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在数学个别化学习中对幼儿开展元认知培养的行动研究

    在数学个别化学习中对幼儿开展元认知培养的行动研究

    时间:2022-08-16 19:00: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研究表明,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元认知能力,成人通过适当的方式是能够促进幼儿元认知发展的。数学个别化学习是一种有利于幼儿元认知培养的情境,实践证明在数学个别化学习中培养幼儿的元认知是可行的。
      一、元认知的含义
      认知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推理、决策等心理活动。认知过程包含信息的获取、解释、组织、贮存、提取和使用等不同阶段。〔1〕元认知是以各种认知活动的某一方面作为对象或对其加以调节的知识或认知活动,被称为“关于认知的认知”。〔2〕元认知与认知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元认知水平较高的幼儿能够对问题迅速作出判断,通过有效的策略选择,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从而迅速而准确地解决问题。因此,元认知能够改进幼儿的学习,培养其自我意识,对其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调节和监控两部分。〔3〕元认知知识又包括个体知识、任务知识、策略知识三个方面,其中个体知识是幼儿对自己和他人作为认知主体的认识,任务知识是幼儿对任务目的和任务特点的认识,策略知识是幼儿在问题解决中知道使用哪种策略以及对策略的解释(如什么时候使用这个策略,为什么使用这个策略以及如何使用这个策略等)。
      下面我们以拼插雪花片为例来说明元认知知识。如幼儿在按图例用雪花片拼插好宝塔后会这样说:“我喜欢插雪花片,我现在已经能够插出一座宝塔了。刚开始,底座总是插不好,后来我发现是因为雪花片没有插牢固,所以底座总是歪,于是我就把所有的雪花片重新插了一遍,都插得牢牢的,这样我的宝塔就站起来了。”这里就体现出幼儿的个体知识,幼儿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能够做什么,对自己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的认识。而任务知识则体现在对雪花片的性质和特点的了解及知道自己要完成什么任务上。策略知识则体现在遇到宝塔站不起来的问题时幼儿知道解决问题的策略,知道将雪花片插紧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
      元认知调节和监控则包括预测、计划、策略选择、监控、修正和评价六个方面〔4〕:预测是指活动前对自己能否完成任务作出估计;计划是指幼儿对活动进程、活动结果的安排和预期,包括准备做什么、怎么做、在哪做、和谁一起做等;策略选择是指幼儿为了更有效地解决问题而采取适当的技巧或策略;监控是指幼儿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不断进行积极、自觉的监管与控制;修正是指幼儿对活动采取适当的矫正和补救措施,包括纠正错误、排除障碍、调整思路等;评价是指幼儿运用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作出判断,对活动结果、计划的执行效果以及收获的经验进行评价。
      下面我们以玩等积异形板为例来说明元认知的调节和监控过程。幼儿选择玩等积异形板时,心里会有一个预期,会思考一下自己能不能完成,这是预测。然后,幼儿会仔细观察拼板的特点,思考怎么拼,先拼哪里后拼哪里,这是对活动的计划。幼儿在拼的过程中采用了先拼周边后拼中间部分的策略,这是策略选择。幼儿拿着拼板不时地放上去,发现不对又拿下来,及时调整并改正自己的错误,充分体现了对活动的监控和修正。拼摆结束后,幼儿会记录自己的拼摆过程,并把自己觉得最难的那一块做上标记,这是对自己活动的评价和反思。从这样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元认知的调节和监控起着“指挥官”的作用,它指挥着幼儿的整个活动。
      数学的抽象性、逻辑性、辩证性以及广泛的应用性对发展幼儿的思维具有特殊的价值,元认知在数学的个别化学习以及问题解决中体现得较为明显,元认知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数学活动的效果,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幼儿元认知的发展特点
      幼儿的元认知尚处于较低水平,且长期以来受到研究者的忽视,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幼儿是具有一定的元认知的,我们甚至发现2岁幼儿在语言学习中已经体现出自我调节能力,他们经常自发地练习和纠正自己的发音、词汇、语法等,以提高自己和他人交流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我们常常看到幼儿会出现自言自语现象,而自言自语的内容往往涉及对活动的计划、调整等。3岁的幼儿已经具备初步的元认知知识。〔5〕
      幼儿阶段的元认知能力还是较低的,小班幼儿由于受语言以及思维能力发展的限制,不善于计划,也不善于对自己的操作过程进行检查和调节,往往依赖于成人,评价也比较笼统。因此,一些关于数学活动中的元认知发展特点的研究往往以关注中班、大班幼儿为主。其中有一项研究根据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结构及其特点〔6〕,考察了计算、测量、空间几何、模式等四个方面的数学活动,且每个方面包含简单任务和复杂任务。这样不仅可以考察幼儿对任务难度的认知(这属于任务知识),也可以考察幼儿对难度不同的任务的元认知发展特点。
      从元认知知识来看,大班幼儿的元认知知识得分均高于中班幼儿,且简单任务的元认知知识得分要高于复杂任务的得分。其中得分最高的是任务知识,且对任务难度的认知较为准确,得分最低的是策略知识,个体知识得分居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数学活动中,教师更注重活动的结果,强调任务的完成,忽视幼儿的自我反省,尤其是活动过程中缺少引导幼儿对方法的了解和讨论,因此任务知识普遍得分较高,个体知识得分较低,策略知识得分最低。
      在元认知调节与监控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的预测和评价能力有所发展,但是发展较为缓慢。大班幼儿的预测和评价得分略高于中班幼兒,且简单任务的预测和评价得分要高于复杂任务的得分。幼儿的计划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有所增长,大班幼儿的计划能力要高于中班幼儿,且在复杂任务中表现出较多的计划行为。大班幼儿与中班幼儿的监控和修正行为也有较大差异,大班幼儿出现了更多的监控和修正行为,如他们会更频繁地观察样图,反复比对,不断调整自己的操作过程,发现错误及时修正,而且复杂任务中出现的监控、修正行为较多。而通过对操作过程中的策略选择的考察发现,大班幼儿选择有效策略的比率要显著高于中班幼儿,且简单任务中的策略选择的有效性要高于复杂任务。
      幼儿在操作性强的数学活动中,能够表现出较多的计划、监控和修正行为。如果我们在这样的情境下对幼儿进行启发引导,促进幼儿对活动进行思考,对操作过程进行监控和调节,是有利于幼儿元认知能力的提高的。
    相关热词搜索:中对幼儿培养化学数学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