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无悔半生编辑事,甘为文学做嫁衣

    无悔半生编辑事,甘为文学做嫁衣

    时间:2022-08-26 18:20: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肖杰,河南洛阳人,1933年出生。1948年参加工作,1952年入伍,在部队搞文艺创作,1958年转业到河北省群艺馆,任《俱乐部》杂志编辑室主任,1970年参加海河创作组,1972年到河北文艺组,曾任《河北文艺》编辑、副主编、主编。创作大型歌剧《园林好》、小歌剧《婆媳俩》《搬石头》等,创作歌词《李双双小唱》《说嫂嫂》《大队人马哪里来》等。离休后参与编撰“河北民间文学三套集成”。
      在《当代人》杂志即将出刊800期的大喜日子,我们拜访了85岁高龄的老一辈编辑家、本刊(《河北文艺》《河北文学》《小荷》期间)副主编、主编肖杰先生。在他简朴的书斋,沐浴着冬日温暖的阳光,听老人侃侃而谈,往昔那些或平常或激情的编刊岁月又重现眼前。
      “当编辑,我从没后悔过。”
      “发现一个好作者,那高兴劲儿简直不可言表。”
      肖杰先生终其一生“甘为他人做嫁衣裳”,扶植了一批又一批初出茅庐的作家。这是他的可贵品格,同时,也是《当代人》编辑部的一种精神传承。这精神铸造了本刊过往的辉煌,也必将烛照它更明亮温暖的未来。
      1972年复刊时,手头别说一篇稿子,连一个字儿都没有。怎么办?我们采取“走下去,请上来”的办法
      1972年年初,省革委决定将我们七八个人的“海河创作组”改建成河北省文艺组,这个文艺组就是后来省文联的前身。当时我们在省革委北院办公,只有5间平房。
      我们在一起商量:工作怎么抓?抓什么?组长阮章竞说,咱得有个阵地啊,好开展工作。于是决定办个刊物,就叫《河北文艺》。(编者注:《河北文艺》1949年10月初创,后更名《蜜蜂》《河北文学》。《河北文学》1966年9月暂时停刊。1972年《河北文艺》复刊,5月试刊出版。)
      当时手头别说一篇稿子,连一个字儿都没有。“文革”期间全国的文艺刊物都停了,也没人写了。咱们河北属于恢复比较早的。大家讨论刊物怎么办,想让书法家题个刊名,提了三四个人,但是都不理想,我呢,就提出说叫郭老(郭沫若)写吧,我看好多刊名都是他题的。别人说,郭老哪儿那么好请呢?我说,1961年的时候,我在《俱乐部》当编辑室主任,“俱乐部”这三个字是从鲁迅的手稿里拼凑出来的,也不理想,有一次去北京跟朋友聊天,想着能不能通过他请郭老题字,我写下来三个名字——“河北群众艺术馆”“群众演唱”“俱乐部”,他说试试吧。过了有十来天吧,就收到了郭老的题字。所以这次我提出让郭老题写刊名。我以河北省文艺组的名义给郭老写了一封信,寄到了中国科学院,过了一个星期,就收到了回信,郭老寄来了他题写的“河北文艺”四个字。这个刊名一直用到1980年7月刊物改名《河北文学》为止。
      有了刊名,大家又发愁,没有稿子怎么办?我们几个人都是搞编辑的,决定先给熟悉的作者写信,知道谁就给谁写;再一个,就是采取“走下去、请上来”的办法,一个人管三四个地市,走下去跟作者见面约稿;请上来呢,在棉纺三厂招待所包了三间房子,由张庆田、王洪涛和我三个人在那儿盯着,把作者约到这儿来住,一边写稿一边改稿,完成了再走。
      我请的是渔民诗人李永鸿。我1959年在《俱乐部》的时候整理过他的一首长诗《白洋淀渔歌》,他这个人很有才华,是个渔民,给了我一沓子诗稿,都是小纸片,甚至还有写在烟盒上的,记得有一句诗是“千年的罗锅直了腰”,很精彩啊。我把他请过来,他说想写白洋淀一个女人一生的经历,叫《红菱传》,他说一句,我们记一句,然后再仔细推敲,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完成了一首长诗,后来分两期刊发了。
      我在调到这儿来之前,对《河北文学》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它发现新作者,扶植新人。有时候为了扶植新人,一期集中发表一个人的两三篇作品,以便引起注意,比如孙一、康传熹。《河北文艺》出刊,也延续了这个优良传统。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吧,稿子都陆续上来了,在五月份的时候,出版了第一期。这在当时不得了啊,全国没有一个文学刊物。本来,河北的文学创作是很厉害的,在全国是很突出的。可是“文革”期间人心惶惶,唯恐出错,没人写东西,再说没有刊物,写了东西也没处寄。现在那些作者一听说复刊了,高兴得不得了。
      那时候没有稿费,谁发了作品就送一本《鲁迅散文选编》。不管发表什么都给一本,作者都积极得不行,像康传熹啊,李永鸿啊。在整个文艺界都瘫痪的情况下,我们出刊,好多省份来取经。从1972年到1980年,作者越来越多,来稿慢慢就多了,作者的水平也逐渐提高。
      1973年,田间来了,当文艺组长,理所当然也是主编了,我当时是副主编之一,负责小说和诗歌。田間是个大诗人,一点架子没有,跟他一块儿工作,事无巨细,有什么事都在一起商量。他亲眼看到、亲身体会到当编辑的甘苦,所以1984年年初他从北京回来,特地写了一幅字送给我,内容是“肖杰同志存念 一九八四年二月三日 黄河之水天上来也 默默编校 甘作一无名氏 值此春节 书草以为留念 田间”。他的字很有特点,洒脱秀气。田间一生很少给人题字,一名伟大的诗人分别良久还主动给我写条幅,我认为,这不仅是对我个人的认可,也是对整个编辑工作的肯定。
      1980年的时候,咱们恢复了《河北文学》的老刊名。当时主编是张朴,副主编有3个人。1978年河北省文联恢复了,在“文革”以前它的主要组成就是作协,恢复之后也主要是抓文学创作。我们议论:文艺这个面很宽,各个艺术门类都有,而《河北文艺》主要还是刊登文学作品,而且《河北文学》是“文革”以前的老刊名,改了也算是名实相符吧。
      贾大山这个作者,是我从半麻袋来稿中发现的。发现、扶植新人,是我们的传统
      我当编辑这些年里,尤其注重发现、扶植文学新人。
      那时,编辑部每天收到的来信来稿以麻袋论,好作者都是从稿子堆里发现的。1975年夏天,我从来稿里看到一篇《进攻》,文字很好很干净,字迹工整,语言有特色,作者叫贾大山,正定人。但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管稿子写得怎么样,没有写矛盾冲突,没有写阶级斗争,一律不能发。1975年7月23日,中午吃过饭,我骑着车子去正定找他。刚一见面,他问我老家是哪里的,我说是洛阳的,他马上就说了一句话:“花花正定府,锦绣洛阳城。”我后来查阅很多资料,都没有这句话,我感觉他这个人太聪明了,知识面宽,出口成章,对他印象非常深。
    相关热词搜索:嫁衣半生无悔编辑文学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