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以“共有历史”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以“共有历史”的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时间:2023-02-11 12:00:10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 还仁中 江苏省苏州实验中学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提出中学生要“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也提出要“增强学生的世界意识,拓宽国际视野”。因此,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是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共同诉求。香港大学徐国琦教授提出了一种“共有历史”的学术研究方法,为培养世界意识提供了独特的思路。“共有历史”,关注共同经历,重视全球视野、全球档案,注重跨国家、文化及不同社会制度的研究,尤其强调文化的作用。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共有历史”的学术视野,可以指引教师关注并发掘教材中的“共有历史”,剖析“共有历史”,在感知与思辨中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最后将理念迁移到问题解决,导向行动层面,深度培养世界意识。

    中国,是世界视野中的中国;
    世界,是有中国参与的世界。关注共有历史,聚焦共同经历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可以让学生在“共有历史”情境中触摸历史交集,感知世界意识。

    马克思认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同样,世界意识也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它是伴随着1500年前后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而形成,并在此后得到发展。因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需要重点关注世界近现代史,尤其是与中国近现代史相关联的交集部分。

    近现代中国与世界互动频繁,关注“共有历史”,可以感知世界意识在国人心中萌生发展的历程。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知识阶层的世界意识经历了从极其淡薄到不断深化以至最终形成的曲折过程。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及徐继畲等人,翻译著书,尝试向国人传递世界历史地理的新知识。1884年建成的美国华盛顿纪念碑内壁刻有一段赞美华盛顿的汉字碑文,正是出自徐继畲的《瀛寰志略》。这座纪念碑,不仅表达了对华盛顿的纪念,还可以从中感知近代中国人世界意识的萌生。虽然微弱,但确已迈出了开眼看世界的步伐。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容闳组织幼童留美,成为近代中美关系中极其重要的一段“共有历史”。容闳在1910年对前来拜访的留学生们叮嘱,“你们的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能够影响世界命运的领袖国家”,如此深情表达,饱含了深沉的家国情怀,传递了厚重的世界意识。即便今天读来,仍然不觉过时。

    古代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以“天下观”为主,但也能找到“共有历史”的记录,可以从世界意识的视角进行现代意义的诠释,感知其超越时代的价值内涵。例如,中国出土罗马金币、罗马出土汉代中国丝绸,可以直观感受古代东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中“巴格达城的中国瓷器”,“游历非洲的古代中国人”等,以不同形式呈现了中外“共有历史”,尽管相隔遥远、交通不便,但中国与世界其它地区的文明仍有一定程度的交流与联系。明朝郑和下西洋早已远去,然而在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有一些地名、庙宇是以郑和小名“三宝”命名,如泰国有“三宝塔寺”“三宝城”,马来西亚有“三宝镇”,爪哇有“三宝庙”等,从中可以感受到当地人对郑和的爱戴与敬意,这样的情感来自郑和船队给当地带来的各种恩惠。如此“共有历史”,让学生直观感知到交流意识、和平意识与发展意识。

    关注“共有历史”,寻找“共同经历”,踩在历史的交汇点上,实现了学科内部的跨越,让教师重新发现教材,找到了一扇基于学术视野的大门。打开这扇大门,呈现给学生五彩缤纷的“共有历史”表象,既拓宽了世界意识的培养视野,又为后续的深度教学留下了多维开放的思考空间。

    1.基于全球视野、全球档案进行解释,培养具有说服力的世界意识

    培养世界意识,不仅需要“共有历史”的史实支撑,还需要方法论层面的手段突破。以全球视野和全球档案剖析历史,可以实现对“区域中心论”的超越。例如,学习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时,呈现“马尼拉大帆船”,可以直观感知西班牙主导的贸易现象。但是,若从全球视野、全球档案数据去解读“马尼拉大帆船”背后的白银流通量,引导学生构建围绕中国所形成的白银贸易网络,就能把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起来。透过全球多国数据的解读,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这不仅促进了明朝的白银货币化和中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更促进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在这个世界性贸易网络中,中国发挥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如果缺失了全球档案的多国数据支撑,则很难认识到中国在世界贸易网络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从全球视野、全球档案去解释“共有历史”,发现其超越“一国”的历史意义,形成超越“民族—国家”范畴的世界性历史认识。如此解释“共有历史”,实现了方法论层面的去“中心化”,易于形成更具说服力的世界意识。

    2.注重跨制度、跨国家和跨文化的研究,培养具有现实意义的世界意识

    当今世界是一个多制度、多国家、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界。不同制度、不同文化的国家如何和谐相处,落后国家如何融入全球化的世界?这是极具现实意义的世界话题。关注并研究跨制度、跨国家、跨文化的“共有历史”,从中寻找历史启发,会让世界意识更具人文现实关怀。

    近代中国融入世界的过程,就是制度、文化等要素与世界碰撞、交流、反思、重构的过程,同样也是中国人世界意识的成长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近代世界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史。学习中国近代史,就是在复杂的历史情境中解读世界意识生长的过程。例如,留美幼童作为中美的“共有历史”,具有跨制度、跨国家、跨文化的特征,蕴含了多种冲突,是教学中容易形成开放话题的素材。教师通过挖掘制度差异、国力对比、文化差异等,反思留美幼童最终取消,令人扼腕叹息。留美运动尽管遭到夭折,但若从长时段历史来看,会发现这段时期的幼童留美开创了近现代多次留美运动的先河,此后有庚款留美、抗日留美、改革开放留美,时至今日,尚未结束。立足中美历史的共有点,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关注留美学生,思索其所扮演的文化使者角色,沟通了不同制度、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他们不仅参与了中国迈向世界的过程,参与了不同阶段中国追寻民族复兴的历程,更参与了中美历史共同发展的进程,作为文化的使者,他们已经在中美关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共有印记。

    3.关注中国与国际组织的关系,培养具有时代价值的世界意识

    不同国家通过各种国际组织及其组织的国际活动,可以在世界舞台上绽放精彩,展示其融入世界的角色定位,例如奥运会、博览会等。近现代中国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发展,同样带有时代的印记。聚焦中国与奥运会的历史演变,可以洞悉中国人世界意识的成长。当教师呈现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三问时:“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一届奥运会?”每一个同学都可以自豪地回答一百年前国人提出的这个问题。

    立足当下,回望百余年来中国参与奥运会的历程,具有多重意义。1895年清政府曾经接到邀请参加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李鸿章拒绝了邀请。为什么拒绝?当教师把话题抛给学生的时候,学生会联系时代背景指出当时正处于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国土尚无力自保。1932年,中国选派唯一的运动员刘长春参加了洛杉矶奥运会,开创了中国正式参与奥运会的历史。为什么他要颠簸20 多天远渡重洋参赛呢?因为当时日本政府提出资助运动员代表伪“满洲国”参赛,刘长春在报纸专门发表声明:“我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绝不代表伪满洲国出席第十届奥运会。”时间拉长到2001年,当北京申奥成功的消息传到国内,全国各地的人们都沸腾了,如果从近现代长时段的进程来解读这幕场景,会更加深刻体会兴奋泪水背后的艰辛历程。举办奥运,承载了国人的百年梦想,如此“共有历史”,不仅渗透了家国情怀,更有助于培养具有强烈时代价值的世界意识。

    近代中国参与并模仿举办博览会到改革开放后举办世博会等各种国际会展,同样展现了中国人的世界意识。从中国传统手工业品“荣记湖丝”参展1851年英国世博会到1908年南洋劝业会的成功举办,中国人都在尝试接纳世界,走向世界。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追溯其历史渊源,可以发现历史的时代价值,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百年变局,如何把握前进方向?需要从“共有历史”迁移到“共有现实”,借鉴吸收历史的经验教训,以积极有为的态度来解决世界问题。这不仅需要思维层面的世界意识,更需要行动层面的世界意识,以形成改变世界的力量,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从“共有历史”到“共有现实”,中国一直在行动。例如,古代丝绸之路,我们以前总认为丝绸之路是中国人开通的,其实不然,它是由各国各族人民共同开辟的。从“共有历史”的丝绸之路到“共有现实”的“一带一路”,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了区域共同体的发展以及世界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经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都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都试图提供机会、全球公共产品和双赢合作,都致力于深化国家和区域间的联系;
    为了让沿线国家能够充分从增加联系产生的潜力中获益,加强“一带一路”倡议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联系至关重要。

    从区域共有到全球共有,中国人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超越了民族、国家界限,追求世界人民的共有福祉,展现了共有的情怀和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伟大而又美好的目标,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行动才能实现。青年是未来的希望,时代呼唤青年肩负重任,树立世界意识,与时代同行,努力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青年当在全球交往中努力开阔国际视野,参与国际交流,将实现自身发展与增益全人类福祉的价值追求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际责任,在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成长为具有世界意识与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以行动成就人类的共同梦想。

    百年变局,中国与世界各国需要立足“共有历史”的基石,从“共有历史”中寻找和平与发展的历史印记,寻找世界意识生长的立足点,运用世界意识的思维方式指导国家的前进与人民的行动,推动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唯有如此,培养世界意识的价值才能真正得以彰显。

    [1]徐国琦:《作为方法的“跨国史”及“共有的历史”》,《史学月刊》2017年第7 期,第22 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710 页。

    [3]杨华:《世界意识与本土关怀》,《山东大学学报》2011年第6 期,第116 页。

    [4][美]史黛西·比勒著,张艳译:《中国留美学生史》,北京:三联书店,2010年,第20 页。

    [5]张汉林:《世界意识教育刍议》,《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3年第6 期,第10 页。

    [6]薛文婷:《中国媒体百年奥运报道中的世界意识》,《新闻与写作》2008年第8 期,第15 页。

    [7]葛剑雄:《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的机遇和挑战》,《华中国学》2019年第2 期,第2 页。

    [8]转引自吴浩:《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对中国丝绸之路研究思想史意义的考察》,《学术界》2019年第3 期,第166—167 页。

    猜你喜欢 视野意识历史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动漫界·幼教365(大班)(2021年11期)2021-11-20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中学生数理化·高三版(2021年3期)2021-05-14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年3期)2017-03-09新历史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消防意识故事作文·低年级(2016年3期)2016-04-08历史上的6月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6期)2015-10-13历史上的八个月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8期)2015-08-14历史上的4月科普童话·百科探秘(2015年4期)2015-05-14视野科学家(2015年2期)2015-04-09真相读者(2014年18期)2014-05-14
    相关热词搜索:培养学生视野共有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