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现状及对策

    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9-02 13:30: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信贷;风险防范;消费
      本文为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网络消费信贷发展潜力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201810223062);通讯作者:董影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2月21日

    一、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发展背景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消费信贷悄然兴起。同时,许多网络信贷产品也走进了大学校园,产生了各种面向大学生网络消费的信贷产品,满足了大学生的消费需要,解决了大学生消费过程中资金短缺的问题,深受广大大学生群体的喜爱。但是,大学生群体普遍可支配收入有限,经济也没有独立,这些新兴的金融产物势必会引导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产生“虚高现象”。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黑龙江省高校大学生消费信贷行为进行调查,进一步探究现代大学生的网络信贷消费行为与其观念等一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其中包含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潜在风险,并根据其产生的结果,提出应对措施。

    二、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现状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信贷平台走进我们的视野,同时,以其便捷性而受到广大大学生群体的推崇和喜爱,经调查使用过“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网络信贷消费平台。大学生步入大学,学习压力降低,空闲时间增加,一部分同学会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兴趣班来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大部分的同学会在大学时期出去旅行,以丰富自己的视野。同时,随着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一些大学生会在大学期间参加社会培训班和社会实习活动来丰富其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部分大学生会在大学期间进行创业活动,消费需求增加,而大学是大学生第一次接触社会,接触到不同阶层的人,遇到的诱惑增多,加之大学生年龄在18~25岁之间,心理不够成熟,很多大学生会尽情享受消费,会尽量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而大学生的生活费用普遍不高,大多数的大学生每月的生活费在1,000~1,600元之间,不能满足消费需求,会产生超前消费的情况,而网络信贷平台可以满足其多样化的需求。也有部分学生出于对网络信贷的好奇,会抱着尝试的心理运用网络信贷平台。据统计,目前运用信贷平台进行信贷消费的同学高达38.7%。其中,有53.2%的学生运用网络信贷平台购买生活用品,24.6%的学生运用网络信贷平台出去旅行,还有10.7%的学生运用网络信贷平台购买奢侈品,11.5%的学生运用网络信贷平台进行创业。在平台的选择上,大多数的大学生会选择申请方式简单,操作方式简便、信贷消费额度在500~1,500元、还款期限在3~6个月的信贷消费平台,并且大多数同学会选择分期还款,但目前网络信贷平台鱼龙混杂,网络信贷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网络诈骗事件屡有发生。可见,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从图1可以看出,超过1/3的大学生采用信贷消费的形式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图1)

    三、大学生网络信贷消费存在的问题及风险


      (一)消费认知不系统,消费理念不够理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大多进行享受消费,追求生活品质,步入大学改变了生活环境,很容易使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的同学产生炫耀、攀比的心理。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速度的不断加快,网购平台和电子支付手段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诱惑不断增加,很多大学生不能合理地规划自己的生活费,出现盲目跟风消费的情况,不能做到勤俭节约,理性消费,这使过度消费行为出现,使多数学生的生活费不能满足其消费的需要,所以会选择超前消费的网络信贷消费形式。随之也产生了不能按时还款的现象,这种不理性的消费行为会造成大学生还贷压力过大,产生心理压力,不符合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需要我们采取行动改变。同时,超期还款、逾期不还等情况也会对未来的信用活动产生影响。
      (二)网络信息不对称,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在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背景下,随之而来的是很多安全隐患。大学生群体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对网络信贷平台不够了解,网络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大学生不能合理判断网络信贷平台的安全性。而大学生选择网络信贷消费平台时,仅关注平台的快捷性和信用额度问题,而不太关注平台的安全性,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这一心理,建立低门槛网络信贷消费平台进行诈骗活动。由此可见,大学生风险防范意识不强,这极大危害了大学生的财产安全,危害网络信贷环境。从图2可以看出,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申请方式简单、操作方式简便的网络信贷消费平台。(图2)

      (三)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社会经验较少,自我保护理念不强,通过调查可知,有超过25%的学生认为网络信贷平台监管体系健全,只要自己不受迷惑就可以放心使用;有58.6%的学生知道互联网金融的潜在风险,但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这些风险距离自己很遥远,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甚至有少部分同学清楚“校园贷”、“套路贷”等违法信贷消费的大致内容,但仍会冒险参与。当风险出现时,不能选择正确的方法维护权益,这体现出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四)个人征信系统不完善,信息泄露严重。在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愈加严重,个人信息泄露情况频繁发生,在网络信贷平台注册后,经常收到骚扰电话及推销电话,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学生的信息从事不法的交易活动,危害学生的安全。同时,网络信贷平台在申请建設过程中,申请方式过于简略,不能全面地审核申请人的资质,也没有全面的记录申请信息,当信贷风险出现的时候,不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责任人以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关热词搜索:信贷对策现状及消费大学生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