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内蒙古西乌旗布敦乌拉银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西乌旗布敦乌拉银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时间:2022-08-23 18:00: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布敦乌拉矿区位于大兴安岭南段西坡铅锌-银-铜-锡-铁成矿带,目前圈定的银矿体大都为隐伏矿体,赋矿岩性为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的黄白色流纹岩,岩性控矿明显,矿体同时受NE向断裂构造控制。经验证,DJ-1异常为区内矿化集中区,为矿致异常,目前发现的布敦乌拉银矿床就在该异常内。目前,布敦乌拉矿区勘查面积较为局限,外围大面积未进行勘查,总结已发现矿体的成矿规律,可为进一步勘查提供可靠的参考地质依据。
      关键词:布敦乌拉银矿床;成矿规律;找矿标志;内蒙古西乌旗
      引言
      大兴安岭地区地处东西向的古亚洲成矿域和北东向的滨太平洋成矿域的重叠部位,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成矿区带[1]。布敦乌拉银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端西坡,是成矿有利区段,该区域目前已陆续探明、开采的矿床有:布敦乌拉矿区邻区白音查干东山矿区铜铅锡银锌矿矿床、北侧的小坝梁铜金矿床和奥迪特铜矿床,分布于南部的毛登锡-铜矿床和大井锡多金属矿床,东南部产出的白音诺尔铅矿床和拜仁达坝铅锌矿床等。通过勘查,目前已圈定的银矿体大部分为隐伏矿体。布敦乌拉银矿床大都集中于矿区东南部不到1.00km2的范围内,本文通过综合分析该区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总结成矿规律,为扩大找矿范围提供地质依据和方向。
      1.区域地质背景
      布敦乌拉银矿位于大兴安岭南段晚古生代造山增生带,大兴安岭构造-岩浆带西峰带西坡,也是东西向古生代古亚洲构造成矿域与北北东向中新生代滨太平洋构造成矿域强烈叠加、复合与转换部位[2]。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北缘二连浩特-贺根山晚古生代构造-岩浆岩带内,其北部是华北陆台与西伯利亚板块的碰撞对接带二连浩特-贺根山深大断裂带[3]。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界二叠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和新生界第四系,二叠系是大兴安岭中南段地区重要的矿源层,早二叠纪区域内古洋壳沉积了细碧角斑岩建造和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组成的陆源碎屑沉积,带来了大量的Pb、Zn、Ag、Sn和Cu等成矿物质,形成了初始矿源层(矿胚)[4]。区域构造活动强烈,褶皱和断裂较为发育。区内主要构造形迹为NE与NNE向构造带。区内岩浆活动强烈,岩石类型简单,以酸性侵入岩为主;布敦乌拉银矿体赋存在晚古生代流纹岩中,其与成矿关系密切。
      2.矿区地质
      2.1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由老到新分别为:上古生界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中生界上侏罗统白音高老组及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
      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分布于矿区东南部及西南部,岩性有黄白色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与灰黑色辉石安山岩。与矿区东北部中生界上侏罗统白音高老祖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分布在矿区含矿带的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的黄白色流纹岩由于受断裂和裂隙构造的影响大部分已破碎、蚀变和矿化。目前发现的矿体均分布于其中,是矿区内主要赋矿岩石。
      上侏罗统白音高老组分布于矿区东部,主要岩性为紫色-青灰色流纹岩、紫色夹青灰色斑杂色流纹质火山角砾岩及流纹质凝灰岩。
      第四系地层主要分布于南部河谷及矿区中部和西部。
      2.2构造
      矿区断裂构造发育,以NE向断裂为主,由主干断裂(F1)及其派生的断裂、裂隙组成,控制了矿区内断裂蚀变岩带及矿体的产出和分布,为矿区内主要控矿、容矿断裂构造。
      (1)F1断裂带
      断裂位于矿区西南部,控制长度500m,最大斜深650m。总体走向51°,倾向北西,倾角58°,断裂带在平面或剖面呈舒缓的波状延展。在断裂带的近中部发育有连续稳定的主裂面,其内见有不连续的灰白色断层泥,厚3cm~ 5cm,主裂面上下盘为宽315m~675m的破碎带,带内构造岩发育,有透镜状靡棱岩,不连续的角砾岩、碎裂岩及碎裂状岩石,呈带状展布。该断裂与其派生的次级断裂裂隙所框定的构造岩带普遍遭受了热液蚀变和银硫化物矿化,形成了一宽大的断裂蚀变岩带,控制了银矿体的产出和分布。
      2.3岩浆岩
      矿区岩浆岩不发育,仅有少量不同时期的火山岩分布。其中主要有古生界二叠系大石寨组的酸性熔岩、流纹岩、安山岩;中生界侏罗系白音高老组中的流纹岩等。
      2.4矿化特征
      银矿化与蚀变作用有关,但取决于构造活动。银矿体主要赋存于断裂构造控制的蚀变岩带中,银金属硫化物多呈浸染状、细脉浸染状、脉状网脉状产出,银金属硫化物矿化与岩石破碎蚀变程度有关,破碎蚀变越强,则矿化越好。
      3.矿体特征
      矿体为北东向展布,绝大多数为隐伏矿体,赋存于上古生界二叠系下统大石寨组流纹岩中,产于断裂构造带内,矿体产状与断裂产状基本一致,随断裂构造的变化,局部地段有分枝复合、膨胀收缩,呈舒缓波状变化。矿体形态比较简单,以不规则的脉状为主,少数为透镜状。矿体的总体产状变化不大,规律性明显,表现矿体沿走向或倾向呈舒缓的波状延展(图1)。
      矿区内圈定银矿体9号与36号规模较大,为矿区主要矿体,现将主矿体特征叙述如下:
      3.1 9號矿体
      为矿区内最主要银矿体,为隐伏矿体,分布于7~47线间,由深部54个钻孔(46个见矿)控制,两端及深部均已封闭。矿体走向北东,倾向322°~339°,倾角43°~64°,呈脉状产出。矿体延长340m,斜深220m。矿头埋深8m~ 64m,赋矿标高1006m~813m。矿体真厚度3.60m~59.65m,平均真厚度26.06m,厚度变化系数为51.55%,属稳定型;Ag品位81.4010-6~355.81×10-6,平均品位177.2710-6×10-6,品位变化系数106.56%,属较均匀型。矿体产于F1断裂面上盘170m~240m范围内的硅化绢云母化碎裂岩、角砾岩内,赋矿岩石为银多金属矿化蚀变碎裂岩,赋矿围岩主要为硅化绢云母化流纹质碎裂岩。矿体总体受构造控制。
    相关热词搜索:乌拉成矿银矿内蒙古规律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