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试论动车组轮对压装工艺项点

    试论动车组轮对压装工艺项点

    时间:2022-09-08 23:15:03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飞速发展,列车运行速度也在不断提升,对转向架轮对压装质量的提升显得尤为关键。尽管轮对会随着车型不同和转向架结构形式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结构,但总体来说,轮对即是由一条车轴和两个同等规格的车轮压装而成的,如图1所示。轮对组装作为轮对交出的最后一道工序,其压装质量及平衡试验方法对轮对的正常使用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在现实作业中,操作人员常常因压装工艺方法不清晰、项点不明确等原因导致轮对组装质量不达标,导致退轮重组,更有甚者会造成二次加工的后果。本文在对轮对压装的三种工艺方法简单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了一套关于动车组轮对压装的工艺项点,为动车组轮对压装作业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动车组轮;压装工艺;项点
      引言
      轮对作为转向架的重要部件,不仅承载着高速行驶中的列车的全部重量,还承受着来自于轨道、车体等方面的多重作用力,受力情况相当复杂,轮对的压装质量直接关系到车辆运行的安全。本文在对轮对冷压装、注油压装、热压装工艺方法简单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了一套关于动车组轮对压装的工艺项点,为动车组轮对压装作业提供技术参考。
      1轮对压装工艺方法
      简介轮对压装在工艺上可分为冷压装、注油压装、热压装三种。
      1.1冷压装
      冷压装即是在同一温度下,使用压力设
      备将接触表面涂油润滑油的车轮与车轴进行压装作业。冷压装具有工艺方法简便、压装方便等优点,但因为车轴与车轮之间过盈量的原因,使两者接触面间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从而造成接触表面滑移拉伤,且在压装时常常会出现跳吨、伤轴、烧孔等现象,返工报废率较高。
      1.2注油压装
      注油压装工艺即利用车轮上预先加工的注油孔,使用高压油在车轴与车轮接触面之间形成一层油膜,大大提高了压装成功率与压装质量,且注油压装会使轮对与车轴之间具有较高的紧固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轮对的使用寿命,注油压装对注油压力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1.3热压装
      热压装工艺即车轮进行均匀加热处理,以热涨效应抵消车轮孔与轴径之间的过盈量,在此条件在下利用压装设备将车轮压装至车轴上,经过自然冷却后即完成压装作业,具有工艺方法简单、压装质量较高、延长车轴使用寿命的优点。
      2轮对热压装工艺项点
      轮对压装主要为车轮与轮轴的压装,对于带轮箍的轮对,还包括轮箍的组装,主要工艺项点如下:
      2.1受组件检验
      轮对压装作业之前,首先要确保受组件(即车轴、车轮、轮箍等)检验合格。主要包括车轴表面粗糙度的检验、车轮内孔表面粗糙度的检验、车轮静平衡试验结果、轮箍内孔直径检验等。受组件的检验直接关系到轮对压装的最终质量,不应流于形式,要确保各项检验落实到位,以确保压装作业的顺利进行。
      2.2轮箍的组装
      轮箍组装之前首先要对轮箍孔与轮辋面进行擦拭,保证接触面间无异物,以避免组装作业带来的损伤。轮箍预热应在350℃以下,并保证均匀加热。加热后进行组装作业,加热以及组装作业完成之后,将轮箍与轮辋置于密室中自然冷却,严禁使用外物碰触。
      车轮与车轴的压装在压力机上完成,与轮箍压装相同,压装前首先应确保车轮与车轴接触面之间的清洁,并在接触面之间预先涂抹润滑脂,车轮在250℃之下均匀加热,预热后在压力机上进行压装作业。压装作业应保证压装速度的平稳,严禁在作业状态中对压力机、轮对以及车轴进行任何形式的移动。压装过程中要注意压力曲线的记录,压力曲线将作为轮对压装检验的重要依据,压力曲线应为平稳上升的状态,且其中段位置不能出现降吨现象,否则视为不合格。压力曲线不合格的轮对,必须返工,即进行退轮,退轮后需检验车轮与车轴的状态,如有必要则需对其进行二次加工,状态良好后再重复进行压装作业,并关注压力曲线状态。如图一所示。
      2.4轴箱组装工艺
      轴箱可以实现轮对在上下左右一定范围内运动,实现轮对自身的转动。轴箱主要是由内外端盖,轴箱体,轴箱轴承,轴端盖,接地装置,防滑速度传感器的测速齿轮和ATP速度传感器等组成。轴箱的安装流程中,有部分细节需要注意。在内端盖预装之前,应先将O形圈安装在内端盖上并涂上润滑脂。在轴承压装时应该要注意压装过程中的压力值,在压力值不正常情况下应做出及时补救,而压装到位后还要保压3~5s。在进行轴箱体以及附件安装之前,应先对轴承的轴向游隙进行测量,并判断是否符合要求,同时还有检车轴承是否可以灵活转动。在进行轴箱体安装时,敲击应均匀连续,不能够用力过猛。最后在安装外端盖之前,先要将与轴箱体贴合的一面进行清洗,干燥后涂抹乐泰胶进行密封。轴箱在所有零件组装完成后,需要检查轴箱转动是够灵活,确保轴箱的正常转动。
      2.5非动力轮对组装
      对于非动力轮对的组装工艺流程,与动力轮对流程是一致的。只是非动力轮对首先安装的是制动盘。同样在压装之前要进行清洗测量误差,满足要求之后再进行压装。压装过程中要注意吨位曲线的变化,不满足要求时要及时补救。制动盘全部压装完成之后,需要对制动盘之间的距离进行测量,观察是否满足要求。最后车轮压装完成之后,同样需要对轮对内侧距离进行测量是否满足1435±1mm的要求。若满足要求,则非动力轮对组装完成。
      3轮对冷压
      冷压相比于热压操作工业要简单许多,物料状态确认与热压一致不再赘述,主要浅析冷压的几项关键项点。
      3.1清洁处理
      组装前需要对轮对接触面及车轴接触面进行清洁处理,保证两个组装面洁净无灰尘,然后涂油处理。油一般选取植物油使用,严禁使用桐油。
      3.2压装作业
      将轮对与车轴分别装于压轮机指定位置,保证压装作业时轮轴中心与压力机活塞中心一致,按照压入速度30~200mm/min的要求平行压入。
      3.3轮对压装完成后,观察最终压力或压力曲线,该项检查要求与热压基本一致,若不滿足技术要求时,允许退却后进行二次压装,但压装前需保证接触面无划伤损伤。
      结语
      轮对压装作为轮对交出的最后工序,对于轮对的使用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对轮对组装工艺方法的认识,以及对轮对压装工艺项点的掌握对于现场操作人员来说至关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轮对冷压装、注油压装、热压装的工艺方法、优缺点以及适用车型,并根据操作者在压装方面的工作经验,总结了轮对压装作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工艺项点,可作为动车组用轮对压装作业的技术参考。
      参考文献
      [1]岳立峰,窦广旭.轮对压装工艺分析[J].机车车辆工艺,2005(3):7-9.
      [2]范小秦.轮对压装工艺参数优化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2.
      [3]张利强.机车轮对轮轴冷压工艺仿真与试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
      [4]刘红生.提高轮对压装质量的途径[J].机车车辆工艺,2001(2):16-18.
      [5]张元涛,张顺启.关于轮对压装工艺参数优化设计的探讨[J].铁道车辆,2006,44(7):29-30.
      [6]刘胜勇.车辆轮轴加工、组装工艺与过程的分析[D].山东大学,2009.
      (作者单位: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相关热词搜索:车组试论工艺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