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功能对等视角下《2016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

    功能对等视角下《2016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

    时间:2022-09-02 18:45: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政府工作报告》是政府公布的官方文件,涵盖了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现状以及对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是世界及国人了解中国基本国情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其翻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奈达的功能等理论探讨《2016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重点分析词汇对等、文体对等、句法对等和文化上的对等,并以政府报告中的翻译举例说明。旨在研究发现其译文读者阅读原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阅读原文的反应大致相同。
      关键词:功能对等;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译文读者反应
      1 政府工作报告简介
      1.1 文体特征
      从文体方面来看,《政府工作报告》属于政论文体,但同时具有书面、口语、等特征。撰写过程严谨复杂,涉及多个部门。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包括工作回顾、工作任务、政府自身建设及其他外交和国际形势等,涵盖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发展状况及发展方向。具有权威性、正式性、全面性、科学性、以及政治严肃性、敏感性的特点
      1.2 语言特征
      从语言学角度来看,《政府工作报告》的语言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在用词方面,词的重复使用频繁,如报告中“加强”、“提高”等;用一连串的修饰语前置于名词;报告中使用大量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新词汇,如“工匠精神”等。第二,在句子方面,长句较多,具有明显的“一逗到底”特征,逻辑关系一般隐含在句子中,这与英语的表达习惯截然不同,英文中多用连词等将逻辑关系表达出来;多用并列短句或并列谓语,简洁有力。英语中通常使用连接词,出现大量各式各样的从句,多用非谓语动词等表达,句式丰富;句子多采用无主句形式来表达,原文读者只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就可明白意思,然而,英语需有主语才符合语法结构。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竹生认为在翻译政治文章时,尤其是关于政策方针上的,必须注意词句的翻译(竹生,1985)。
      2 奈达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2.1 奈达简介
      上文分析了政府工作报告的文体、语言特征,现介绍奈达及其提出的功能对等原理。尤金·奈达(Eugene Nida)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圣经研究专家、翻译理论家及翻译家,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奈达是一位在译坛响当当的长青学者,其论著和翻译思想在美国及世界翻译界至今都很受欢迎。他在翻译《圣经》的过程中,基于实践和实际,发展出了一套有自己想法的翻译理论,在翻译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2.2 功能对等理论简介
      奈达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语言和文化方面差异的存在在所难免,这需要译者站在目的语读者的角度上,通过调整或转换译文等方式,使译文能让读者明白和接受,由此,奈达提出了著名的功能对等理论。在这一理论中,他认为译文读者及其信息内容之间的关系应与原文读者及其信息内容之间的关系基本一致(Nida,1964:159)。奈达反对字字对译的死板对应,认为译者应该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译出目标读者能读懂的译文。功能对等中的对等包括词汇、.句法、 文体对等四个方面。并且,奈达认为译出原文的意义比译出其形式更重要(郭建中,2000:67)。译者在翻译时很难在内容和形式上同时再创作,因此,一般情况下,为了使内容准确,不得不牺牲形式。功能对等翻译理论一般运用在跨文化翻译中,但也可以用来指导翻译具有浓厚中国特色文化的政治文献,比如《政府工作报告》。其译文接受者都是外国人士,在语言、文化等方面都与中国存在着巨大的区别, 因此,译者须从外国读者的角度出发,译文能够使外国读者能够看懂,从而达到对外宣传与交流的目的。
      3 从四个方面分析《2016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
      3.1 词汇方面
      本文基于奈达动态对等理论,在词汇层面上分析《2016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奈达提出,具有社会文化的术语会造成许多问题(Nida,2004:216)。因此,译者可采用以下翻译方法:首先,译者需在完全理解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进行翻译,不是字对字、机械性的直译;其次,对于具有文化语言差异的政治文本或文献,译者可以对语言进行转换,使译文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只有采取合适的翻译技巧,译文和原文在词汇层面上能够实现自然对等,使目标读者的阅读体验与原文读者的阅读体验大致相同。
      3.1.1 增词译法
      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首先要了解汉语与英语这两种语言的不同。汉英两种语言由于用词造句的习惯表达不同,社会背景上存在差异等,在表达同一件事情上时常需要在译文中增补一些原文中没有的词语及原文中暗含的语义。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对汉语中某一说法很清楚,不会产生误解,可是如果生搬硬套,一一对应译成英语,就会产生误解。而政治文献具有鲜明的政治特征,要求极其准确,如若令目标读者产生误解,对国家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译者需要遵循译文表达习惯,根据意思与语言风格的需要,增添恰当的词汇,实现内容和原文意思的对等。
      原文: 海外仓
      译文: overseas warehouses for export products1
      “海外倉”,简洁而又形象,高度概括了所要表达的内容,中国读者能在语境中理解其真正的内涵。然而,如果译者不经过缜密揣摩采取有效的翻译技巧,对于不了解中国社会的外国读者,译文可能会引起读者的误解。“海外仓”的译文中增添了“for export products”,其目的也是使读者理解内容,虽然译者在形式上没有实现与原文的对等,但力求在意思上的对等,这是译者站在读者的角度采取的翻译策略。这样的例子在报告中还有许多,译者应首先搞清文本的语境,真正理解原文的真正意思,寻找最自然对等的翻译。
      3.1.2 转词译法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词语和短语重复出现。然而,英文中不提倡重复,提倡灵活多样,而中国倾向于反复以增强语气或语势。为了使译文更加准确和忠实,在翻译的过程中,灵活使用词语非常重要,如若不然,译文模糊不清。对于政府工作报告中重复的词语,译者需根据具体的意思和语境来译。以“推进”为例,译者根据语境和搭配转换词语。
    相关热词搜索:对等视角政府工作报告英译功能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