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神圣秘密瓦利斯》文体分裂性初探

    《神圣秘密瓦利斯》文体分裂性初探

    时间:2022-09-04 16:05: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神圣秘密瓦利斯》(VALIS)是“瓦利斯三部曲”的第一部,是菲利普·K·迪克三十年写作生涯中最后的作品。这部出版于1981年的小说,自问世起,便令评论家深受该如何定义小说文体的困扰。事实上,正如主人公的一体二人格所示,《瓦利斯》这部小说的文体分裂始终存在。或者说,正是这种分裂性,让这部小说有了分析的价值。
      关键词:菲利普·K·迪克;VALIS;文体分裂
      科幻作家菲利普·迪克,人生悲伤到让人心碎。朋友格洛莉亚想自杀,迪克拯救失败,格洛莉亚身亡。此后,为逃避悲伤,迪克分裂出第二人格——爱马士·肥特,靠兴奋剂度日。肥特在1974年经历奇遇,被粉红光芒(名为“斑马”、活着的信息、普拉斯梅特、或瓦利斯)击中,短时间内大脑收到大量信息,目睹各种异象。此后,肥特便撰写大部头注疏,以图解释此次经历。其后数年,肥特妻离子散,惨烈自杀失败,关进精神病院,遭情人雪瑞离弃,又眼睁睁看着雪瑞癌症身亡。他受尽苦楚,唯一支持他活下去的信念,便是寻找第五位救世主。凑巧,在摇滚明星艾瑞克·兰普顿的科幻爆米花电影《瓦利斯》当中,他看到了与自己经历的相似之处,看到了救世主的希望。他跟几个朋友前往兰普顿住处,真见到了两岁的小姑娘索菲亚,一举一动都像是救世主——索菲亚只用两句话,就治好了迪克,肥特从此消失。本以为恐惧消失、幸福终于来临,谁知,未几,索菲亚竟死于非命。于是,肥特再度现身,环游世界,继续寻找救世主。迪克则守在家中,电视机前,等待瓦利丝再度发出的信号。他们不会放弃。
      以上,便是美国科幻名家菲利普·K·迪克“瓦利斯三部曲”的第一部《神圣秘密瓦利斯》(VALIS)讲述的内容。“瓦利斯三部曲”是以高产著称的作者三十年写作生涯中最后的作品。这部出版于1981年的小说,自问世起,便令评论家深受如何定义小说文体的困扰。
      首先,这部小说主人公之一名为菲利普·迪克(Philip Dick),与作者同名(为避免混淆,下文中将以“迪克”指代作者,以“菲尔”指代书中主人公);诸多情节取自作者的真实生活,如1974年2-3月的超自然体验,被粉红光芒击中,自杀企图,提前预知儿子的致命疾病等。如此看来,这部小说像是作者的自传。
      但是,主人公菲尔,作为小说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我”,在第一章就明明白白告诉读者:书中另一主人公爱马士·肥特(Horselover Fat),跟自己是同一个人——“我就是爱马士·肥特。我特地用了第三人称,好让文字显得客观——这种客观性不可或缺。”而爱马士·肥特(Horselover Fat)的名字,也不过是Philip Dick的文字游戏:Philip,或希腊文的philippos,意为“Horselover”(爱马士);而Dick在德语中的意思就是“Fat”(肥)。这种相互指涉的互文性,以及一人分裂两种人格的写作手法,明显具有后现代虚构文本的特质。
      此外,小说前半部分记述了“脑子彻底坏掉”的肥特经历的粉红光芒、上帝显灵等等奇异见闻。作为两个人格中“理智健全”的那一位,菲尔将肥特异于常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归结于精神崩溃之下的“疯人呓语”。但是,到了小说后半部分高潮,科幻爆米花电影《瓦利斯》出现后,情节急转,当初的“疯人呓语”竟一样样得到验证,“疯子”居然慢慢向“先知”靠拢。这样一来,小说的文体又倾向于宗教科幻小说,仿佛整本书的意义便是一步步劝服读者放下疑心,相信肥特在大部头注疏中的分析与猜想。于是,小说成了这部作品的表面,其实质成了迪克的“自白书”或“忏悔录”。跟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一样,都是劝服读者皈依的布道之作。
      《瓦利斯》的第一章完全是现实主义小说的风格:“那天,爱马士·肥特接到格洛莉亚的电话——这是他精神崩溃的开端。”时间是1971年,地点是美国加州。接着,格洛莉亚自杀身亡,导致肥特精神崩溃。期间穿插了一段后现代的叙述跳跃:“此时是1971年。等到1972年,他就会跑到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的温哥华市……再往后,到1978年,爱马士·肥特会因为悲伤过度而彻底疯狂。”
      第一次文体转换发生在第二章。第二章开头,叙述者“我”提到了帮助肥特克服疯症的力量:“他的第一个救星,是跟他同住一条街的18岁高中女生;另一个则是上帝。两个救星里,高中女生的帮助更大。”这是“上帝”一词首次出现,却跟“高中女生”相提并论,而且高中女生的力量甚至胜过了“上帝”。这种反讽的口吻,可见“我”对肥特的“上帝”可信度存疑。至此,“上帝”究竟为何尚且模糊,可以理解为普通的宗教慰藉。但第二章接下来,用一段话详细描述了肥特在1974年2-3月遇见的“上帝”:“上帝对他发射了一道粉红色光芒,直射进他的眼睛,他的大脑,致使肥特短暂性失明,头疼了好几天。肥特说,那道光芒的颜色很容易描述:就跟闪光灯在你眼前闪过后,眼内留下的残像的颜色。此后,这种颜色就萦绕在肥特脑中,有时候,还会在电视机屏幕上出现。这种特别的粉红色,成了肥特生命的意义。”这段经历,并非以第一人称视角亲历,而是由肥特转述;“上帝”跟肥特接触的方法,也不是传统的梦中现身、脑中声音、一团光晕等等,而是“一道粉红色的光芒”。这种描述,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庸俗科幻小说的必备品——激光枪,而“上帝”因此也更像是外星访客或入侵者。
      至此,摆在读者面前的有三种可能性,分别代表三种文体类型:1.肥特确实疯了,他的描述纯属疯人的臆想。所以,《瓦利斯》是一部讲述疯人疯事的现实主义小说,带有娴熟的讽刺笔法与黑色幽默;2.肥特的叙述是真实的,但跟他接触的并非上帝,而是携带先进技术的外星人。所以,《瓦利斯》是一部讲述“外星人接触”的传统科幻小说。3.肥特的叙述是真实的,而且跟他接触的确实是上帝。所以,《瓦利斯》是一部宗教科幻小说,劝人皈服。
      值得强调的是,肥特受到的“天启”并非清晰的、令人顿悟的真理,而是一个未解之谜。在小说题头,作者虚构了一部《苏联大词典》,解释了VALIS一词:“瓦利斯(VALIS,巨大主动智能活系统Vast Active Living Intelligence System的缩写,该词来源于某部美国电影):现实领域的异变。现实领域中形成的一股自主性、自我監视的负熵涡流,这股涡流逐渐吸纳合并四周环境,将之变为信息的排列组合。瓦利斯以类知觉、目的性、智能性、成长性和环形自洽为特点。”该定义罗列了多个“高级”“科幻”词汇,却意义含混,令人费解。肥特本人将与之接触的超自然力量称为“斑马”(Zebra),也正是取其捉摸不透、模糊不定之意。
    相关热词搜索:初探文体分裂利斯神圣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