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论语》中的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的研究

    《论语》中的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的研究

    时间:2022-09-04 17:20: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论语》作为一部传世经典,其中蕴含的很多传统道德规范影响至今。本文在研读《论语》的基础上,采取“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原则,对其中的中国传统道德规范进行梳理,归纳,提炼出适应当今社会的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建立方式进行了初步探究。
      关键词:《论语》;传统道德规范;建立方式
      《论语》中的道德规范,无一不体现在人们日常的行为举止、道德取向、思想观念以及思维准则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精神层面却出现了道德滑坡现象。因而,为了扭转这一趋势,必须要积极发扬《论语》中传统道德规范对人影响有益的部分,促进人们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一、《论语》中的中国传统道德规范
      《论语》中所包含的中國传统道德规范主要约束人在日常生活、价值观念、人际来往以及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其中主要是以社会个体为主,阐释了人际交往的基本道德规范,如:仁爱、忠恕、孝悌、中庸、诚信以及谦敬等,社会个体实现自我独立的道德规范,如:知礼、知耻、宽容、明智、坚毅以及勇敢等,而在职业中体现的道德规范主要是敬业。
      首先,“仁”是《论语》中传统道德规范的核心关键,其展现形式以“仁者爱人”为主,意味着社会个体在实现道德规范时,需要以“仁”为主,“仁”主要是指爱护、关心以及团结他人,进而能够延伸到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爱护、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爱护以及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爱,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1];
      另外,《论语》中体现出道德修养规范是“礼”。《论语》有:“不知礼,无以立也”。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之间的忠恕、孝悌、谦敬和友善,社会个体之间只有遵循这样的一种大的规范,才能够保障一个人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如果缺少道德规范的约束,就会出现行为举止不当,对他人造成伤害的现象,进而人际交往关系出现破裂,阻滞和谐社会的建立。
      其次,知礼、知耻、宽容、明智、坚毅以及勇敢则是《论语》中强调社会个体立身基本道德规范,在与人交往之时,必须要心中谦逊、宽容、知礼等,例如:对待父母时,要孝顺尊敬,且减少父母对子女的过度关心;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还要秉承着宽容、谦逊的道德规范,在出现矛盾冲突之时,能够以较为平和的心态进行解决,不会把这些冲突扩大化,同时也不会因为遇到挫折而气馁和丧失前进的信心,这样才能够促使社会达到一种和谐稳定的状态。
      最后,《论语》中还提到人在投身事业中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那就是敬业。孔子在《论语》提出“执事敬”,要求对待职业要严肃认真、勤奋刻苦,精益求精。当今社会,无论我们从事何种职业,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本原则。
      二、《论语》中的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建立方式
      首先,站在社会个体人际交往的角度上,人际交往的主体是人,因而在交往过程中势必存在矛盾和摩擦,需要社会个体首先进行自我反省。《论语》有:“吾日三省吾身”。在完善自身之后,才能够进行改变外部条件,这样社会个体才能保持仁爱、忠恕、中庸、谦敬等道德规范。
      其次,传统道德规范重视“人”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人的道德修养,并强调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重要义务。在这样观念影响下的中国古代,出现了许多道德高尚、品行优良的人物。因而中国传统道德的建立,引导人们除了要具备道德观念和较高的道德水平之外,还要与政治和经济相联系,发扬主体意识,个人才会培养出知耻、知礼、勇敢以及坚毅等道德规范,才能够立身于社会之中[2]。
      最后,注重人情培养与职业道德规范建立是《论语》中的重要内容。人情主义仍给当今的中国社会以重要影响,其存在必然有它的价值和意义,能够造就中国人较高的道德水平,致使人与人之间容易形成宽容、和谐的氛围,并给予日益复杂的人际社会以联合的纽带,因而社会个体在投身于事业之中,除了在人际交往之中加强人情主义之外,还要能够培养出敬业的职业道德规范,这样才能够保障社会能够长久运行,国家不断向前发展[3]。
      三、结语
      本文在研读《论语》的基础上,采取“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的原则,对其中的中国传统道德规范进行研究,提出了人际交往之中的社会规范,基本上包含着仁爱、忠恕、孝悌、中庸、诚信以及谦敬等,社会个体在社会上立足、立身的道德规范,谦逊、知礼、知耻、宽容、明智、坚毅以及勇敢等,以及职业道德规范敬业等,最终为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的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一等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尚贝贝.《论语》道德体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7.
      [2]卢金明,李俊宏.《论语》道德思想批判[J].学理论,2014 (11):30-31.
      [3]钱广荣.释解《论语》的道德治理观——兼议“仁学”原典精神的传承范式问题[J].伦理学研究,2014 (01):34-39.
    相关热词搜索:论语中国传统道德规范研究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