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点滴谈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点滴谈

    时间:2022-09-01 13:20: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密不可分,作为压轴的“写”又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小学作文教学是学生写好文章的基础工作,这就要求教师要重视小学作文教学,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寻找灵感,表达切身体会。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打破框架模式,还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创新作文讲評体系,减轻学生的压力,学生才会把作文写好。
      [关键词]表达交流;自主选题;作文讲评;想象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强调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作为小学语文教学四大内容之一的“写”,历来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但在现实的写作评价中,又似乎偏向于情感及词汇的运用,忽视了真情实感的因素,而学生更是“谈文色变”。针对这一现状,教师更要重视作文教学。
      一、减少学生负担,增强写作兴趣
      提到写作,很多学生一是觉得无话可说,无文可作,不知从何入手,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不敢去想,不敢去写;二是觉得不知道怎么表达,“茶壶煮饺子——有口倒不出”;三是感到教师对作文的要求太高、太严,怕写得不好被教师批评、被学生嘲笑,从而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要避免这种现象,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放下心理负担,摆脱恐惧心理,轻装上阵。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习作的真正目的——写自己想说的,要说的;写自己经历的,感悟的。所谓心里想,手上写,只要是源于内心的最真实的东西,才能抓住人心的感动。因此,教师在作文课上不要对学生提出太多的要求,更不要一上来就把表达通顺、用词恰当、字数在多少左右的枷锁套在学生的头上,尝试给学生一个没有框架禁锢的课堂,让学生放飞自我,敞开心扉。教师可以针对一个话题让学生谈谈要写什么,从哪几方面写、怎么写。由于平时的阅读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加上教师适时、适度的点拨,学生的作文才不会生搬硬套。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无论什么学科,没有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欲望,都是徒劳无功。兴趣对一个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当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时,总是心情愉悦地去学。所以,习作兴趣的养成也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教师的素质不同,教学对象不同,使用的教材不同,因而进行趣味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应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和学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对完成教学任务至关重要。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亲师性”较强。如果他们对哪个教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教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肯下力气,学好这门功课。反之,如果他们不喜欢某一位教师,由于逆反心理,他们也就不愿学这位教师的课。为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在课堂上应本着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写作氛围。对于一些写作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以此作为鼓励他们写作的切入点,培养学生写作的信心。教师的赏识,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与积极性,而且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融洽了师生关系,从而为学生写作打下坚实的情感基础。这样,教师在学生的眼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敬的朋友。在心灵走近的同时,学生不由自主地想去跟教师学习,愿意跟教师学习,培养了良好的写作兴趣。
      2.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单一的教学方法是乏味的,即使是一个好方法,经常用也会失去其魅力。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习作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习作的关键在于词语的掌握、积累和运用,因此,在词语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学得有趣,教师可以把词语做成卡片,让学生排队做游戏;还可以让学生即兴用词语说一句话或一段话,既注重了教学的趣味性,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为习作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基础。
      二、打破框架模式,让学生自由想象
      语文课程改革十分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倡导自由表达。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要求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因此,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坚持激励、自主、开放、个性化的原则,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由写作。
      1.自由选题
      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复杂过程。鲁迅先生曾对创作过程作出很好的概括:“静观默察,烂熟于心,然后,凝神结想,一挥而就。”完成一篇有质量的文章,并非易事,而自主选题和作文,变教师命题为学生自已命题,比较符合写作规律,利于学生展现习作个性。例如:每年的植树节,我都让学生写一篇作文,或描写动人情景,或叙述难忘经历,或抒发真情实感,或表达启示感悟……总之,什么印象最深,感受最真切就写什么,题目自拟。学生热情高涨,所拟题目新奇多样,有以事件命题的,如《一起去植树》;有以地点命题的,如《在植树的山坡上》,有以受到的教育和启示命题的,如《一棵树的启示》……因为都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学生写出了真情实感。
      2.自由立意
      习作要表达什么?如果硬把学生的思维套在教师的框架里,以教师的思想代替学生的思路,只会导致学生的作文大同小异,走进公式化的死胡同,压制学生的个性。所以,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选题的同时,启发学生从多种角度立意,重在把自己最深的感受写出来。以植树节为例,可以通过描写植树途中所看到的景物,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可以叙述在植树过程中看到曾经的小树,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抒发自己的感悟;可以通过叙述植树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助,颂扬集体主义、团结友爱精神等。只有作文立意新颖、独特,读起来才能感人至深。
      3.不限体裁
      新课标淡化了作文教学的体式,“不拘形式”“自由表达”成为习作教学的主流。但是“淡化体式”并不等于“没有体式”,“文体不限”并不表示“不要文体”,而是要让学生自由选择体式和文体写作。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文本体式有很多,有以写景为主的,有以叙事为主的,还有经典童话、儿童诗、神话故事、古诗、寓言、科学小品等文体。在读写结合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仿写、改写、扩写等形式尝试各种文体的练写。了解了各种文体,写作时就能信手拈来,形成了自由写作的良好氛围。
    相关热词搜索:小学语文点滴作文教学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