕陶、芒果、赛德斯邦等国内外多个知名建陶品牌把企业的管理总部、营销总部或中国区的营销总部选址在这里。但佛山总部经济的发展也经历了许多痛苦与茫然。

    2007年终,佛山陶瓷企业外迁很多,这些企业迁移到广东肇庆、清远、云浮及江西、内蒙古、辽宁、四川等各类现代化的陶瓷工业园区,总投资约300亿元,产值超500亿元。在当时,就有人认为,佛山需要对陶瓷有一次重新准确认识,要重视制造。“总部经济只能看作是产业提升的一部分,但如果没有生产线来支撑,没有真正的制造业基地来支撑是不行的。生产环节迁走了,最终研发环节也会跟着走。”

    不过,相比全国其他产区,佛山依然现存不少陶瓷生产线,佛山中心地区将留下为数不多的二三十家优秀陶企,为企业后续的研发打下了基础。另外,记者了解到,外迁出去的大部分陶企很多仍选择了广东省内、佛山周边的地区,比如肇庆、清远、云浮、恩平等地,这些企业老板仍在佛山建设企业的总部,也为企业发展、调整与转型留下了空间。

    佛山市陶瓷行业协会负责人介绍说,目前佛山陶瓷产业所经历的从以制造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向以企业总部为中心的产业链的高端升级的过程,主要是陶瓷产业集群逐渐升级向决策、研发、服务、配套等高端领域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扶持企业总部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完善陶瓷产业集群、延长陶瓷产业链和提升产业技术含量。

    目前,佛山陶瓷产业总部经济模式已经初见成效。其中在陶瓷商贸平台建设方面,佛山现有中国陶瓷城、陶瓷总部基地、华夏陶博城等商贸平台,建筑卫生陶瓷及相关产品年交易额达400多亿元,其中出口额为150亿元。

    在陶瓷会展平台建设方面,佛山从2002年起每年举办两届的佛山陶博会现已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以出口为导向的专业盛会,也是世界认识了解中国陶瓷的窗口。在陶瓷研发平台建设方面,佛山建立华夏建陶研发中心,禅城陶企建立了市级以上陶瓷科研机构26家。从2007年到2012年,全区陶瓷企业国家技术专利申请达4315件,已获得授权3450件。在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方面,中国陶瓷产业信息中心正形成陶瓷产业信息汇聚和信息发布渠道,通过编制《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年鉴》、《总裁内参》等对产业数据进行高度整合,并建立了全球首个陶瓷价格指数平台。在文化传播平台建设方面,佛山以500年窑火不断电南风古灶为文化核心,通过建立石湾陶瓷博物馆、陶瓷历史文化长廊等载体构建陶瓷文化传播平台。

    承接建成我国陶瓷机械基地

    佛山在转型的过程中,迫切需要相关的产业支撑。佛山市政府通过咨询相关专业机构认识到,目前我国在陶瓷行业中已经确立了“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发展路线。在这个过程中,要使中国建筑陶瓷行业从数量和价格的竞争转向技术和质量的竞争,就必将促进陶瓷机械产品的更新换代,这将促进陶瓷机械装备的国产化和研制开发,为新产品开发能力强的陶瓷机械生产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同时,佛山相关部门通过调研发现,与佛山有联系的陶瓷生产相关企业有5000多家,生产线1200多条,如果对这些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相应的陶瓷机械装备产业每年蕴藏着数十亿元的商机。而在2007年前后,世界陶瓷机械产业发达的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均是通过远洋运输将其生产的先进陶瓷机械从欧洲运到中国,我国陶瓷企业承受着庞大的运输费用、过高的生产研发人工支出与实施订单需时过长的商务压力。这样的压力下,即使有部分陶瓷机械生产企业在华组建了陶机厂,也面临着研发技术、核心机械部件跟踪不上的困境。所以,建立我国的陶瓷机械基地势在必行。

    根据这个论断,佛山开始在陶瓷总部基地建立了陶瓷机械原材料配套中心。据介绍,该中心的定位主要是为陶机化工配套企业提供一个展示自身形象与实力的一流舞台。中心既作为中国陶瓷机械原材料的全球展示、营销、管理、服务、办公总部、研发设计中心和信息中心,将为陶瓷机械原材料企业提供总部服务、营销服务和产品展示的高端平台。

    通过不断营销宣传,陶瓷机械原材料配套中心吸纳了陶瓷机械设备生产企业(包含球磨机、模具、压机、网版、窑炉、施釉线、抛光线等陶瓷整线生产机械及其设备的生产企业)、陶瓷色釉料生产企业(包含色料、釉料、熔块、花纸、添加剂等配套产品生产企业)、陶瓷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生产企业(包含黏土、氧化铝、高岭土等在内的一系列陶瓷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生产企业)。

    目前,佛山已经吸引了众多的海外陶瓷机械生产商进驻。据悉,全球产销规模最大的意大利陶瓷机械集团——Gruppo Barbieri & Tarozzi公司,目前已斥资数百万美元在佛山建设大型陶机生产基地——南海娜塞提先锋陶机公司,并组建全球最大的陶机研发与生产中心,打算将目前在中国陶机市场40%的占有率,在三至五年内提高到70%以上。除了意大利B&T集团外,意大利的萨克米(SACMI)、唯高(WEIKE)、西蒂(SITI)也纷纷计划在佛山组建陶瓷机械生产研发基地。有专家称,佛山将在未来几年内成为国内最大规模的陶瓷机械生产区域,成为全世界一个极为重要的陶瓷机械输出地之一,届时中国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陶机生产国。

    伴随着陶瓷机械业的迅速发展,佛山近年涌现出了像中窑窑业、科达、力泰等在国内外具有强大竞争力的陶瓷机械企业,这些企业生产的陶瓷抛光机、压机等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也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尤其是科达成为了国内上市公司机械业中的绩优企业。科达机电相继推出的“新型能源领域的清洁煤气化技术”、“大规格陶瓷薄板整线技术”、“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人造石整线装备技术”、“粉煤灰和陶瓷废渣等固体废弃物制砖技术”、“高端装备零部件技术”、“内腔金属挤压成型技术”等一批典型性的节能环保高端技术和装备,不断被各大陶瓷生产企业所采用,并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继续做出贡献。目前,科达正协助安徽省马鞍山市政府在和县和含山县全力打造集陶瓷、新能源、玻璃、铝材等行业为一体的马鞍山绿色建材产业园。

    中窑公司自2000年以来,通过与日本、意大利、德国等国的著名窑炉公司成功的合作,先后研制出一系列具有中窑特色的、能与进口窑炉设备媲美的新型“傻瓜型”窑炉,它以能耗低、产量大、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结构紧凑、外型美观、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赢得了国内外客户的信赖。公司成立以来,已向建筑陶瓷生产厂家提供了600多条(套)辊道窑及相关烧成设备,用户遍及全国近20个省市及东南亚、南亚、中亚等十几个国家。

    全面实施清洁生产

    在陶瓷产业发展初期,佛山市政府对陶瓷产业采取扶持政策,环境管制政策并不严格,这直接导致了后来陶瓷行业的粗放式发展。随着佛山中心城市的扩展,原来位于城市郊区的石湾、南庄等陶瓷产区逐渐纳入城区,而陶瓷产业的大发展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使得陶瓷产业与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006年佛山相继出台《陶瓷产业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和《佛山市禅城区环境保护规划(2006-2020)》的子规划——禅城区大气环境保护规划》等政策,一方面加大整治力度,采取“谁污染、谁治理”和“谁污染、谁付费”的严格惩罚措施,对企业使用燃料中的含硫量进行限制,将粉尘、二氧化硫、噪音污染纳入环境管理目标;另一方面出台奖优措施,区政府给予每条喷雾塔烟化治理补助10万元,奖励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8万元等,到2006年年底即实现了区内规模企业废水循环利用达到了80%左右的成果。

    其中禅城区作为陶瓷主产区之一,纳入专项整治范围的115家建陶企业(2006年底共有窑炉405条,喷雾干燥塔248个),其中90家企业的生产环节实施关闭或向外迁移,25家企业按照省级清洁生产标准实施改造提升。

    南海区纳入专项整治的陶瓷企业共108家,其中2007年关停7家,2008年关停47家,2009年关停32家。丹灶镇从2009年7月起,将剩余的5家陶瓷企业全面关停转产,陶瓷产业已全面退出。

    三水区从2008年8月起,开展对全区45家陶瓷企业进行综合整治,除了整治二氧化硫、粉尘排放外,还对燃料、废水、固态废物、厂容厂貌等12项内容进行综合治理,有新明珠、华纳、博德、宏源等26家陶企完成整治,余下企业将进行转移或提升。

    高明区从2008年4月起对全区12家陶企分4类进行整治,扶持壮大顺成、贝斯特两家上规模企业,限期治理两家,转产或搬迁两家,依法关闭6家。

    顺德区是关停并转最为彻底,该区的25家陶瓷企业中,只有新中源顺德生产基地进行转产获得在原地保留,其他22家陶瓷企业在2009年元旦前均被关闭。

    佛山陶瓷行业通过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大大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清洁生产水平,培育出新明珠、蒙娜丽莎、强辉、溶洲二厂等一批陶瓷行业的清洁生产典型。截至2013年底,佛山市共有200多家建筑陶瓷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工作,成为佛山市对陶瓷行业整治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之一。禅城区近中心城区的陶瓷生产企业已全部改用天然气,其他区域的则仍然以水煤气燃料为主。佛山通过对陶瓷企业的关停和转移,空气质量已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清洁生产已经让佛山陶瓷企业摘掉高污染高能耗的帽子,提升了企业品牌形象,在行业中树起一种全新的形象。

    相关热词搜索:佛山成型总部陶瓷机械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