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全混龄模式下幼儿社会性品质培养课程实践探究

    全混龄模式下幼儿社会性品质培养课程实践探究

    时间:2023-02-05 17:45:1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傅莉楠

    摘要:幼儿时期作为重要的启蒙阶段,其传递的思想观念对于幼儿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幼儿的社会化进程发展是发生在不同年龄个体之间的,混龄模式下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品质是具有教育研究价值的。全混龄模式下对于幼儿的合作、分享、关爱等社会性品质培养等都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故本文重点探究全混龄模式下幼儿社会性品质培养课程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全混龄;幼儿社会性品质;培养课程

    幼儿园的教育改革工作正在不断开展,全混龄教育的办园模式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全混龄教育出于其多龄环境的优越性,也成为了培养幼儿社会性品质的重要基地,进一步就需要构建出相关的培养课程用于落实教育行为。

    1.全混龄模式下培养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必要性

    我国自从实现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的现象就越来越多见,直到近年来逐渐开放了三胎政策,独生子女的情况才有所改善。独生子女因为没有兄弟姐妹,日常生活中也缺乏和同伴相处的机会,就容易出现很难和他人协商沟通的能力,加上在家中受到家里长辈的独宠,习惯了接受,养成不愿意付出的习惯,普遍就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状态。对于独生子女来说,由于二娃的来临,家长的态度出现了转变,也对于子女的社会性品质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有的孩子对二胎弟妹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家庭内部环境中对于幼儿社会性品质培养工作也不够重视,这也是全混龄模式下幼儿社会性品质培养课程实践的现实基础。

    2.全混龄模式下幼儿社会性品质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全混龄模式下的幼儿社会性品质培养课程是将全日制混龄教育中的幼儿社会性品质培养和幼儿园的园本课程融合起来,基于幼儿园混龄教育园本课程体系进行建设,同时聚焦于合作、分享、同情心、责任感等社会性品质的培养[1]。遵循幼儿社会性品质发展的基本原则,要能够对基本的必备社会性品质和幼儿园混龄教育课程板块进行分类,同时构建出各种社会性品质和适合的教育环节对应的培养策略研究体系,积极采用有效的混龄教育组织形式,努力探索课程的实践。

    3.全混龄模式下幼儿社会性品质培养课程实践探索

    3.1混龄实践活动

    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发展是在各种真实的体验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因此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混龄实践活动是比较有效的实施方式。在开展幼儿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能够勇敢打破班级和年龄界限,让幼儿能够走出班级,走近全园混龄,自主选择游戏,自主选择游戏玩伴,激发异龄儿童之间的互动,促进其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幼儿的身心发展尚未完善,故需要站在幼儿的视角去安排实践活动。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但他们不具备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大部分孩子都是一种线性思考问题的方式,所以教师最好根据幼儿的年龄和认知规律来思考问题以及设计手工课程。比如按照大班、小班、中班孩子的认知方式去开发课程,对于相对年幼的幼儿,教师在安排手工课程时应该从简,应该考虑到他们有限的使用工具的能力,安排一些徒手可以完成的手工活动。在确保他们能够完成的同时,还有兼顾活动的趣味性,以此激发他们的动手兴趣,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手工活动中。同时要能够确保混龄幼儿在同一项手工活动当中能够充分发挥出各自的年龄优势,发挥出自己的个人潜能。

    3.2混龄集体教学

    混龄教育的顺利实施离不开系统的知识体系的支持,更需要相关教学技能的帮助。因为时代在发展,幼儿们的认知模式和学习模式也正在转变,教师要能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依据实际的教学内容,选取最符合的教学途径,如采用情境教學法、案例教学法等,必要时还可以积极参与研修活动等。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教学引导作用,因此必须要重视混龄教育模式下的师资力量建设。幼儿教师要能够了解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心理认知模式和身心发展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差异化教学,促进幼儿的品质和个性发展[2]。幼儿教师自身更需要做到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技能,主动学习多学科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教育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和知识技能,为幼儿混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培训等。如以混龄情境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确立情境主题的方式进行设计混龄教育活动,如主题为:“分享”,教师就可以创建小朋友带来了爱吃的零食,但是其他小朋友看到了也想吃,此时你该如何做?小朋友都是在同一个具体的情境中进行的,教师则会负责在一旁观察和记录,并对幼儿的语言、表情、动作等进行了解,然后聚焦于“分享”这一核心目标进行教育。

    3.3家园幼儿三位一体

    混龄模式下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品质是具有相应的基础的,大中小幼儿的合作学习是相互交流和互动的前提,也能够明显提高年龄较大的幼儿的社会责任感和控制能力,也能够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的社会参与程度提供必要的基础。教师是整个课程的主要实施者,必须通过提升个人教学设计能力等方式优化幼儿社会性品质的培养课程,教师要能够不断提升个人素养。最后,家长也需要积极参与到幼儿的社会性品质培养活动中,让幼儿家长为幼儿树立起榜样示范作用,将社会性品质培养视为家庭教育的重要板块之一,为幼儿创作更多异龄交往的机会。

    4.结语

    社会性品质培养是儿童成长路途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素养建设工作,也是促使儿童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基础。全混龄模式下的幼儿社会性品质培养课程是需要依照相应的课程体系进行搭建,积极组织幼儿参与混龄实践活动,鼓励幼儿在体验过程中品质感知,教师也需要关注混龄集体教学的设计工作,充分体现不同阶段幼儿的心理认知模式,最后要重视家长和教师的联合培养的价值,让幼儿具有更多异龄交往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潘丽新,王美.全混龄模式下幼儿社会性品质培养课程实践探索[J].辽宁教育,2021,50(4):43-47.

    [2]李亚丽.探究幼儿园教学活动对幼儿社会性品质培养的影响[J].家长(上旬刊),2021,30(9):175-176.

    相关热词搜索:社会性探究幼儿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