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时空表现

    浅谈中国山水画的时空表现

    时间:2022-09-07 10:15: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中国画的空间表现,常常会出现用“透视”一词解释的。“透视”是西方绘画的概念,西学东渐,几十年来常用西方绘画概念解释中国画。但是“透视”是无法确切解释中国山水画的空间处理的。中西方的艺术思维方式就有本质的差异,西方是二分思维,中国是综合思维。西方的艺术概念多数只可以用来分析中国艺术而解释不了中国艺术。
      “透视”是用眼睛看对象,用科学的方法在平面上表现三度空间。中国山水画家不仅需要用眼睛看,还要用心观。它不受“焦点透视”的局限,有透视,但不完全符合透视。可以说,西方绘画是视觉艺术,而我们不仅有视觉,更有“心觉” “身觉”,画即“由心目而成”。那么,中国画的空间表现法准确的讲应该叫远近法。“远近法”在画面上虽然也有纵深,但由于其平面化的特点,更注重的是上下,着力于上下的处理,虚实的处理。无论是“焦点透视”还是后来生造出来的“散点透视“移动透视”都不能解释中国画。
      我认为中国画并没有什么点,最重要的是画面的“舒服”。那怎么能舒服?中国画所画物像并非写实,是画家心中的山水。但又不脱离现实,来源于现实,是生活环境的影响加以自身的艺术修养,用已形成的艺术符号表现出来,是一种语言。用艺术语言记录生活的大千世界。在表现大千世界中融入自身的经历,人生的感悟,通过画面传达给世人。中国画的表现有它独特的表现手法,它既遵循一定的透视法则,但不被透视的规律所局限。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想法,不局限于某个点,可以“咫尺千里”。
      中国画的空间表现法,在我国的文献中很早就提出了。在南朝宋宗炳的《画山水序》中就直接论述了与绘画创作有关的空间表现法。其中提道:“且夫昆仑山之大,瞳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于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绢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于方寸之內。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吃,体百里之迥”把空间表现法的基本法规都阐述到了。到了宋代,绘画发展的鼎盛时期,画家不断地总结绘画上的各种经验。北宋的郭熙在他的理论著作《林泉高致》中提出了“高远”“深远”“平远”的“三远法”。除此之外,韩拙又提出了“阔远”“迷远”“幽远”的“三远论”。
      “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清代费汉源在《山水画式》中说“高远”是“本山绝顶处,染出不皴者是也”。这两种说法,都是在阐明高远是自下而上看,是一种仰视。自下而上的透视,可以表现出山川的雄伟高大,宋代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是用的高远法。
      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到:“深远”是“自山前而窥山后”。清代费汉源在《山水画式》中说深远是“于山后凹处染出峰峦重叠数层者是也”。他还说:“三远惟深远为难,要使人望之莫穷其际,不知其为几千万重。”二人的说法都阐释了深远法所表现出的景物,既有深度又有远的感觉。
      郭熙提到“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郭熙还说:“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平远”是在平视中处理远近关系。因为视线是平的,所以近大远小的差距比“深远”更加明显。“平远”也是山水画透视中最为常见的。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大多都是坦阔的平地,所以,古往今来,“平远”的透视法也是最为常用的。如宋代郭熙的《窠石平远图》,李嵩的《西湖图》,“元代四家”中的倪瓒常用“平远法”。
      宋代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提出:“迷远是烟雾暝漠,野水隔而仿佛不见者。”最大的特点在于“仿佛不见者”,“不见”不能用一般的透视法去表现。在山水画里,“迷远”之妙,可以让观者有一目数里的感觉,甚至感觉有数百里之遥。这个“迷”字很有意思。在透视关系上,它能表示很远,在艺术上,则表示很含蓄。在中国山水画中,“迷远”的用处很大,就山水画的创新而言,就少不了它。“迷远”,在历代画论中早有提及,如《山水松石格》中说的:“隐隐半壁”,王维诗中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更有题为王维撰的《山水诀》中所说:“远景烟笼,深岩云锁”,“远水无波,高与云齐”,“千山欲晓,霭霭微微”,“水断则烟树”等等,都提现了“迷远”的感觉。绘画作品中,米友仁的《潇湘奇观》、石涛的《罗浮山色》都是用的“迷远法”。“迷远”表现了一定空间深度的变化,画家们利用这个变化,表现出“无尽”或“幽深”的境界。韩拙提出:“近岸广水旷阔遥山者谓之阔远。”关于“幽远”韩拙提到:“景物至绝而微茫飘渺者谓之幽远”。
      散点透视,根据题材内容的需要,可以不受视线区域的局限。在同一幅画面上,画出几个不同视域的景物,使画面得到无穷的变化。有人把这种透视称为“移动视点透视”。这种透视法,也是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表现特点。
      中国山水画的透视有其特有的方式,利用水墨层次与点染的办法表现空间远近的感觉。利用树遮云隔,这是一种以实物来遮掩视线的办法,其目的是使画面所产生的透视矛盾得以缓和,甚至予以消除。利用“跳跃”的办法,是指在画面上略去某些中景不画,目的是为了减弱焦点透视在处理上产生的不必要的矛盾。利用空白,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空白是集中,概括、提炼的结果,是中国传统山水画处理手法上的一大特点。它可以表现更多的东西,扩大境界,引发联想。
      在中国画中不同的画面形式,有着其特有的透视处理方法。在扇面中,上下画边都是弧线,与视平线是不平行的。在扇面中透视的处理有三种传统的方法,一是不管上下画边弧线,地平线与弧线不平行,二是地平线虽与画边弧线不平行,但有意识地使所画的景物靠着画边弧线顺下来,三是地平线与弧线保持平行,所画景物正如恽寿平所说:“景随扇面移。”大多数画家,认为这样的处理看起来较为自然些。在长条画面中,因为它狭长,如果用焦点透视,会使中间部分出现松散的情况。所以,必用散点透视,尽管在画面上移动视点,但它不会出现中间部分松散的情况,整体画面向中间部分靠拢。在长卷中,也是用散点透视来表现。如果运用焦点透视,好像照相,画面中心之外,会向两边松散。为了使画面“步步有景”,“面面可观”,不是集中一点,而是有聚有散,较长的长卷,当有几个中心点。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大致就是这样。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
    相关热词搜索:山水画浅谈中国表现时空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