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读后感
  • 发言稿
  • 心得体会
  • 思想汇报
  • 述职报告
  • 作文大全
  • 教学设计
  • 不忘初心
  • 打黑除恶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谈话记录
  • 申请书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整改报告
  • 脱贫攻坚
  • 党建材料
  • 观后感
  • 评语
  • 口号
  • 规章制度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工作汇报
  • 讲话稿
  • 公文范文
  • 致辞稿
  • 调查报告
  • 学习强国
  • 疫情防控
  • 振兴乡镇
  • 工作要点
  • 治国理政
  • 十九届五中全会
  • 教育整顿
  • 党史学习
  • 建党100周
  • 当前位置: 蜗牛文摘网 > 实用文档 > 公文范文 > 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新探

    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培养策略新探

    时间:2023-02-11 12:25:07 来源:千叶帆 本文已影响

    董发明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下双镇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36)

    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会让人一辈子受用,而坏的习惯养成了,想改也不容易。因此,习惯对人的生活成长和个人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在课堂中讲解语文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但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辅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要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新课程标准中也对学生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作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意识到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并在后续教学中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另外,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与生活的联系非常密切。但这门庞杂的学科并非没有规律可循,学生应从自身角度出发去挖掘和探索。而正确、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探索出学习的窍门和关键,循序渐进地领悟语文之美和文字的魅力。在实际授课时,教师应将良好习惯的培养融入教学活动中,如专心听讲、敢于质疑、认真阅读、合作学习、定期复习等。教师只有将学习习惯视为学好语文的“源头”和“根本”,并从观念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才能在日积月累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为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课前习惯培养

    1.合理预习,提高课堂听讲效率。在学习新的文章前,学生需要独立完成预习,这是课堂教学开展的基础,而具备良好预习习惯的学生往往能够取得更高效的学习效果。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可以从课前预习这一环节入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指导学生开展课前预习,并逐步养成一种习惯,即便后期脱离教师的指导和监督,学生也能够继续坚持预习。经验丰富的教师会发现,没有养成预习习惯的学生,课前没有对新的文章内容进行了解,当教师在课堂讲解知识点时,这些学生就会成为单纯的“听众”,思维反应难以跟上教师的节奏,无法在学习中形成自己的见解,在课堂讨论中也只能被边缘化。对此,语文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将自读文章、标注段落序号、查注生字词、查阅课文背景知识等布置为预习任务,并要求学生通过预习尽可能多解决一些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中只需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上,使课堂学习更有针对性。如果部分学生没有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预习,教师还可以在课上预留部分时间用来预习,为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和监督下,会逐渐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并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独立思考,借助辅导用书自学。借助教辅书进行自学也是课前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种,俗话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自学就是一种自我教育。辅助用书多是教师编写、用来辅助学生学习的参考书,上面会有段落分析、拓展训练等内容。但部分中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学习中更是很少会动脑思考,教辅书难以完全发挥教育价值。对此,教师应为学生挑选优秀的教辅用书,在课堂中通过示范讲解,指导学生明确其使用方法,并适当减少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有充足的时间利用教辅用书中的解析和文字注释来进行自主学习。

    以学习《木兰诗》为例,教师在课前可以为学生布置适当的预习任务,指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和结构有大致的了解。学生在预习任务的引导下开展了文本略读活动,在阅读中标出文章的段落,并将陌生字词用笔标注出来,在这一过程中能够明确文本内容,即“木兰从军”的原因、“出征准备”“十年征战生活”“辞官还乡”等。在略读后,学生应借助教辅书查找文章中陌生字词的读音,将拼音和意思标注在教材中,并从头到尾朗读一遍文章内容,保证发音的准确性和流利性。接着学生应找到文章中的通假字和古今异义字,并借助教辅书探索其意义,仔细深入分析和探究文本的含义,并尝试独立翻译文本内容。

    基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教辅用书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有着重要意义,学生在教辅书的引导下会开展自主学习,这会让其专注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独立完成对文本内容及简单问题的探索。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降低课堂教学的难度,锻炼学生的基本素养,并构建更高效的语文课堂。

    (二)课上习惯的培养

    1.专心听讲,思维跟着教师转。人的五官是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其中双眼和耳朵在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上更是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自主性较差,自学能力也有待完善,这更加突出了课堂教学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这也就意味着,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好习惯,这样才能让其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对知识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其在课堂中思想集中。具体来说,为了避免学生在课上被其他无关的事情吸引注意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随时指定学生回答问题,这会让学生的情绪紧张起来,注意力自然也会更加集中。教师也可以在发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后,走下讲台用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给予警告,这样既不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又能够起到提示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勤换坐姿,可以将双手放在背后,也可以将双手放在桌上。原因是经过科学研究证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容易犯困,引导学生适当更换课堂听讲方式,既能够舒缓身体上的疲惫,又可以防止因犯困分散注意力。基于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自然会集中精力听讲,进而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2.敢于质疑,积极向教师请教。在课堂中进行提问是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的有效方式,也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但在当下语文教学中,多是教师提出问题由学生回答,学生却很少主动提问或发出质疑的声音,导致其学习主动性无法发挥。而质疑本身就是一种珍贵的学习品质,对提高语文学习效果有着重要意义,且当下新课程标准也倡导学生要敢于创新、敢于质疑。因此,在课上学习阶段,教师要尝试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良好习惯,不仅要鼓励学生对不懂的字词和不理解的现象提出问题,还要鼓励学生在质疑的基础上进行探索和创新。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会养成质疑的好习惯。也就是说,教师要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平等、民主的环境中学习,再围绕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环境的熏陶和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克服心理上的恐惧,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另外,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组织合作学习小组,在组内先展开探讨,自行解决一部分问题,剩下难度较大的问题再由教师讲解。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学生逐渐在课堂中养成敢于提问,积极质疑的好习惯,主动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并逐渐演变成一种学习习惯。

    3.合作学习,组成兴趣研究小组。语文教师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并在学习中以小组为单位对知识进行探究和交流,这与新课标的理念也是相契合的。这一习惯主要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提高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对此,教师应重视对合作探究小组的构建,在基于学生实际学情的基础上合理划分兴趣小组,让学生自行推选组长人选,确定研究课题,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探究时间,学生通过对文本段落的分析和探究,加强了对主旨的掌握。最后再要求学生将研究成果制作为书面报告,汇报给教师听,教师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

    以学习《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为例,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教师应先带领学生阅读文章内容,之后提出问题“本文记叙的都是叶圣陶先生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小事,作者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对照所记叙的事情,谈谈你的看法。”学生则要主动与其他小组成员合作探究,通过仔细研读和分析文本内容,来加强对问题的认知并阐述自己的观点。如某位小组成员找到的评价性语句为“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对应叙述的小事为:叶圣陶对来访的客人一定要远送,再三道谢,目送离开;
    即使晚年不能起床,对来探望的客人也还举手打拱,连声称谢。从作者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叶圣陶的德行源于仁心,成于小节,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保持。其他小组成员听完叙述内容后,进一步对其观点进行补充,以便加强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并将探究的内容和成果都记录在书面报告中,由小组代表或组长向教师汇报。

    (三)复习习惯的培养

    复习习惯的培养对学生来说也很重要,尤其是在学习完一个章节后或是考试前夕,学生都需要认真复习语文知识,这样才能收获更好的学习成果。换言之,复习过程就是将所学语文知识融会贯通的过程,也是进一步对知识点加深认知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并借助外力监督其进行自主复习,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复习的好习惯。但在教师与家长沟通中发现,很多学生都没有在课后对语文知识进行复习,甚至在一些重要考试前都不复习,家长给出的回答是:学生更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复习数理化等科目上,认为这样能够取得更明显的效果。这其中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语文的复习不能等到考试或是期末集中进行,而是要随着学习定期进行。教师要采取一些措施来扭转学生对语文复习的固有印象。例如,可以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留出课堂的几分钟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让学生意识到回顾知识的重要性;
    也可以传授学生正确复习的方法,鼓励学生当天所学知识当天复习,借助书籍和笔记来回忆重点,并做相应的习题强化对知识的掌握;
    还可以与家长就学生复习习惯培养进行沟通,达成合作教育的意向,让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进行自主复习。在这种方式下,学生会逐渐掌握复习语文的方法,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养成自主复习的好习惯。

    (四)自学习惯的培养

    1.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正所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终身学习理念是当下大力倡导的一种对学习和人生的态度,也是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一种升华。如果学生没有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可能会放弃,也可能不具备克服困难的能力,这会影响到自身价值的实现。对此,教师要重视“终身学习”观念的培养,并在语文教学中,以“自学习惯的培养”为基础,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上的变化。

    2.快速浏览习惯的培养。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丰富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但网络上良莠不齐的信息容易引导其产生错误认知。对于中学生来说,如果不能在互联网的海洋中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并辨别哪些信息有价值,哪些信息没有价值,则会浪费大量宝贵的学习时间。对此,学生在课后自学语文知识时,为了节约有限的时间,应提高搜索信息的速度,习惯快速浏览信息内容,适应现代快速阅读的要求。教师也应该在课堂上讲解一些略读的小技巧,指导学生学会在快速阅读中掌握关键字眼,利用眼脑直映形成反射机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后再进行加工。

    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知识更加如鱼得水。但学习习惯的培养无法一蹴而就,教师需要先认识到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按照步骤有序进行培养,使所有学生都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习惯探究语文 习惯杂文选刊(2021年12期)2021-12-13设问引导探究学校教育研究(2021年21期)2021-05-24上课好习惯小天使·一年级语数英综合(2020年9期)2020-12-16好习惯小火炬·阅读作文(2014年7期)2018-06-09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新高考·高一数学(2017年5期)2018-03-04我的语文书小学生作文辅导·看图读写(2009年11期)2009-12-07语文知识连连看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09年5期)2009-06-08语文妙脆角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09年5期)2009-06-08语文知识连连看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2009年4期)2009-05-11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祝您健康(2008年3期)2008-08-03
    相关热词搜索:中学生学习习惯语文

    • 名人名言
    • 伤感文章
    • 短文摘抄
    • 散文
    • 亲情
    • 感悟
    • 心灵鸡汤