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维多利亚时代早中期小说中的临终遗产问题

    维多利亚时代早中期小说中的临终遗产问题

    时间:2022-08-13 17:35: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维多利亚时代早中期的多部小说将遗产继承问题作为重要情节引入叙述中,必然会通过间接反映当时的法律制度而透视出整个时代的制度风尚。从管窥遗产的分配与继承问题的研究视角评述维多利亚时代的小说作品,目的是为了加深对作品、对英国遗产继承法律制度以及维多利亚时代社会体制的见地。
      关键词:维多利亚 遗产 社会风尚
      维多利亚时代早中期涌现出一批卓越的小说作家。不论身份如何,他们都把对社会现实因素的思考带入创作,形成了维多利亚时代小说界一道特别的风景,标志了由英国浪漫主义向批判现实主义转型的历史轨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固然是不彻底的,革命后仍保存了许多封建主义的残迹,而旧的法律形式就是其中之一。资本主义在高速发展中暴露出的内在缺陷,使得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重压下的人性强烈扭曲,并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人将通过分析富有代表性的社会问题小说,试图通过分析文本管窥维多利亚小说中的遗产情节,加深对维多利亚时代社会体制的理解。
      在19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的这三十年间,多数作家不过分追求故事的传奇性,而是以反映现实、揭露社会问题为主。根据其中主人公遗产的来源、继承条件和接受原因等方面分析文本,小说与遗产问题相关的情节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
      1. 遗产作为预设条件
      遗产作为主人公出场时附加的自身条件,亦能表明遗产继承人或者遗产委托人在当时是具有特殊性的,这个特征本身可以作为一个挖掘故事情节的预设。
      《雪莉》中罗伯特的表妹凯罗琳内向羞怯地爱着罗伯特,却担忧罗伯特爱着热情奔放的富有的财产继承人雪莉,逐渐相思成疾。雪莉的财产继承人身份便是作为预设条件阻碍着凯罗琳和罗伯特的情感。
      萨克雷《名利场》中的立贝加秘密地嫁给了罗登。不只因为他年轻而且是富裕姑妈的宠儿,同时又是其大笔财产的可能继承者。这样附着条件的主人公便于作者展开叙述,同时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2. 遗产作为情节需要的连接点
      遗产可以作为事件发展中的插曲出现,这一类遗产的出现通常没有对遗产继承者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是对原本人物的个性有渲染的作用。
      《亨利·艾斯芒德的历史》中,亨利的养父弗兰西斯·卡斯乌德四世临终前透漏出亨利是卡斯乌德府邸的合法继承人,憨厚善良的亨利感恩于子爵夫妇对他的关怀,毅然放弃了财产和爵位的要求。财产和爵位的双重诱惑对维多利亚时代的人物来说是相当具有诱惑力的,作者就是借着这一情节来进一步说明亨利的人物性格。
      3. 遗产作为转变人物命运的关键因素,以进一步揭示人物性格
      这一类型的遗产情节最为丰富。通过遗产的横空出现彻底改变人物原有个性,使故事情节发生重大转折,碰撞出新的火花。《远大前程》中的阿伯尔·马格维奇本是一个被主人公皮普救过的逃犯。在逃亡海外以后, 他暗中资助皮普让他成为伦敦上流社会中的一员,使得皮普代替他享受贵族的身份和生活。但是这种做法使得原本善良朴实的皮普一度陷入功利主義、拜金主义的泥潭而迷失自我。同样的,在简·奥斯丁的《劝导》中,女主人公安的表兄艾略特先生作为安父亲财产的继承人,表面上是个绅士,实际上却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艾略特对安非常热心殷勤,实际上是为了防止安的父亲再次结婚生子,以至于破坏掉他继承爵士的财产和爵位的机会。为了顺利继承遗产,艾略特甚至不惜一切地把追求爵士的女人勾引到伦敦当自己的姘妇作为代价。
      通过对维多利亚时代小说遗产问题的搜集,可以了解到财产原有人的财产来源基本上分为三种:依靠贵族身份将爵位和财产、房产传给子嗣或者指定的继承人;海外捞金攫取殖民地人民的利益;购买保险并指定投保受益人从而获得投保人死后的保证金。由于贵族阶级故步自封的自身特点和中产阶级的兴起导致贵族阶级日渐衰微。《大卫·科波菲尔》中,得到亡父小笔遗产和小房屋的大卫与年轻善良软弱的母亲克拉拉以及忠心耿耿的中年女仆生活在一起。显然,大卫的父亲在临终前并没有对克拉拉设置这种遗产继承的补充限制。而《远大前程》中的女地主贵族郝薇香将遗产赠予养女埃斯苔娜,这是因为英国已婚妇女没有财产权,因此这一时期立下遗嘱的中产阶级女性往往是一些单身女子或寡妇,如1850年,伦敦订立遗嘱的女性中,有301人为单身女子,占总数的31.6%;寡妇有557人,占其中的58.4%。
      这一时代的小说家恐怕要数狄更斯小说中的遗产情节最为丰富。他关注制度腐朽的法院、监狱以及与上层社会对比鲜明的贫民窟。《尼古拉斯·尼克尔贝》中的小尼克尔贝祖父在收到叔父死亡通知信时得到了5000英镑以上的遗产。他买了个小农场,和妻子及两个儿子过得很幸福。临终前将3000英镑留给大儿子拉尔夫,1000英镑和农场留给小儿子尼古拉斯。在狄更斯的《小杜丽》中,靠着狱友亚瑟·克莱南的努力,终于查明老杜丽是一笔巨额财产的继承人,然而从那以后老杜丽和长女的心灵就发生了严重的扭曲——追名逐利,靠着财富游走于上流社会,最后老杜丽变得越来越精神失常了。在狄更斯的《远大前程》中,主人公皮普年幼时救过一名逃犯,逃犯被流放到澳大利亚后靠养羊发财,返回后匿名以遗嘱形式资助皮普,皮普由此变得虚荣、虚伪、忘恩负义了。后来逃犯财产充公,皮普才意识到应当从头开始。而在狄更斯的《荒凉山庄》中,“爱迪斯控告贾迪斯”遗产诉讼案在大法庭审了几十年,多少人被它弄得倾家荡产、精神失常。最后案子还未得出结果,高达几万镑的遗产却被诉讼费弄得一干二净。《荒凉山庄》中德洛克家的法律顾问就是靠着善于办理贵族夫妇的财产契约和贵族的遗嘱起家发财的。按照《荒凉山庄》中所述,法律是公然保护贵族特权的工具,经常出现像“爱迪斯控告贾迪斯”案这种“马拉松”案件,其小说原型便是始于1798年结案于20世纪初的一桩遗产诉讼案。在狄更斯写《荒凉山庄》的19世纪中叶,大法庭专门承办有关遗产、契约方面的纠纷,它根据特殊规定,不受其他法院应用的英国普通法约束,只承认“公法”,或称“正义法”,即是说,连资产阶级法权平等的外衣也不披戴,是公然保护贵族特权的工具,以自己的程序为至高无上的准则。
    相关热词搜索:维多利亚|临终|遗产|时代|小说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