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东京审判中的东吴精英(下)

    东京审判中的东吴精英(下)

    时间:2022-08-30 10:55: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在东京审判中,中国代表团肩负民族重托与重重压力,从一桩桩铁一般的事实中,与战争狂魔们展开殊死斗争,最终将刽子手们送上绞刑架。

    日本战犯的结局与“拜鬼”


      东京审判从1946年5月3日开始,先后经历了“准备阶段、检方主张立证阶段、辩方反驳阶段、审理阶段、判决阶段”,最终于1948年11月12日做出终审裁决。东条英机、广田弘毅、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松井石根、武藤章、木村兵太郎被判处绞刑,木户幸一等16人被判处无期徒刑,东乡茂德被判处20年徒刑 ,重光葵被判处7年徒刑。1948年12月23日凌晨,7名甲级战犯在东京巢鸭监狱被执行绞刑,正义终于得到伸张。1948年8月17日,向哲濬与高文彬乘坐“美琪将军”号轮船从横滨返回上海,并将4.8万页的庭审记录以及2万多页的证据材料,全部交给外交部和东吴大学法学院留存。
      1956年6月,羁押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的日本战犯开始接受新中国的审判,东吴大学校友沈关生作为法庭工作人员参与审理,此次审判标志着日本战犯审理工作最终画上句号。审判期间,梅汝璈受邀担任沈阳军事法庭顾问。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的激辩不同,在中国军事法庭上受审的日本战犯都经过了长期的思想改造,几乎都主动承认了所犯罪行。
      犯下滔天罪行的日本战犯,最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严惩,但战争狂魔的幽灵,却始终阴魂不散。1948年11月12日,部分日本辩护律师和甲级战犯家属联名向盟军总部提出要收纳战犯遗骨,被盟军总部拒绝。12月23日凌晨,7名甲级战犯在巢鸭监狱被处决,随后被秘密送往横滨市久保山火葬场火化。当时有传言,美军会将战犯骨灰抛入太平洋。得知消息后,日本辩护律师三文字正平在横滨久保山兴禅寺住持川伊雄、久保山火葬场场长飞田美善等人的协助下,趁着夜色将7名战犯的部分遗骨,藏入伊豆山中悄悄供奉起来。
      1960年,战犯遗骨被葬入日本爱知县三根山的山麓,并建立了所谓的“殉国七士庙”。墓园处有5米高的大型石碑,上书“殉国七士庙”五个大字,碑后有安倍晋三祖父、时任“内阁总理大臣”岸信介的祭文。从入口处往里走300米左右,即可看见7名战犯的墓地。墓地上有长2米左右的石碑,上面刻有“殉国七士墓”,7名战犯的遗骨就被埋在墓碑的正下方。如今,还有不少右翼人士和市民前去墓园祭拜。墓园除了7名战犯的墓碑外,还随处可见当年参加过侵略战争而战死的士兵慰灵碑。据东条英机孙女由布子所述,1979 年5月26日,裕仁天皇夫妇曾在距墓园不远处的宾馆下榻过,并于次日清晨向“殉国七士墓”的方向低头参拜。
    1948年,甲级战犯在巢鸭监狱中进餐

      另一处供奉有甲级战犯的场所,就是臭名昭著的“靖国神社”。靖国神社位于东京千代田区,始建于1869年,最早为明治天皇下令创建的“东京招魂社”,主要是纪念倒幕运动中死去的将士。1879年,改名为靖国神社,此后由日本军方专门管理。1966年,日本厚生省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的甲级战犯祭祀名录,交给靖国神社宫司筑波藤磨,但筑波藤磨并没有公开供奉。1978年10月,靖国神社宫司松平永芳将14名甲级战犯的名字列入靖国神社合祭。此后,部分内阁首相、议员,以及右翼人士等,每逢重要日子都会前往靖国神社参拜。这一“拜鬼”行为,与日本历史教科书案、慰安妇问题等,严重伤害了东亚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的民族感情,其恶行影响至今。

    历史上的东吴大学


      民国时期,中国最有名的法学院莫过于东吴大学法学院和朝阳大学,素有“南东吴、北朝阳”之称,亦有“朝阳出法官、东吴出律师”“无朝不成院、无朝不开庭”等说法。朝阳大学是法学界著名人士汪子健、江翎云、黄群、蹇念益等人于1912年在北京创办的私立法科大学,校址位于北京东城区海运仓。1949年,朝阳大学改建为中国政法大学。1950年2月,与华北大学、华北人民革命大学等合并,组建中国人民大学。朝阳大学在法学教育模式上效法日本,主要采用大陆法教学和人才培养方式,这与校长王有龄、江庸等人留学日本的经历有关。
      东吴大学法学院追根溯源,缘于1900年美国基督教监理会在苏州创办的东吴大学,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实行西式教育的高等学府。同年,东吴大学制定了校董会章程,推选林乐知为董事长、孙乐文为校长,并在美国田纳西州登记注册。1901年3月8日,东吴大学正式开班。1915年9月,东吴大学任教政治学的美籍律师查尔斯·兰金在上海东吴大学附属二中校址(今虹口区昆山路景灵堂)创建“东吴大学法学院”,主要采用英美法教育方式,以讲授比較法为主,故又称之为“中华比较法律学院”。1917年,东吴大学率先在全国颁授首个硕士学位。1918年,东吴大学法学院颁授第一届法学学士学位,共计7人。1922年,东吴法学院创办《法季学刊》,成为国内重要的法学学术刊物。
    上海昆山路,原东吴大学法学院旧址今照

      1937年8月,淞沪抗战爆发。东吴大学苏州和上海两校区受战事影响,辗转迁徙各地。一部分内迁重庆,与沪江大学合并,组建东吴法商学院;一部分继续留在上海办学。抗战胜利后,回迁原址。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位于苏州的东吴大学本部改建为江苏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苏州大学。1952年,位于上海的东吴大学法学院并入华东政法学院(今华东政法大学)。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之际,东吴大学在台校友倡议复校。1954年成立了台湾东吴大学,并建有法学院。1957年,整校迁入台北外双溪校区。
      历史上,东吴大学法学院孕育出一批享誉中外的知名士人,如近代著名外交家顾维钧、著名法学家吴经熊、潘汉典等人。其中,吴经熊与杨兆龙于1936年主持修订了《中华民国宪法草案》,又称“五五宪章”。1985年,费孝通、吴大琨、查良镛(金庸)、裘邵恒、雷洁琼等东吴校友,参与起草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2003年,潘汉典、高文彬等校友,编纂出版了中国最具权威的《元照英美法词典》。参与东京审判的桂裕赴台后,一度成为台湾法学界泰斗,马英九、陈水扁等人均受教其门下。(完)
    相关热词搜索:东吴东京审判精英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