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以结构性改革夯实周期性拐点

    以结构性改革夯实周期性拐点

    时间:2022-09-07 14:00: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邢自强作者为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过去半年,市场观察者对中国的信心以及经济判断的变化幅度非常戏剧性。
      笔者在去年底提出,中国经济将在2019年上半年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主要基于三个原因:第一,中国逆周期政策发力,经济的相对走势“西方不亮东方亮”;第二,风险溢价,会出现柳暗花明,去年外部摩擦造成的信心冲击,伴随贸易协议的逐步明朗,会在今年峰回路转;第三,从国际资本流动看,会出现“一江春水向东流”,主要是源于美国经济寅吃卯粮结束后进入下行期,促使包括美联储在内的主要央行转鸽,对新兴市场和人民币汇率产生利好。
      目前来讲这三块均符合预期,部分印证了这一周期性拐点到来。
      第一,经济相对走势。从去年11月、12月决策层加强逆周期调节以来,中国经济曙光初现。比如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全球的指数普遍下滑,尤其是欧洲主要国家的指数跌到七年以来的最低点,中国反而复苏了。这反映了去年11月底以来与过往刺激道路不一样的逆周期政策慢慢取得效果,稳定信心。这个新式逆周期政策,采取比较公开透明的融资方式如地方债券,而非通过影子银行去增强稳基建调节力度,同时更多地采取了减税、减企业社保成本等来提振企业信心,并非仅限于传统的基建。
      第二,风险溢价。去年风险溢价上升的主要因素是外部贸易摩擦的上升。尤其到了下半年,市场对于贸易摩擦、逆全球化极度悲观。然而,分析贸易政策,不能脱离全球政策决策者面临的短期约束,西方的政治领导人也是务实、有短期诉求的。如果处于十年复苏晚周期的美国经济在2018年“寅吃卯粮”的财政刺激强心针之后进入显著下行期,那么其政界对于外部摩擦的应对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变,摩擦降级、达成一个双方共同能接受的贸易协议,符合共同利益,这带来了风险溢价好转、企业信心恢复。
      第三,全球资金流动。去年下半年很多研究人士对于人民币贬值、资本流出颇为担忧,但是忽视了非常重要的变量。第一是外部的环境改善。全球央行转鸽,特别是美联储,不仅不加息,还会停止缩表,以至于市场甚至开始讨论降息的可能性。这从侧面支撑人民币汇率。第二个重要变量是中国呼之欲出的结构性新趋势,即人民币资产的国际化可能正式走上了快车道。

    人民币资产国际化大势所趋


      笔者认为,人民币资产国际化、实体经济对外开放、深度城市化,是供给侧改革2.0阶段的三支柱。
      随着储蓄率从2008年52%的高点下降到今天的45%,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由出口和投资拉动转向由消费拉动的转型过程。与此同时,我国经常账户从过去巨额的顺差慢慢回落,并可能在未来出现逆差。其他经历过人口老龄化的国家都有类似的经验。一方面,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可能逐步下滑。更重要的另一个层面,则是国际收支压力加大。顺势而行,人民币资产国际化成为当务之急,且有望走上快车道。另一方面,从全球資产配置的角度来讲,全球投资者需要到中国来。
      从我国自身需求来看,2019年非常有可能是经常账户逆差元年,规模约占GDP的0.5%。但随着未来储蓄率的进一步下降,逆差的规模将逐渐扩大。如果资本账户也是逆差,那么双逆差可能会对外汇储备带来较大压力。据笔者估算,从2020年到2030年,平均每年的逆差规模在2000亿美元左右,占GDP 1%。当然,笔者预判的经常账户逆差幅度相对有限——曾经出现过国际收支危机的新兴市场常有高达3%-5%的逆差。
      另外,中国的对外净资产约为1.3万亿-1.4万亿美元,远远高于大部分的新兴市场,可以充当缓冲国际资本流动的护城河。尽管如此,持续双逆差将导致外汇储备不断下降,国际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对中国国际收支稳定的判断也可能越来越接近其他新兴市场,这是关心中国的各方都不愿意看到的。
      中国的优势,在于过去40年的高增长积累了大量的资产,在岸债券和权益市场也已经相对深化。这些市场过去对外开放程度有限,但近来逐渐涌现诸多里程碑式事件。例如国内金融市场不断被纳入国际基准指数。这些事件的背后,是决策层在过去三年进行了一系列金融市场改革,包括提升金融监管水平、清理影子银行、防范金融风险,更重要的就是对外开放。
      笔者编制了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路线图,发现过去三年之中,股市、债市、外商直接投资三个方面的对外开放,每年都有新的进展。往前看,新的看点包括进一步增加便利的投资渠道(比如债市通、股市通),进一步增加风险管理对冲工具,以及在会计和税收等政策上与国际监管水平接轨。
    中国人出行结构已经悄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依靠城际铁路和高铁的比例越来越高。图/中新

      可能产生的结果是,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国际基准指数纳入中国债券和股市、或者进一步提高纳入因子。此外,随着《外商投资法》的通过以及更大力度的对外开放,外商直接投资也有望保持现有的竞争力。
      从全球投资者的角度,他们是否有兴趣呢?笔者的答案是肯定的。首先,人民币资产的收益从投资多元化的角度来看极具吸引力。中国国债与美国国债之间的关联程度远低于日本、欧洲等,再加上中国国债收益率更高,这就为全球资产管理者提供了优质的分散风险的资产。
      从过去两三年来讲,这种趋势已经逐步显现。当然目前主要是一些中央银行在买中国的国债,接下来主要新加入的投资者,就是国外的长线资金,特别是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大学基金等。目前中国债券市场的外资持有比例不外乎2%,但是笔者预估未来5年-10年,随着中国在各种国际基准指数的比例进一步提高,全球投资者会逐渐加大对中国债市的投入,年流入量大概接近1000亿美元,其中一半是指数型基金,另一半是主动管理型投资者。此外还有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根据大摩全球股市策略团队的分析,大概带来的年新增规模也是在750亿到1250亿美元之间。债股叠加,至2030年证券投资的年均流入量在2000亿美元以上,足以覆盖经常账户的结构性变迁。
    相关热词搜索:夯实拐点周期性结构性改革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