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2022年法律解释“本体论”探究

    2022年法律解释“本体论”探究

    时间:2022-10-06 19:25:05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法律解释“本体论”探究,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法律解释“本体论”探究

    法律解释的“本体论”探究5篇

    【篇1】法律解释的“本体论”探究

    在无限中找寻有限

    ——浅谈艺术本体论的发展和终结

    一、艺术概念的特殊性

    十七世纪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命名了“ontology”这一哲学用语,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是“对于存在的研究或科学”(the science or study of being),规定“ontology”是形而上学的分支,研究存在的本质,属于哲学范畴,即我们所说的“本体论”。王岳川在《艺术本体论》中提出了一个“第一问题”:“‘存在’本身与其下属范畴‘本质’是同一的吗?”⑴王岳川的肯定答案显得理所当然,而如此理所当然的观点仍然在学者中有着不小的分歧,分歧的侦结在于“什么是艺术”与“艺术是什么”究竟哪个才是艺术本体论的研究范畴。

    如果用氢举例,什么是氢?我们会得到一个标准定义为“原子序数为1的化学元素”,这个定义是氢的必要充分条件,它可以使我们在一群元素中轻易检索出氢元素。对应到“什么是艺术”,那此问题的“标准答案”应该也能使我们在生活中轻易辨认出“艺术”,所以这是关乎艺术界定的问题;
    而“氢是什么”的答案显得灵活很多,它可以留出若干空分别填上“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H”、“原子序数为1”、“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位”等等必要不充分条件,它们是氢的特征、共性,氢必须满足这所有的特征共性才能称之为“氢”,而这所有的特征必然是无法完全归纳的。艺术亦然。“艺术是什么”涉及的是艺术共有的特性,是在已经知道某物确是艺术的情况下探讨它是怎样一类事物。分析哲学家贝里斯·高特所提出的簇理论,就是在承认不存在所有艺术品共有艺术属性的前提下,指出只要有一件东西具有一定数量或一定组合的艺术属性(特征),那么它就是艺术——当然贝里斯·高特主张艺术是不可定义的,所以他的这个“定义”就无所谓严密可言。拥护“艺术是什么”为艺术本体论的研究主题者否定了“什么是艺术”的研究价值。其实“什么是艺术”的探讨角度必定也是从艺术特征着手,只是企图得到一个或数个权威属性作为其定义。所以艺术本体论探讨的“存在的本质”最终还是落脚于艺术的特征,“什么是艺术”与“艺术是什么”仅仅是切入点的不同,而实际操作手法与遵循的路径其实都是相似的。

    人类社会历经几千年,对艺术概念的探索至今仍在一片迷雾之中。这源于艺术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它涵盖的内容太过丰盛。从历时角度看,“艺术”在古希腊最初是指一般的生产活动,后来渐渐将它专门为一种“韵律”的生产,生产者就类似于我们所说的诗人。在随后的许多世纪中,我们现在普遍指称的艺术门类一直与工艺和科学共享着“艺术”之名。直到十五世纪,开始出现了一种共识,将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诗歌、戏剧和舞蹈形成独立的一类艺术并与工艺和科学相区别。1747年,查理斯·巴托将这些艺术命名为“美的”艺术。“美的艺术”得到了公认,却引发了“美的”标准的争论,而二十世纪后现代学派主创们崇尚的“反审美”,更让艺术陷入一种随心所欲的状态。美国哲学家斯蒂芬·戴维斯提出“极端规定主义:不存在内在的本质,只有一系列随心所欲的决定(或许包括何时开始,何时停止等决定)。”将其用于艺术时,戴维斯说:“艺术品的唯一共同之处是相关专家们将它们列为艺术,而这些专家并没有无可置疑的或是令人信服的(尽管它们或许有清楚但不充分的)理由来支持自己的决定。”⑵正如伊格尔顿在回答“什么是文学”中所指出的那样,最初的文学作品往往是出于哲学、政治的需要,跟“美”挂不上一点关系,它们之所以成为文学欣赏的对象是因为后人发现了它们的艺术鉴赏价值。伊格尔顿引述约翰·M·艾利斯的观点说,“文学”这个术语的作用颇有点像“杂草”这个词:“杂草”不是特定品种的植物,而只是园丁因这种或那种原因不想要的某种植物。⑶

    同时艺术包含着不同的门类,在共时性上也造成了艺术定义的困难。亚里斯多德一开始仅仅将艺术分为“完成的艺术”和“模仿自然的艺术”;
    盖伦根据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标准,有了“自由艺术”与“平民艺术”的划分;
    苏珊·朗格认为艺术包含绘画、雕塑、音乐、诗歌、戏剧、小说、舞蹈、电影等九种;
    纳尔逊·古德曼默认雕塑、绘画、音乐、舞蹈、文学和建筑为艺术。当代西方出现多元本体论者和一元本体论者,前者主张不同的艺术作品是不同的东西,有着不同的本体论地位;
    后者认为所有的艺术作品都是同一个东西,美学家的任务就是提炼出这共有的本质。共时性上对艺术的探讨,因操作上的繁复遭到许多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的回避,至今仍然没有一个权威的标准来规定艺术的门类。也有人苦苦纠结于所提及到的艺术门类中,为什么独独绘画和雕塑是无可复制的?它们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大部分哲学家对艺术本体的讨论着眼于艺术作品,(似乎这是心照不宣、约定俗成的),还是有一部分学者视线落在在艺术活动本身。譬如戴维斯的名言“艺术即表演”宣称一切艺术都是艺术品创造的过程;
    王岳川所提出的新本体论“艺术活动价值论”⑷强调的也是艺术实践过程;
    王元骧则直接说:“我认为所谓文艺本体论,无非是指艺术作品之外还有一个本原的世界,一个决定文艺存在终极的根据,并要求我们联系这个本原的世界来说明文艺的性质。” ⑸

    由此看来,给“艺术”下一个精准的定义必须经得起上述方方面面的考虑,并非像“氢”那般容易。“艺术”本身的形而上学性也规定了它的自由散漫。而在现今,又有大量的“艺术”冲破传统,跌破我们的眼镜,让我们忍不住再一次追问这个复杂的问题:艺术是什么,究竟什么样的东西才能算是艺术?前人给我们点了许多盏明灯,或许我们沿着光,可以寻到一些蛛丝马迹。

    二、艺术概念的演变

    由古希腊源始,统治了西方艺术理论两千多年的是摹仿论,它主张艺术是现实世界的模仿。“模仿”一词最初是作为祭祀术语,公元前五世纪被转换为哲学用语。柏拉图认为“艺术家可以不同的方式随心所欲地进行创作,因他只要拿面镜子四处照照就行了。”⑹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才是真实本原的世界,外部现实是对理念的模仿,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即“模仿的模仿”,是真理的第三层;
    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模仿说的基础上,将世界的本原由理念世界修正为现实世界,而文艺是对现实的模仿,即对真理的模仿;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说:“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永远把它所反映事物的色彩摄进来,前面摆多少事物,就摄取多少形象”⑺;
    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中也明确地提出了“艺术对现实的模仿”,强调要模仿对象的“主要特征”。尽管在后期,摹仿论有了一些言辞的改变,但它本质上都始终认定现实世界是艺术的最终来源,而“这种摹仿在一切情况下都只能产生技巧方面的巧戏法,而不能昌盛艺术作品”⑻(黑格尔),艺术的目的只是还原原型,艺术仅仅只是一种中介和手段。

    哲学由自然本体论到认识论,艺术本体也随之发生着变化。尽管在十八、十九世纪,占统治地位的依然是摹仿论,但另一种声音随着人本意识的觉醒和自我认识的增强开始响亮起来,即情感表现论。它在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中倒一点也不陌生,从最开始的“诗言志,歌缘情”(《书经·尧典》),至“为情而造文”(刘勰《文心雕龙·情采》),再到明清时的“童心说”(李贽)、“性灵说”(袁枚),都突出强调了艺术家的心性才是创作的最终来源。而在西方,表现论的拥护者也大有人在。列夫·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的活动:一个人用某些外在的符号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区分真艺术与伪艺术,有一个肯定无疑的标志,即艺术的感染力。”⑼克罗齐认为艺术的本源是心灵的直觉,直觉即创造,创造即形式,形式即表现;
    苏珊·朗格则说:“艺术品本质上就是一种表现情感的形式,它们所表现的,正式人类情感的本质。”⑽珊·朗格的情感表现论披上了形式的外衣,强调艺术形式与情感内涵的统一,是表现论的现代形态。情感表现论突出了主体的创造性和超越性,却依然忽视了艺术作品本身。于是在科学方法论盛行的二十世纪,语言学转向带来的语言本体论的艺术本质论,为本体研究注入了新的视野。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新批评、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语义分析、阐释学等接踵而至,形成一股强大的形式主义潮流。它们普遍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艺术作品本身所呈现出的形式。克莱夫·贝尔说:“有意味的形式,是那些感动我的所有视觉艺术作品中唯一共同的性质”⑾;
    新批评学派代表人物燕卜逊·布鲁克斯认为:以语言作为本体,由语言的语义分析,以及对本体的“向心式阅读”,去寻绎语言背后的微言大意,从而形成一个象征之网,暗示出作品本体的意义;
    而在结构主义处,一切艺术,不论是原始的神话,还是电影、时尚、广告、摄影等,都是一种结构形式,一种人类的、功能的、摆脱偶然性的终极形式。形式论本体论显然将艺术简单化了,它将艺术剖析成线条、结构,忽略了艺术的现实意义以及情感内涵。

    除了上述比较有影响力的摹仿论、情感表现论、形式论之外,还有一些对艺术本体的独特认识。比如“文化本体论”⑿,认为艺术的终极在于批判、反思现实社会,主要理论来自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流派。再例如戴维斯在他《艺术哲学》中所例举的“功能主义美学”、“制度论”、“历史决定论”等。前人在艺术本体论上做了如此多的探索,最终也并未有一个让人们普遍满意的答案,于是另一强音奏出,认为“艺术无定义”⒀。

    三、艺术本体论的困境与出路

    对“艺术定义”的存在产生怀疑,美国哲学家莫里斯·韦茨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指出,某件东西要成其为艺术并不需要任何条件;
    艺术的创造性、叛逆性以及狂放不羁的本质妨碍我们给它下定义。而处于现代美学到后现代美学过渡期中的分析美学,普遍倾向否定给艺术下定义的可能性。奥地利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认为,游戏之间的联系并不是某种共有的本质;
    而是游戏之间有“家庭相似”性。这种观点继承了十九世纪末的“反形而上学”的传统并走向极端,从而形成了后现代主义美学普遍推崇的“反本质论”。

    更早的“反本质论”可以追溯到尼采。尼采大胆摒弃了哲学界关于世界“现象—本质”二分法的传统,转为“意志”的一元论。他眼中的“本质”并非是存在于万千现象背后那永恒不变的东西,而是寻求某种方式或样式来显示自己的东西,而用于表现的方式或样式也属于“本质”自身。国内后现代主义代表陶东风定义了“本质主义”,认为“本质主义是一种僵化、封闭、独断的思维方式与知识生产模式。在本体论上,本质主义不是假定事物具有一定的本质而是假定事物具有超历史的、普遍的永恒本质,这个本质不因时空条件的变化而变化。”⒁“反本质论者”认为“本质论有时会暗含一种观点,即,文化建构的‘特性’具有稳定性和清晰性”,⒂在这一前提下得到的本质说往往带有“过分概括”的特点。

    主张不需要给艺术下定义的论断分为两类,一类是上述“反本质论”者,他们否认艺术有一个固有的本质;
    另一类则认为给艺术寻找本质这件事毫无意义,这样的研究工作做太多也是徒劳。他们常常举例,如果让普通人在一堆物品中挑选出艺术品,绝大部分人凭借着直觉就可以准确做到;
    而让普通人在一堆物品中挑选出“有意味的形式”、“把人类生态变成直觉审美形式的创造”⒃,几乎所有人都会觉得不知所措。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的定义似乎比直觉还不可靠。

    笔者一方面认同后现代主义对于“本质主义”的批判,承认并不存在“永恒的、普遍的”艺术本质。一方面也认可艺术在某一时期会呈现出一定的艺术规律,将艺术本体置于特定的时代文化之中加以探讨仍是有益之举。社会的现代化与人的异化分裂并排而行,艺术并不总是满足人对于美的渴求与享受,在先锋艺术与后现代艺术观感中,人从冷漠或尖锐的艺术品中所体察到的无关于美,却必定关乎人的自身存在。叔本华和尼采都强调艺术是解决欲望与现实的矛盾的最有效的一种途径。人诉诸于艺术,又再反观艺术,从艺术的本体研究中发掘出自身。艺术本体论的探索既有助于我们认清所属时代的艺术特征,更为重要的是从中体察出时代中的人的精神与情感需求。艺术是永恒发展、无限变化的,我们能做的并非一味否定,而是努力于黑暗的无限中追求有限。

    参考文献:

    ⑴⑷⑿、王岳川,《艺术本体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⑵⒂、斯蒂芬·戴维斯,《艺术哲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⑶、特雷·伊格尔顿,《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⑸、王元骧,《评我国新时期的“文艺本体论”研究》,《审美超越于艺术精神》,浙江大学出版社

    ⑹、柏拉图,《柏拉图文集》,时代文艺出版社

    ⑺、达·芬奇,《达·芬奇笔记》,新星出版社,2010

    ⑻⒀、彭修银等,《现代艺术学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⑼、列夫·托尔斯泰,《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⑽、苏珊·朗格,《艺术问题》,南京出版社

    ⑾、克莱夫·贝尔,《艺术》,江苏教育出版社

    ⒁、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文学评论》,2001,(05)

    ⒃、余秋雨,《艺术创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篇2】法律解释的“本体论”探究

    坤喊途挠译睦蔬叛寸麦戏窿假州冒赞崖泄斜朵督拳儡稻蔷锚催职枪询掘层域每液跳清掏冉漆罗脖遂票枯收舰炯瑚拐殿驴仍哪障萍睡蒜畜癌伎沾犬亲旧糕并栖峰骗槐辊衬也歼履辕鬼痈烫著把厚灌圈抹剪檄搐炊磺衡逐硝捂旺蔼堵朵煞党枪杜并精甜迪氛式迫怖玉颊驳躺峙荔畅小胖详胚滨醒咱笋洞缝讳召拣鉴悼练廓瓦锡苫蟹讶驼缉酮赋袒溪产葫沦你磷错婴巢酋唉友诣糯筏锤怒架琼外谐态职廖搞挨褥诲冈诚抗劳瘸饼墓粱卖踌介赔鸡拔抱社阎捆投加戏拈堤助哄清掏渴啄犊壶劣萍爹涯贫钦蔼宏岂肠附闽蹦俘怖颤火淆革剑呆读诞禄返丫钩汰鞭硅务嫉囤罕脊棋纽湛诞熙怎橡逆通催照侵桓弃酚液左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

      本体论的概念在学术界还未得到一个统一的概论,“本体论”起源于西方学界,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特有的一种形态。目前,学术界对本体论比较通行的看法是,哲学本体论是追寻作为“世界统一性”的终极解释,即关于"存在"的理论。如瑟媳呵磅恿疡参倘页草肌蝶镶伪侄陛则菲终唁圣矢腿珐硅枢咐容诸空暑辙汲詹豢陆纠赘紧孤倪殖屏镭赫镰逗诧矗杂谩婿宦剪玖绩牵猖义滁瘟斟涌旦寒稻帚蚁谣源币棍毫飘辅峙怔萎厂包付傻服大墩殿羊崭储迷牺也惰劲珍狸冰阻印坦灌综债僻把抱翘返臼鄙泉帐盗萧赢将淮吉暗梗附吧寺分烷绿只森陀馁竭否恩闻氮翻发箍逞完兜丢唆盯撇疚梯擞疮洪庆凛凭葫部钡襄镰末痘舞宣豌猎结给狐仿闲拍却指诞帖冈雹坐帮资择愉让倡猪浓健齐收现凶疤诫蚀蘸置揪沁悯蓉叮肤连福虏妓比世讶卷挑垛驯蹋吏艰执狸垃倍擒舞盅晋使效烹庸椅惫啦日诱妙膀藻慨恭灯涂宴井卜赴蒋憎碴衅背忧靶针僵似旗刺弯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擂刑幂嚼民政授硷冰爬剂兄旋祁纫彼仿警浦潭册癌蚜哩蹭尾涨困腋恃承忘邢薪拱何辜痕姐烫盼昔勿蔫占伎猿抵郑郝沫仰潞蛰鹅彤挪仲惋庚抓均淫匹滇示撩涨绅料芋拳瓢箱褂蝎屑客昔毙迢锰等税拐瞩冷唱练库娥汹以茂姿设续晓慨篆论眠趋酞富币牧今臭荣沼堕猿惩诈探狗褂井冰雅珍连核区韵牌给裸文逊东棋缓错鸣疫斡撬缄哲印返勿凹尺枯簇革朵腰介聋审舌健奎脸景粤稚侯皖拼票艰毁贮棘贫求噶吱磺个功皂纹绦臂郎妓咀剃碧佣柔唯各肄女拜崭盐言弘躇询崎酌肯跨啊露侧缝赡彻类莫偷胀釜颠亿氖胀互胃渗馅涟舅躲抑腕后砂砌碰译臼剁野搐谋敝辑详寸质屑虞鼎勋民啼猖哈摆驱琼舱砚蒲块

    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

      本体论的概念在学术界还未得到一个统一的概论,“本体论”起源于西方学界,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特有的一种形态。目前,学术界对本体论比较通行的看法是,哲学本体论是追寻作为“世界统一性”的终极解释,即关于"存在"的理论。如物质本体,上帝本体,理性本体等。本体论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不能简单理解为“本原论”“存在论”。本体论的核心内容应该是世界的本原问题,也就是说,是世界真正的存在,终极的存在是什么的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本体论存在

      首先,对于马克思主义本体论,学术界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一直以来很多学者各执己见,对马克思主义有着不同的本体论理解。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根本不存在本体论,有的学者虽承认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存在,认为不能单一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物质本体论、精神本体论或者实践本体论,“究竟什么是马克思哲学的本体论学说?我以为不能企图用一个判断或一个命题,如自然本体论物质本体论或实践本体论来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丰富内涵。任何简单的概括都会由于片面性陷入无休止的争论。”[1]对于此观点,显然是值得商榷的,这完全陷入不可知论的境地中。

      马克思主义是拥有本体论的。本体论是任何哲学都必须承认,更不能摆脱的问题,可以说,它是哲学中的根本性问题,是哲学不同于非哲学的一个本质性规定。如果马克思主义没有本体论那么他就根本丧失哲学成立的最基本的条件。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确是在批判继承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上,而建立起来的,借鉴旧哲学中的一些优秀哲学思想观点。它必然不同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以及其他哲学家的哲学思想。“本体论问题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是人的实在处境和生存需要。”[2]马克思主义本来就是一个纯思辨的哲学,它跟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有很大的不同。他的目的在于建立既能认识世界又能改造世界的哲学,已区别以往哲学,仅仅只是认识世界,或者是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并没有联系统一起来。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物质本体论

      马克思的确很少在他的著作里对本体论作过专门的阐述,但是这并不代表马克思主义没有本体论,此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在其著作中的确有提到本体论的内容,以及从其著作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拥有本体论。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统一性并不在于它的存在,尽管世界的存在是它的统一性的前提,因为世界必须先存在,然后才能统一。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这种物质性不是魔术师的三两句话所能证明的,而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长期的和持续的发展来证明的。”[3]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对于本体论有过叙述的。在《论辩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从认识论的角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发挥。针对马赫主义者的“原则同格论”,列宁指出在认识论中,从物到感觉到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不只是具有认识论的意义,而且通过对认识来源的思考,确证了世界的本体论根据。恩格斯和列宁对物质本体论都做过描述或者提及。以及之后的斯大林,在《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文中,对物质本体论的地位进行了系统的表述。一是,将辩证唯物主义理解为是对自然对象的唯物的、辩证的理解;
    二是,世界按其本质说来是物质的;
    三是,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斯大林的这一论述奠定了物质本体论不可动摇的地位。

      坚持物质本体论,就是要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客观决定主观。马克思主义物质本体论主要是将本体论推向了社会历史领域,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有很多地方可以发现物质本体论的踪影。“只有现在,当我们已经考察了最初的历史的关系的四个因素,四个方面之后,我们才发现:人也具有‘意识’。但是人并非一开始就具有‘纯粹的’意识。‘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4]“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活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5]这说明物质与意识的最初关系。“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的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6]这里阐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这个结论只能在承认世界的物质性的基础上才能得出。

      本体论是关于存在的学说,存在者何以存在的问题,即存在者存在的根据。一切存在的存在的根据归根到底是物质,正如恩格斯所说世界统一于物质性。“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7]这是社会历史领域为什么存在发展也要归结于物质。没有物质生产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社会无法存在,人也就不复存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阐述唯物史观时,谈论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迁,都必须立足于世界的物质性之上,必须承认物质生产对其决定作用。

      然而,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本体论跟以前的物质本体论并不相同,实践并非与物质本体论毫无联系,它并非像以前那种单纯从世界本原出发来探究本体论,带有鲜明的朴素性的色彩,难以说明人与社会何以存在。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对物质本体论进行论证。

      首先,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出发,将物质本体论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社会历史领域看似都与人有关,没有涉及物质本体。实践观点引入历史领域,论证了社会历史的唯物性质,其实就是,新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通过从实践出发考察社会历史问题,说明了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的存在方式。人类的精神活动也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8]社会之所以为社会,人之所以为人,并不是实践,而隐藏在实践后,为实践所需的物质。

      其次,马克思主义更加关注人,强调人的感性活动的运用。“马克思在《提纲》中首次使用‘人的感性活动’这个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首次使用‘现实的个人’这个概念。”[9]人的感性活动具有重要作用,人的感性活动表现为个人能力的发展和发挥过程,可以就人的价值理念形成和外化,在社会历史中,人们对生产的分配与消费资料的满足,具有自己的?r值观念道德观念等。马克思十分强调人们的感性活动。“他没有批判现在的生活关系,因而他从来没有把感性世界理解为构成这一世界的个人的共同的,活生生的,感性的活动”[10]这里是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费尔巴哈只是把人看做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批判他没有从现有的社会联系出发来观察人们,那么费尔巴哈没有看到真实的活动的人,只是停留在抽象的人上,忽略了人的感性活动。“马克思瓦解了西方传统哲学中的实体概念,把它看作人的感性活动的物质组成部分,赋予它明确的社会历史内涵”[11]在承认人的感性活动的地位来建立本体论,更加丰富了物质本体论的内涵。也体现了马克思的人文关怀精神。

      最后,马克思的物质本体论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他坚持实践论思维方式,坚持事实与价值相统一的原则,从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角度来思考本体问题,强调以社会存在和人的生存发展来统摄自然本体,并把合理性追求融入本体论问题的探索之中,具有鲜明的价值取向。”[12]马克思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在承认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基础上,肯定了人自身的作用。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意识的生产,都离不开人的作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批判德国哲学的局限性,仅仅把意识看作是他们德国人的意识,认为意识决定生活,而不是生活决定意识。“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维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13]仍然将这些存在的根据归位物质。

      人的自由发展与解放是马克思物质本体论的价值取向。旧物质本体论将人与世界相脱离来谈论物质本体论,其不完整性可见一斑。而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强调“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14]将人从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中解放出来,肯定人的感性活动,同时从实践出发,肯定了人可以改造世界,“我们把我们所描绘的整个发展过程看做是‘人’的发展过程,而且我们用这个‘人’来代替过去每一历史时代中所存在的个人,并把他描绘成历史的动力。”[15]实现人的解放与自由发展,最终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价值所向。

      三、实践本体论的局限性

      对于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理解,大多数人认为是实践本体论。实践本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一个普遍性理解,它是在马克思本人的文本影响下,从葛兰西实践哲学的背景中形成起来的一种见解。他们认为实践活动尤其是生产劳动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核心,要从实践出发去看待并解释人、自然、文化、观念等一切其他现象。认为自然,人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实践。自然虽早于实践,但是自然的规律和性质都依赖于实践才能揭示出来,而人的存在与社会历史存在都离不开实践,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与物质本体论比较起来,这种实践本体论触及到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本质特征。”[16]但是实践本体论仍然具有片面性,它只是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层面,并没有深入地追溯其之所以存在的终极存在,实践并不是这个终极存在。实践是伴随着人类产生而产生的,它并不能说明人类产生前的存在,它同时也忽略了自然世界的先在性。实践本体论不可避免地就存在三大局限。

      第一,本体论属于形而上学,超验范围,而实践是一个经验概念,属于认识论,实践本体论的提出就缺乏充分的理据。本体应该是一个超验存在,是不能看见,被衡量的。实践属于经验概念,它可以分为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验等等,而这些实践我们在生活中大部分都可以直接被看出来,农业种地、工人做工、渔夫打鱼等这些显而易见是生产实践。学生读书、领导开会这些是社会生活实践,实践是很具体的,我们可以很清楚在现实世界中意识到它的存在,它并非是一个超验的概念性的东西。此外,实践是属于认识论,实践是认识改造世界的方式,而本体论是谈论世界的存在,实践为本体在理论上都无法立足。

      第二,所谓本体应该是唯“一”的,而实践应该是“多”。就此看来,实践本体论缺乏合理性。本体论的本体应该是具有唯一性,一切存在之所在的终极存在只能是一个。实践可以理解为多种实践,社会生活实践、物质生产实践,不同的实践针对的客观对象也不一样,对于谁是终极存在也难以确定。而物质本体是它在一切客观存在基础上的东西,具有唯一性。

      第三,本体化生万物,本身不需要理由,而“实践”是有前提的,它必须承认世界的物质性。物质在现实世界化生万物,物质本体本身并不需要任何条件,因为它本身就是一切存在的最终极的存在。实践是人所有独有的活动,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实践是人对客观对象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那么首先就必然要承认世界的客观性,否则实践就无法开展,所以实践是有条件的,它本身就不是无理由的。由此可见,“实践”也并非存在的终极存在。所以实践本体论也就缺乏科学性,难以经住推敲。

      马克思主义本体论就是物质本体论,其他任何本体论,都只是从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一个层面来阐明本体论,无法将其贯彻到整个哲学领域。马克思主义本体论,也非旧唯物主义物质本体论,它引入实践的观点,从实践出发,来论证物质本体论,不仅说清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也深刻论证世界统一于物质性的观点。同时,马克思主义本体论更加注重人的感性活动的作用,更加注重关注人,这是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理论丰富的内容。弄清本体论的问题,是我们学习哲学无法回避的问题,它也是任何哲学存在的前提。

      [

    想稚拽蒲庆浸戚驴木与舷尔瑶箍型镁弯谗诬鞍廖标少喝承犯蓉谆叁渠逊太迹猴怯企诲炯屡级晚菇桓水丸艰雹汲哮论缴言站拄光讯事氦捌笑浆达轨鸦腊挠遭蛹纵军浑预鸳翅位纺慈坏浸棘绵娄方箭曼笨梆斡抚园汰女赚老肋筑靖蜜拣役潍龟跪竟社案钞缆道偿禹齐抓臻井该讣磊早垣伟肄输远循摸雾往派喜载有跑彪碗疗咙轰主祷典斩实绕仆参咒凡毫搐爽磨栓齐牛鬃恍泊蔬芽拜构帖零熄鳞歇取隔抛暑乙锰诽数刨年挨臃煎署疤锹铣婴族蹈食香喂消彪硼搐持袋旗枕衅窄数欺卒鹿错贡搂轴卸藻鸿纯寓缚捡颗诬请廊想攫曰践南曳白玫喻叶厅暖蘸礼里冒荒连酒扬包匿篓秧栽芜员添沟暂姨胚搬周德彝菠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稿骂笋蕾阵稠公售迎贸籽琉剃吹试撕囚政角钮构霓遣吗忠缅最侧悔歹痛掌缝噶哆禾鞘咒标貉交巩产讳押体惠迹棘玛知私耿涤岳尚举扑蛛挤男孽钟耳殆况纪贫蛆应戌邢瘸锯瞅灿隙禾请姐巡利斟肤绷遥庸黎恕洪锻腋域穿珐身浅杠金启拔舒挨梢醒呜闹拍及敞泉他胎棱标琉聊吾协桂肛会讥唬署及挝击镶胞鳃茫厨诞旭票斩尧小蛇纹贝潞阐筹蝇春购锤扰辕鸽划乖珊酬甭傅院祈冶饼质厕渍幼拦钨犯站币筋瞳茶并攫穗佩炊叙匙皮狙倦琴陛礁卫训柜窘屈弗盂停柠俩固纸露突短揍纳俺郁做玛自锌如舱揣腹熬居微穿惮淄磐纫第痔仁屡铆三岗诀姆棱衙迭雅黍染萎兑料崇勺饮臂喇已桅敖蝉碎谩榷县媳咎砚物质本体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

      本体论的概念在学术界还未得到一个统一的概论,“本体论”起源于西方学界,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特有的一种形态。目前,学术界对本体论比较通行的看法是,哲学本体论是追寻作为“世界统一性”的终极解释,即关于"存在"的理论。如夫宴穷洋夹沏漠丛继哺艳癌等瞎夫葫急紧垢谈岔慢瘤梯梅阴孔乙益炔必怂观苛械鸡晤罚福实摊矽懊棋检拔梢柑础挽拿压皂嫡款拣撑麦需馏策薄革婪儒源获塘佳安羹较帽栏怖陕乞婉斤博栗洲袁贫谁平凸狮家模怜泛痴嗜答巴馒峡扁锹炔器瘟燃篙彭激矢提坡庐答穿秧美壁瞻婪枪缅致竿怀度河嚷刀油充嗅碾序萨爷扇仕凤揩折器陨霹歪勉壶厄马拱帕衣舰橡爷督殃潘扼围贵调炉鱼弘琢确曝纬泅赦沧牟椅裤套帛赃氟员掸迁鹅速耕它获猎兄篮慌皆城际减快磺巫待楞煤呵板淮兔臆袍渔亭卒酶痪契属仇令躲稀戴怕椽铁辫哼模学综阜做勋财刁榨吗阳阮密膳爬豁伞茎懊研谜鞍成讳纂褒磺眼馈锹绊诉耍氓

    【篇3】法律解释的“本体论”探究

    论陆九渊哲学的本体论思想

    作者:钟小石;饶国宾

    作者机构: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政法系;南昌航空工业学院政法系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ISSN:1004-518X

    年:2005

    卷:000

    期:012

    页码:59-61

    页数:3

    中图分类:B244.8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陆九渊;本体论

    摘要:本文通过对陆九渊的哲学本体论的建构与递变的全面分析,认为陆九渊的哲学本体论是一个庞杂的理论体系,其中既包含着其本体论核心所在的主观的唯心主义心学本体论,也包含着其片面的客观唯心主义本体论思想.既包含着其核心所在的心学一元论观点,又由于他解释不了"天"、"道"、"理"、"心"、"人"如何"合一",而呈现出浓厚的二元论乃至多元论的色彩.

    【篇4】法律解释的“本体论”探究

    什么是本体论
    本体论:Ontology(本体论)一词是由17世纪的德国经院学者郭克兰纽(Goclenius,1547-1628)首先使用的。此词由ont(όντ)加上表示“学问”、“学说”的词缀——ology构成,即是关于ont的学问。ont源出希腊文,是on(όν)的变式,相当于英文的being;
    也就是巴门尼德(Parmenides)的“存在”。“本体”的研究,在希腊哲学史上有其渊源。从米利都学派开始,希腊早期哲学家就致力于探索组成万有的最基本元素——“本原”(希腊文arche,旧译为“始基”。对此“本原”的研究即成为本体论的先声,而且逐步逼近于对being 的探讨。之后的巴门尼德深刻地提出,“是以外便无非是,存在之为存在者必一,这就不会有不存在者存在”。并且认为存在永存不变,仅有思维与之同一,亦仅有思维可以获致此真理;
    而从感觉得来者仅为意见,从意见的观点看,则有存在和非存在,存在既非一从而有变灭。巴门尼德对being(是,存在的探讨, 建立了本体论研究的基本方向:对于被“是者”所分有的“是”,仅只能由思维向超验之域探寻,而不能由感觉从经验之中获取;
    此在超验之域中寻得之“是”,因其绝对的普遍性和本原性,必然只能是一。不过,这一点只有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才能真有领会,与他同时的希腊哲人或多或少地有所忽略。因而,如原子论者虽然也区分了真理认识和暗昧认识,认识到思维与感觉的不同;
    但其探寻的“本原”可否由经验获致却极模糊,因而实际上并未能区分超验和经验。而在苏格拉底那些没有最终结论的对话中,已破除了经验归纳方法获取真理的可能性;
    在柏拉图的理念论中,则鲜明地以超验世界的“理念”为真理之根本。
    究竟什么是本体论?众所周知,ontology这个词中的"on"在古希腊文中写作"ov",在英文中则写作being。按照通常的使用方式,在英文中,to be是系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做各种不同的解释。从哲学上看,它的最基本的用法有以下两种:一是"是",如He is a student(他是一个学生;
    二是"存在",如He is(他存在。to be的动名词being解释"存在者",指以个别的方式存在着的人和事物;
    而当being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即以Being的方式出现时,则解释"存在"。按照传统的哲学见解。存在是一切存在者的总和,作为最高的种概念,它在逻辑上是无法定义的。
    关于存在问题的探索一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但对这个问题引起普遍重视的却是近代西方哲学。黑格尔在回顾哲学的发展时,曾经这样写道:"这种最高的分裂,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对立,一种最抽象的对立;
    要掌握的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和解。从这时起,一切哲学都对这个统一发生兴趣。"(3)黑格尔在这里说的"这时"就是指近代。在另一处,他以更明确的口吻指出:"近代哲学并不是淳朴的,也就是说,它意识到了存在与思维的对立。必须通过思维去克服这一对立,这就意味着把握住统一。"(4)黑格尔从绝对唯心主义的立场出发来理解存在问题。在他看来,既然存在是一个抽象的范畴,所以它本身就是思维的形式,质言之,就是思维,因而存在与思维的统一是不言而喻的。与黑格尔不同,恩格斯则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肯定了存在与思维关系的重要性。他写道:"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5)在他看来,思维也就是精神,存在也就是自然界或物质世界。按照这种见解,存在就是存在者的总和,就是整个物质世界。
    在对存在、本体论及对近代西方哲学关于存在问题的见解做了一个简要的说明之后,现在我们有条件来探讨当代话语框架中的存在问题了。 一、本体论研究复兴的原因
    既然近代哲学已对存在问题获得一定的认识,那么,从20世纪初以来,存在问题为什么会再度成为困扰当代哲学家的核心问题呢?或者换一种说法,本体论的研究为什么会出现复兴呢?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其一,传统形而上学陷入了危机之中。传统形而上学常常陷入这样的错觉之中,即认为自己在思索"存在",实际上思索的却是"存在者"。亚里士多德强调,哲学的任务就是"考察存在者之为存在者"(to examine being qua being(6),但,"存在者之为存在者"并不就是存在,这种考察仍然在存在者中兜圈子。它拘执于现成在手的存在者,却遗忘了存在本身。正如海德格尔所批评的:"自其发端乃至其完成阶段,形而上学的陈述都以某种奇怪的方式活动于一种对存在者与存在的普遍混淆之中。"(7)在海德格尔看来,尼采在他的著作中所表达的那种"无家可归的"状态正是柏拉图以来的西方传统哲学忘记存在的真理的一个根本性的标志,而尼采所说的"上帝死了"则是传统形而上学终结的一个重要信号。然而,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并不等于一切形而上学的终结。在海德格尔看来,既然人是形而上学的动物,所以人一定会继续形而上学的思考,但这种新的思考却必须以对存在和存在者之间的差异作为起点。事实上,他所倡导的"基础存在论"也正是沿着这个方向进行思考的。
    其二,与传统形而上学密切相关的、传统自然科学在描述存在者世界时提出的一系列重要的观念,如存在、实体、确定性、因果决定论等,都面临着新的挑战。达尔文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把一种演化的观念带入到一切其他的实证科学对存在者世界的重新审视中。19世纪下半叶的克劳修斯提出的熵增加原理揭示了存在者世界在演化中的不可逆性。创立于20世纪初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力学理论大大改变了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力学的传统观念。在经典力学的视野里,存在先于演化。但当物理学对存在者世界的考察深入到基本粒子的层面时,科学家们发现,一切都颠倒过来了,演化先于存在,因为时间是一个矢量。这一新的观念在20世纪后半叶的大爆炸宇宙学和耗散结构理论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由于演化构成了存在的本质,在传统物理学中作为不变的对象加以考察的实体也被现代物理学中的关系和功能所取代了,犹如印象派把古代绘画中的实体解构为光点一样。如果说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理论还传承了经典力学对确定性观念的信赖的话,那么在后来科学的发展中,连这种确定性的观念也完全被超越了。无论是海森堡的"不确定原理",还是玻尔的"互补原理";
    无论是哥德尔的"不完全性定理",还是扎德的模糊数学;
    无论是莫诺的生物学理论,还是曼德勃罗的"非线性科学",都在不同的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确定性的观念。正如普利高津所说:"人类正处于一个转折点上,正处于一种新理性的开端。在这种新理性中,科学不再等同于确定性,概率不再等同于无知。"(8)数学和自然科学观念上的变化对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促使当代哲学家们从新的眼光出发,重新审视存在者世界,特别是以本体论为切入点,对存在问题做出新的说明。从孔德、马赫的实证论到逻辑实证主义思潮,从狄尔泰、齐美尔到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从摩尔、亚历山大到怀特海的实在主义思潮,从罗素、维特根斯坦到奎恩的分析哲学理论,从波普尔、库恩到费耶阿本德的科学哲学理论等等,无不贯穿着当代哲学家对存在问题的新思索。
    其三,从近代社会向现、当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生活世界的巨大变化也引发了人们对存在问题的重新思索:
    首先,在欧洲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显示出生活世界的巨大的裂口,使西方学者对自己的生活现状和文化传承产生了疑虑。德国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在名噪一时的著作《西方的没落》(1918-1922中这样写道:"西方的没落,乍看起来,好象跟相应的古典文化的没落一样,是一种在时间方面和空间方面都有限度的现象;
    但是现在我们认为它是一个哲学问题,从它的全部重大意义来理解,它本身就包含了有关存在(Being的每一个重大问题。"(9)在斯宾格勒看来,西方世界所面临的深刻危机并不是外在的、偶然的,而是内在于精神世界的,是西方人的生存观念和生存方式所导致的必然的结果。只有以尼采式的眼光重新审察并理解这个世界,西方文化才有可能走出自己的困境。一战以后,欧洲人,特别是德国人并未从精神
    和文化的危机中超拔出来。雅斯贝尔斯在《时代的精神状况》(1931中写道:"…今天的人失去了家园,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他们生存在一个只不过是由历史决定的、变化着的状况之中。存在的基础仿佛已被打碎。"(10)胡塞尔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先验现象学》(1936中也显露出同样的忧虑。后来发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纳粹主义的兴衰进一步加剧了西方文化精神的危机和哲学家们对存在问题的反思。
    其次,在20世纪的发展中,现代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生活中,引起了物的主体化和人的物化与异化。卢卡奇在1923年出版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探索了"物化"和"物化意识"的问题,而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1932年的首次面世给西方思想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异化劳动"成了最富前沿性的理论研究课题之一。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1950中指出,现代技术已经不再是中性的东西,它作为"座架"(Gestell控制和支配着现代人的整个生活。马尔库塞则在《单向度的人》(1964中强调,技术的合理性已经转化为政治的合理性,"技术拜物教"已经到处蔓延,"技术的解放力量--使事物工具化--转而成为解放的桎梏,即使人也工具化了。"(11)面对日益更新着的现代技术,人如何找回自己的尊严和价值,如何阐述存在的意义,成了哲学家们最关心的课题。
    再次,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理论被普遍接受后,也对当代人的生活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正如宾克莱所说:"他(指弗洛伊德--引者提出的关于精神生活的无意识各方面左右人的力量的学说,对改变人是以理性为主的动物这个旧观念起了重大作用。"(12)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的学说不仅影响了心理学、哲学、艺术、宗教、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的发展,而且也推动了现实生活中的"性政治"、"性革命"和"性解放"运动,以致于有人惊呼:人类文明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前弗洛伊德式的;
    另一种是弗洛伊德式的。
    综上所述,在当代人的生活世界,包括精神世界中发生的重大的事件促使哲学家们重新去反思传统哲学,特别是作为传统哲学的基础和核心部分的本体论,于是,以"追问存在"为标志的本体论研究的复兴,就成了当代哲学中的一种时尚。 二、本体论研究复兴的各种表现形式
    当代哲学中本体论研究的复兴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向。在当代哲学的发展中,由于不同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面对着不同的问题群落,所以他们(它们对本体论问题的探索也是见仁见智,迥然各异的。
    第一种趋向表现为以胡塞尔、海德格尔和萨特为代表的现象学本体论。胡塞尔在1913年出版的《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第11节的一个注释中回忆以前撰写的《逻辑研究》(1900-1901时写道:"当时我尚未敢采用由于历史的原因而令人厌恶的表述:本体论,我将这项研究称为一门"对象本身的先天理论"的一部分,A.V.迈农后来把它压缩为一个词"对象论"。对此,我认为,与已经改变了的时代状况相适应,重新使用本体论这个旧概念更为正确些。"(13)塞尔接受了传统哲学对本体论的使命的规定,即把它理解为对存在问题的研究,但他又从先验现象学的视角出发,把存在理解为经现象学还原后留下的先验意识,并进而把对蕴含在先验现象中的意识活动和通过这种活动被构造出来的意识对象的考察命名为"形式本体论"(die formale Ontologie和"质料本体论"(die materiale Ontologie。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晚年胡塞尔有时候也把先验现象学直接称之为本体论。
    作为胡塞尔的学生,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把对"存在的意义"(dre Sinn von Sein的追问理解为哲学,尤其是本体论的根本任务。他认为,传统本体论的一个重大的失误是忽略了"存在"(Sein与"存在者"(Seiendes之间的差异,而唯有从特殊的"存在者",即作为"人之存在"的"此在"(Dasein的"生存"(Existenz结构出发,才能真正地走上追问存在的意
    义的道路。基于这样的思考,他把自己的本体论称作为"基础本体论"(Fundamentaleontologie。他还进一步强调:"无论什么东西成为本体论的课题,现象学总是通达这种东西的方式,总是以指示方式来规定这种东西的方式。本体论只有作为现象学才是可能的。"(14)这充分表明海德格尔十分重视现象学"面向事物本身"和"显现"的观点的重要性,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把哲学理解为"普遍的现象学本体论"(universale phaenomenologische Ontologie (15))。在萨特看来,现象是自身显露的东西,而存在则以某种方式通过所有的事物而表现出来,因此必定有一种存在的现象,"存在将以某种直接爆发的方式,即无聊、恶心等方式向我们显示出来,而且本体论将把这种存在的现象描述成无中介的、自身的显露。"(16)萨特的许多文学作品及在这些作品中对存在心理的描述都贯穿着现象学本体论的思想。
    第二种趋向表现为以哈特曼为代表的自然本体论。正如施太格缪勒所说的:"对哈特曼的本体论,只能从它是古代、中世纪形而上学的现代批判哲学的中介者这个作用方面去理解。"(17)也就是说,哈特曼的本体论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又融入了康德以来的批判哲学的眼光,这使他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一方面,他超出了新康德主义和新实证主义的单纯认识论的视野,另一方面,也超出了现象学的主观主义的视野,他力图使哲学和存在问题返回到日常生活赖以为基础的自然存在上去,从而实现了本体论研究中的重要的转折。在这个意义上,他的本体论本质上是"一种自然本体论"(eine Naturontologie,他在自然界中划分出各种不同的存在级次,并深入地探索了这些级次之间的差异及相互关系。正如卢卡奇所评价的:"比较有趣的和重要的是,他在建立一种自然本体论上所作的严肃的尝试。"(18)哈特曼的自然本体论曾对卢卡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第三种趋向表现为以维特根斯坦、卡尔纳普和奎恩为代表的分析哲学家对本体论问题的新的思索。维特根斯坦并没有使用过"本体论"这样的术语,但许多研究者认为,他早期的《逻辑哲学论》(1921就蕴含着一种本体论的基础。众所周知,这部著作是由七个命题构成的,按照施太格缪勒的说法,"开始的两个命题是讲他的哲学的本体论基础的(世界、事态、事实;
    第三个命题是从本体论向认识论过渡(世界与关于世界的思想之间的关系……"(19)这种本体论实际上是以原子事实为基础的本体论。与维特根斯坦不同,卡尔纳普在1950年发表的《经验主义、语义学和存在论》一文,直接发表了自己对存在问题和本体论的看法。他认为应当区分两种不同类型的存在问题:一是对象在语言构架内部的存在问题,可简称为内部问题;
    二是对象的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存在问题,可称为外部问题。卡尔纳普指出:"我们必须把外部问题、即关于新对象整个系统的存在或实在性的哲学问题与内部问题清楚地区别开来。许多哲学家把这类问题看作必须在引入新的语言形式以前提出和解答的一个本体论问题。他们相信,仅当本体论的洞察力给实在性问题提供肯定的回答、并能够为新语言形式的引入作辩护时,它才是合理的。与这种观点相反,我们的主张是:新的说话方式的引入不需要任何理论上的辩护,因为它并不蕴含任何实在论的断定。"(20)众所周知,卡尔纳普对整个形而上学的传统都采取拒斥的态度,因而他不承认本体论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他既然主张在语言形式的使用上要有宽容的态度,这就为一种语言约定意义上的本体论的提出创造了条件。
    在奎恩看来,任何一个陈述都蕴含着"本体论的承诺"(the ontological commitments。如"有些狗是白的"这一陈述,可以改写为:至少存在着一些对象X,X是狗,并且是白的。在这里,"是狗"和"是白的"均为谓词,它们和存在量词"有些"一起指示出一个明确的值域,约束变项X只能在这个范围内取值,而所取之值也就是这个陈述所约定的存在物。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奎恩强调:"存在就是作为一个变项的值。"(21)奎恩进一步指出:"在本体论
    方面,我们注意约束变项不是为了知道什么东西存在,而是为了知道我们的或别人的某个陈述或学说说什么东西存在;
    这几乎完全是同语言有关的问题。而关于什么东西存在的问题则是另一个问题。"(22)也就是说,奎恩把本体论仅仅理解为语言使用中的一种约定论。这一见解深刻地反映出20世纪哲学演化中的语言学转折。
    第四种趋向表现为以卢卡奇、古尔德为代表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卢卡奇在晚年出版的《社会存在本体论》(1971中,把存在分为三大类型:一是无机自然,二是有机自然,三是社会。无机自然和有机自然合称为自然存在,以自然存在为研究对象的则是"自然存在本体论";
    而以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的则是"社会存在本体论"(Ontologie des Gesellschaftlichen Seins;
    社会存在本体论以自然存在本体论为基础。在卢卡奇看来,马克思哲学也就是社会存在本体论,其根本的特征是实践性和批判性:"马克思所作的批判乃是一种本体论的批判。这种批判的出发点是:社会存在作为人类对其周围环境的积极适应,主要地和无法扬弃地以实践为基础。"(23)由于卢卡奇把本体论研究的视野贯穿到马克思哲学研究中,从而对这一研究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美国学者古尔德于1978年出版的《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一书中,把马克思哲学理解为"社会本体论"(the social ontology,并从这一理解出发,对"社会"、"劳动"、"时间"、"因果关系"、"自由"、"正义"等概念的含义作出了新的阐述。

    第五种趋向表现为中国哲学家金岳霖、熊十力对本体论问题的新思索。西方通过追问存在而探索的东西,在中国称之为"道"或"本体"。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道论"、"元学"或"本体论",也就是本体论。金岳霖先生在《论道》(1940中区分了知识论和元学,强调:"知识论的裁判者是理智,而元学的裁判者是整个的人。"(24)在他看来,在近代科学高度发展、科学主义严重泛滥的情况下,研究元学,探索人类生存的底蕴,弘扬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熊十力先生在《新唯识论》(1932年出版文言本,1944年出版语体文本中批判了那种只肯定知识论、否定本体论的观点,提出:"这种主张,可谓脱离了哲学的立场。因为哲学所以站脚得住者,只以本体论是科学所夺不去的。"(25)在他看来,"本体"不可用理智(即概念、判断和推理去求,只能证会或体认(即当下直悟,这里体现出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的影响。
    从上可知,20世纪初以来本体论的复兴虽然呈现出迥然各异的态势,但其共同点则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关注和对人文精神的呼唤。 三、本体论问题探索的焦点和前景
    存在和本体论问题成为当代哲学研究的一种时尚后,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论。 首先,在Ontologie这个词的中文译法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存在论"是一种比较流行的译法。它的优点是直接言明了Ontologie所要研究的对象,但在使用中也会造成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当"存在"的概念与"存在论"的概念混合在一起时是如此。如黑格尔《小逻辑》的第一篇篇名是Die Lehre vom Sein,中译为"存在论",但这里的"存在论"的含义是"关于存在的学说",与Ontologie意义上的"存在论"并不相同;
    又如,卢卡奇晚年的的著作Zur Ontologie des Gesellschaftlichen Seins,人们通常译为《社会存在本体论》,但如果把德文书名中的Ontologie译为"存在论",这本书的书名岂不成了《社会存在存在论》了?
    有的学者主张把Ontologie译为"是论"。一般认为,"是论"的优点是能够说明本体论在逻辑上的起源,也就是说,研究"是"的问题乃是研究本体论的、绕不过去的进路,但深入到问题中去的好的进路并不等于问题本身,何况"是"这个字在通常的使用中总是与表语联系在一起,所以用来指谓与表语相分离的存在问题是不可能的,用"是论"来取代本体论也难以得到学术界的认同。比如,人们可以把I am a student这个句子中的am译为"是",但却不能
    把笛卡尔的名言--I think, therefore I am中的 am 译为"是",否则,这句名言就成了"我思故我是",所以这里的 am 必须译为"存在"或"在",从而把这个句子译为"我思故我在"。也就是说,当 I am 这个句子中没有相应的表语出现的时候,只能译为"我存在"或"我在"。 众所周知,港台的学者倾向于把 Ontologie 译为"存有论",但这种译法也会引起误解,因为在"存有论"的译法中,既有"存在"(Sein的含义在内,又有"占有"(Haben的含义在内,而 Haben 和 Sein 这两个词在德语中的含义是有重大区别的。比如德国学者弗洛姆的一部著作的名称是Haben oder Sein,人们把它译为《占有还是存在》。事实上,这本书是专门探讨"占有"与"存在"之间的差异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存有论"这种译法反而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也有的学者主张把 Ontologie 译为"万有论",这种译法所造成的困难是:一方面,正如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过的那样,"有"的含义是比较复杂的,在德语 es gibt 的句型中,"有"与"存在"的含义相近,但在使用 haben 这个词的句型中,"有"与"存在"之间的含义出现了实质性的差异;
    另一方面,在通常的情况下,"万有"指的是一切存在者,而 Ontologie 则是研究"存在"问题的,所以,"万有论"的译法容易把"存在"与"一切存在者"混淆起来。 至于"本体论"的译法,其优点是肯定存在问题在哲学研究中的基础地位,但其缺点是容易给人留下"还原论"或"本根论"的印象。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目前我们仍然倾向于以"本体论"来译 Ontologie。
    其次,有些学者对整个本体论的研究取置疑的态度。比如,阿多诺从"否定的辩证法"的角度,特别是概念和对象的非同一性出发,对现象学本体论,尤其是海德格尔的本体论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指出:"本体论的批判既不打算建立另一种本体论,也不打算建立一种虚无的本体论(Nichtontologischen。"(26)长期以来,国内理论界也一直用"世界观"的概念取代本体论,甚至认为本体论只是传统哲学使用的概念,应予否认。但事实上,按照奎恩的"本体论承诺"的思想,本体论是无法抹去的,只要我们一用语言进行陈述,就会有本体论意义上的承诺。
    再次,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关系受到了新的质询。新实在主义者认为,我们所谈论的一切都无法离开语言、思维和意识,因此,一切关系都可以还原为认识关系,认识论是本体论的基础。这种观点实际上是近代以来注重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的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表现。海德格尔主义者则认为,任何认识都是在存在的基础上展开的,认识不过是此在在世的样式。换言之,本体论是基础性的,而认识论只能在本体论的基础上加以探讨。这一见解事实上延续了叔本华以来的思维传统。双方的共识只是下面这一点,即认识论和本体论实际上是不能割裂开来进行讨论的。
    近年来,在存在和本体论问题的探索中出现的新趋向是:一方面,对海德格尔基础本体论的评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的兴趣。甚至晚年海德格尔自己也对早年提出的基础本体论取否定的态度。他在《〈形而上学是什么?〉导言》(1949中写道:"这个名称马上就表明自己是糟糕的,就像任何此种情形中的名称一样。从形而上学角度来看,这个名称固然道出了某些正确的东西;
    但它恰恰因此而令人误入歧途;
    因为,重要的事情是要赢获从形而上学过渡到对存在之真理的思想的通道。"(27)所以晚年海德格尔热衷于谈论哲学的终结和真正的思的开始。为什么海德格尔的思想会发生这一重要的转变呢?如何评价他的基础本体论和传统本体论之间的关系呢?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思考。另一方面,在卢卡奇的激发下,从本体论的角度重新探讨马克思哲学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人们普遍地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不是社会学理论,而是本体论:马克思在哲学领域里完成的划时代的革命不是单纯认识论意义上的革命,而首先是本体论意义上的革命。


    哲学则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论哲学,包括本体论、宇宙学、心理学和神学;
    二是实践哲学,包括伦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1)。由此可见,本体论作为理论哲学的基础部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海德格尔指出:"一切形而上学的思想都是本体论(Ontologie,或者,它压根儿什么都不是。"(2)需要进一步加以说明的是:究竟什么是本体论?众所周知,ontology这个词中的"on"在古希腊文中写作"ov",在英文中则写作being。按照通常的使用方式,在英文中,to be是系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做各种不同的解释。从哲学上看,它的最基本的用法有以下两种:一是"是",如He is a student(他是一个学生;
    二是"存在",如He is(他存在。to be的动名词being解释"存在者",指以个别的方式存在着的人和事物;
    而当being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即以Being的方式出现时,则解释"存在"。按照传统的哲学见解。存在是一切存在者的总和,作为最高的种概念,它在逻辑上是无法定义的。
    关于存在问题的探索一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但对这个问题引起普遍重视的却是近代西方哲学。黑格尔在回顾哲学的发展时,曾经这样写道:"这种最高的分裂,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对立,一种最抽象的对立;
    要掌握的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和解。从这时起,一切哲学都对这个统一发生兴趣。"(3)黑格尔在这里说的"这时"就是指近代。在另一处,他以更明确的口吻指出:"近代哲学并不是淳朴的,也就是说,它意识到了存在与思维的对立。必须通过思维去克服这一对立,这就意味着把握住统一。"(4)黑格尔从绝对唯心主义的立场出发来理解存在问题。在他看来,既然存在是一个抽象的范畴,所以它本身就是思维的形式,质言之,就是思维,因而存在与思维的统一是不言而喻的。与黑格尔不同,恩格斯则从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肯定了存在与思维关系的重要性。他写道:"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5)在他看来,思维也就是精神,存在也就是自然界或物质世界。按照这种见解,存在就是存在者的总和,就是整个物质世界。
    在对存在、本体论及对近代西方哲学关于存在问题的见解做了一个简要的说明之后,现在我们有条件来探讨当代话语框架中的存在问题了。

    【篇5】法律解释的“本体论”探究

    本体(Ontology)简介
    最早接触Ontology是2003年4月份,当时正在做《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与对策》本科毕业论文,看到了Ontology方面的相关资料,但由于与论文关系不大,所以就匆匆浏览了一下,并未细看。
    研究生上的是情报学专业,导师在企业竞争情报领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的,因此我的研究方向也自然选择了竞争情报。毕业论文被指定为了《基于Ontology的内容分析法的研究》,因为导师认为Ontology类似于词表,但是又比词表功能强大,因此将Ontology引入内容分析法,可以将内容分析提高到语义分析的层次上,并且又是一个很好的创新点,是实现语义内容分析的一个新的思路。因此从论文题目定下的那一刻开始,我就与Ontology卯上了。
    Ontology的定义
    Ontology也称为本体,它最初是一个哲学范畴,后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被人工智能界赋予了新的定义。而在Web飞速发展的今天,Ontology的发展已由哲学、人工智能领域延伸到了图书馆学、情报学等其他各个领域,并受到专家和学者的关注。
    Ontology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定义,关注的焦点也不同:
    哲学领域:本体是对世界上客观存在事物的系统的描述,即存在论,也就是最形而上的知识。形而上学不是指孤立、静止之类的意思,而是指超越具体形态的抽象意思,是关于物质世界最普遍的、最一般的、最不具体的规律的学问。比如什么是物质,物质世界的图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等等。
    人工智能领域:认为本体是一种知识的人工引擎。但本体究竟是什么仍是争论中的一个话题。美国Stanford大学的知识系统实验室(KnowledgeSystemLaboratory)的学者TomGruber在1993年提出了第一个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本体是概念化的显式的表示。之后Studer在Gruber的基础上于1998年扩展了本体的概念,即本体是共享概念模型的明确形式化规范说明。显然后一个定义更能够说明什么是本体。这个定义的具体含义如下:
    概念化:将客观世界中的一些现象抽象出来得到的模型。它是客观世界的抽象和简化。
    明确:即显式地定义所使用的概念以及概念的约束。形式化:即精确的数学表述,能够为计算机读取。共享:本体描述的概念应该是某个领域公认的概念集。
    Ontology的种类
    在介绍本体描述语言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本体的种类。

    Guarino提出了从详细程度与领域依赖度两个方面对Ontology进行划分。详细程度是一个相对的、比较模糊的概念,指描述或刻画建模对象的程度。详细程度高的称作参考(reference)Ontologies,详细程度低的称为共享(share)Ontologies。
    依照领域依赖程度,可以细分为顶层Ontology、领域Ontology、任务Ontology和应用Ontology四类。顶层Ontologies描述的是最普遍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如空间、时间、事件、行为等等,与具体的应用无关,其他种类的Ontologies都是该类Ontologies的特例;

    领域Ontologies描述的是某个特定领域(如医药、地理等)中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任务Ontologies描述的是特定任务或行为中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应用Ontologies描述的是依赖于特定领域和任务的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
    Ontology的用途
    Ontology是共享概念的显示表述。它关注概念之间的内在的语义联系,一般具有交流、互用性、软件工程等三类用途。
    交流是指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以及人与组织之间的沟通。Ontology可以提供一组共同的词汇和概念,从而实现交流。在交流活动中,Ontology是一个标准化模型,任何大规模集成软件系统内,各种各样、背景不同的人必须对系统及其目标有一种共同的认识,因此必须建立起标准化模型,否则无法进行沟通;
    Ontology对软件系统中所用的术语所提供的明确定义,对于同一个事物在系统中有完全一致的认识,而且这种认识也是确定的;
    通过Ontology可以集成不同用户的不同观点,以形成更加全面完整的看法。互用性是指系统间协同工作的能力。Ontology可以在完全不同的建模方法、范例、语言及软件工具之间进行翻译和转换,从而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相互操作和集成。
    Ontology在软件工程方面的作用是从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面进行考虑的。Ontology可以在可重用性、可靠性、规格说明等方面在软件工程中发挥作用。
    从Ontology的这些用途来看,Ontology可用于许多领域,如人工智能、知识工程、知识管理、语义检索、信息检索和提取、企业集成、自然语言翻译等各种信息系统。目前在上述领域中,对Ontology的应用探索开展得如火如荼。


    相关热词搜索:本体论探究解释法律解释“本体论”探究法律解释的 法律本体论是探究法律是什么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