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重读马克思(上)

    重读马克思(上)

    时间:2022-09-06 19:55: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二0一九年是《读书》创刊四十周年,《读书》杂志编辑部来信约稿,写什么好?我想,最好是谈读书。二00八年,三联书店过生日,让大家题词,我写了八个字,“革命书店,左翼先锋”。这是尊重历史,但历史令人尴尬。
      我们这个时代,没有共识是唯一的共识,“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二0一七年是十月革命一百周年,二0一八年是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七十周年和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二0一九年是五四运动一百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所有重大历史事件,立场不同,评价完全相反。
      在这个资本席卷天下,人欲横流,利令智昏,闻革命而色变的时代,我想谈谈我读过的一种书,一种在我国备受尊崇也备受冷落,让很多聪明人羞于启齿觉得十分丢脸的书,这就是马克思的书。
      马克思的书,久已束之高阁,今日重读,多少往事注心头。

    阅读背景:围剿反围剿、制裁反制裁


      我这一辈子,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冷战时代,即号称和平而实为核平的时代。冷战时代的主题是围剿反围剿、制裁反制裁,这个大道理管着一切小道理。
      现在是后冷战时代。有人说时代变了,马克思跟当下无关,完全过时。如二0一四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卡尔·马克思——一个十九世纪的人》(乔纳森·斯珀伯著,邓峰译)就是这样讲,而且据说是根据MEGA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用史料考证讲话。
      事情真是这样吗?一九九二年一月二十八日,当老布什向美国民众宣布“在上帝的保佑下,美国取得了冷战的胜利”“冷战不是‘结束’了,而是我们赢了”时,他可没说美国要变。奥巴马倒是大呼“我们要变”,最后變出个特朗普。
      马克思是十九世纪的人,此事不用考证。资本主义千变万化,大家有目共睹。但花蝴蝶的原形是毛毛虫。马克思研究毛毛虫,这对研究花蝴蝶不是很有意义吗?更何况,冷战的主题,围剿反围剿、制裁反制裁,仍在继续,马克思仍然是一面反资本主义的大旗。
      小时候,我哪儿知道什么叫冷战,我能看见的只是眼皮子底下的事,围困下的贫穷和运动不断。人家把你反锁在里面,你还以为是自己上的锁。
      不过,我对冷战有另一个切入点。我从我的生活经验,反而容易理解它。
      我是坏孩子。小学六年,中学六年,我一直是坏孩子,先是武着坏,后是文着坏,让老师不痛快。
      我视力极好,照理应坐后排,不行,老师非让我坐头一排,前边老师盯着,左边右边后边全是女生(当时品学兼优排名在前的学生全是女生),甭管怎么倒座位,永远把我围在当中。老师给所有同学做工作,特别是落后分子,甚至把工作做到家里,叫各家管好各家的孩子,谁都别跟这家伙往来。班日志,全班轮流记,好人好事归大家,坏人坏事全归我。这是当时的《春秋》,我是动辄得咎,百口莫辩。
      老师有老师的道理,一切为了秩序。谁让我们班是优秀班集体呢。
      当时,为了摘帽,我开始夹起尾巴读书,读各种课外书,从此落下一种毛病,“读书依赖症”。“文革”十年,插队七年,我读了不少书,马克思的书是其中之一。
      我读马克思,也读风花雪月,两者经常在心里打架。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玩物丧志,中国太多。
      我给三联的朋友写过一句话:何以解忧,唯有读书。
      这是我对读书的理解。

    马克思写过很多东西,哪些最重要


      马克思留下的东西很多,恩格斯也多,两人的东西收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数量可观。
      俄文本,第一版二十九卷(一九二八至一九四八年),第二版五十卷(一九五九至一九七五年)。
      中文本,第一版译自俄文本第二版,亦五十卷(一九五五至一九八五年);第二版据MEGA2修订,拟出六十卷(一九八六年始),现在出了五十卷。另外,还有《选集》本四卷,《文集》本十卷。
      原文本,悉遵原稿,德文、法文、英文,原文什么文,就印什么文,最权威,第一版只有十二卷(MEGA1,一九二七至一九三五年),第二版拟出一百一十四卷(MEGA2,一九七五年始),现在出了六十五卷。
      这么多,怎么读得过来?
      我认为,马克思的书虽多,最重要的当推三种:一种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一种是《共产党宣言》,一种是《资本论》。前两种是马克思、恩格斯合写,后一种是马克思写。
      研究马克思,文献考证,细节挖掘,当然不可少。但很多考证,已经沦为经学考据。比如《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怎么编排,有各种方案,完全可以理解,但考据家说,这本书都不存在,就太公孙龙了。刘歆讲汉今文家有句话,叫“碎义逃难”(《汉书·艺文志》)。所谓马克思学,“鸾刀缕切空纷纶”(杜甫:《丽人行》),不但马、恩后学与马、恩作对,恩格斯与马克思作对,就连马克思自个儿,晚期与早期也作对。
      苏联解体后,马学中心从莫斯科转到阿姆斯特丹,经过“去三化”(去政治化、国际化和学术化),马克思正在变成古董,一件打碎的古董。
      历史学家看历史,前台重要,还是后台重要?前台光彩夺目,是演员奉献给观众的正面形象,观众看着过瘾。但学者往往是另一套想法。他们说,这样的历史不真实,杂乱无章的后台才是真相。研究历史人物,八卦是真相。研究历史文献,草稿是真相。一本书,数易其稿,他们更关心初稿。说是复原真相,其实是吃后悔药。历史发展,怎么看都不对,每一步都走偏,必须一步步往回倒腾,重新塞进娘肚子里。
      十月革命爆发,谁都想不到。列宁说,孩子已经出生,难道还得到资产阶级那里领出生证(大意如此,出处忘了)?
      马克思本人,前后有变,马克思和他的后学,前后有变,很正常。变是因应时变,成败得失,要从历史环境评价,要从历史演变的大格局评价。
      考据不能无视义理。马克思讲过很多大道理,大道理管着小道理。
      这些大道理,其实简简单单、清清楚楚,毁之誉之,都无法回避。
    相关热词搜索:马克思重读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