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

    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心理学因素

    时间:2020-04-11 05:16:2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近年来,随着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心理学因素越来越多地渗透到音乐教学理论与实践中来,这不但增强了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性,同时也为音乐教学实践提供了科学观点,知识结构与方法、技术。在音乐教学体系中,音乐欣赏教学与心理学的联系尤为紧密,因为音乐欣赏学习过程与音乐欣赏过程一样,其本身就是一个包括感知、想像、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的动态过程。在进行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时,借鉴一些普遍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等的一般规律,能为音乐教师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指导音乐欣赏教学顺利进行。冗余度、通感、暗示效应就是与音乐欣赏教学密切相关的三种心理学因素。

    一、冗余度

    音乐心理学认为,审美兴趣、热情等实际上是一种审美态度,对音乐审美对象形成审美态度的过程为审美注意—审美期待—审美态度。那就是说,要让欣赏者对一部音乐作品产生积极的审美兴趣或态度,他首先必须要对音乐审美对象有所关注,引起审美注意和审美期待,而影响欣赏者审美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欣赏者对于音乐作品的冗余度。

    冗余度指的是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的熟悉程度。在音乐欣赏活动中,如果个体对某音乐作品感到较为熟悉,音乐进行中所有变化均在他意料之中,这首作品对他来说相对冗余度较高。反之,当个体对某音乐作品感到较为陌生时,作品风格、进行和演奏风格较少在他意料之中,这首音乐作品对他来说则相对冗余度较低。近代学习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冗余度较低不易激发起主动的探究,操作行为。主动的期待和主动的探究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信息冗余度的基础之上的。该理论提醒我们,对于音乐素质普遍不高而正尚待提高的我国中小学生来说,如果教师要求他们倾听对于他们冗余度过低的音乐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往往都会感到迷茫、困惑,希望尽早结束。因此,冗余度过低的作品,无论就音乐价值体系来说其品位有多高,就音乐知识体系来说其结构有多完善,若不能引起学生的审美注意和审美兴趣,欣赏根本无从开始,其价值也就根本无从实现。

    因此,音乐教育工作者在选择欣赏作品,安排教学内容时应确保所选作品对学生来讲具有一定的冗余度,注意从各年龄阶段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音乐经验出发。关于冗余度还有几点需要明确:

    1. 所谓“冗余度过低的音乐”,并不是简单指没有听过或是不熟悉的音乐,而是指那些超过学生理解范围,过分抽象和远离学生生活的生僻或陈旧的内容。这样的音乐应避免提供给学生欣赏。而有一部分音乐作品,看似冗余度低,学生难于理解和接受,实际上是由于学生以往对某些音乐形式接触太少,因此不熟悉而造成的。如大部分学生不喜欢的戏曲音乐就属这种情况。其实,这一类型的音乐作品是可以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从而使其冗余度得到提高的。欣赏前,为了消除学生的排斥心理,教师可抓住一个学生较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切入,再逐渐将范围扩大,让学生对这种较为陌生的音乐体裁和风格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产生一定的好奇和兴趣,而不再感到茫然和排斥。接下来再让学生进行欣赏,情况就能有所改善。所以,这一类型的音乐作品不应被认为冗余度过低被取消,而应保留。

    2. 不存在绝对的冗余度低的音乐作品,冗余度的相对高还是低是对于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音乐审美能力层次的个体或群体而言。一般情况下,我们说某一作品的冗余度过低,总是有参照物的,它总是相对一定人群来说的。一首音乐作品,我们认为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冗余度过低,不宜采用,但却不意味着在其他情况下也不能采用。对于已具有一定抽象思维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生活经验更为丰富的初中生来说,这首作品冗余度可能刚刚合适。所以,在进行欣赏内容时,关键在于要将音乐作品的冗余度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生活,音乐经验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3. 并非冗余度越高的音乐作品越能引起欣赏者的兴趣和喜爱。实验美学研究表明,可以用反U型曲线来概括两者的关系。当音乐作品对于听众来讲冗余度过低时,听众的喜爱反应处于负值水平。随着多次聆听,冗余度逐渐增加,喜爱反应随之增强,但随着冗余度的进一步增加,喜爱反应超过最高点后开始衰退,直至回到反应的负值水平。由此可见,音乐作品冗余度的高低与欣赏者的喜爱程度不总是成正比。冗余度过高与过低一样,也不利于引起欣赏者的审美注意和审美兴趣,因为在鉴赏主体的审美主题中,不仅有保守性,还潜藏着变异性。心理学认为,有时候“新东西很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而千篇一律的、刻板的、多次重复的东西,就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所以在欣赏作品时,在确保一定冗余度的同时,还要注意音乐作品的风格、体裁的创新和多样化,才能使学生在整个欣赏活动中保持持续的兴趣,这也是鉴赏主体审美经验期待视野中,走向期待与创新期待对立统一关系的反映和要求。

    二、通 感

    通感,是指在艺术创作与鉴赏活动中,各种感觉相互渗透或挪移的心理现象。简单说来,就是人们的多种感受器官的综合运用。《乐记·师乙篇》中记载:“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累累乎端如贯珠。”其中的“累累乎端如贯珠”就是将连贯悦耳的歌声比喻为一串圆滑光润的珍珠,将听觉转化为触觉和视觉的体验。创造心理学认为直觉在创造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感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直觉,在音乐欣赏这种审美再创造活动中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音乐欣赏学习中,把音乐与舞蹈、戏剧、文学、美术等其他艺术形式有机结合在一起,将音乐这种极为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运动觉等联系在一起,发挥诸感官或意象之间的交错、混合的联觉作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还有助于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发展。

    如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法国印象派音乐大师德彪西的交响素描《大海》第一首中的《海上,从黎明到中午》时,就采取了这样的方法:她要求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在纸上画出或写出自己对音乐的印象。采取图画形式的学生大多能够把握乐曲前后的情绪变化,画出一静一动两幅对比鲜明的海上景色:黎明的大海宁静祥和,波澜不惊,海天之间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中午的大海上狂风骤起,乌云蔽日,波涛汹涌。采用文字形式的学生也同样用散文或诗歌描述了这样的两组情景。教师对学生们的创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随后,在进行第二次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让一位创作了诗歌的学生和着音乐朗诵自己的诗句,全体学生听得聚精会神,不知不觉地融入了音乐创作的美的境界。像这样发挥通感的作用,将音乐、图画、诗歌三者融合在一起的方式,不但使音乐欣赏课充满了诗情画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审美态度,同时还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审美想像和联想,把音乐所包含的模糊信息转化为具体信息,从而深化了对作品的理解。

    三、暗示效应

    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使被暗示者不自觉地按照暗示者的意愿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暗示者的意见或信念,这种现象被称为暗示效应。现代心理学认为,暗示是一种普通的心理现象,它是由情境提供的,而情境是对人产生暗示信息的源泉。研究表明,少年儿童比成人更易于接受暗示。因此,在中小学的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如能恰当地运用暗示效应,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与氛围,不但能使学生在特定情景中,通过暗示,迅速而准确地理解学习内容,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生的记忆力、想像力和创造力,达到充分的自我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态度等都可能直接影响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学习态度和评价。

    1. 语言暗示

    语言暗示指通过语言无穷无尽的特殊魅力,利用声调、速度、音色、情绪的交叉变化,描绘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绪,在情境的驱使下,促进学生的联想、想像与创造,完成心理暗示的过程。音乐欣赏教学一般过程中的第一步———导入欣赏———通常教师都采用讲述法,这时,可充分发挥语言暗示的作用。例如,进行《口哨与小狗》的欣赏教学时,教师用轻快的语调进行导入:“同学们,你们养过小狗吗?如果养过的话,那你们一定带你们的小狗出去玩过吧?好不容易出趟门,你们的小狗一定很高兴,它是不是一会儿蹿到你前面,一会儿又落在你后面,跳个不停呢?”这时,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开始唧唧喳喳谈论起来。教师把食指放到唇前,对学生“嘘”了一声,然后做出竖起耳朵聆听的模样,轻声地说:“听,一个少年正吹着口哨,带着他的小狗蹦蹦跳跳地朝我们过来了!”(话音一落,音乐开始播放。)这样,教学内容在语言创设的情境中得到展开,带着鲜明的形象和感情色彩进入学生的意识,学生很容易就进入了音乐所描绘的情境和氛围。

    2. 态度暗示

    教师自身在教育过程中所体现的治学态度也能对学生产生一种潜在地暗示,这种暗示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评价和态度,对学生造成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教师在欣赏课上积极的态度能够带动学生的情绪,并激起他们对音乐作品的积极态度。例如一位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展示了大量的音响、音像资料,有交响乐演奏的录音,有经改编的民乐合奏的录音,有根据此曲改编的合唱的录像,还有在世界级的交响音乐盛会上外国交响乐团演奏此曲的实况录像等。所有这些以及教师无形中流露出来的认真的治学态度都带给学生一种积极的暗示,他们意识到这是我国一部经典作品,从而引起强烈的求知欲。如果教师自己对教学内容抱着不积极态度,课前不收集相关资料,上课时随便应付,含糊其词或照本宣科,他实际上无形中向学生传达了消极的情绪和暗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也难以对作品产生积极的情绪和审美态度。正如卡巴列夫斯基所说:“如果你希望自己的青少年听众是积极的,你自己就应当积极起来;如果你希望他们对音乐表现出兴趣,你就要在自己身上感觉到这种兴趣;如果你希望他们爱上音乐,对音乐的爱就应该活在你自己心中;如果你希望教会他们音乐,那就请你和他们共同思索,不要用宣读‘事先考虑好的’讲稿取代自己活生生的思维活动。”(卡巴列夫斯基《怎样给孩子讲音乐》)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其他许多学科的支持,其中心理学对教育的支持尤为显著。现代音乐教育同样也需要将心理学作为其理论基础之一,才能使音乐教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音乐教学活动中,音乐欣赏作为一个音乐审美的心理过程,与各种心理现象的联系尤为紧密。教师如能了解一些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音乐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欣赏教学中,将会使欣赏教学更加符合人对音乐的认知和情感过程,从而获得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相关热词搜索:音乐欣赏心理学因素教学中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