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Excel引用相对还是绝对

    Excel引用相对还是绝对

    时间:2022-08-29 10:55: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相对OR绝对 认识引用


      在Excel函数中少不了需要对行列的引用,相对引用是指在引用时,引用的行列会随着位置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比如在下表中,假设我们在C1处输入公式“=A1”,当我们下拉公式的时候,公式会依次变为“=A2”、“=A3”,横拉则会依次变为“=B1”、“=C1”。也就是说无论公式是下拉或是横拉,引用的行列数值都会同步发生变化,这就是相对引用(图1)。
      如果在D1输入公式“=$A1”,那么在下拉公式的时候,公式会依次变为“=$A2”、“=$A3”,横拉则保持不变,一直为“=$A1”。也就是说在表示行标记的字母前加上“$”符号后,表示是对行的锁定,这样公式在横拉后保持对原来行数的引用,这就是绝对引用(示例是针对行)。如果公式改为“=A$1”,则表示对列的绝对引用,如果公式变成=$A$1则行列均锁定,就是所谓的“行列均绝对引用”(图2)。

    因地制宜 相对/绝对引用有讲究


      上面我们了解了什么是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那么在实际工作中,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各自应该应用在什么场合?
      相对引用
      由于相对引用是对行列进行同步的变化,因此对于没有特殊要求的公式,常规情况下都应该使用相对引用。这样在公式进行下拉或者横拉的时候,公式的引用值才不会出错。比如我们常用的SUM求和函数,在类似“=SUM(A1:A13)”公式中,这里对(A1:A13)区域进行相对引用,如果区域数值发生变化,比如删减或者增加了行数,那么公式会自动进行引用,从而始终保证引用的正确(图3)。
      绝对引用
      除了相对引用外,在实际工作中还有很多时候是需要对行列进行绝对引用,这样引用的数值才不会出现错误。比如我们经常使用Vlookup函数制作查询语句,因为查询的范围是固定的,所以就需要使用绝对引用固定查询区域。

      比如下表是使用V l o o k u p查詢A1:E5的数据,如果使用相对引用的语句,在B11输入公式“=VLOOKUP (A11,A1:E5, 2,0)”,将函数下拉的时候B13会出现“#N/A”的提示(图4)。
      这个错误就是由于相对引用造成的。定位到B13,可以看到这里的公式是“=VLOOKUP (A13, A3:E7,2,0)”,也就是在A3:E7的范围去查找数据,因为产品A实际是在A2单元格(不在A3:E7区域),所以导致引用错误。因此要实现引用的正确性,我们就需要对A1:E5区域进行绝对引用。同上定位到B11,将公式更改为“=VLOOKUP(A11,$A$1:$E$5,2,0)”(在Excel中输入公式时,只要按下F4键,就能简单地对单元格的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进行切换),这里使用$固定引用区域,这样公式下拉后就不会再出现引用错误了(图5)。
      上述例子是固定区域进行绝对引用,在实际使用中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行、列或者单元格进行绝对引用。比如在产品系列的利润率是一定的情况下,当我们对下表的产品利润总和进行计算(销售额*利润率)。由于利润率是固定引用B6的数据,此时就需要在E2输入公式“=D2*$B$6”(即固定B6进行绝对引用,如果使用相对引用,则会导致引用的利润率数值不准确),这样下拉公式就不会出现数据错误了(图6)。
      混合引用
      上面主要介绍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在实际操作中还会遇到混合引用,也就是在一个公式中同时需要上述两种引用。比如下表数据中,一款产品针对不同等级会员有多个售价,如果要快速计算出每种会员的价格,此时就需要使用混合引用。
      因为这里折扣参数是在第2行(E2和F2),C、D列数据是将B列数据*折扣率获取的。因此在这个案例中,我们需要固定B列数据和固定第二行数据,使得公式在下拉和右拉的时候,基准价始终引用的是B列数据,而右拉的时候则是始终引用第二行的折扣数据。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混合引用(图7)。
      定位到C2,输入公式“=$B2*E$2”(固定B列,固定第2行),这样将公式下拉、右拉可以看到引用的就都是固定行列的数据,这样可以快速求出不同会员的实际折扣售价(图8)。
    相关热词搜索:引用Excel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