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狂怒中的战争逻辑

    狂怒中的战争逻辑

    时间:2020-03-24 05:19:21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近日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战争片《狂怒》在国内隆重上映,有评论认为该片是10年来最好的战争片,甚至据说是超越《拯救大兵瑞恩》的作品。那么到底这部电影是否担得起这么高的赞誉呢?

    尽管《狂怒》是描写坦克战斗的影片,然而你若想在这里看到《坦克大会战》或《巴顿将军》那类兵团级坦克大战的话,不可能。这部电影中,一个场景最多同时出现5辆坦克,而且是双方坦克总数。在这段戏中,一辆德国虎式坦克伏击4辆美军谢尔曼坦克,战斗规模并不大。如《拯救大兵瑞恩》或《硫磺岛的信》一类战争大片,那种千军万马冲杀壮观场面,完全没有。归类的话,这部电影是一部坦克题材的小分队战争片。

    当然,一部有内涵的战争片,不能仅仅是战争场面宏大。尤其是好莱坞这种被美国左派文艺人把持的工作圈,拍摄二战这种重大历史题材的时候,没有对战争进行反思的场面,不可能获得任何艺术级的评价。

    《狂怒》创作人员也对战争进行了反思,片中出现刚加入主角坦克车组的菜鸟士兵,他原本是只会用打字机的文职人员。实际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坦克车组并非一般步兵单位,成员必须经过坦克作战训练才能上岗。片中菜鸟担任的航向机枪操作手,至少需要掌握一定坦克修理技术。否则战时他会拖累整个车组。在实际作战中,航向机枪操作手相当于坦克副驾驶员(大部分情况下,航向机枪由坦克驾驶员操作),如果驾驶员阵亡或受伤,菜鸟就必须成为替补驾驶员,这个位置其实技术含量挺高的。

    《狂怒》剧照

    在坦克车组中,技术含量最低的位置,是片中墨西哥裔演员扮演的火炮装填手。这个位置主要工作是把炮弹根据炮手要求,装入炮膛。这是纯粹的体力活,即便如此也要求装填手具备基本坦克维修知识。

    当然我能理解电影创作者安排这样一个角色的原因,如果不是一个完全未曾经历过战火的菜鸟,如何能够被主角从一张白纸调教成杀人机器?你能想象,一个刚刚从坦克驾驶学校训练出来的军官或者士官,在二战快结束的时候会是什么心情吗?勇敢者会渴望再打一仗,毕竟热血投军就为了建功立业,柏林都快解放了还摊不上一仗简直白活了。懦弱者则可能盼望平安度过最后的战斗,然后回家团聚。即便如此,懦弱者毕竟是受过训练的坦克专业战士,会表现出惊慌却绝对不会毫无经验。总之如果没有这个菜鸟的设定,后面的戏根本无法演下去。尽管从军事上来看,这个情节设定毫无道理,但却是这部电影推动情节的关键。

    接下来主角用两件事情调教菜鸟,让其成为能用的战士,首先强迫他亲手杀死了一名投降的德国士兵,随后让他与一名德国少女发生了关系。这或许是菜鸟人生的第一次。从第一次杀人到第一次男欢女爱,这种冰火两重天的设计,使得菜鸟对主角充满敬意。这是典型的胡萝卜加大棒策略,菜鸟算正式融入团队。影片的创作者,试图通过菜鸟的成长,来展现战争中人性的异化。杀死俘虏、强迫占领区的妇女发生性行为等,基本都可以归入战争罪行之列。

    如果我们回顾好莱坞近几年的战争片创作套路,会发现反思和体现战争恶的影片并不多见。反恐战争从战略上而言,处于一种介乎失败和不成功之间的状态,却并未引发美国民间类似越战这样大规模的反战情绪。这与“9·11”事件的伤痕不无关系。因此用电影丑化美军行为,并不符合美国国内观众的主流审美。其实,二战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好莱坞电影人也很少拍摄反思二战的题材。珍珠港伤痕犹在,反思和挖掘战争中的丑恶现象同样政治不正确。近年来好莱坞战争电影开始翻二战旧账,当然尘埃落定之后重读历史,别有一番滋味也是完全正常的。

    回到《狂怒》的问题,不仅军事细节上违背常理,而且将德国军队刻画的犹如ISIS般邪恶。虽然我能理解好莱坞电影人的情怀,但我并不认同这部电影的战争角度。《狂怒》就是好莱坞版的抗日神剧。

    相关热词搜索:狂怒逻辑战争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