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初级中学体育大课间开展现状调查与改革建议

    初级中学体育大课间开展现状调查与改革建议

    时间:2022-09-06 13:35: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但是,很多学校流于形式,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效果不明显。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淮阳县四所初级中学体育大课间进行调研分析,提出改革建议,旨在培养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提高体育大课间活动效果。
      关键词:初级中学;体育大课间;现状调查;改革建议]
      青少年体质状况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和强大。早在10多年前,国家提出实施阳光体育、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倡导青少年走出教室、走出寝室、走到操场、走到大自然。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调节学生的情绪,缓解学习带来的疲劳,振奋精神,让学生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后续的学习和听讲。体育大课间活动能够反映一个学校的精神面貌,体现一个学校的教学管理和组织,体现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也是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各地区各学校都在热火朝天地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百花齐放,做法不一。就目前来讲还处于探索阶段,较为流行的大课间活动有规定形式和自主形式两种。不同程度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不重视、做操不认真、活动设计不合理、疏于管理等,体育大课间活动效果和特色不明显。笔者通过调查淮阳四所初级中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对策,希望能为淮阳县初级中学更好地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此促进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有效地实施,使体育大课间活动逐步形成自身的校本特色和品牌。
      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根据研究的需要,笔者访谈和调研了淮阳城关镇回民中学、淮阳四通镇中学、淮阳阳光学校、淮阳一高初中二部四所初级中学的部分管理者、体育教师和部分学生,主要针对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登陆学校图书馆网站,检索“体育大课间”词条,查阅体育方面的期刊、杂志、报纸等,获取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1.2.2问卷调查法
      笔者设计了调查和访谈提纲,经过专家同意后进行发放。共向四所初中学校的管理者、体育教师、班主任发放问卷80份,回收69份,回收率为86.3%,其中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为86.9%。随机向学生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0份,有效回收率为80%。
      1.2.3数理统计法
      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百分比计算。
      2结果与分析
      2.1淮阳县四所初级中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的调查分析
      调查得知,四所初中都有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活动的内容都是跑步和做操,只有淮阳一高初中二部有自己的特色——太极拳和学生特色表演,这正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在体育大课间组织形式上,四所初中基本上都是规定性的组织形式,每个年级阶段都参与一样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比较固定,属于任务性的,学生感觉枯燥乏味,长时间这样跑步和做操感觉没有新意,学生应付了事,同时也增加了老师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量,甚至有的老师也有抵触情绪。访谈中得知,淮阳一高初中二部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最后部分有特色表演,每周参加表演的班级学校事先有安排,这是值得提倡的。另外,四所初中均没有室内课间操,遇到天气不允许的情况,体育大课间活动自然就放弃了。
      2.2淮阳县四所初级中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学校重视程度的调查分析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学校体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调查得知,淮阳县四所初级中学的领导和老师重视程度不一,有的学校制定有严格的大课间管理制度,包括对班主任的管理、对体育教师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等,学校领导带头参加做操,还组织教导处进行检查评比,结果列入评优评先的条件中。有的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随意性比较大,学校领导没有指定分管这项工作的负责人,缺乏必要的组织和领导,班主任也是应付差使,疏于管理学生,造成学生不认真做操,跑步时打闹嬉戏。有的学校为迎接上级领导来检查,会有组织地演练体育大课间。因此,形成了体育大课间活动成效不显著,流于形式的现象。
      2.3淮阳县四所初级中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学生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调查显示,淮阳县四所初级中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学生满意度不高。访谈中得知,体育教师近几年没有机会出去培训,参与新课改的热情很高但创新意识不够。因此,在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改革和组织形式改变上,显得束手无策。学生期待体育大课间活动能有自己的自主权,能有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包括时尚的体育项目),能有丰富的体育器材和场地,能有符合地域文化特点的体育项目(如:民族民间的、地域特色的、传统武术的)、能有符合学校传统项目和特色的(如:篮球操、健美操、舞蹈、太极拳等)。73%的学生对自己学校现有的体育场地和器材不满意,希望学校能克服困难改造体育活动场地。76%的学生希望体育大课间活动分层次分阶段设置运动项目,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这一点上,笔者认为还是要考虑到安全因素的。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淮阳县四所初级中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基本比较一致,都是规定性的形式,如跑步和做操,个别学校有特色展示。
      淮阳四所初级中学体育大课间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一,有的学校有严格的体育大课间活动管理制度,自上而下都非常重视,有检查有评比。有的学校随意性较大,老师和学生有应付现象;随天气情况调整体育大课间活动。
      淮阳县四所初级中学体育大课间活动学生满意度不高,他们期待自主性的活动,有充足的场地器材,有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有符合地域文化特色的体育项目。学生个性化素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3.2建议
      3.2.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体育大课间活动
      一个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决定着这个学校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它是一个文明的窗口和对外宣传的媒介。因此,要让学校领导更新思想观念,多参加“新课改”校长培训班,提高学校领导对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并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制定一套科学的评价制度,实行目标责任制。组织好班主任、体育教师进行研讨,发挥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积极探索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内容、组织形式,提倡自制器材和自编活动内容,创编适合本校特点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如:符合地域文化的传统武术;符合青少年特点的篮球操、校园足球;符合本校特色的太极拳等,逐步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
      3.2.2适时改变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与组织形式
      众所周知,体育大课间的内容和组织形式不是一层不变的,不能局限在跑步和做操上,各个学校都要根据季节变化设置好大课间活动的内容,调整好活动的运动负荷,力求使体育大课间活动形式新颖、有观赏性。新颖别致的体育大课间活动能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增加一些青少年喜欢的内容和项目,如呼啦圈、跳大绳、拔河、舞蹈等,还可以根据地域特点设计一些体育项目,配上动感的音乐,使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向着多元化发展,满足学生的体育需求,满足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在组织形式上,可以酌情考虑分层设计、分年级设计,统一安排好活动的地点,轮换的周期(以周或月计算),提出明确的安全要求,包括体育教师的组织管理都应列入其中,不能因为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安全上出了问题。
      3.2.3因地制宜,注重实效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一项庞大系统的工程,它自上而下,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管理,需要校长、主任、班主任、体育教师、学生的通力协调、上下配合。既有学校统一的规定和要求,又要形成学校自身的特色。因此,需要组织骨干教师进行研讨,因地制宜,考虑到学校所处的地域文化和特色,考虑到学校自身传统的特色,结合青少年身心发展实际,使之科学合理、富有朝气、运动负荷适中、观赏性强,这样的大课间活动学生乐于接受,参与的积极性高,能凸显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实效性。通过实践练习后再不断修改、完善,丰富其内容和组织形式,逐渐形成学校的特色和品牌。同时,呼吁上级管理部门定期不定期对体育大课间活动进行检查评比,及时通报检查结果,并作为评价学校全面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王德刚.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问题与对策[J].体育教学,2018(1):25.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吴素贞.影响体育大课间活动有效开展的因素分析和对策探讨[J].体育教学,2017(3):82-83.
      作者简介
      陳文彬(1996.12—),男,籍贯:辽宁省盖州市东城区,现就读于河南周口师范学院体育学院2015级体育教育专业5班,专业方向: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
    相关热词搜索:初级中学课间改革现状调查建议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