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品”若在,魂就在

    “品”若在,魂就在

    时间:2022-08-16 13:10: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四川省中江县仓山镇中心学校骑龙分校 四川 中江 618107)
      摘要:当今语文教学,许多“教者”都按部就班地教学语文,日复一日地把“非语文内容”当“语文内容”教。高耗低能,了无生机。
      缘何至此?语文教育,是有“品”的;有“品”,方可具有生命力。对“品”理解或者把握不到位,就丢掉了语文教育之灵魂,就失去了语文应有的生命活力。
      如果在语文过程教育活动中,把活动与“立人、立言、求实、求活”这些理念结合起来,并落实到位,就定能显现语文教育的灵魂,提升语文教育的生命力。
      关键词:品魂;突出;浸润;坚实;成就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46-02
      “当今语文教学,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学段,出现大范围、长时间高耗低能状况,许多教学者集体无意识:按部就班地教学语文,却日复一日地把非语文内容当语文内容教;他们日复一日普遍认为,低微的语文教学效果,源自语文是一门费时多、见效慢的功课,却很少思考——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的长长教学过程,早就该见效了,为何却仍无效果!”①
      缘何至此?
      笔者以为, 语文教育,是有“品”的;有“品”,方可具有生命力。对“品”理解或者把握不到位,就丢掉了语文教育之灵魂,就失去了语文应有的生命活力。
      如果在语文过程教育活动中,把活动与“立人、立言、求实、求活”这些理念结合起来,并落实到位,就定能显现语文教育的灵魂,提升语文教育的生命力。
      何为品格?
      魏本亚教授说:“品格者,性格也。”
      何为语文教育之品格?
      魏本亚教授说:“立人、立言、求实、求活。”
      应该说,魏教授对语文教育品格的总结,抓住了语文教育之根本,显现了语文教育的灵魂。
      应该说,魏教授的总结,找回了语文教育的本源,体现了语文教育的前辈们对语文教育、对学生们深深的爱和责任,体现了语文教育者们需要把住的语文教育的灵魂!
      要怎样才能将语文教育过程活动与“立人、立言、求实、求活”这些理念结合到位,以显现语文教育的灵魂呢?
      一、主体,突出育人。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學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②
      也就是说:
      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在教与学、教师与学生这两对矛盾范畴中,要将学生的学处于核心地位,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导的主体;教师的导,需以学生的学习目的、实际为切入点。过程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和参与者。
      在导与学实践活动中,多数学生不能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教师把学生推向主体的位置。魏书生认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强意识和自育能力,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他倡导教学民主,强调民主像一座搭在师生心灵之间的桥。民主的程度越高,这座连通心灵的桥就越坚固、越宽阔。
      这些,如果就本质而言,是说语文教育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给显现出来,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得到“人”的培养。
      二、设氛围,环境浸润。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③
      这就说,语文教育要体现育人价值的要素,是立体的、多方位的。它不但包含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的育人体系,也涵盖教育环境的育人体系。其中,营造有利于形成学生健全人格的校园人文氛围,是至关重要的。校园人文氛围,可分为“软”的人文氛围和“硬”的人文氛围两个方面。“软”的人文氛围,指课堂语文之外的,有利于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灵活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和语文社会实践,如开展社会考察和社区服务,举行辩论会,演讲比赛,故事会等。“硬”的人文氛围,指创设对学生具有示范和警示作用的班级、校园环境,如班级板报、在教室内张贴伟人画像和名人格言、警句等,营建校园主体花园、绿地,安放雕塑,设置阅报专栏等。
      这,好多教育名家和教育名校,早就在从学生身边的环境细节做起,让学生处处都浸润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把语文熏陶处处都落实到位。
      三、找准位置,坚实基础。
      语文姓“语”。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于这个说法都不陌生,这是对语文教育本质的有效概述, 抓住了这个本质,我们的教学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真正形成“求实”的教学风格。
      我们该怎样让语文教学“实”起来呢?
      从一些语文教育前辈的身上,我们不难发现答案。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要到位,就是要根据语言规律教学生学习语言,做到了到位不越位,语文教学就会变得有实效。
      纵观我们的语文课堂,越来越多的人把目光放在了新奇、创新上,课堂变得越来越花哨,课堂教学搞得很是热闹。可是回归平静后,不难发现,我们的孩子并没有得到语文的练习,语文素养仍然停留在原地,甚至是说话也表述不清,字也写得歪扭七八,更别提作文,不是无病呻吟,就是费尽力气也写不出几个字来。
      在一次公开课上,对于字词学习,于老师是这样做的:
      通过预习,你有认识了哪些新朋友——新字?
      孩子们有的说“庞”,有的说“妻”,还有的说“紫”等。
      接下来,让学生去板书所认识的新朋友。先要求学生描红,注意从哪起笔?从哪收笔?注意字形,再临摹一遍。要求和字帖一模一样,看准再写。
    相关热词搜索:就在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