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把课堂搬上舞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把课堂搬上舞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时间:2022-09-04 16:50: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在文言文阅读中要求要熟练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句、名篇,扩大积累,增进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古诗词的背诵即为文言文阅读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对于学习能力欠缺、学习态度欠佳的学生而言是必须克服的一项任务。在全国、全区、全市着力推进和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大环境、大背景下,语文课无疑是推进此项活动的一个非常成熟的载体。在古诗词背诵单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家国情怀、读国学诵经典的积极性,营造出“学经典、诵经典、爱经典”的良好氛围,以及和谐的、人文的、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环境,这是中职语文课堂义不容辞的任务。
      关键词:课堂;舞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一、学生现状引发的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的思考
      曾几何时,职业学校已然变成了差下生“回炉”的地方,职业教育从教10余年,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有一年在初中学校招生时,一名该校教师用充满鄙视的口吻形容那些无力考入高中的学生——“垃圾”,那是刻在心中的记忆。作为一名职业学校的教师,我所面对的学生具有几个共性:一是学习能力欠缺;二是格外叛逆、懒惰,学生态度欠佳;三是心理敏感、自卑,渴望被认可,又怕做的不好,被人瞧不起。
      我所教授的是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作为普及性的国民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课程标准是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浅易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为提高全面素质、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发展个性特长,形成健全人格。其中明确要求,在文言文阅读中要求要熟练背诵一定数量的名句、名篇,扩大积累,增进学习古代诗文的兴趣。古诗词的背诵即为文言文阅读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必须克服的一项任务。
      在以往的语文课授课过程中,学生在诗词背诵环境总是非常被动,当接收到一个背诵任务时,他们的普遍心态是“烦死了”、“做不到”、“能不背则不背”……从而使得教学过程也变得极为被动。为了应对这种现状,我长期的工作经验造就的直观反应就是:必须背,压着背!短期内是收到了学生都背会了的成效,但是从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角度而言,这种逼迫式的学习模式無疑是不成功的。
      二、以时代为契机,以语文课为载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宣部等四部门《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戏曲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加强乌鲁木齐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宣传部、中共乌鲁木齐市委教育工委、乌鲁木齐市文化局、乌鲁木齐市文联共同制定了《乌鲁木齐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各职业学校全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
      在全国、全区、全市着力推进和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大环境、大背景下,语文课无疑是推进此项活动的一个非常成熟的载体。在古诗词背诵单元,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我决定打破枯燥乏味的“惟单一的背诵为最难任务”的现状,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
      我选择了一首难度系数中等,又符合学生特点的劝酒诗《将进酒》作为突破口。首先,我使用翻转课堂,让学生提前预习,查找关于诗人李白和诗作本身的资料素材,解决不认识的生字词;随后利用一节课的时间与学生一起分享诗人李白和写作背景,解读了生字词和诗句,最终凸显出“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然后,我采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法,将班里的40名学生分为两组,组成竞赛组,于一周后举办一场“传承文化、诵读经典”的诗词大会。比赛的号召和形式一经发出,学生们都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兴趣。作为教师,课堂的主导地位必不可少,我及时地提出几点要求,这也是比赛评分标准的重点:一是既然是一场比赛,就要具有比赛的素养,各组要打破死读书的僵局,比赛中要伴有表演、音乐,配备服装、饰品等,使之成为一台有质量的表演;二是既然是比赛,就必须脱稿,有感情的诵读,这也是评分标准中的一大项。如此,我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的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随后的一个星期,学生格外忙碌,竞争让他们有了向上的冲劲,正能量充斥着整个班级,为了不落后,为了赢得胜利、证明自己,他们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地设计每一个环节;为了不拖本组后腿,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背诵、去记忆、去理解、去注入感情。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否则,他们永远不会知道,在最为头疼的古诗词单元,他们会有多强大。
      经过为期一周的紧张筹备,“传承文化、诵读经典”诗词大会终于在我校多功能厅拉开了帷幕,大场面自然要有“大人物”,我将家长悉数请来观摩比赛,邀请学校的领导、老师扮演“评委”,在各班邀请10名学生做“观众”。万事俱备,只待开场。
      只见第一组的同学们依次迈着整齐的步伐来到舞台中央,他们身穿一袭汉服,飘逸的造型与舞台背景的古风图片相得益彰,一名女子拿着一支酒葫芦舒畅的坐在诵读队伍最前方,一曲《离人愁》缓缓响起,酒醉、酣畅,好不爽快。男女领诵你一言我一语,道出了人生的无奈和酒后的洒脱与不羁,全组成员在“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呐喊中结束了整场演出,醉人心魄。
      你再看,第二组的两名女生分别身着黑、白两袭舞裙,伴着《沧海一声笑》的豪迈飘然起舞,手中的羽扇一张一合间尽显潇洒。音乐停,男女领诵从舞台的两端娓娓道来,行至舞台中央,其他的同学立于舞台后方扮演“和声”,舞台背景屏幕上高山流水、明月苍松伴着节奏滚动播放,一副唯美的古韵画面映入眼帘,好不心动。
      坐在观众席上,我眼里的他们充满了热情和活力,他们的眼中洋溢着一种“我无可取代”、“我可以”的自信和满足。家长们纷纷起立拍手称赞!眼里饱含泪水和激动,此刻的孩子们正是家长们心中想要的样子。
      比赛结束了,谁胜谁负已然不重要了!培根说:“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知识好比是修建移栽。”在这场比赛中,没有了知识的乏味、没有了心理的排斥、没有了怨声载道、没有了规整的桌椅和守旧的课堂。作为老师,我没做什么,可是,学生们却圆满的得到了他们该获得的和能突破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对学生强化“五个认同”教育的现实需要。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诵读国学经典,是提升青少年的人文素养,培育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的重要途径,把课堂搬上舞台,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极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积极性,营造出“学经典、诵经典、爱经典”的良好氛围,以及和谐的、人文的、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环境,这是中职语文课堂义不容辞的任务。
    相关热词搜索:中华传统文化搬上课堂舞台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