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新发现黄遵宪佚文三则

    新发现黄遵宪佚文三则

    时间:2023-02-11 09:40:0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王 琦

    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客家人,晚清著名外交家,出任驻外使馆官员长达数十年之久,遍历亚、欧、美诸洲,致力于维护国家主权与保护华侨利益。黄遵宪具有炽热的爱国情怀,在目睹日本明治维新的成效后积极投身于戊戌变法运动,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在湖南参与创办时务学堂与南学会,不遗余力的宣传维新思想,呼吁推行新政。戊戌政变后,黄遵宪被革职放归乡里,从此告别政坛,潜心向学。黄遵宪的文学与史学造诣皆深,所著《日本国志》四十卷,洋洋洒洒五十余万字,被誉为近代国人编撰的第一部日本通志。作为中国近代文学史上诗界革命的最早倡导者,黄遵宪又被视为近代新风格诗的代表性作家之一,梁启超更是推许其为“近世诗界三杰”之冠。近日笔者在老旧华文报纸中偶然觅得黄遵宪佚文三则,内容较为重要,不见《黄遵宪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黄遵宪全集》(中华书局,2005年版)与《黄遵宪年谱长编》(中华书局,2019年版)等书所载,现予以整理刊出,以飨有关问题的研究者。

    大清驻札新嘉坡兼辖海门等处总领事黄为示谕事

    照得新嘉坡设立领事保护吾民既十余年,惟新嘉坡以外大英属地甚多寄寓,华民甚盛,我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念近日通商之局日开,吾民出洋谋生者益众,不可不加意保护,因特咨请出使英国大臣薛商诸大英国外部将新嘉坡领事改为总领事兼辖海门各处。既经外部允行,即奏请将本总领事充补此职,复经总理衙门议奏,奉谕旨准行。兹本总领事业既到任视事,查南洋各岛大英属地除远处不计外,其归新嘉坡管辖者曰麻六甲城并省,曰槟榔屿岛,曰丹定斯群岛,曰威利司雷省,曰科科斯群岛,是皆属土。此外保护各邦有白蜡、石兰莪、芙蓉等处。而前于西历一千八百八十五年大英政府联合各地定其名称曰实得力塞多尔曼士,译即为海门属部。兹当总领事创设之始,本总领事之初,自应普告我华商民人等一体知悉,凡新嘉坡总督所辖之地所有寄寓华民本总领事均有保护之责。本总领事办理交涉已有十余年,在日本五载,居金山四年,兹复由驻英参赞调充是缺,凡总领事职分之所当,尽权力之所能为,断不敢不殚竭心力。上以抒报国之忱,下以尽护民之职。我华商等来寓此邦者二三百年,多有置田园,长子孙者,近者或十数年,或数年,远方服贾亦能以善居积,耐劳苦著名于五部洲,而衣冠制度不忘故土,频年以来屡捐赈款,其急公报上之忱,久为中国士大夫所推重,尤为本总领事所爱慕。若能视本总领事如一乡之乡望,一姓之族长,同心合力,无分畛域,共襄美举,既可以增国之辉光,亦可以延已之声誉。至于负贩细民,劳苦工役,远适异方,自食其力,但能安分守业,不背地方官法律,即不失为我国善良。本总领事实有厚望焉。此谕。

    光绪十七年十月初四日谕

    按:现任新嘉坡总领事黄公度观察以名孝廉参赞使事,于中外交涉事件无不精通,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大臣荐之,朝廷简之,以膺斯任,知才善委,殊非泛应也。今于月之初四下车伊始即出此示谕,讲得如许亲切,不以官民之势相隔阂焉,极得为治之本体也,他日必有可观者,爰喜附数语以验将来。

    本馆附启

    此文载于1891年11月9日(光绪十七年十月初八日)出版的新加坡《星报》第1版,原题为《宪示敬登》,该报原件收藏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从所署日期以及按语可知,此示谕应作于11月5日(十月初四日)。有学者认为黄遵宪于1891年8月底离英赴任,11月1日抵达新加坡,10日发表下车文告,正式接任总领事。此说恐不确,从该文看黄遵宪早在11月5日就已经对外公开宣布到任视事,并得到新加坡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该年11月10日出版的新加坡《叻报》(第2993号)在头版发表一则题为《读〈中国驻叻总领事官黄公度观察下车告示〉喜而书后》的评论文章,对黄遵宪的卓越才识大加赞赏,“以叻地领事一缺改为总领事,则分位益尊,权力益大,所以保护我华民者益广。加以观察历练最深,才猷最裕,藉其力以覆吾赤子,尚何患呼吁之无闻。今读观察下车告示一通,诰语淳淳,甚详且尽,不以聪明自恃,不以官体自尊。示内所言无异父之诏子,兄之勉弟,毫无矜夸自大之意,于此益见观察之贤明长厚,为办理洋务不可多得之能员”,“闻公治旧金山之际所以政声卓著,民不敢忘者亦在乎诸人心悦诚服”,进而对新加坡侨界的未来充满期待,“今观示内数言益可知观察悉除自满自是之心而一以收众志,集众长为事,将来吾民有事即可为之吁请,并无官民阂隔之虞。官民之气一联而治道即因之以盛”。而正是得益于新加坡侨界民众的广泛支持与拥护,黄遵宪在任期间所主持的劝赈募捐,振兴华文教育以及协助处理1891年“长江教案”善后交涉等事宜均较为稳妥圆满。

    呜呼!劝捐至今日极难言矣。十数年来晋豫奇灾,继以苏皖,南洋诸岛捐集钜款至不可胜数,急公好义,四海传诵,故偶有偏灾,即捐册云集。然近年若顺直,若山东,若江苏,迭次告急,遵宪均不敢为发棠之请者,自非万不得已,即不欲为无厌之求,以竭人之欢也。乃不料今日山西之灾奇惨,竟有出人意计外者,自边外七厅及大同,朔平等府始伤于旱,继伤于水,复伤于冰霜,综计灾民数百万人,卖男鬻女,析骨剥肉,道馑相望,屋宇尽废。古来史书所载,近世耳目所及,未有如今日之甚。虽圣泽汪洋,一经大吏奏请发帑,立沛殊恩,又特旨派直隶总督傅相李公协赈南北,义绅携带钱物竭力救济,无如灾重地广,万难周遍。遵宪既闻此事,欲出而劝募,恐同于竭泽而渔,欲隐忍不言,又同于视死不救,展转寸心,依违半月。遵宪前在美国劝顺直赈捐,得银五万余元,今居此有年,毫无善政,将言嚅嚅,实深惭愧,惟念诸君子仁心义举,救人救澈,不待劝募,自然奋发,岂可因遵宪之薄德,反阻诸君子之善心,故终不能不大声疾呼,为群黎请命也。现接发赈各君来函称得银一元可救一命,惟望仁人善士慨解囊金,上以纾朝廷宵旰之忧,下以造子孙无穷之福。遵宪敢顿首百拜,以请无任钦企祷盼之至。所有章程详列于后:

    一、此次劝赈系作义捐,应由诸公量力捐助,多至千金,少至一钱,均无不可。除随簙捐缴将芳名登簙外,事竣再汇刻新闻纸,并刊以征信,录以昭信,实以表善举;

    二、定例士民捐助善举至一千两以上,准其奏请于原籍建坊,给以乐善好施字样,近日新章,如捐助棉衣一千件,折收银六百两,亦准奏请建坊。此次捐赈诸君如有捐助此项,为父母,祖父母或本身请坊者自当专案奏请;

    三、遵宪前在日本,后在金山两次劝捐,计不请奖叙之义捐,其数均过万金以上,查横滨有中华商会馆,旧金山有昭一公所,均系商民公所,因特享大吏奏请御书匾额颁给悬挂,薄海内外誇为至荣。此次劝捐,如捐数稍钜,或闽之天福宫或粤之粤海庙,或闽粤公共之同济医院,平章会馆亦可循例请给御书匾额以志荣耀;

    四、捐赈诸君如有志切显扬,欲得封典及官衔者,可将履历开具,送到总领事署,即照现行顺直赈捐新例计算,所有造册移请领实收及换给部照等事,均由领事署经历,经手费用涓滴不收;

    五、遵宪居此仅一年有余,所有本地情事多为熟悉,全赖诸君子分头劝募,庶期积聚成多,此次劝捐诸君将来应列名禀请督抚宪颁给匾额以旌其美。

    钦加二品衔军机处存记分省先用道驻扎新嘉坡兼辖海门等处总领事官黄遵宪谨志

    此文载于1893年6月28日(光绪十九年五月十五日)出版的新加坡《星报》第1版,原题为《劝募山西赈捐叙》,该报原件收藏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近代以来,华北地区灾害频发,山西尤甚。光绪十八年(1892)山西再次发生严重旱灾,波及58厅、州、县,史称“壬辰大灾”。面对突如其来的灾情,中央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赈济山西活动,得到海内外同胞的积极响应,而在南洋的募捐工作则是由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具体办理。从新发现的佚文可知,黄遵宪在担任驻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期间就曾组织过类似的海外劝赈募捐活动,成果丰硕,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为保证赈济山西活动顺利进行,黄遵宪专门制定了五条具体章程,虽然篇幅不长,但却涉及到信息公开制度、监督制度以及激励制度等三方面。从新加坡《星报》的后续报道来看,在近五个月的时间内,黄遵宪发表各类相关公告近百则,事无巨细毫无遗漏,信息披露及时充分,切实履行了章程第一条的约定,而信息公开透明又是赈济活动监督机制的重要基础与必要保障。在黄遵宪的努力下,南洋侨界也积极参与赈济山西活动,仅在短短三个月内就募集到赈银十万余元,与同时期江南绅商所发起的“义赈”募款金额大体相近,堪称一次非常成功的海外募捐活动,折射出黄遵宪对于南洋侨界民众强大的号召力与影响力,也向世人充分展示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前出使日本大臣黄公度京卿文章经济声望冠时,今退处山中,仍维持桑梓,目睹吾粤米价之昂,民食之困,尝语人曰欲平米价须设商会,必源源接运方能有济也。顷从友人寄来京卿新撰运米公所公启一纸,爰照录之,俾同志推广,接运常通则梓里蒙庥,诚莫大之功德矣。

    启云嘉应一州男女大小约共十八万人,州中三十六堡,以每堡五千人计,约得此数。又查道光二十三年编审户口册,共十六万七千余人。今日即有加增,亦不过十八万耳。每人日食四合米,每日需七百二十石,每月需二万一千六百石,每岁需二十五万九千二百石,而州中产米只有十万石,内外加以薯芋杂粮,仅敷半年之食,全恃外来之米流通接济,乃无缺乏。仆少时米价每银一元可得二斗五升,乙丑兵燹以后仍约相等,其后带价在每元二斗左右,而近年日益腾贵,乃在斗二三升间。推原其故,潮州采运太多,潮揭等处蔗糖日盛,种稻日少,闻潮阳人言每季一石谷地改作种蔗,除费用外,每年可得净利十七元,故在州采米者多一由于兴长各县来源较少,兴宁一县织布日盛,用米甚多,每日需米四十石,熬浆一岁需一万四千余石,故来州贩卖者少,来米少而去米多,吾州因而受累,即欲求每元斗五六升之米亦不可复得,贫民度日竟比通商繁庶之区为尤难,而米价贵,即百项、人工、物产亦从而腾贵,无不艰难矣。一州产米不敷壹州之用,岁歉固无论矣,即岁极丰稔,农人交庆而米价并不平减。新谷未登,固患米少,即甫经收割,价亦依然。有时天旱水涸,舟楫不通,正二月之价往往反贵于四五月间,观于此则州中米价在乎来米之多少,不关于年岁之丰歉情形灼然可知,然则设法运米源源而来实为州中救饥治荒最善之策亦断然可知矣。今欲使外米源源而来,姑就所缺十二万九千六百石而计,日须运米三百六十石到州,每石作本六元,连一切运费在内,每日须本二千一百六十元,作五十日一轮,应备成本十万八千元。作六十日一轮,应备成本一十二万九千六百元,故此次拟设公所,纠股开办,应以十三万元为率,以每股十元计,应以一万三千股为则。设立公所纠股有合办之法,由公所发股票,听各人认股,所有总理经理之人中认股最多者公举,所有章程由众公议,每月有月结,每半年有总结,每一年邀集各股公司核算,刊刻《征信录》布告各股,此通行办法也。其次有分办之法,本州招若干,新加坡、大北叻、噶罗巴、日里暨英、法、荷、美各属土各认若干,由各处各股东自行择人经理。如分作六大股,每股认作两个月管米,完时各将成本自行取回,最为简便,然按照上计,米数,银数每股纠集十三万元,合计须七十八万元方能络绎转输,随时转输。如此钜资,恐未易办到也。不得已而思,其次又有代办之法,自转出资若干,又自托人在汕营运,事最易办,然力不厚则周转不敷,权不一则涣散无次,有小补而无大益矣。总之无论合办,代办一切均以商法行之,官绅概不与闻,其纠股分利保本之法或可以分办,而购米之多少,运米之次第,卖米之价值必须由公所定一章程分别照行,乃不至凌杂,不至缺短,此项总理公所之人愿诸君子公举一人,以维大局。如一时无人可举,开办之初荷承不弃,委仆总理,仆亦愿邀约同志襄助其事,惟不能长任此职耳。此项公所如纠股有成,拟在汕头设立办公所,在松口,在州城设分办公所。购米之处第一在芜湖,查芜湖现在米价二千八百文一石,每石一百五十斤,当州米八斗三合。今姑作三元计之,每元可得二斗七升七合七勺,以一元三分之一作为一切运费,厘费,耗费及公所各费,仍可得米一斗八升五合有奇,即时价或有异同,杂费难定多寡,但使到州发卖能以一斗五六升为率,公所仍可略获微利而州人能周岁食一斗五六升之米,已含哺鼓腹,歌颂不置矣。第二在江西寻常赣州米价亦每石在二千文左右,而斤数与芜湖略等。近年州价在一斗三四升之则,脚夫挑来甚多,然每人只能挑五斗米而走路七日,每日须费一毫,故艰于搬运。今若改道,先由舟运,再用人挑,或则易手车,或则易驴驮,每车每驴可运三百斤,其费用仍与一人等,到州亦在一斗七八升间。此事设立公所后再行专人查明核办,今不过揣度之词,然其事可预断也。第三在外洋之西贡、新加坡、暹罗、仰光等处如米价比芜湖轻减,或芜湖有事阻碍,即可向外洋购运。此项纠股如能凑足十二万元,径雇轮船到芜湖买米,约一二月间购米一次,存放汕头,由汕头公所每日雇州船七八只运米发售,源源接运,循环不停,每日有三百六十石到州。屯积者无从,抬价贩卖者无从,居奇米价之平榷有把握。州人长食斗五六升之米,则工价,物价必随而平减,而货物流通必贸易日盛。上往江西之盐食,往潮州之杂货亦必因船脚多而销售日广,牵率而至之,利益更不可胜算也。常平仓之设本是古□□□矣,至于平籴赈济乃施恩布德之事,然博施济众,尧舜犹病,只能施惠于一时而不能作为长局,且发仓减籴不能不□市价轻减,而米商闻有此举恐其相形见绌,往往缩手踌躇,不敢运贩。来米少而米价仍贵,于大局未见其大益也。本年大荒,四五月间武平、上杭、平远、镇平米价均在一斗以内,有贵至七升者,而吾州晏然仍得食一斗以外之米,此实赖海外善士平籴之功。州中义仓开仓之功,远近食德感戴不忘。虽然古人有言曰救荒无善法,在因时因地而为之,以吾州今日情形,欲平常价当筹长策,仆敢披沥竭诚为诸君子进而筹也,此项公所股票维属善举,仍用商法,将来分利约以每岁六厘为断,即每百元得利六元,然究竟非以牟利,未能作为经商;
    非以施舍,亦未敢为赈济,今故名为运米公所。广东以富闻于天下,而吾州以山多田瘠,地狭人稠为贫累久矣。土产极微,米食不足,而州人子弟不至流为饿殍,转为盗贼者则实赖出洋之人以商利工价挹注不穷故也,故推论维持桑梓之功当以海外富强为首。仆今倡此论以见频年以来诸君子纠资行善,有一人耗至数千金者,然善门之开难乎为继,诚能合众力而为之,耗费较少而取功甚钜,以诸君子之明达,无俟多言必能鉴悉也。仆今年二月到省谒合肥傅相,询及州中民生地利,仆即以设运米公所以平米价之说进,傅相极赞此举,命设商务局即办此事,嗣因北方事起,傅相移节,事暂中止。仆热思此事,全恃吾州绅商通力合作,不系乎官之主持与否,惟芜湖购米因有禁米出洋之令,必须本省督抚发给执照乃能向购,今知傅相北行,此节仍可由仆等暂乞大僚照准,凡本公所一切事务均可由诸君子集思广益,筹商而行,独请给购米执照一节仆引为已任可也。诸君接到此启,无论如何办法,占多少股分,抑或别有良策,均乞草复一函。语有之曰救荒如救火,今州属大旱,秋成无望,事当亟行,俟得复后即应酌办。所有复函除径寄仆处,在省可寄应元书院梁诗五监院,在港可寄电报局温佐才刺史,在汕头可寄同文学堂温慕柳太史,在松口可寄安良局饶芙裳孝廉,在州城可寄保安局梁辑五光禄转交,皆同志也。

    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里人黄遵宪谨启

    此文分三期连载于1900年12月21日出版的新加坡《天南新报》第8版,12月22日第8版,12月24日第7与第8版,原题为《拟设嘉应运米公所公启》,该报原件亦收藏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图书馆。关于黄遵宪发起运米公所一事,学界已多有关注和讨论,但多认为此事发生于1902年嘉应州大灾之后,如黄遵庚(系黄遵宪堂弟),黄干甫(系黄遵宪族侄)均持此论。据光绪《嘉应州志》卷三十二所载:“自海禁大开,华洋互市,旁海州县遇水旱偏灾,小有饥馑,电报顷刻可通,轮船应时而至。昔资上山及江西之米者,今则海米为多。海米者,内地则采办于芜湖,外洋则采办于暹罗、越南、仰光、台湾等处”,“自光绪甲午乙未以后,连年米价腾贵,而地方晏然者,良由南洋诸巨商大发善心,筹款运米平籴”。可见,自甲午战争以来嘉应州地方就一直面临米荒问题,而民间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采办外米平抑物价的实践经验。戊戌政变后黄遵宪隐居乡里,但是依然热心于地方公益事业。从文中“非以牟利,未能作为经商;
    非以施舍,亦未敢为赈济,今故名为运米公所”一语可知,黄遵宪所设计的运米公所更接近当下社会中的非营利组织。当然限于资料,有关运米公所筹办与运作的更多具体细节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是新发现的佚文蕴含丰富的经济史料,对于进一步研究黄遵宪生平与思想以及近代嘉应粮食问题都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总领事 2022,愿中韩关系“虎虎生威”——韩国驻青岛总领事金敬翰新年贺词金桥(2022年1期)2022-02-12俄罗斯驻哈尔滨总领事奥谢普科夫:愿做中俄地方间的合作之桥伙伴(2019年10期)2019-10-14沙特记者被“活活肢解”?环球时报(2018-10-18)2018-10-18走进人大听故事总领事们兴致高上海人大月刊(2018年6期)2018-07-07外交官眼中的中国形象对外传播(2018年4期)2018-06-26六国总领事共话云南情云南画报(2017年1期)2017-04-22告别宴掌声如雷青年文摘·上半月(1991年8期)1991-01-01
    相关热词搜索:新发现黄遵宪佚文三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