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思维碰撞与交换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思维碰撞与交换

    时间:2022-08-17 16:00:06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在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形式莫过于提问,这体现的是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在新课程背景下,最常用的学习方式莫过于合作,这呈现的是知识的共享,也就是思维的交换。因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让思维更加有效地碰撞、交换,就成了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难题。而这个难题的解决,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显得尤为迫切。
      一、核心素養中的“思维发展与提升”
      《现代汉语词典》对思维的定义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根据这个定义,不难发现思维实质上是动态的过程,而并非单一的结果。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在思维领域中,思维要与思维的对象统一才能发生意义。这就意味着思维不是孤立的过程,而是指向于对象的过程。因而,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思维训练,不是单纯的逻辑游戏,而是围绕学习对象的动态分析过程,以碰撞和交换的形式来实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定义语文核心素养中的“思维”素养,就是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标准制定者认为,如果学生能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能有依据、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能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能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能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才能真正达到思维核心素养的要求。
      这五点要求都侧重于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而不是仅靠老师课堂传授。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改变思维策略,改善教学方法,最终达成“教为不教”“学为会学”的教学理想,让学生实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二、语文课堂上的思维训练
      (一)立足点的改变:思维是方法,更是目的
      传统语文教学中,提问法、小组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辅助手段,其目的还是倾向于知识的积累和情感价值观的塑造。但在语文核心素养的观照下,我们必须颠覆以单一知识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努力创造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教学范式。思维训练不仅是教学手段,更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追求。
      在作文教学中,如果仅训练整篇作文的写作,往往会出现顾头不顾尾的困扰。学生在作文中的问题个性、复杂,进行整体教学时会重点不够突出,且会因评价不到位而挫伤学生的写作热情。如果在训练中设置若干个片段训练,比如结构分解、观点分析、素材再创造等小环节的内容;在课堂上,让学生利用语言形式展示思维过程,把思维训练突出为教学内容,那么学生的困扰就会形象化、具体化,也就更易进行矫正和指导,从而提升写作和思维能力。
      此类课堂思维训练,学生不是单纯学习,获得知识,还在写作实践中积累思维经验,从而使思维品质得到发展。
      (二)课堂形式的改变:创设思维训练的情境
      语文课堂教学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老师讲,学生听;一种是热闹的活动设计,重参与。实则前者是缺乏师生对话的“单向授受”教学范式,虽能短时间内传授知识,却造成学生应用、思考能力的欠缺。后者是缺乏思维深度的浅学习,易造成“学生活跃”的假象,实则思维训练缺位。两者都是缺少思维碰撞和交换的问题课堂。
      如《最后的常春藤叶》的教学中,老师们常设置一个环节来帮助学生理解“欧·亨利式的结尾”:请大家讨论“欧·亨利式结尾”有什么好处。然后学生展开讨论,展示答案。实际上这种问题设置,只是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浅层次剖析,达不到思维训练的效果。如果换个问题:请大家改写小说的结尾,并说出修改理由。学生在回答时,就不得不思考改写的目的、效果,那么,小说的构思技巧和艺术效果就容易被发现了。
      此类教学过程,能促成思维训练氛围的生成,在必要的思维情境中,学生的思考通过语言呈现出来,展示的是个体思维的提升。
      (三)评价机制的改变:从重视结果到重视过程
      学生评价是教学结果的呈现形式,但并不等于只用结果来衡量学生。当下教育改革的难点在于评价机制的单一,仅以终端的成绩衡量学习效果。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评价的重点能从知识对错的层面跳出,上升到对思维过程的诊断层面,那么学生思维的有效性将被大大提升。
      在《品质》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概括格斯拉兄弟的形象。但学生找出的关键词,有的与标准答案出入较大,有的甚至背离形象本身。如果单纯以对错来衡量学生的回答,那么学生的思考努力和积极性就会被否定;如果不要求精准的答案,又会产生思维不清、答题能力得不到提升的问题。这时就要考验教师的教学智慧了。不是穷追学生向标准答案的硬靠,而是帮助学生分析形象概括不准确的原因:是缺少对原文的细读,还是缺乏对情节的理解,还是缺少阅读经验的积累?这是对学生思维的诊断过程,意义在于促成学生思维的严密性,进而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其实,“评价的实质在于促进人类活动的日趋完善”,语文教学就将评价内嵌于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让促进学生学习的探因式评价发挥作用,让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评价真正占领语文课堂。
      新课程实施以来,语文课堂已呈现出可喜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已在思维发展与提升的层面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尝试。在努力培养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需要细致的转变,只是,这种转变可能不应是突破式的狂飙突进,而应是针对性强的查漏补缺,从而将语文课堂打造成真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J].中学语文教学,2016(11).
      [3]郭家海.“教是为了不教”思想下的学生思维发展提升模型构建[J].新课程研究,2017(6).
      ?誗编辑 常超波
    相关热词搜索:碰撞语文课堂教学中思维交换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