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白米斜街的张之洞故居

    白米斜街的张之洞故居

    时间:2022-09-07 08:05:04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白米斜街在什刹海东南岸,这是条明朝就有的胡同。早年这里曾有座白米寺,胡同由此得名。胡同里的11号,八字门墙,广亮大门,门楼上的木雕保存完整,这里是张之洞的故居。全院两进,院落间有抄手回廊连接。建国后成了普通民居,东侧花园里的假山、水池、楼阁、石桌石椅、凉亭等等早已不知去向,但房屋保存尚好。
    张之洞故居

      张之洞字孝达,号香涛,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生于直隶南皮(今河北省宁津),卒于清宣统元年(1909年)。
      张之洞是个天才的“读书种子”,他9岁时就熟读四书五经,13岁考中秀才,16岁为解元(乡试举人第一名),27岁为一甲进士(探花)。他堂兄张之万是道光丁未科状元。兄弟鼎甲,在科举史上极为罕见。张之洞30岁钦差典试任浙江乡试副主考。33岁成为从四品,相当于今天司局级的内阁侍读学士。
      张之洞为湖广总督时,行辕设在江夏(湖北武昌)。当时只有16岁就考中举人的梁启超前去拜会张之洞。张之洞认为梁启超可能是个少年躁进的狂生,不会有什么真才实学,于是便写出一副上联:“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写罢吩咐中军:“对得出下联便见,对不上来,就让他回去好好读书。”梁启超看罢,立刻提笔蘸墨,一挥而就,对出下联道:“三教儒在先,三才人为后,小子本儒人,不敢在先,不敢在后。”面对这不卑不亢的下联,中军一时瞠目结舌,忙不迭将梁启超迎进辕门。
      光绪初年,一群青年进士肆无忌惮地议论朝政,往往对执掌柄权的大臣无情攻击。人们称他们为“清流派”,张之洞就是清流派的首领。与陈宝琛、黄体芳、宝廷并称为著名的清流派“翰林四杰”。
      张之洞45岁那年(1882年)任山西巡抚,是从二品的官阶,相当于今天的省部级干部了。他上任后,设立了洋务局,计划开探铁矿,向外国购枪械。1884年,他升任两广总督,中法战争中他重用老将冯子材,取得镇南关大捷。他从英国购买织布机1000台,办了织布厂、枪炮厂,他成了中国工业和军事现代化的先驱。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他兴办商务学堂、水师学堂等。成立了湖北纺织局、汉阳钢铁厂和汉阳兵工厂。他修铁路,练新军,无意之中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启动了前奏。张之洞兴办洋务很不容易,当时从朝廷的权贵到底层的百姓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在“睹电杆而伤心,闻铁则掩耳”的社会大环境里,仅凭他的魄力是不够的,还必须有非凡的上下融通能力。1898年,张之洞写下了四万言的《劝学篇》,倡导“旧学为体,新学为用”。
      慈禧太后倚仗着义和团声威,于1900年6月21日,与英、美、法、德、日、俄、意大利等11国同时宣战。张之洞根本不相信义和团吞符念咒不惧洋枪的那一套。他与两江总督刘坤一联合,拒绝朝廷的“乱命”,实行“东南互保”,维持了长江流域的秩序。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张之洞被任命为正一品的体仁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军机大臣兼管学部(教育部)。1907年10月,张之洞病逝于白米斜街寓所,谥号“文襄”。
      张之洞临终之前,已经预感到清朝将亡。对前来探病的老友陈宝琛叹息地讲朝廷和摄政王载沣“盖冀一悟未能也”。果然,张之洞死后两年多,清朝就灭亡了。
      有人写对联嘲笑张之洞“起居无节,号令不行;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这显然是政敌对他的人身攻击。不过他确实是兴居无时。他一般是下午两点睡觉,晚上十点起床,习惯于夜里办公。1903年,张之洞从湖北进京途经保定,袁世凯设盛宴款待。祝酒时,张之洞竟坦然酣睡,袁世凯以为他有意让自己难堪,拂袖而去。
      张之洞病危时嘱咐儿子们,“勿负国恩,勿堕家学,心明君子小人交利之辩,勿争财产,勿入下流。”并让儿子诵读他写给朝廷的“遗折”。
      白米斜街11号并不是文物保护单位,北京的拆迁方兴未艾,随时有被拆除的可能。张之洞是中國近代史上洋务运动影响非常大的人物,他的故居又恰在什刹海附近,大概不至于被拆除吧。
      (编辑·张子乐)
      kelemyt@126.com
    相关热词搜索:白米故居张之洞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