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者文摘
  • 美文摘抄
  • 短文摘抄
  • 日记大全
  • 散文精选
  • 感恩亲情
  • 人生感悟
  • 智慧人生
  • 感悟爱情
  • 心灵鸡汤
  • 实用文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感悟爱情 > 男权社会中的女神崇拜

    男权社会中的女神崇拜

    时间:2020-04-22 05:19:4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达·芬奇密码》主题男权女神和谐

    摘 要:通过对作品中正反男女典型形象和独特的象征性建筑物等的比较,概括出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的共同主题:批判男权为中心的基督教,重塑女神信仰;突现法美两位作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以不同的表达方式:一隐一显,来表达相同的建设和平世界与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

    一百多年前,雨果曾说过,人类面临三种宿命:宗教的、自然的和法律的,并试图在《巴黎圣母院》中揭示第一种宿命,揭露基督教的虚伪与反动,号召人们从宗教的桎梏中解放出来。2003年,美国作家丹·布朗创作的小说《达·芬奇密码》,以另类的表达向基督教信仰提出了质疑,表达了当代欧美社会运动——“新时代运动”的一种反叛精神:反叛西方基督教文明,揭示男权社会对“女神崇拜”的长久遮蔽和剥夺,倡导恢复女神信仰以实现人类的和谐与平衡。相隔一个多世纪,从法国雨果到美国丹·布朗,从《巴黎圣母院》到《达·芬奇密码》,我们看到了同一主题的传承:对基督教的反叛和女神的崇拜。

    一、批判男权为中心的基督教

    雨果作为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反对美的超功利性,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和诗人的社会职责,提倡对照,从正反方面把握现实生活。丹·布朗,当代“新时代运动”的一名中坚干将,他的创作也无不回应着这一运动的反叛精神。纵观《巴黎圣母院》和《达·芬奇密码》两部作品,作家都塑造反面的男性圣教者形象,都揭露基督教的虚伪并揭开其神秘面纱,且有力地控诉基督教会对美丽女性的残酷杀害,表达了对男权神子为中心的基督教的强烈批判。

    1.塑造反面的男性圣教者形象

    雨果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他兼有受害者和魔鬼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勤奋博学,智慧,不乏慈悲和善良,他收养过弟弟和被遗弃的加西莫多,教给格兰古瓦知识和学问,是宗教教规逐渐使他的人性异化;另一方面,他淫邪、虚伪、凶残,是恶的代表。宗教的禁欲主义扼杀了他作为人的全部感情体验的需要,造成了他人性的严重变态,人性的分裂和扭曲的情感迫使他采用变态的手段去表达情与爱。他像魔鬼一样,一旦目的不能达到,他便残酷地将其摧残、毁灭。克洛德的悲剧是所有处于被异化的文明社会中不完整的人和人性分裂的人的悲剧现实,他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世纪教会黑暗、残暴和虚伪的社会本质。这是一个被宗教禁欲主义挤压变形的人,同时又是反动教会的代表人物。

    连续三年高居美国畅销书榜首,成为全球第一畅销书的《达·芬奇密码》,也同样塑造了一些反面的圣教者形象,如塞拉斯信徒。塞拉斯无疑是集悲剧性及残暴性于一身的信教者形象。他是天主事工会最虔诚的信徒,同时也是最凶顽的杀手。他是一位先天性的白化病人,在历尽别人的凌辱和家庭的血腥之后,他变为一位混世魔王而沦为一名囚犯,是阿林加洛沙主教把他救出了苦海,并让他皈依了基督教,主教的教育让他相信自己已从“祸星、幽灵”荣升为拯世救人的“诺亚”,他的灵魂获得了新生。在报恩的驱使下,在狂热的宗教鼓动下,遵从指令杀人成了他义不容辞的工作。“为了达到一种善,先要经历一种恶”的宗教模式成了他杀人的理由。每次杀人后,他都会跪倒在耶稣受难像前,把带有须钩的苦修带扎进自己的大腿,用皮鞭狠狠地鞭打自己赤裸的后背,他用自虐的方式洗清自己的罪孽后重又沦为杀人的工具。他徘徊在地狱与天堂、魔鬼与天使之间而失去了自己的人性与心智,在狂热的宗教信仰中丢失了自我而沦为制造罪恶的工具。

    2.揭示虚伪召唤解放,破除神圣还归凡俗

    雨果早期的人道主义思想是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思想一脉相承的。他肯定人的自然欲望,肯定人有享受现世幸福的权利,赞美普通人;他反对宗教禁欲主义,蒙昧主义。如果说《巴黎圣母院》通过对宗教牺牲品克洛德形象的描写,揭示了宗教的虚伪和宗教禁欲主义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呼吁人们从宗教精神的枷锁下解放出来的话,《达·芬奇密码》则主要是通过对基督教的千古之谜的破解,还千百年来人们顶礼膜拜的神子耶稣一个普通凡俗的人子形象,从而传达出丹·布朗反神圣易信仰的思想信息。

    小说主要从四方面揭开了基督及其教经的神秘面纱:耶稣是个凡夫俗子——有妻有子;耶稣的神性是男权统治的需要,是强权宣扬的结果;《圣经》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由异教徒——君士坦丁大帝编纂的;基督教是综合了许多异教元素的混合宗教。

    如果说雨果的反宗教思想是借助于文学形象间接地传达的话,那么丹·布朗的这种思想则如一支离弓的箭,犀利而强劲,它的矛头对准西方人的精神文化母体——基督教神学,并直接落向上帝之子——基督耶稣及其教经本体之上!作品中所揭示的“谜底”与意蕴足以动摇西方人一直笃信的基督教信仰,这也许是它产生巨大轰动效应的重要原因。

    3.控诉以男性为中心的基督教会对美丽女性的残酷迫害

    在《巴黎圣母院》中,代表着教会势力的克洛德,当美丽的吉卜赛姑娘爱斯梅拉达一出现,他的“信仰生存”便发生危机;当他的目的不能达到,妒忌便变成可怕的凶残,他煽动宗教狂热,诬陷爱斯梅拉达是女巫,勾结法庭、军队一起迫害她,他的变态人格里包含着灭绝人性的疯狂和残忍。通过爱斯梅拉达的悲剧,集中表现了作家对基督教会残暴杀害美丽女性的血泪控诉!

    如同爱斯梅拉达,《达·芬奇密码》中的美丽女性:玛利亚·抹大拉及其后代——梅罗文加王朝的后人也一直受到罗马教廷的迫害。玛利亚·抹大拉本是权倾朝野的王室后代(本杰明家族),但在基督教的教义《福音书》里,她被别有用心地污蔑为妓女,她的后代及家族成员都被基督教的秘密组织——天主事工会长期地追捕和屠杀。

    此外,《达·芬奇密码》还通过历史学专家提宾之口,揭露了历史上惨绝人寰的屠杀美丽女性的“女巫运动”——“巫婆之锤”事件。天主教会向人们灌输“自由思考的女人们给世界带来威胁”的思想,将所有具有现代思想的知识女性、“涉嫌与自然世界协调一致的女性”,都污蔑为“女巫”而统统杀害,追捕女巫的三百年中,被教会烧死的女性多达五百万。

    二、重塑女神信仰

    丹·布朗作为“新时代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作品处处彰显出女神信仰的主题。但是也许我们不易发现雨果也具有倡导女神信仰的女权主义思想。

    1.突现女神形象

    先看《巴黎圣母院》中的爱斯梅拉达:

    (1)才貌宛如天仙

    爱斯梅拉达是美丽的,简直是美如天仙。她第一次在广场上跳舞的时候,作者描写道,“四周已经围上了相当多的人”,爱斯梅拉达“在一条随便铺在她脚下的旧波斯地毯上舞蹈着、旋转着”,在这热情的旋转中,周围的所有的人都被她吸引过去,他们所有的人“都目不转睛,大张着嘴”;甘果瓦第一次看见她时,“被这个灿烂夺目的景象迷住了,不能一眼就看清这姑娘究竟是凡人,是仙女,还是天使”;加西莫多“那样深深地专心看着”;克洛德“比其余的更加注意那跳舞的姑娘”;女修士对她发出“一种虔诚的、憎恶的声音”;法比则招手叫她去。

    她不但是外貌吸引着观众,她那优美的舞姿,简直像天使在翩跹起舞。“她的歌声和她的舞蹈、她的美貌一样,都是那么迷人和难以捉摸,可以说她是又纯洁,又清亮,又飘忽,好像长了翅膀一样。”她所有的一切都是深深吸引着观众,“她低垂的又长又黑的睫毛下闪出一种难以描绘的光芒,使她的容貌带着内心的柔和,就像拉斐尔一向在童贞、母性和神性的神秘交点上所追求的那样”美得出奇,散发着神奇的光芒。

    (2)魅力有如女王

    爱斯梅拉达是小说中的灵魂人物,她在作品里发射出耀眼的光芒,她拥有一种令人目眩神迷的魅力。所有人都被她吸引,对其他主要人物的描写都以她为核心。敲钟人加西莫多、副主教克洛德、侍卫长法比、诗人甘果瓦、女修士居第尔和乞丐王国所有的群众。他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一个焦点上,围绕吉卜赛姑娘爱斯梅拉达,形成了一个以她为中心的行星环绕恒星之势,我们且称之为众星捧月般的圆心结构。

    爱斯梅拉达所到之处,由于她的才貌和人格,使她在所有人面前赢得了尊敬,无论在广场或在黑话王国,她总是受人欢迎。在她遇难时,整个“奇迹王朝”的兄弟们都义无反顾地前来救助,直至她死后,还有心甘情愿的殉陪者!她,一个身无分文的吉卜赛少女,人们却无不俯首称臣般顺从她、拥戴她,她有如一位头戴王冠、闪烁着熠熠神光的女王!

    再看《达·芬奇密码》,它以重塑玛利亚·抹大拉的女神形象为重心。作家丹·布朗运用了大量的符号学、象征学原理,加上侦探学的推理和现代科技手段,别具一格地解析了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和《维特鲁威人》,从中发掘出女神崇拜的信息,重塑了历史上抹大拉的玛利亚的女神形象。如从层层的“密码”中破解的信息有:抹大拉的玛利亚出身于权倾朝野的本杰明家族,是王室的后代,而非传说中低贱的妓女;她是耶稣的妻子,她深得耶稣的宠爱,她在耶稣死后掌管了基督教堂;她怀有耶稣的骨肉、为耶稣生下了王室后代而被称为圣杯、玫瑰、女神和圣母;人们寻找圣杯实际上是寻找女王玛利亚·抹大拉,圣殿骑士们及郇山隐修会保护“圣杯”即是保卫受尽冤枉和迫害的女王及其后代。

    2.借场景、建筑象征女神精神

    两部小说的故事都发生在欧洲的文化中心:法国的巴黎,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景都安排在最具文化象征的著名建筑物里:一是古典的圣母院,一是现代的卢浮宫。两者都借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建筑传达出女神崇拜的信息,表达作家追求终极的完满与和谐的思想。

    先看《巴黎圣母院》:

    (1)人物活动场景的圆形结构

    主人公爱斯梅拉达的中心活动点之一的格雷勿方场位于塞纳河右岸的巴黎市区。方场的一侧是绞台,另一角是荷兰塔,方场的附近是乞丐广场;中心活动点之二的巴赫维方场位于塞纳河左岸的巴黎城区。方场的一边是圣母院教堂,方场另一边是富丽的哥特式建筑。环绕格雷勿方场的荷兰塔、乞丐广场、圣母院和环绕巴赫维方场的贵妇露台、圣母院,分别形成了两个不规则的圆形场所,它们如同两个相切的圆,切点上的建筑就是圣母院。因此,圣母院同时属于两个圆形场所的建筑,从而构成了两个圆形场所的基本态势。也许作者是受圣母院圆形结构的启发,爱斯梅拉达与其他人物的关系结构也呈圆心结构,这正是爱斯梅拉达与圣母院重合的地方,也是小说书名“巴黎圣母院”的双关性。Notre-Dame(圣母院)的法文原意是“我们的夫人”,或者“我们的女人”,以表示对圣母玛利亚的尊敬。小说中,爱斯梅拉达就是一个环绕她的各种人物的“我们的女人”,攻打圣母院的民众喊她为“我们的姐妹”。她就是作者雨果理想中的“圣女”形象,是万众瞩目的中心。

    (2)哥特式建筑(教堂)

    法国是哥特式建筑的发源地之一。“哥特”一词常用来“描述某些特定的建筑和物体,它们的形式均基于12世纪中叶至15世纪末在欧洲某些地区建造的尖拱”。哥特式建筑是以石头为主的单体式建筑,表现立体空间观念,向空中发展的石头建筑高耸入云。它的宗教意义是便于人与上帝对话。它的建筑特点是破除了墙,靠拱扶垛来支撑建筑物的重量,而大面积的墙面由巨大的窗户代替。在西方文化人眼里,哥特式教堂是与女性联系的,属于改名不再叫夏娃的女人,即圣母玛利亚。罗丹称大教堂是“无上崇高的处女”,“教堂的外观便是一位跪着的女子”。

    18世纪末开始,哥特风格又重领时尚,它不仅被用来定义一种艺术风格,而且还概括了整个历史时期——“哥特时代”,对于雨果而言,这是一个伟大的信仰时代。他以满腔的热忱歌颂巴黎圣母院教堂:它“依旧是庄严宏伟的建筑”,“它是人类和民族的巨大工程”,“它是人类的一种创造,像神的创造一样又有力又丰富,仿佛具备着两重性格:既永恒又多变”,它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它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交响乐”。与对主人公爱斯梅拉达一样,雨果也满怀悲愤地控诉了圣母院所遭遇的三种伤害:时间、政治和宗教的改革、建筑艺术笨拙荒诞的时新样式对它的放肆而无耻的迫害。从它的建筑风格和所遭遇伤害的悲惨命运来看,这也是圣母院和爱斯梅拉达重合的地方,是小说书名“巴黎圣母院”的双重寓意,它无不间接地传达出雨果的女神崇拜的思想信息。

    再看《达·芬奇密码》:

    小说的主要场景安排在卢浮宫也是有特殊的意义的。首先是它的建筑上的象征意义:卢浮宫新入口——新建的现代玻璃金字塔呈V字形的圣杯状,而倒立的圣杯在新时代人的谱系中象征着女神。其次,卢浮宫美术馆是收藏有大量的前基督教世界女神偶像的艺术宝库。在六十五万三千件艺术品中,最有名的是三样作品:蒙娜丽莎、维纳斯和胜利女神。在这三幅作品中都潜藏着大量女神崇拜信息的图形密码。小说的“尾声”部分,还特别写到罗伯特受梦境和符号学的灵感触发,又一次来到了卢浮宫,根据卢浮宫金字塔的建筑特点和雅克·索尼埃所留下的密码桶谜语,他终于揭开了密码,完成了寻找圣杯之旅,即发现了女王玛利亚·抹大拉坟墓。小说的尾声照应了前文一直所宣扬的赞颂女神、呼唤女神的主题。

    与《巴黎圣母院》相似的是,《达·芬奇密码》也多次写到教堂。这些教堂没有像巴黎圣母院那样被精雕细刻地描写,丹·布朗只是直截了当地强调它的异教建筑风格,突出小说的异教思想和女神信仰主题。一是巴黎的圣叙尔皮斯教堂。一开始,文中就这样介绍:“它是在一座古庙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而那座古庙原先是为埃及女神爱塞丝而修建的。圣叙尔皮斯教堂的建筑风格与巴黎圣母院的风格极其相似。这座教堂曾主持过马尔·德·萨特和波德莱尔的洗礼仪式和雨果的婚礼。它的附属神学院见证过一段异教发展史,并且曾被作为许多秘密团体的地下集会场所。”二是圣殿教堂——圣殿骑士们及郇山隐修会的活动中心。作者借人物之口,十分鲜明地肯定它的异教建筑风格。“教堂从里到外,都带有异教的建筑色彩”,“绝对是异教徒的建筑风格”!“教堂的外形呈圆形。圣殿骑士们为了表达对太阳的敬意,抛弃了传统的基督教十字形的建筑布局和模式,建造了这座完全呈圆形的教堂”。三是罗斯林教堂。“该教堂是圣殿骑士于1446年建造的,教堂各处,雕刻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有着犹太教、基督教、埃及人、同济会以及异教传统的标志物。”“罗斯林教堂是所有宗教信仰的供奉所,是沿循所有传统的供奉所,尤其是大自然与女神的供奉所。”

    从上可见,两部小说所描绘的教堂外形和空间结构都突出它们的圆形特征。此外,两位作者还有很多关于圆形的描写和暗示。诸如圣母院大钟、五月柱、圆拱形的天花板、绞台的轮盘、命运的圈套、脖子上的活绳结,奥运会的五环、《维特鲁威人》名画上的圆圈、索尼埃尸体外的圆圈、蜂巢、鹦鹉螺、圆石柱,等等,这些都无不寄予着作家追求完满与和谐的思想,因为在西方美学史上,圆形历来有代表完满与和谐的含义。圆形是几何学最基本的原始图形,它象征了事物的完满与和谐,也象征了人物形象的圆形结构的完满与和谐。

    综上所述,两部小说都表现了女神信仰的主题,表达了作家追求审美的终极完满与和谐的思想。雨果生活的19世纪,于他而言,那是一个伟大的信仰时代。作为一个杰出的人道主义作家,关注民生,揭示社会不公,批判宗教(基督教)的虚伪与反动,重塑一个和谐的信仰社会,这自然是他笔端之下的伟大事业。而丹·布朗生活的当今时代,欧美的“新时代运动”正在广泛发展,女性生态主义已日益兴盛,女性主义在宗教与神话方面的研究著述也汗牛充栋,作为“新时代运动”的中坚分子,借作品传播其运动思想也是必然的事。两者不同的是,《巴黎圣母院》的主题比较含蓄委婉,《达·芬奇密码》则直接明朗。究其原因,主要是雨果所生活的时代是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剧烈争斗的时代,作品反映的又是中世纪的悲剧,当时基督教正处于核心地位,属于主旋律文化;雨果的超越时代性的主题只能借助小说人物及其建筑特点间接地传达。而这种主题对于处在信仰自由时代的丹·布朗来说,则恰是他要摇旗呐喊的思想主张,因而体现在两部小说中是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一隐一显。

    那么,两部小说,法美古今不同的两位作家,为什么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女神信仰的主题?透过《达·芬奇密码》,我们也许更容易明白其创作意图。作家借兰登的话:“古人认为世界由两部分组成——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神和女神共同作用保持力量平衡,即阴阳平衡。当阴阳平衡时,世界就处于和蔼的状态下。不平衡时,世界就一片混乱。”可是现实却是:“男人的欺骗是多么黑暗”,小说指出,“君士坦丁大帝和他的男性继位者们通过将女性神灵邪恶化的宣传活动,成功地将基督教转变为男性统治的宗教,将女神的地位从现代宗教中抹去了。”随着上古女神时代的结束,“大地母亲已经变成了男人的世界,毁灭之神和战争正在夺去无数人的生命。”由于女性的神圣地位在现代生活中被剥夺才造成了“生活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的显著表现是由睾丸激素诱发的战争不时打响,各种神秘组织团体泛滥,人们对于大地母亲愈发不敬”,自然美好的生态环境和本真和谐的人际关系将濒临危机。也许正是基于战争与杀戮司空见惯,由宗教分歧和性别歧视引发的冲突与悲剧频繁发生,两位作家才都由衷地都表达了对和平世界与和谐社会的渴望和追求,重塑女神精神、重建和谐社会才成为两部作品的重要主题。

    (责任编辑:张 晴)

    作者简介:杨槟,硕士,广东茂名学院文法学院中文系讲师,从事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

    参考文献:

    [1] [美]丹·布朗.《达·芬奇密码》,朱振武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1-412.

    [2] [法]雨果.《巴黎圣母院》,陈敬容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54-91.

    [3] 暨南大学张世君外国文学精品课程,2005.

    [4] [美]迈克尔·卡米尔.《哥特艺术》,陈颖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相关热词搜索:男权女神崇拜社会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