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三年级上册语文《小摄影师》原文及教案盘点

    三年级上册语文《小摄影师》原文及教案盘点

    时间:2021-08-27 12:54:0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很多学生及老师想知道三年级上册语文《小摄影师》原文及教案的情况,小编整理了一些三年级上册语文《小摄影师》原文及教案盘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小摄影师》原文及教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摄影师》原文

    1928年夏天,高尔基住在列宁格勒。他经常坐在窗子旁边工作。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高尔基正在读书,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外飞到了桌子上。高尔其打开纸团,上面写着:

    亲爱的高尔基同志:

    我是一名少先队员。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

    高尔基从窗口向外望去,看见人行道边上坐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架照相机。

    “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问。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站在高尔基面前了。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

    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

    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电车马上开走了。

    晚上,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

    “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

    “不是。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摄影师》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收集了解关于高尔基生平故事、资料。

    第一课时

    揭题导入

    1、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2、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shè)。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3、出示教学挂图,学生交流高尔基生平情况,教师相机补充讲解。

    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重点指导“鞠(jū)躬(gōng)”、“胶(jiāo)卷”,轻声字“停当(dang)”、“打量(liang)”、注意:摆弄(nòng)声母是n。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齐读全文后,完整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纸团墙报鞠躬打量吩咐摆弄胶卷秘书杂志社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醒: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

    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摄影师》教学反思

    《小摄影师》是一名少先队员为苏联文学家高尔基照相,因没带胶卷未能照成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先队员的关怀爱护。我在《小摄影师》阅读教学中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在感悟语言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我在教学时紧扣“吩咐”一词让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理解,再通过说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把理解语言和体会情感结合起来,揣摩出高尔基对小男孩子的喜爱之情,突出教学的重点。

    情感是附载在语言文字这一客体之中的。它需要靠读者在读中去感知与感悟。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两句话集中体现了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并且情感强烈。我让学生自己去朗读,通过朗读去体验、去感知、去感悟,通过反复朗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高尔基对待记者的冷淡和不见,对待小男孩的热情和“一定”要见这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

    有了这种体验和感悟,“高尔基为什么不愿见记者而热切希望小男孩能再来?”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再读全文进一步思考:“小男孩会再来吗?”激发学生想象,把他们引进课文的情境之中。有了前面的铺垫,并且给学生提供了展开想象的空间,续写“小男孩再来时会是怎样的情景”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深刻。在他们积极的思维中,引起情感的共鸣。

    备好教案的第一步是掌握各科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熟悉中学各科教材的目的和任务,这是教学的根本依据,其次就是剖析教材。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三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三年级语文教案1

    《珍贵的教科书》教案

    设计理念

    立足于“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挖掘课文的阅读潜力和人文价值,遵循“速读、略读、精读”的阅读次序,引导学生理清叙事顺序,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边读边想”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情景导入。(略)

    2、简介背景,营造氛围。(略)

    二、速读课文,审清题意

    1、读题、解题。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珍贵的教科书”主要“珍贵”在哪里?并勾画出“珍贵”含义的词句。

    三、略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勾画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

    2、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细读课文,扩展想像,理清故事情节

    1、运用“读、画、议”的方法导学第一段。

    (1)导读:你准备把重音放在哪些词语上?为什么?讨论突出这些重点词语的理由。

    (2)故事发生在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板书:炮火连天),你们联系看过的电影电视,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

    (3)在战争环境中,延安小学的同学们学习条件非常艰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4)思考:强调“没有书”是“最困难的”,和“珍贵”有什么联系?

    小结:延安小学的学生没有教科书,这是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因此,他们急切地盼望着能得到教科书。(板书:盼)

    2、自学第二至六段。

    (1)导读:第二至六段写“取教科书”,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2)边读边思考:张指导员带来了什么消息?大家为何那么高兴?为什么“今天必须有一个人和我一块儿把书取回来”?

    (3)学生提出问题、讨论、归纳。(板书:情况紧急、取)

    3、研读第七、八、九段。

    (1)学生默课文,边读边思考:“我们”领到书回村时心情怎样?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在回村的路上遇到什么情况?(板书:敌机轰炸)张指导员在危急中是怎样做的?(板书:护)画出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的语句。

    (2)体会感情,指导朗读。

    4、研读第十段。

    (1)导读:自由读,边读边想。读第一遍,画出描写人物神态和语言的词句;读第二遍,想像张指导员当时的思想;读第三遍,琢磨张指导员说话的语气,想像他没说完的话的意思。

    (2)品味重点语句。

    a、文中“好半天”是什么意思?从“好半天”“微微睁开”说话断断续续可看出什么?(板书:生命垂危)把孩子们的书看得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表现了张指导员什么精神?

    b、文中“轻轻地”“微弱的”说明了什么?“摇了摇头”结合上文说说他知道什么?

    张指导员两眼望着那捆书(板书:望),在生命垂危的最后时刻他想的是什么?前两个省略号表示说话断续,后一个省略号表示话没说完,如果他能说下去的话,会说些什么?张指导员在这种时候的希望是什么?

    (3)师生讨论小结。

    5、研读第十一段。

    (1)学生自由读。

    (2)学生讨论、归纳。

    6、速读全文,深入理解。

    (1)思考:教科书的“珍贵”除了体现在张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外,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2)梳理课文叙事顺序。

    (3)谈谈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4)讨论、归纳。

    三年级语文教案2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教案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帮助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11个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5个生字,理解“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课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学准备:

    1、生词卡片。

    2、课件。

    3、搜集赞美春雨的词语、诗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帮助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11个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5个生字,初步理解“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提出不懂的问题。

    3、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朗读题目,了解题目。

    二、检查预习情况,帮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

    1、出示文字投影片,检查并纠正带点字的读音:

    跌下来、似的、播种、仰着脸

    2、出示文字投影片,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沟、蹄、滑、密、撒、播、乳

    3、重点指导“播、乳”字的书写,学生练习。

    4、结合课文中的语句,理解词义:你推我挤、播种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随机板书,理清文章的脉络。

    四、质疑。梳理问题。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留待第二课时深入探讨。

    (问题梳理:1、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2、“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五、作业:

    1、写生字词、读书。

    2、练习熟读课文,思考并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

    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课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学准备:

    声像资料、文字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册教材的开篇之作。它和春天、和小雨有关,让浓浓的春意吹进我们的教室,让甘甜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吧!齐读课题。

    (一)、进一步理解课题:

    课题中一连用了三个“滴”字,春天的小雨给你什么感觉呢?该怎么读题呢?注意节奏和停顿,再次读题。

    (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这场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我们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吧。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交流感受,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体会描写春雨声音美的内容。

    1、回忆哪些自然段写了雨的声音?这几个自然段都写雨的声音,听雨的地点有什么不同?

    2、“屋前听雨”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春雨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说说听到了什么?

    (2)捕捉表示声音的词,体会小雨滴发出声音的不同。

    (3)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4)抓住“推、挤”感受小雨滴的欢快,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林中听雨”加深感受声音美,解决难点。

    出示文字片:

    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森林就像一座音乐厅一样。

    (1)第二自然段写雨的声音,这句话也写雨的声音,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2)想象:音乐厅里正在演奏什么曲目呢?

    (3)练习朗读,欣赏声音美。

    (4)指名读4-6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问题一:“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问题一“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解疑步骤:

    ①教师带领学生初步认识标点符号:破折号。了解破折号的用法之一是表示声音延长的意思。

    ②出示字幕:

    “嗵——嗵——嗵!”“冬——冬——冬!”

    突然,吹来一阵风,树叶上的水珠通通跌下来了。“嗵嗵嗵!”“冬冬冬!”“啪啪啪!”

    ③对比指导表示声音的词语,体会破折号的作用。

    ④说说为什么有的时候读的舒缓,有的时候读的急促:

    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解疑步骤:

    ①学生自己初步理解。

    ②结合生活实际和影视中看到的画面,说说什么时候敲鼓?鼓声一响,给你什么感觉?

    ③理解作者这样写表达的对小雨点喜爱的情感。

    4、播放春雨飘落的画面,直观感受春雨之美。

    5、配乐朗读声音美部分。

    板书:声音美

    (二)感受描写春雨形象美的内容。

    1、听雨让我们感受到声音美,看雨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读一读,说一说。

    2、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春雨的样子。

    板书:样子美

    (三)感受赞美春雨精神美的内容:

    1、指名读8、9自然段,想想人们赞美春雨还有什么原因?

    2、出示儿歌:《春雨》。读一读,感受万物盼望春雨的心情。

    3、想一想,儿歌中的种子、花朵、麦苗和春雨有什么关系呢?

    4、如果你就是春雨,听了生灵们渴望你到来的心声,你会怎么做的?

    板书:精神美

    (四)齐读最后一段,表达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

    1、谁能结合板书说说春雨美在哪?

    2、总结写法

    文章着重写了春雨的声音美,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声音的世界,以后写文时可以学习作者的写法,写出的文章会更精彩。

    3、再次朗读课题,结束学习。

    四、布置作业:

    必做: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选做:摘录描写声音的词语,写在积累本上。

    三年级语文教案3

    《山沟里的孩子》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山沟里的孩子决心从书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刻苦学习的经过,他们要起早贪黑地走山路,到学校读书使学生通过比较体会自己优越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从而受到启发向小朋友学习,认真刻苦读书掌握更大的本领。

    教学要求:

    1、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以及课文的中心思想。

    2、掌握课后思考题,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掌握本课的生字生词。

    教学重点:

    体会山沟里的孩子上学的艰苦,并进行比较,了解现在城市中孩子优越的学习环境,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都是生长在城市中,你们知道山沟里的孩子们是怎样生活和读书的吗?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自由读课文,看看他们的情况。

    二、学生自由读课文

    指名说一说山沟里的孩子生活和学习是怎样的?可以结合文中的有关句子来说明,教师加以适当讲解。

    三、课文通过三方面来讲山沟孩子的,先讲了清晨孩子去上学的情景,天还没有亮,山沟里还黑着,孩子们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去上学。通过描写野葡萄、牵牛花、女孩子身上的新褂子颜色的变化,来描写孩子们上学要起得很早。

    四、指导学生朗读,重点体会

    五、课文第二部分讲了,傍晚山沟里的孩子才从学校放学回家,孩子走过那座山,翻过这座山回家,天色已晚课文通过对山楂果、路边的草垛、男孩子身上的褂子的颜色的变化,说明孩子放学回到家天色很晚。

    六、天边的云黑黑的,山沟里的路黑黑的。远处狼在嚎,羊栏边的黄狗往往叫,天黑洞洞的。这些景物的描写充分体现出了孩子们上学的艰苦条件。只有月亮照亮了孩子们回家的路。

    七、小组讨论:山沟里的孩子们每天是怎样上学的,小组分别汇报学习。

    八、说说自己是怎样学习的?通过比较学习谈谈自己今后应如何学习,重点指导学生要向山沟里的孩子学习些什么品质?

    九、把学过的课文再读一读,争取有感情流利的朗读。

    十、布置作业:

    预习本课生字生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说一说山沟里的孩子们每天是怎样上学的?我们应向他们学习些什么?指名回答。

    二、自由朗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有一个怎样的传说?

    三、指名回答

    四、这把金钥匙其实指的是什么?回答:是知识的钥匙。山沟里的孩子们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就是掌握知识,用知识使自己的山沟变一个样,把山沟建设得更好。

    五、有感情朗读课文。

    六、学习本课生字生词:把认字表中的生字从课文中找出来,画一画,并读一读,再自己组一个词,扩充词汇练习。

    七、学习写字表中的生字。

    罩:笼罩上下结构上面的部分是四字头,注意不要写成四。

    匙:钥匙半包围结构,注意最后是的最后一笔要长一些。

    慧:智慧这个字笔画较多,中间一部分横要出头。

    貌:面貌本字的左边部分较难写,要重点指导。

    勤:辛勤这个字左右结构,左边的部分注意不是草字头,最后一横要变成提。

    程:启程左右结构左边是禾木旁,字形较简单。

    八、布置作业:

    本课生字写在作业本上,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年级语文教案4

    《去年的树》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日本女作家新美南吉的童话。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鸟儿和树是好朋友,它天天唱歌给树听,将要飞回南方时答应树的请求——-回来再唱歌给它听。可是第二年春天,当鸟儿飞回来找它的朋友时,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最后只找到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于是,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告诉我们:做人要信守诺言,珍惜朋友之间的情意。但本人觉得:运用本文来进行诚信教育不是。面对越来越现实、理性的四年级学生来说,进行诚信教育选择生活中的事例,或者是直白深刻的名人名言、成语、寓言故事等,这些在中国便有很多。所以,本人想轻讲本文教材,重在诚信教育。

    二、教学目标:

    1、能蜗牛文摘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能读懂本文。

    3、深刻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更多的事例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四、教时安排:2教时

    第一教时

    一、教时目标:

    学会生字词,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引入: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2、初读课文,要求把文章读正确,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明白的词,对于刚才的疑问多读几遍。

    3、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去年的事?理由是什么?试着分段。

    4、深入阅读课文:

    (1)带着课后习题1的问题细读课文。

    (2)请学生说说自己能解决哪些问题,讨论后完成口头填空联练习:

    鸟儿到南方去之前答应为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天,鸟儿从南方飞回来却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鸟儿在火柴点燃的灯火前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会课文情感:

    (1)课文最后一段中鸟儿唱歌时,前后两次"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它在想什么?

    (2)树被伐木人砍倒前,会对伐木人说些什么?

    6、朗读指导:

    (1)你喜欢课文中的鸟儿吗?为什么?

    (2)把你感动的句子找出来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再说说选择这一句的理由。

    7、总结并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故事,寓言、事例等

    第二教时

    一、教时目标:深刻明白要信守诺言这一道理。

    二、教学形式:开一个故事介绍会。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四人小组内自由介绍故事内容,相互评议。

    3、请学生自愿向全班同学介绍故事内容,然后集体评议。

    三年级语文教案5

    《小小的书橱》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9个字,掌握“浩瀚、遨游、沐浴”等词。

    2、学习诗歌,懂得小书橱中蕴含的知识,能使人眼界开阔,生活充实,体会作者对小书橱的喜爱之情。

    3、体会关键此举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感受读书的乐趣。

    4、有语气地朗读全诗。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诗歌,会认识中的生字词。

    2、熟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对小书橱的喜爱。

    3、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导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小书橱?说说你从中获取了那些知识。

    今天,老师带领你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板书《小小的书橱》,看看小作者是怎样写他的小书橱的。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书,花初步认识的字,用自己的认字方法认识它。

    2、至明看火车,检测识字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感情。

    1、自读诗歌。

    2、读完诗歌,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3、你从那些地方感受到小作者喜爱读书?

    作者为什么把书橱比作是“广阔的世界,浩瀚的海洋?”

    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指导学生朗读、感悟2—5小节,体会读书的乐趣。

    读最后一小节,面对书中的无穷的宝藏,我们应该怎样做?

    四、配乐朗读,放飞想想谈感受。

    1、指名配乐朗读课文。

    2、学完这一课,你有什么感受?可以结合自己读书的感受来谈。

    3、生有感情地齐读全诗。

    五、总结评价,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再读诗歌,进一步感受诗歌内容。

    2、完成古诗《观书有感》。

    3、会写本课生字。

    导学过程:

    一、直揭课题

    二、感情朗读,回顾全文。

    三、完成读一读,背一背《观书有感》

    1、自由读古诗。

    2、再读古诗,结合插图,自悟诗意。

    3、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四、指导写生字

    1、学生观察生字,提出不会写的字全班交流解决。

    2、重点指导“瀚、尊”

    五、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鼓励孩子积累好词好句,摘抄有关读书书的名言警句。

    传统的教案是施教前的精心设计,一旦物化为教案,就一劳永逸,反复使用。按新课程标准来看,完整的备课应该是教学前的预案加教学中的记录、调适加教学后的反思。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

    《山沟里的孩子》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你们平时是怎么上学的?想了解山沟里的孩子,他们是怎么上学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山沟里的孩子》一课,去看看山里的孩子他们是怎么上学的。

    二、初读课文,认识文中生字。

    1、 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生字,用喜欢的识字方法认识它。

    2 、指名读课文,检测生字。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 大家先自己小声的读读课文,然后把自然段的序号标好。

    2、谁想给大家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在他读的时候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课文讲的是山沟里的孩子决心从书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刻苦学习的经过,他们要起早贪黑地走山路,到学校读书。)

    3、 师:说的好,哪些自然段写了孩子们为了上学克服重重困难的呢?(1--5自然段)

    4、6-7自然段又讲了什么?

    (孩子愿意克服重重困难,找到金钥匙改变穷山沟的美好愿望。)

    四、齐读课文,全面感受课文内容。

    五、布置作业。(日积月累b组的词语,要求会读、会写。)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2

    《争吵》

    教学目标:

    1、 会认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石匠、墨水、故意、诚心诚意、承认、缘故、愤怒、独自、戒尺、既然”等词语。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3、 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懂得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互相宽容,并学着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中人物的心理变化。

    2、体会父亲说的话的含义。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板书课题

    每天我们都和同学们在一块学习、游戏,也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矛盾,你是怎样处理的?(学生回答)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文中的两个同学是怎样处理同学间发生的问题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从文中标生字、词语,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新词。

    重点指导:

    (1)“体、缘、愤、戒”的写法。

    (2)区分“即”与“既”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课文,将语句读通顺。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课题是“争吵”,使谁与谁争吵?为什么争吵?怎样争吵?结果怎样?

    2、小组内讨论交流,全班交流。

    3、师生交流,明确课文内容:

    “我”和克莱谛之间因为 而发生争吵,最后“我”和克莱谛

    四、作业:

    把课文读熟,注意体会“我”和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

    第二课时

    一、 回顾课文内容: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 理解课文,体会父亲的话。

    (一) 找到“我”和克莱谛吵架的有关段落,认真读一读。

    (二) 当“我”和克莱谛吵架时,“我”的心情怎样?心理怎么想的?从哪些语句看出来?

    1、 抓住重点语句,自主讨论交流:

    (1) 我火了,骂了他一句。

    (2) 于是我想报复他。

    2、 师生交流,统一认识。

    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

    (三)体会父亲的话。

    1、父亲的话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从文中标出来。(小组交流)

    2、第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我为什么会想起这句话?此时我的心情怎样?找到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小组自主交流:

    (1) 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

    (2) 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

    (3) 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是该多好!

    (4) 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

    (5) 想到这里,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心里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

    师生交流,统一认识:

    “我”不安、后悔、矛盾。

    3、第二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1)他们都说在外边等着对方,此时他们在想什么?俩人想的一样吗?找到有关的语句读一读。(讨论交流)

    (2) 我为什么会想起这句话?此时我的心情怎样?找到有关的语句读一读。

    我心想:“我只是防御,决不还手。”

    (3)“终于挨到放学”为什么是“挨”?从中体会到什么?

    4、当父亲知道整个事情时,父亲的表现怎样?从文中标出来读一读。

    讨论:

    (1) 父亲为什么把戒尺折成两段,扔向墙角?

    (2) 从父亲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师生交流:

    同学之间应该团结友爱、相互宽容。

    5、你觉得克莱谛是个怎样的孩子?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我”和克莱谛争吵前后的表现。

    三、小练笔:

    在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你是否也曾遇到过文中出现的这种事情?你是怎样处理的?把你和同学发生过的事情写一写。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3

    《检阅》

    学习目标

    1、会认“俱、拄”等5个生字。会写“俱、博”等14个字。正确读写“检阅、俱乐部、挑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队员们关注弱势的美好的心灵。

    第一课时

    出示挂图,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幅图,是波兰首都华沙欢庆国庆节的隆重场面。许多的游行队伍在这一天接受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和亿万群众的检阅。对每一位波兰人来说,这一刻都是激动、幸福的时刻。让我们把视线移到这一队正走过主席台的儿童队员身上,请你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特别的地方?(学生自由说)就从这一队孩子身上,发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板书课题:检阅

    自学课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认读生字。

    3、思考:课文写了队员们的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用笔画出最令自己感动的地方。

    检查自学效果,汇报交流

    1、指名读课文,检查是否读正确、流利。

    2、认读生词,生字。再练习读课文。

    3、汇报交流思考的问题。

    a.小组间交流;课文写了什么事?观众们怎样夸他们?

    b.全班交流。相机理解“棘手”。

    “棘手”的事指什么事?

    能读出这事是怎样“棘手”吗?

    练读第2—6段。指名读,评价读得怎么样。注意读出为难的语气。

    讨论:为什么孩子们这样为难?直接告诉他不就行了吗?

    小结:多么善良的孩子们呀!那么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这个残疾孩子博莱克呢?故事的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下节课我们来讨论这些孩子们棒在哪儿,好吗?

    书写生字

    1、进一步认读生字。

    2、记忆字形。交流记忆方法。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

    “博、羡、慕”三个字,要注意字的结构,摆放匀称。“博”左小右大,“羡、慕”上小下大。

    “席”的笔顺。

    “截”的笔顺。

    4、抄写词语:

    俱乐部博士鸦雀无声截肢队伍

    沉默局面真棒羡慕主席台

    观众纠正

    第二课时

    围绕重点,读书讨论,感情朗读

    1、投影出示两句话:

    “这个小伙子真棒!”一名观众说。

    “这些小伙子真棒!”另一名观众纠正说。

    指名读这两句话。

    2、讨论:观众为什么这样说?

    a.读书找找理由后,参与小组的讨论。

    b.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全班的讨论。

    ◆说博莱克棒,是因为他是个残疾人,却走在队伍前面,走得那么好,又那么精神。

    指导读出博莱克的“棒”。(课文第12段)

    ◆说这些小伙子棒,可能有以下理由:一是让一个残疾孩子参加检阅队伍,二是不是把他藏在中间,也不是把他放在队后,而是让他走在第一排。他们是那么的呵护着他,不伤害他的自尊心,不歧视残疾人。

    指导读课文第7、8、9段,读出孩子们真心地为他人着想的做法,体会他们美好的心灵。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激情总结,引导写话

    1、总结:

    读完了课文,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有这样的感受:这次国庆检阅,不仅检阅了孩子们整齐的队伍,更检阅了他们美好的心灵!相信每个人都永远忘不了这次难忘的检阅。你们一定有好多心里话要说,对吗?

    2、任选一个内容,写写你想说的话。

    a.博莱克回到家里,他激动的心情无法平静下来。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请替他把日记写下来)

    b.看着队伍中的博莱克,我想对他说:……

    3、指名读小练笔,评价修改。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4

    《梦已被染绿》

    学习内容:

    1、学习儿歌,理解课题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2、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音乐谈话,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你听出这是什么歌了吗?(生回答《春天在那里》)

    2、请你想一想,除了歌中唱到的,你还知道春天在哪里?(生自由回答)

    3、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在郊外、校园、上学路上我们都找到了春天,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小作者在哪找到了春天。(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儿歌,有感情的朗读

    1、自由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仔细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儿歌。

    3、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字,组词)

    4、默读课文,找一找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读。在书上做出标记)

    5、谁来说一说有疑问的地方,我们一起来解决?

    (学生交流:词语、不明白的句子。生提出“田野里有什么秘密”引导学生说出“嫩草吐绿,春天的脚步进了”理解“梦已经被染绿”的含义)

    6、你想像一下,田野里还会藏着有关春天的什么秘密?(学生根据经验说一说,蛇冬眠结束了,树发芽了……)

    7、小作者发现这些秘密时,心里会怎样想?(指名读1——4节,读出喜悦的感情)

    8、他会以怎样的心情把这个秘密告诉妈妈、老师呢?(指名读5、6小节)

    9、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优美的乐曲,请你伴着音乐,把这首儿歌读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可以读给同位、好朋友听)

    三、学写生字

    1、出示“残、融、嘱、散”,讨论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学生说,老师用红笔标注)

    2、(学生组词

    3、生书写,教师巡视。

    四、课外延伸

    回家收集资料,寻找描写春天的词语、诗歌、短文。

    五、作业

    1、背诵儿歌。

    2、收集描写春天的词语、诗歌、短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5

    《梦已被染绿》

    学习内容:

    1、检查儿歌的背诵

    2、交流收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检查儿歌

    1、背诵儿歌(齐背、指名背)

    2、小组内检查生字(学生运用生字卡片读字,组词)

    二、《春天的脚步》展示会

    1、上节课布置找资料,下面谁来说一说你都找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学生说,老师板书,然后进行补充,完成语文天地4,对于容易理解的词语,让学生明白意思,并且试着说句话。)

    2、除了描写春天的词语外,有很多古诗也描写了春天的景色,比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谁还能背一些你知道的描写春天的古诗?(学生背,老师给予评价、鼓励)

    3、这些同学真了不起,积累了那么多的诗句,真棒!书上为大家推荐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让我们来听一听雨点在唱什么歌?(生自由读短文

    4、你都知道雨点在唱什么歌?谁听懂了它的歌,他都做了些什么?

    5、多么有趣的文章,写出了生机勃勃的春天,你都找了那些文章给大家读一读,好吗?(学生介绍,老师评价)

    三、课外延伸

    同学们收集了这么多的好词、好句、好篇,收获可真不少!回家后请你们把这些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好吗?

    四、作业

    写教案掌握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的总体要求,吃透教材。每门课程都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而教学目的是通过每次课的教学任务的完成来实现的。要完成每次课的教学任务,必须以教学计划或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教科书为依据,以期教学时有据有依,得心应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1

    《鳄鱼的争斗》

    一、谜语导课

    1、说谜语:它生活在水中,不属于鱼类,它有两只大眼睛,大大的嘴巴,一条长尾巴。(边写边板书:鳄)

    2、你知道鳄鱼吗?(学生说老师更正其中的错误。)

    3、过渡:有位生物学家经过仔细的观察,给我们介绍一些有关鳄鱼的故事。

    4、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5、质疑:(学生根据题目提问)

    6、通过预习了解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文中是谁与谁争斗?

    7、指导读好“宾”与“槟”区别。“侵”的读音是前鼻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它们怎么争斗的内容。划出鳄鱼之间争斗的规矩。

    2、指导读“矩”,轻声的读法。

    3、学生汇报两句话。找出“兴风作浪”、“点到为止”两个词。

    三、精讲“兴风作浪”

    (一)理解“兴风作浪”这个词语的意思

    1、板书“兴风作浪”,先读准音。开火车读。

    2、文中有个句子直接写出了兴风作浪的意思,出示“罗宾用自己的尾巴掀起了比入侵者更大的风浪。”找出“兴风作浪”的意思(掀起风浪)

    3、出示字典中“兴”的义项。选择义项。

    4、出示“兴风作浪”的比喻义,挑选意思。

    (二)学习文中有关“兴风作浪”的文字。

    1、指名读第二小节,入侵者如何“兴风作浪”,挑起事端?括出其中的句子。

    2、自由读句子,你感觉如何?(嚣张,骄傲,挑衅)像这样就是嚣张的意思。指导识记“嚣”与“器”区别。在书中描红“嚣”。

    3、通过指导朗读,将这种感受读出来。练读,指名读,从语气,从表情指导,再指名读。

    4、它会吼叫什么?你能想象一下罗宾怎么“兴风作浪”吗?仿照书中描写入侵者的句子,说一说。再想一想罗宾会说什么。

    5、“技不如人”什么意思?“技”指哪一方面的本领?

    四、精讲“点到为止”

    1、指名读第三小节,划出罗宾是怎么做的句子,小组交流。

    2、补白设计:罗宾好像在说什么?指名交流;持续五分钟,好像在说什么;挪开好像在说什么。

    3、一切都似乎在警告——引读第三小节最后的句子。

    4、理解“点到为止”。“止”的意思,选义项。再说词义。

    五、总结“约定俗成的规矩”

    1、习惯上这样,就叫“约定俗成”。板书:约定俗成

    2、小结本节课所学

    3、本文想告诉我们:留意生活,观察生活,你会有所发现和收获。

    六、板书设计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2

    《瑞雪》

    一、教学目标

    1、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和人们喜悦心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意思

    3、理解“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意思

    4、默读课文后,能说出课文第1段中各句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5、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段,能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默读课文第1段弄清叙述顺序

    2、教学难点:理解北国风光的雄伟壮丽和农谚:“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三、教学准备

    磁带、录音机、小黑板

    四、教学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揭题,读题

    2、解题,瑞什么意思?

    二、初读课文,初知大意

    1、默读

    2、这是什么地方的大雪?是一场怎样的大雪?为什么成之为瑞雪?

    三、学习生字

    1、自学

    2、检查

    A、指名分段读课文

    B、分析字形:凛、罩、蒙、巍、眉

    C、辩字组词

    瑞()例()馒()

    端()冽()漫()

    D、解释词语

    纷纷扬扬、白蒙蒙、茫茫、巍巍、一望无际、眉开眼笑、笼罩

    E、写出近义词

    凛冽、昏暗、分外、追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北国风光的雄伟

    2、默读课文后,能说出课文第1段中各句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认读生字新词

    二、第1段

    1、默读,说说这一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划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3、这一段共几句,分别写什么?

    4、4句中哪几句写下雪

    5、哪些词语写出了雪大

    6、下雪前刮风有哪些特点?

    7、朗读

    三、第2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3、哪几句具体描写雪后的景象?找出来读一读

    4、哪一句抒写作者的感情?

    A、指名读

    B、北国风光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哪些景物?

    C、为什么说雪后的景色是雄伟壮丽的?

    D、大雪不仅带来了迷人的风光,还带来了什么?

    E、“好一派、好一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F、朗读指导

    四、作业

    1、齐读1、2段

    2、摘录课文第1段中反映风大雪大的词语

    3、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喜降瑞雪后人们的喜悦心情

    2、理解“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段,能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

    2、课文第1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是怎样按时间顺序写的?

    二、第3、4段

    1、默读

    2、这两段分别写谁?

    3、老农和小孩的心情一样吗?同样是喜悦,表现有什么不同?

    理解眉开眼笑、连声、清脆的笑声、传遍

    4、老农和小孩高兴的原因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A、指名读农谚

    B、理解

    被比喻什么?三层被形容什么?

    来年什么意思?枕着馒头睡是怎样的情景,形容什么?

    前半句和后半句什么关系?

    为什么“今年麦盖三层被”,就会“来年枕着馒头睡”?

    5、指导朗读

    三、总结

    1、齐读全文

    2、为什么称这场大雪是为瑞雪?

    3、背诵课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3

    《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教学目标

    1、会认“洼、印、凌”等6个生字,会写“铺、泥、晶”等13个生字。

    2、学会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抓住关键词语感受水泥道的美丽。

    3、积累优美的段落语句。

    教学重点

    学会借助上下文理解词语,能抓住关键词语感受水泥道的美丽。

    教学难点

    理解词语的方法的掌握和运用。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诗人途经一片枫林,被美景陶醉,写下了“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篇,你见过哪些美丽的景物,来说一说。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又是怎样的一番美丽呢?让我们进入课文,一起感受吧。

    二、新课学习

    1、借助拼音,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重点指导“铺”的读音。并指导它的另一个音节,组词:铺满、当铺

    2、小组互相检查。

    3、教师指名读课文,检查阅读情况。

    4、再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5、想一想,课文告诉我们水泥路上的什么很美,美在哪里,画出相关的语句,展示给同学们听。

    三、生字的教学

    教师重点指导“铺、晶”2个字。学生自学“泥、院、印”并交流识字方法。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了生字,读通了课文,一起感受了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是那么的美丽迷人。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感悟它的美丽。

    五、作业布置

    1、抄写生词。

    2、抄写自己喜欢的语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检查生词的认读情况。

    2、上节课通过阅读你感受到了什么?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美丽。

    这节课我们来体会作者写出了水泥道的何种之美?

    二、新课学习

    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表现水泥道很美的句子,并想想从哪些词语上体会出什么样的美丽。说给大家分享。

    出示句子:

    1、啊!多么明朗的天空。

    “明朗”是什么意思,换成“晴朗”可以吗?表达有区别吗?

    2、道路两旁的法国梧桐树,掉下了一片片金黄金黄的叶子。这一片片闪着雨珠的叶子,一掉下来,便紧紧地粘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了。

    “金黄金黄”“闪着雨珠的'叶子”“湿漉漉的”“粘”这些词语感受到了秋天梧桐叶的色彩美,而“湿漉漉的”“粘”把雨后的水泥路的潮湿、温润展示出来,一种秋色下温润美丽的景色展现眼前。

    3、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这段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逼真。熨帖、平展,写出了梧桐叶的状态。那么,熨帖是什么意思?

    4、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这段话你体会到什么?

    5、这篇课文抓住了哪些事物进行描写?

    三、有感情地朗读出示的句子

    四、课堂总结

    作者观察细致、语言生动,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把雨后水泥道的独特的美,写得淋漓尽致。我们一定把自己喜欢的语句积累下来。

    五、课堂作业

    1、课堂小练笔:写一写你上学路上发现的美景吧,一会儿读给大家听。

    2、抄写课文表现水泥道美丽的句子。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4

    《惠崇春江晚景》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会背诵。

    2、能借助注释和插图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出诗中描绘的景象。

    3、激发对诗歌的热爱,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听,孩子们,欢快的音乐响起来,小手拍起来,让我们一起唱起来吧。(听《春晓》)

    2、听完这首儿歌,你能感觉到哪个季节的气息扑面而来?(春)

    3、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春天的面纱,走进春天。(欣赏图片)你能用一个词来描绘春天吗?

    4、春暖花开,鸟语花香,春天给人们带来生机勃勃的景象。从古到今,多少文人墨客用诗词描绘出一幅幅优美的画卷。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宋代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和老师一起书空课题。(板书课题)指导“惠”字书写。

    5、作者是谁?(简介苏轼)

    6、心中有目标,学习效率会更高,请同学们轻声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7、认识画家,引出全诗

    (1)关于这幅画,你想知道些什么?

    (2)引导质疑:这幅画是谁画的?

    (3)简介惠崇

    过渡:苏轼就以《惠崇〈春江晓景〉》为题目作了一首题画诗,他是怎样写的呢?

    二、岀读古诗,整体感知

    1、初读古诗,放声读诗,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到自己满意为止,开始。

    2、检测生字,指名读,齐读。

    3、指名读全诗,谁来读给大家听一听?(强调生字的读音要准。)

    4、读出诗的节奏感,听老师范读,画出停顿来。古人读诗讲究节奏感,七言律诗用二二三的节奏,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味。提醒学生注意停顿。

    5、齐读。(指名读,指名读,齐读,注意读出节奏,读出韵味。)(课件)

    三、品读古诗,感悟诗境

    1、师:知晓诗人,读通诗句,是学好古诗的前两步,诗读通了,诗句的意思你能读懂吗?理解诗意,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2、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让我们小组合作学习,

    一读:读景物,把看到的'景物划出来。

    二读:读诗文,把诗文的意思读到心里。(根据课文插图和课后注释,小组内讨论交流诗句的意思。)

    三读:读自己,把你的情感读出来。(课件)

    3、小组合作,师巡视指导。

    4、交流前两句

    师:诗歌写了哪些景物?

    学生汇报,随机点拨。

    ①诗中描写的景物有:竹、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河豚。

    思考:春天江水温暖,群鸭最先感觉到。诗中那句诗写的,读出来。春天江水温暖,我们看得见吗?诗人又是怎样感受到的呢?

    理解“三两枝”“鸭先知”

    ②作者站在江边,看到这春意盎然的美景,心情怎样?假如你就是诗人,你会说些什么?

    师:孩子们,画中清波漾漾,有青青是的翠竹,三两枝的桃花,江面上有戏水的鸭群,诗人由远及近向我们展现了这么优美的画面,让我们用朗读把它的没读出来吧!

    5、交流后两句。他把画家没法画出来的水温冷暖,描绘得如此富有情趣、美妙传神!此外,他的高妙还表现在幽默的想象上。

    (出示后两句)师:你读懂了什么?

    师:你们认识蒌蒿、芦芽、河豚吗?

    师解释。蒌蒿:长在洼地的一种野草,可以食用。芦芽:芦苇的嫩芽。河豚:味道鲜美但肝脏等部位有剧毒的鱼。在近海,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

    师:诗句中“短”能否换成“壮”?(春天刚到,芦苇才抽出嫩芽,用短突出芦苇是春天才生出的,用壮显然不合适。)

    师:哪些景物诗中有,画中没有?(河豚)这是作者的想象。

    为什么作者看到蒌蒿,芦芽就想到河豚呢?苏轼不但是一位作家,还是一位美食家。听老师讲个小故事,就明白了。(出示小故事)

    过渡:孩子们,后两句多有趣味,这三种景物蒌蒿,芦芽,河豚配在一起就是一道美味佳肴,想必苏轼写完这首诗已是垂涎三尺了,让我们把这种趣味读出来吧!

    6、指导朗读:

    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入意境。(眼前这情景,鸭子陶醉了,河豚陶醉了,诗人陶醉了,我们也醉了。下面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加上表情、动作去感受春天之美!)

    (出示课件,整首诗)生齐读。熟读成诵。小结(板书)体会作者的情感?

    9、古时候,诗、歌、音乐、舞蹈是融为一体的,诗配上好听的音乐就可以吟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一起唱起来,用歌声来感知春天的美好!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5

    《美丽的小兴安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及勇于创新的精神。

    3、德育目标:激发学生对小兴安岭的向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4、创新目标: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教学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幅幅精美的画面。感受小兴安岭的四季景色,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学习作者抓住小兴安岭每个季节景色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2、学生分析:学生在上一单元已经学习运用多读多想,读通课文的读书方法把课文读通,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再加上课文里对小兴安岭美丽景色的描写,更能使学生理解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3、创新点: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创新人格。

    4、空白点: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学习喜欢的内容。

    课前准备:

    因为搜集和处理信息是构建课内外联系的重要纽带,这一课与我们生活紧紧相连,在课前,我要求学生们搜集有关资料,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同时从心理上做好学习的准备。

    教学方法: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也许没有去过小兴安岭吧,那里的景色可美啦!让我们和作者一起走进小兴安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瑰丽。

    二、提供信息点拔启发

    1、根据学生预习情况,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学生有选择地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3、提问:你最喜欢那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为什么?

    三、学生研究合作交流

    1、小组讨论共同合作学习。(每个小组讨论后填写研究报告单)

    2、学生汇报结果,指导学生朗读体会作者的喜悦之情。

    3、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你又喜欢上哪个季节的小兴安岭了?

    4、学习了2一5自然段,你认识中的小兴安岭是什么样的?

    5、讨论: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花园,又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呢?

    6、师主共同讨论研究,并一起完成板书。

    四、反思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学会了什么?

    五、研究性作业

    假设你有机会成为小兴安岭这幅美景中的一员,你希望你会是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同学们都能将自己当成大自然中的一棵草、一滴水、一个小生命,那么热爱我们生活的环境,珍惜我们生存的空间。

    看完三年级上册语文《小摄影师》原文及教案有什么收获吗?欢迎分享给您的朋友及同学!

    相关热词搜索:上册摄影师盘点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