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国有企业境外档案管理探索

    国有企业境外档案管理探索

    时间:2022-08-31 08:45: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境外档案是国有企业融入世界经济大潮最真实的历史记录,是企业政策研究和经济战略实施的重要资源。目前国有企业的境外经营活动规模不断扩大,档案资源管理的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就如何加强国有企业境外档案管理进行探索。
      【关键词】国有企业;境外档案;管理;探索
      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剧,国有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设立境外机构拓展境外业务,开展境外经营管理活动并形成各种形式及载体的各类文件材料,这些文件材料是企业档案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企业境外档案工作特点与存在问题,对其管理方式方法进行探索。
      一、境外档案工作特点
      经过对我国国有企业境外档案工作进行调研,发现国有企业境外档案管理工作呈现以下特点:
      (一)档案分散性。国有企业境外机构经常是分散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布点多、涉及面广,因此境外档案的形成具有地域分散特征,给档案的集中管理带来难度。
      (二)语言多样性。国有企业境外机构地处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背景各异,文件材料的记录载体和语言存在多样化。
      (三)管理双重性。国有企业在境外从事经营活动,其档案管理一方面需要遵从所在国家的档案法律和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接受国内企业档案管理机构的监督管理,因此,其档案管理具有双重性。
      (四)标准不一致。由于驻外机构的工作环境与规模不同,业务流程也不相同,有些企业按照国外有关标准管理档案,有些企业按国内档案工作标准管理,还有些企业没有任何标准,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管理档案,因此,档案管理标准未统一。
      二、境外档案工作的存在问题
      (一)境外档案人员匮乏。由于国有企业的保密合规工作需要,境外档案人员必须是中方正式员工,而驻外机构总体人员少,多分布在境外业务与开发管理方面,而档案人员少且身兼数职;基层人员国内外轮岗频繁,档案人员的流动性非常大,缺乏档案管理专业知识,无法满足档案基础业务管理和从业年限的要求。
      (二)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我国档案法规中关于國有企业境外档案管理条款较少,而且规定不明确,目前,企业各自为政,对境外档案管理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三)境外档案收集难度大。境外机构对档案工作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认识,收集归档不及时,给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大部分境外机构的文件、资料由各部门分散保管,未整理成档案,不符合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四)境外档案保管条件差。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国有企业从事境外经营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周期越来越长、精细化管理越来越高,形成的文件资料也越来越多。境外机构因场地有限,在当地整理、归档、保存档案有难度,大部分存放在集装箱内,档案装具不满足档案保管条件,极易损毁丢失。
      (五)境外档案运送国内难。境外档案运回国内面临所在国的法律法规、海关监管、空运的成本、包装运输(海运的时间周期长,对纸张的腐蚀)等难题,缺乏运输路径,海外资料整体运回国内不符合工程建设的实际,仅靠境外项目或驻外机构员工将重要文件原件带回国内存档,大量文件留存境外。
      (六)境外档案利用共享难。一方面,海外档案由于地域运输限制,而且海外档案信息化尚未开展,无法提供国内利用开发;另一方面,由于海外文件资料大部分分散保管,未整理成档案,造成档案利用困难,无法实现海外信息资源共享,很难发挥海外档案的作用。
      总之,国际政治风险此起彼伏、经济形势风云变幻,有些国家的政治、灾害等系统性风险日益增加给我国境外机构的人员、资产及财务安全带来隐患,而且境外机构职能配置、软硬件环境参差不齐,使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规范管理难度陡增,因此,档案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在这种大环境下面临严峻风险,既有由于海外档案人员缺乏、收集难、整理不规范、保管差、运输及利用难等引起的档案损毁丢失的经济风险;也有海外档案失传的文化风险;更有信息资源被非正常利用带来的政治风险。
      三、境外档案管理策略
      针对国有企业境外档案工作中的管理问题,本文从我国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统筹规划、完善机制、风险管控、服务共享”的整体管理策略。
      (一)增强档案意识,统筹规划境外档案工作。首先,要充分认识境外档案的意义和重要价值,增强做好境外档案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不断加快,国有企业的境外机构与拓展领域及规模不断扩大,境外档案作为企业在境外合法经营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不仅是企业重要的境外资产,维护企业在境外的经验权益,更是防范政治、经济、法律风险的重要凭证。第二,在境外机构成立之初,对境外的档案工作进行统筹规划,明确档案工作的基础地位;在与境外公司或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前,将档案归属、使用和保管处置条款设立于合作章程、协议条款中,如:明确“中方有权获得合同范围内的境外经营活动的档案业务信息,可在任何时候查阅、调取、复印或摘录相关文件,由从事境外活动的法人对档案信息系统的真实可靠负责”的权益条款。通过将中方对档案利用权益写入境外法人章程,从公司的治理结构上保障了中方对档案利用的合法性,实现中方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保障所需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奠定基础。
      (二)开展实地调研,构建境外档案管理中心。制定调研方案并开展实地调研,选择有代表性的境外机构进行考察调研,了解境外机构档案管理实际现状、所在国环境、驻外机构办公条件及人员配备等情况;构建以区域为管理单位的境外档案管理中心,将境外档案管理中心作为企业总部档案管理在境外的延伸,承担境外实体档案资源集中管理、境外档案信息化建设及利用、管理监督指导等职能。首选企业在境外机构和业务分布较多、条件较成熟、较稳定安全的国家,开展境外档案中心试点建设,条件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建设方式可依托企业自建境外档案中心,亦可依托管理成熟的子公司境外机构进行建设。逐步建立覆盖企业在境外经营活动的档案管理中心,实现境外档案的集中统一规范管理。
    相关热词搜索:档案管理境外国有企业探索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