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留白预设,悦纳自我

    留白预设,悦纳自我

    时间:2023-02-04 12:35:0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摘 要:没有生成的预设是颓废的,没有留白的预设是空洞的。教师应认真预设、机智调控、精彩生成、生而创新,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视角,点燃学生思维火花,开启心灵智慧,进而生成自然、动态、开放,学生乐在课堂、悦纳自我、健全发展。

    關键词:预设;留白;生成;悦纳

    作者简介:陆海燕,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

    目前的小学英语课堂存在两个极端:1.在优质课展示的大部分课堂上,学生思维火花常现,精彩生成不断。“预设”被理解为多元的、开放的、情景的、动态的规划或设计,在这样的课堂,老师时而“隐身”时而“现身”,能看见学生灵动的眼神,积极的态度。2.反观常规课堂课前“预设”却被当作前置的、最佳的、唯一的、确定的、刚性的计划或安排。如果在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老师的“预设”,老师要么绕圈引入课前“预设”,要么直接忽视学生回答。在课后吐槽中,经常听见这样的言辞:“如果都是公开课那般花里胡哨,学生课上是开心了,但是学生学得并不扎实,而只有老师牢牢抓住课堂才能更快出成绩。”

    公开课的一些形式褒贬不一,暂且不论。学业成绩的重要性的确不可否定,那么是否教师只有抓牢了“预设”,就可以抓住机遇,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至于学生的情绪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可以完全忽略不计?如果是这样,那学生的自主发展如何安放?没有自主发展,自我尝试,那面对被动安排,学生内心真实想法,何从得知?

    一、削足适履,步履蹒跚

    虽然以生为本,给学生留有空间,保有发言权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常规课堂中学生不经意间就扮演了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

    【案例1】 在一次借班上课的公开课中,上课伊始,教师显然是为了融洽关系,缩短距离,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T:
    Today, I will give you a new lesson. Here are some information about me. Let"s read together.

    My information

    Name:
    Kelly

    Age:
    28

    E-mail Address:
    Kelly82@126.com

    Favorite fruit:
    bananas and grapes

    Hobbies:
    Reading and singing

    孩子们面面相觑,有的打起了哈气,这时教师说道:“Ask questions about me”显然有的学生没有看完信息,而看完的学生亦无反应。老师又启发道:比如你们可以根据上面我罗列的信息来提问,如“What do you like?”在教师的再三提示下,有几位学生勉强举手按照要求去做了,学生就这样被“设计”,被“交流”,大部分学生表情茫然,兴趣索然。

    这样的设计明知故问,让学生感觉索然无味,背离了学生内心真实需要,有一种为说新词强说愁之感,自然无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寻觅到与自己生活发生联系的内容。那如何让学生敞开心扉,走进课堂,在文本中发现自我,悦纳自我呢?

    二、解开枷锁,且行且思

    课堂中每一位学生都带着自己的故事走进教室,他们经历不同,起点不同,而这种原生态的多样性,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中为学生留有一席之地,在这一席之地上,学生带着自己的想象,推理,让教学更加精彩纷呈,从而避免“僵化”的悲剧一次又一次在学生和老师身上重演。

    【案例2】 同样的课堂,另一位老师并没有呈现自己的信息,而是让学生依据个人喜好,大胆提问。

    T:I am your new teacher today. You can ask me questions.

    S:
    What colour do you like?

    T:
    I like black.

    S:
    How do you come to our school?

    T:
    By taxi.

    S:
    What fruit do you like?

    T:I like lemons?

    S:
    Really? It is too sour.

    T:But it"s good to my skin.

    这位老师在趋于真实的教学情景中,让学生带着个人的好奇点自主提问,通过这种方式点拨学生不断思考,让学生在自主提问的过程中主动探索、思考和发现,让学生通过不断发问补充这些“空白”。所留之“白”引起学生的联想和想像,生出“实”来,显然梁老师在预设中纳入了学生已有知识,在一问一答话轮中,学生不断思考,层层追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知识原野的窗子。”在预设认知目标时,教师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兴趣迁移到课外,迁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在真情实感中让学生体会自主发现的乐趣。

    【案例3】张老师在教学“My schedule”的时候,按照之前预设,请问两位同学说完mother bird 的计划后,就进入下一阶段教学,但是,看着学生渴望分享的眼神,还是把时间给了学生。

    学生A :The birds get up at nine o"clock.

    学生B:  The birds have flying lesson at nine thirty.

    学生C:
    The birds  go hunting at eleven fifteen.

    学生A:Look at that cat. I want to play with the cat.

    学生B:No, the cat wants to eat us. Mother bird can"t go hunting.

    学生C:Then we can fly to other trees.

    学生 A:Flying lesson is so much fun.

    学生B:Look at that silly cat.

    张老师根据学生情况,实时调整,在教学目标推进上,并没有对教学目标按部就班,而是根据学生实际需要,留有空白给予学生。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当人们在观看一个不完满,即有“缺陷”或“空白”的形状时,会在不知不觉中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紧张的“内驱力”,并促使大脑积极兴奋地活动,去填补和完善那些“缺陷”和“空白”,使之趋向完美,构建一个“完形整体”,从而达到内心平衡,获得愉悦感。而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正是通过留白,让学生以其特有的经验和方式对材料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让学生自己去构建和完善知识体系。

    三、破茧而出,豁达通透

    王蔷认为,预设不必过度精细,因为过度精细的设计必然导致教师对教学的控制过多,牺牲学生的学习空间。籍莉等人认为教师通过课前预设,精心留下空间给学生自主体验,自由思考,让学生释放自身的思维能量,使之主动表达,积极表现,展示自我。在静态的预设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瞬间,善待每一个生成点,并及时判断生成扩大的必要性和利用价值,巧妙设计探究的方向和深度,使生成处理得有理、有节、更有效。“生成”是师生、生生在互动中,从心与心的交流中,从思与思的碰撞中,滋生出来的宝贵资源。动态生成的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斷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的自主学习需求。因此给预设留白,才可能破茧而出生成创造,

    【案例4】李老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时候,把读图留给了学生,在学生看完封面后,开启了对Mrs pig的各种推测。

    S1:
    Mrs pig has babies.

    S2:
    Mrs pig has a husband.

    S3:
    Mrs pig is black and white.

    S4:
    Mrs pig wants her baby look like her.

    S5:
    Mr pig wants her baby look like him.

    老师追问道: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about the story?

    S1:
    I want to know how many children they have.

    S2: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S3:
    What colour are their babies?

    S4:
    Where are they?

    S5:
    Do they look like them?

    于是学生在老师引导下,投入到文中去寻找自己想知道的答案。

    孔子有言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李老师不断启发学生,直到学生迫不及待主动投入文中去寻找答案。

    (一) 留白预设,悦纳生活

    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是自主意识已经萌芽,假如一味采用“授—受”的教学方式和教师“一言堂”式的评价,必然阻碍学生心理发育。而放手让学生去摸索,学生则可以多一些掌控感。

    【案例5】鸣老师在进行石头描述的教学时放手让学生摸一摸。

    T:
    Let"s try to feel the stone. How does it feel?

    S1:
    It"s hard and smooth.

    S2:
    It"s a little cold.

    S3:
    It"s a little rough.

    S4:
    It"s special.

    S5:
    It"s beautiful.

    学生通过自己亲身体会,表达得酣畅琉璃。在语言碰撞中,学生脸上不断浮现愉悦的表情。

    (二)留白预设,悦纳自我

    皮亚杰说:真理的获得要由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发现,而这种“获得”“重新发明”“重建”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构建的过程。所以教师教授知识并不是灌输给学生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发现自身原本就拥有的知识。

    【案例6】 在一次绘本教学课上,同学们在随着fly一起借尾巴的过程中,授课老师引导道:Does  a fly need a tail? 话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有的学生随口说出了“No”“The fly is so small.” “The tail is unhelpful”“The fly has a wing,it is cool too.” 一时间,fly翅膀的重要性如同超人的披风,威猛无比,羡煞一众小粉丝,刚才还对尾巴不吝美言的同学们转粉了,也许这就是绘本的另一种魔力吧?老师并没有放过学生的生成,乘胜追击“What will you say to the fly?” “Don"t worry, you have wings” “You have wings ,you are cool.”“Your wing is beautiful!” “Wings can help you fly,you are great.” 此时课堂里因为学生们灵动的思想,如同山涧清泉一般,沁人心脾,绘本深层意思水到渠成,已经展露无遗。

    儿童阅读绘本本质是一种情感的投射和抒发,通过与故事中的角色同呼吸,共命运来获得阅读的快乐和心灵的成长。绘本中fly贴近学生的生活,与他们是如此接近,所以在fly看见别的动物都有尾巴时,那种失落正是他们自身的体验,所以学生们可以积极主动去思考,以达到一吐为快的目的。随着绘本故事的推进,学生在故事中幡然醒悟,fly并不需要和其他动物一样的尾巴,fly有翅膀,而且是独一无二的翅膀。也许绘本故事不久将会被遗忘,但是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留白启迪,在某一天也许会触动学生最柔软的心底,并由衷地发出呼声,没有必要去艳羡别人拥有的精彩,没有尾巴但是拥有翅膀,做真实的自己,做独一无二的自己,悦纳自己。

    四、结语

    预设为授课之前提,但是预设有留白的空间,以便在实施中能宽容地、开放地纳入始料未及的“生成”,并进行机智调控。唯有如此,课堂教学才会成为一种艺术,才会成为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才会充满生命的气息,这样的课堂才可以达到教学相长,提供给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从而促进健全个体的生长。而一个不愿意思考的个体难免活成自己生活中的旁观者,很容易受命运的控制。教育不是简单的工具,不仅仅用来传递知识和学问。知识是呆板的,而教师要培育的是活生生的个体,发掘学生的创造性。纪伯伦曾这样说: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借你们而来,却不是因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并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能给他们以思想。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爱因斯坦也曾说:“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意愿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的社会,一个不幸的社会。”而一个自我接纳的儿童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当教师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在预设中,留下空间,几许空白,让学生自由驰骋,这片沃土滋养着和谐健全的个体,当学生乐享课堂,知识的获得比起外在力量的压迫,学业水平的提高更加水到渠成了。正所谓,留白预设,悦纳自我,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籍莉 蔡格尼克效应与课堂教学中的留白[J].基础教育,2008(3):58-61.

    [2]潘涌,张雪.论积极语用教学观:释放表达力[J].课程·教材·教法,2013(11):36-42.

    [3]叶长文.再论教学布白的艺术[J].中国教育学刊,2000(5):34-35.

    [4]李如密,孙龙存.课堂教学中的布白艺术[J].教育科学,2003(4):35-37.

    [5]余文森.论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课程·教材·教法,2007(5):17-20.

    [6]靖国平.“生成性课堂”何以可能?[J].湖北教育,2005(Z1):4-6.

    [7]王蔷.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英语教师,2009(8):18-21.

    [8]陆海燕.留白预设,育健全个体[J].考试周刊,2021(64):98-100.

    猜你喜欢 悦纳留白预设 悦纳自己做人与处世(2021年22期)2021-01-10一课三磨:浅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28期)2018-02-03论德语网络新闻标题中的预设触发语卷宗(2017年26期)2017-10-17一道中考试题解答的预设与生成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2017年2期)2017-05-09“留白”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艺术科技(2016年9期)2016-11-18荦然青春汽车之友(2016年20期)2016-11-02北京现代悦纳正式发布世界汽车(2016年6期)2016-06-22悦纳思维与智慧·上半月(2015年9期)2015-11-25浅析预设的应用文学教育·中旬版(2012年3期)2013-02-01
    相关热词搜索:预设自我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